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丙交酯和聚L-乳酸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0
1
作者 娄玲 尹静波 +4 位作者 高战团 梁奇志 董丽松 陈学思 景遐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左旋 L-乳酸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低聚 L-乳酸 ,再经高温裂解减压蒸馏制得单体 L-丙交酯( LL A) ,理论收率高达 80 %以上。LL A经纯化 ,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开环聚合得到聚 L-丙交酯 (聚 L-乳酸 ,PLLA) ,其粘均分子量可达到 4 0万。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L-丙交酯 聚L-乳酸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TRIP钢显微组织与性能关系的评述 被引量:41
2
作者 韦习成 李麟 符仁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6,共6页
概述了近 2 0年来汽车材料中 TRIP钢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影响 TRIP钢强度和塑性的显微组织从其大小、形貌及含量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认为要使 TRIP钢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塑性匹配 。
关键词 TRIP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汽车
下载PDF
Thermo-Calc和DICTRA软件系统在高性能钢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何燕霖 李麟 +1 位作者 叶平 吴晓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介绍了Thermo Calc和DICTRA软件系统及其在高性能钢研制中的最新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该软件系统可对奥氏体转变 ,碳化物溶解与粗化以及渗氮层形成等钢中相变过程进行模拟 ,为准确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预测钢中各组元... 介绍了Thermo Calc和DICTRA软件系统及其在高性能钢研制中的最新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该软件系统可对奥氏体转变 ,碳化物溶解与粗化以及渗氮层形成等钢中相变过程进行模拟 ,为准确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预测钢中各组元对相变的影响并据此进行成分优化设计 ,说明该软件系统在高性能钢的研制与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Cale和DICTRA软件系统 高性能钢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高温均匀化对H13钢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4
作者 唐文军 吴晓春 +5 位作者 闵永安 许珞萍 徐明华 薄鑫涛 王文革 续维 《上海金属》 CAS 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
H1 3( 4Cr5MoSiV1 )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作模具钢 ,富含Cr、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 ,易形成大量碳化物 ,一次碳化物和偏析 ,并因此降低H1 3钢冲击韧性 ,采用扩散退火、超细化处理和软化处理手段 ,能消除一次碳化物 ,改善偏析 ,使二次... H1 3( 4Cr5MoSiV1 )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作模具钢 ,富含Cr、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 ,易形成大量碳化物 ,一次碳化物和偏析 ,并因此降低H1 3钢冲击韧性 ,采用扩散退火、超细化处理和软化处理手段 ,能消除一次碳化物 ,改善偏析 ,使二次碳化物呈球状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从而显著提高钢的横向冲击韧性。试验结果表明 ,H1 3钢经高温均匀化 ,退火态横向冲击功超过 90J,淬回火态横向冲击功超过 2 0J,其冲击功均较未处理的试样高 1倍以上 ,达到或接近Uddeholm840 7s钢的水平 (其冲击功分别为 78J和 2 3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均匀化 H13钢 碳化物 冲击韧性 扩散退火 模具钢
下载PDF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吴金根 高翔宇 +3 位作者 陈建国 王春明 张树君 董蜀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30,共30页
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压电材料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里有着重要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交通和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功能材料的应用己经从常规使用转向极端环境下的服役.本文综述了具有高居里点的压电材料,包括钙... 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压电材料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里有着重要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交通和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功能材料的应用己经从常规使用转向极端环境下的服役.本文综述了具有高居里点的压电材料,包括钙钛矿型压电陶瓷、铋层状结构氧化物压电陶瓷、钨青铜结构压电陶瓷以及非铁电压电单晶等;介绍了其晶体结构特征和高温压电性能、最新研究进展,并列举了一系列的高温压电器件和应用,包括高温压电探测器、传感器、换能器和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总结了高温压电材料的热点研究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电材料 极端环境 压电探测 传感器
下载PDF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健 韦习成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近年来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展 ,处理时基体温度进一步降低 ,新型镀层、复合镀层、多层镀层大量出现 ,并通过制备工艺提高摩擦学性能。作者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PVD技术 薄膜 摩擦 磨损 物理气相沉积
下载PDF
电炉短流程回顾和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0
7
作者 徐匡迪 洪新 《中国冶金》 CAS 2005年第7期1-8,共8页
回顾以电弧炉—精炼—连铸—连轧为代表的炼钢短流程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简述电炉短流程的工艺革新与技术进步,讨论废钢资源和电能短缺、残存元素富集和二恶英污染等阻碍我国电炉钢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从循环经济的要求出发对电炉炼钢短... 回顾以电弧炉—精炼—连铸—连轧为代表的炼钢短流程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简述电炉短流程的工艺革新与技术进步,讨论废钢资源和电能短缺、残存元素富集和二恶英污染等阻碍我国电炉钢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从循环经济的要求出发对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和装备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F流程 短流程炼钢 循环经济
