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认识模型及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维臻 王磊 +3 位作者 支瑶 葛继宁 李振玲 于少华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综述了关于高中原电池教与学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化学知识要求和学生电化学认识特点,从电化学的本体维度、认识维度和问题维度,构建并提出了高中电化学认识模型,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应用,针对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进... 综述了关于高中原电池教与学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化学知识要求和学生电化学认识特点,从电化学的本体维度、认识维度和问题维度,构建并提出了高中电化学认识模型,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进行了应用,针对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进行对比性教学实验。通过对学生电化学认识发展的前后测及其对比统计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了基于电化学认识模型建构的原电池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认识模型 原电池 复习教学 认识发展 设计型任务 分析型任务
下载PDF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内容及特点 被引量:63
2
作者 刘克文 李川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106,共9页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科学素养的三种能力,把PISA2006测试框架中的"科学知识"定性为"内容性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能力和知识类型的"认知需求"框架。这是PISA测试对"科学素养"内涵给出的最新解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5 科学素养 测试框架
原文传递
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及其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化学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为例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磊 郭晓丽 +2 位作者 王澜 商晓芹 张俊华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基于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特点、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识和解决元素化合物有关问题的思维机制,提出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运用认识对象、化学问题、能力任务、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类型等重要的认识变量,揭示了中学生针对... 基于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特点、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识和解决元素化合物有关问题的思维机制,提出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运用认识对象、化学问题、能力任务、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类型等重要的认识变量,揭示了中学生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这一认识域的认识系统构成。研究还基于模型进行了《化学1》中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模型进行复习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进行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 认识模型 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复习 教学认识角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教学实践及其国外研究进展评析 被引量:51
4
作者 胡久华 高冲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5E教学模式在国际科学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当今重要的探究教学和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5E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模式,包括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和评价5个环节,每个环节... 5E教学模式在国际科学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当今重要的探究教学和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5E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模式,包括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和评价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教学策略。系统地梳理了5E教学模式的起源、内涵及特征,对我国现有的基于5E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描述5E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促进我国探究教学的深入推进。通过阐释5E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和研究进展,描绘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前瞻性分析——基于2011年美国《科学教育的框架》和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对比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磊 黄鸣春 刘恩山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87,共5页
美国于2011年7月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以下简称《框架》)是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发的基础文件,本文介绍了其研制背景。并通过将《框架》的主体内容与美国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q... 美国于2011年7月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以下简称《框架》)是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发的基础文件,本文介绍了其研制背景。并通过将《框架》的主体内容与美国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内容标准"(以下简称《前标准》)进行对比,抽提出《框架》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该文件对我国研制课程标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 背景 特点 启示
原文传递
基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化学探究教学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磊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共5页
概述了近10年来我国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实践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也分析了目前化学探究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探究教学、高级思维、创新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基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化学探... 概述了近10年来我国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实践取得的主要进展,同时也分析了目前化学探究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探究教学、高级思维、创新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基于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化学探究教学的发展方向,并据此提出了化学探究教学的系统设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教学 高级思维 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 科学探究
下载PDF
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单元为例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磊 黄燕宁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单元为例,论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及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单元教学设计能促使教师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从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向关注学生观念的...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单元为例,论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及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单元教学设计能促使教师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从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向关注学生观念的形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原文传递
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上)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磊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共7页
1999年8月中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成立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研制课程标准,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8个地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至今。以新课程为代表... 1999年8月中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成立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研制课程标准,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8个地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至今。以新课程为代表的21世纪中国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走进第10个年头。笔者亲身经历并全程参与了这一改革的过程,试图从新课程的课标设计形态、教材物化形态、教学实施形态和考试评价形态等角度较系统全面地回顾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取得的进展.反思改革中的经验与问题,畏望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新课程 课程标准 考试评价 课程改革 教材物化形态
下载PDF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胡久华 张银屏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8,76,共7页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科学认识的教学,是比基于知识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实施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探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思...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科学认识的教学,是比基于知识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实施整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探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设计的核心,结合案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
原文传递
