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98
1
作者 易纲 樊纲 李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20,共8页
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驱动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随后提出了四点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接着在回顾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 。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测算方法 内生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 制度变迁 人民币 汇率 贸易 新兴经济
原文传递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被引量:539
2
作者 夏斌 廖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3-43,共11页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中国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乘数 传导机制 通货膨胀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被引量:645
3
作者 傅秋子 黄益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84,共17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加入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研究了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别农村正规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减少了农村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概率,其中拥有智...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加入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研究了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别农村正规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减少了农村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概率,其中拥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受影响更明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村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概率,其中教育水平较高、有网购习惯的群体需求被激发较多,反映出数字金融提升效率、促进消费的多维度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需求正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为未来农村金融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异质性影响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 被引量:400
4
作者 易纲 王召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20,共8页
( 1 )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 (特别是股票价格 )有影响 ,当投资的上升引起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结果是同时引起商品物价水平和股票价格的上升 ;当投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或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时 ,扩张... ( 1 )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 (特别是股票价格 )有影响 ,当投资的上升引起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结果是同时引起商品物价水平和股票价格的上升 ;当投资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或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时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长期结果是股价的上升和物价水平的下降。因此 ,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 ( 2 )无论股市财富效应大小 ,通过货币政策刺激股票市场拉动需求的做法在长期都是不可靠的。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已经越来越远时 ,经济运行将是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通货膨胀 金融资产 股票价格 消费 中国 货币数量 商品价格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被引量:540
5
作者 傅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5,65,共13页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的增强,改善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却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显示出公共部门存在明显的寻租空间。此外,中央政府的向下转移支付促进了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且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支持了中央财政在公共部门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 基础教育 公用设施
原文传递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 被引量:418
6
作者 徐诺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5,共11页
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本文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 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本文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金融生态所应具有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完整产权 生态调节
原文传递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442
7
作者 焦瑾璞 黄亭亭 +2 位作者 汪天都 张韶华 王瑱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2,共11页
本文研究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建立包含19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 本文研究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建立包含19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集各省数据,计算2013年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各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对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是文献中首次对全国各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展开了定量评估和实证分析的尝试。这项目研究对探寻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方向具有理论和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指标体系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被引量:403
8
作者 周小川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本文沿着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在逻辑关系及主要内容的主线,对金融政策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各种响应进行梳理,旨在明确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审慎
原文传递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被引量:356
9
作者 盛松成 吴培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51,共15页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4)两个中介目标调控不同的领域:信贷规模主要针对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这是我国央行的一种现实选择,央行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协调。上述结论对于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的,表明我们更应关注信贷规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来调控经济。当然,这种货币传导模式存在缺陷,只是阶段性地起作用。从未来的发展模式来看,要采用包含更多信息的利率作为政策中介,其前提条件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模型 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 被引量:205
10
作者 易纲 赵先信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5-3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银行业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竞争。第一次竞争发生在1 984年至 1 997年间 ,以机构扩张为主要竞争手段 ;第二次竞争发生在 1 997年之后 ,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主要特征。第一次竞争所依托的是行政层级 ;第二次竞争主要是对西...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银行业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竞争。第一次竞争发生在1 984年至 1 997年间 ,以机构扩张为主要竞争手段 ;第二次竞争发生在 1 997年之后 ,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主要特征。第一次竞争所依托的是行政层级 ;第二次竞争主要是对西方现代银行已经发明的金融产品的模仿。中国银行业必须过渡到以投资收益为最终目的、以制度创新为依托的竞争阶段 ,才能在加入WTO后得以生存和发展。历史表明 ,没有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没有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 ,国有银行的“创新”只能停留在模仿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竞争 机构扩张 金融工具 产权改革 WTO 激励制度 股权结构