化学平衡常数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功能价值分析及其教学实现 被引量:27
10
作者 支瑶 王磊 张绪姝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在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变化及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的认识发展,阐述了化学平衡常数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平衡常数 认识发展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限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中考命题与化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基于九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概念原理知识的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磊 黄琼 刘东方 《基础教育课程》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中考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的研究表明,省级命题和市级命题之间,不同地区的命题质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试卷在记忆水平上所占比率过大,偏重机械地考查概念原理知识;有的试卷在概念原理知识考查过程... 中考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的研究表明,省级命题和市级命题之间,不同地区的命题质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试卷在记忆水平上所占比率过大,偏重机械地考查概念原理知识;有的试卷在概念原理知识考查过程中,高层认知水平的考查重点没有落在对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的考查上,而是放在比较复杂的计算上。这些是导致概念原理知识考查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命题 化学课程标准 致性研究 中等学校 招生考试 概念原理知识
下载PDF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1模块氧化还原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高端备课项目化学核心内容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成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久华 王磊 潘瑞静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8,共7页
在分析氧化还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氧化还原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氧化还原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氧化还原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认识发展 氧化还原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论问题 核心概念教学
下载PDF
基于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胡久华 张银屏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62,共7页
超越具体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是化学教学价值的更高追求。元素化合物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事实性知识,如何以化学观念为指导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实效,进而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化学1... 超越具体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是化学教学价值的更高追求。元素化合物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事实性知识,如何以化学观念为指导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实效,进而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化学1模块中的化学观念、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与化学观念的关系、体现化学观念的"铝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分析、体现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分析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化学观念 化学1模块 元素化合物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研究——化学实验素养视角下的《实验化学》教材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魏锐 王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共5页
通过阐述化学实验素养的内涵,从化学实验素养的结构、化学实验素养的发展、促进化学实验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以及化学实验素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新世纪”(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实验化学》的编写思路和特点,并从理论层面对... 通过阐述化学实验素养的内涵,从化学实验素养的结构、化学实验素养的发展、促进化学实验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以及化学实验素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新世纪”(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实验化学》的编写思路和特点,并从理论层面对教材实验体系架构、教材呈现形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素养 《实验化学》
原文传递
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以“菠菜补铁是真的吗”探究教学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俊华 王澜 王磊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针对常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以“评估菠菜补铁是真的吗”为核心任务,突出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角度——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以探究实验为手段,将... 针对常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以“评估菠菜补铁是真的吗”为核心任务,突出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角度——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以探究实验为手段,将铁元素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用模型拆解了一个真实、复杂的生活问题。结果表明,模型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突破学生认知的障碍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 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复习 教学研究 菠菜补铁
下载PDF
基于模型建构促进学生“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发展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言霞 王磊 +2 位作者 支瑶 张景富 蒋立鹤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6,共7页
基于对“化学反应速率”已有教学研究和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本体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模型建构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策略,构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模型及不同教学阶段的层级发展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对促进学... 基于对“化学反应速率”已有教学研究和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本体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模型建构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策略,构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模型及不同教学阶段的层级发展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功能价值。在理论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运用设计性研究和对比性教学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总结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建构 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认识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实验
下载PDF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反应原理”绪言课教学研究——基于化学反应认识模型建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磊 姜言霞 +3 位作者 支瑶 黄燕宁 曹欢 刘红莲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0,共9页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绪言课的教学质量对后续整个模块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化学反应原理”绪言课的目标应该包括提高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概览本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和思...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绪言课的教学质量对后续整个模块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化学反应原理”绪言课的目标应该包括提高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概览本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和思路。论文基于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整体分析,构建了化学反应的认识模型,设计并实施了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反应认识模型的绪言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发展 认识模型 化学反应原理 绪言课教学设计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克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7,共5页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科学教育 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
原文传递
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研究——技术素养视角下的《化学与技术》模块教材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克文 魏锐 王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共4页
通过阐述技术素养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对“新世纪”(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技术》的编写思路、体系结构、内容特点、呈现形式等进行了探讨,为实施《化学与技术》模块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技术素养 《化学与技术》课程模块
原文传递
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下)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磊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4,共5页
初中化学新课程10年,高中化学新课程5年,基础化学教育的改革历程提出了太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命题。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化学教育 基础 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