原文传递
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被引量:287
11
作者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9,共10页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JOHANSEN协整检验 VAR 脉冲响应函数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被引量:339
12
作者 李波 伍戈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84,共8页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局限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局限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运行模式,着重从其信用创造的角度,创新性地研究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最终得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信用创造
原文传递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基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19
13
作者 陶玲 朱迎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6,共19页
国际实践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金融稳定,更会给宏观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输入和我国转轨阶段自身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 国际实践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金融稳定,更会给宏观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输入和我国转轨阶段自身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尚不成熟的方面深入探索。论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将传导机制归纳为内部传导和跨境传导,将扩散机制归纳为信贷紧缩机制、流动性紧缩机制和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立足我国转轨体制特点和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论文提出了包含7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在采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方法对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判断风险指标的状态和拐点,并度量和预警综合指数状态转移的信息,由此有效衔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构建一个既可以综合分析整体风险,又可以分解进行局部研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度量方法。综合指数模型还引入了指数修正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动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风险度量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了生产效率吗 被引量:316
14
作者 王开科 吴国兵 章贵军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4,共11页
我国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程度如何,数字化技术应用是否改善了生产效率,这些问题有待讨论和进一步确认。本文设计了包含数字经济的五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引入数字经济效率系数,并将其作为判断数字经济是否改善生产效率的标准。基... 我国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程度如何,数字化技术应用是否改善了生产效率,这些问题有待讨论和进一步确认。本文设计了包含数字经济的五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引入数字经济效率系数,并将其作为判断数字经济是否改善生产效率的标准。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效率系数逐年上升,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结合现实基础和理论机理的分析,本文认为数字技术通用性的提升是改善生产效率的关键,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经济融合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扩展、数字经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效率 投入产出分析 效率系数
原文传递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被引量:316
15
作者 冯娟娟 《现代金融》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不仅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直接的冲击,也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不仅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直接的冲击,也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首先回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网络支付、网络借贷、金融搜索等新型互联网金融运作模式的特征;接着比较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揭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要通过寻求合作共赢、重视客户体验、发掘培养人才、提升科技水平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商业银行 金融发展 竞争策略 移动通信技术 经营管理模式 金融运作模式 竞争优势
下载PDF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89
16
作者 钱小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6,共7页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钱小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以下简称资产)存量日益增大,致使货币需求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国货币政策也相继... 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钱小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以下简称资产)存量日益增大,致使货币需求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国货币政策也相继作出了调整,有的扩大货币数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变化 货币政策 中国 影响 货币供应
原文传递
中国房地产周期与金融稳定 被引量:218
17
作者 张晓晶 孙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3,共11页
房地产周期与金融稳定息息相关。1998年以来的我国房地产周期置身于全球地产泡沫的危言之中,格外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驱动本轮房地产周期的增长面、宏观面与制度面因素,并利用1992—200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指出无论是房地... 房地产周期与金融稳定息息相关。1998年以来的我国房地产周期置身于全球地产泡沫的危言之中,格外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驱动本轮房地产周期的增长面、宏观面与制度面因素,并利用1992—200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指出无论是房地产业发展还是房地产价格总水平,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会呈稳中趋升的态势。文章进而指出,本轮房地产周期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风险暴露、政府担保风险以及长存短贷的期限错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努力解决银行业自身问题、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以及有效监管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周期 驱动因素 金融稳定
原文传递
汇率制度的选择 被引量:176
18
作者 易纲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6-52,共7页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选择资本管制的参数体系时 ,问题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前 ,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情况下 ,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将很危险 ,只有汇率完全市场化才是有效而保险的。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 ,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帐户 固定汇率制 国际货币体系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156
19
作者 戴根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2,共12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些基本要点之后 ,系统回顾了 1 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的全部历史过程 ,并就未来五年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面临的九个重大问题简要...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些基本要点之后 ,系统回顾了 1 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的全部历史过程 ,并就未来五年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面临的九个重大问题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货币政策 理论
原文传递
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7
20
作者 谢平 徐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14,共9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金融支农 农村金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