下载PDF
电工钢的生产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光穆 刘继申 +1 位作者 谌晓文 刘新和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电工钢包括普通 (≤ 0 .0 3%C ,≤ 2 %Si)、无取向和取向 (~ 3%Si)电工钢。主要通过冶金工艺降低C含量 (~ 0 .0 3%C)和钢中O、N含量 ,控制钢中夹杂物、轧制和热处理工艺提高电工钢的磁性能。电工钢的发展趋势为简化工序 ,利用薄板坯... 电工钢包括普通 (≤ 0 .0 3%C ,≤ 2 %Si)、无取向和取向 (~ 3%Si)电工钢。主要通过冶金工艺降低C含量 (~ 0 .0 3%C)和钢中O、N含量 ,控制钢中夹杂物、轧制和热处理工艺提高电工钢的磁性能。电工钢的发展趋势为简化工序 ,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和薄带铸带工艺生产电工钢。叙述了电工钢的发展历程和现行生产工艺及新品种和冶金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 生产 发展趋势 开发现状 发展历程 化工 取向 薄带 轧制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ZL108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晓秋 丁伟中 +1 位作者 王新国 张静江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对稀土处理前后的ZL108合金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表明稀土处理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强度。对稀土处理前后合金中氢总量进行了分析,未加稀土的合金内氢总量与稀土处理后的合金相当,结合性能与断口形态,从侧面表明稀土改变了... 对稀土处理前后的ZL108合金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表明稀土处理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强度。对稀土处理前后合金中氢总量进行了分析,未加稀土的合金内氢总量与稀土处理后的合金相当,结合性能与断口形态,从侧面表明稀土改变了氢的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铝合金 稀土
下载PDF
铈对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段海丽 张恒华 +3 位作者 邵光杰 许珞萍 张先念 李敏敏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过共晶Al-18Si合金的变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铸件中初生硅的尺寸随着铈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铸件中共晶硅的变质效果随着铈含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初生硅附近的共晶组织其变质效果远不如远离初生硅的显著;相应的力...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过共晶Al-18Si合金的变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铸件中初生硅的尺寸随着铈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铸件中共晶硅的变质效果随着铈含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初生硅附近的共晶组织其变质效果远不如远离初生硅的显著;相应的力学性能提高到一定值后,基本保持不变。本文还利用热力学以及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分析了稀土元素的变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过共晶AL-SI合金 力学性能 变质机理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固溶率因子R对(Pb,Ca,La)(Fe,Nb)O_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秋红 金应秀 徐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研究了A位La3+ 的电荷平衡取代 [(Pb0 .5Ca0 .5) 1 -xLa2x/3] (Fe0 .5Nb0 .5)O3和电荷非平衡取代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 [(Pb0 .5Ca0 .5) 1 -xLax]·(Fe0 .5Nb0 .5)O3+δ(PCLFN)系统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的取代式是 [(... 研究了A位La3+ 的电荷平衡取代 [(Pb0 .5Ca0 .5) 1 -xLa2x/3] (Fe0 .5Nb0 .5)O3和电荷非平衡取代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 [(Pb0 .5Ca0 .5) 1 -xLax]·(Fe0 .5Nb0 .5)O3+δ(PCLFN)系统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的取代式是 [(Pb0 .5Ca0 .5) 1 -xLa2x/3+R( 1 -x) ] (Fe0 .5Nb0 .5)O3+δ,其中R是固溶率因子 ,它影响着A位La3+ 取代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当R >0时 ,A位的电荷平衡取代 [(Pb0 .5Ca0 .5) 1 -xLa2x/3] (Fe0 .5Nb0 .5)O3将增加其介电损耗 ,x =0 .0 5~ 0 .10时 ,Qf <80 0GHz。A位的电荷非平衡取代 [(Pb0 .5Ca0 .5) 1 -xLax] (Fe0 .5Nb0 .5)O3+δ却能改善其微波介电性能 ,这是因为过剩的La3+ 与 (Pb ,Ca) 2 + 的固溶度能够消除氧空位。当x≤ 0 .0 2时 ,能够形成单相的钙钛矿相 ,随着La3+ 取代量的增加 ,过剩的La3+ 将导致形成第二相焦绿石相 ,且第二相的量正比于过剩的La3+ 量。介电常数K随x增加而下降是由于焦绿石相随x增加的结果。当x =0 .0 2~ 0 .0 75 ,[(Pb0 .5Ca0 .5) 1 -xLax] (Fe0 .5Nb0 .5)O3+δ陶瓷有很好的微波介电性能 ,介电常数K >10 0 ,Qf值为 5 5 2 5~ 610 5GHz ,频率温度系数αf 为 7× 10 - 6 ~ 15 .7× 10 - 6 /℃ ,当x =0 .10时 ,Qf值达到极大值 64 82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率因子R 微波介电性能 影响 微波介质陶瓷 铌酸盐 固溶率因子 容忍因子 介质极化率
下载PDF
冲裁速度对冲压件断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赵中华 张猛 韦习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9,共5页
研究压力机实际冲压速度对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物理试验模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确定了Cockcroft-Latham断裂准则和合适的断裂因子,并根据伺服压力机的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冲压速度。结果表明,对于H1F60CS压力机,速度设置在20... 研究压力机实际冲压速度对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物理试验模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确定了Cockcroft-Latham断裂准则和合适的断裂因子,并根据伺服压力机的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冲压速度。结果表明,对于H1F60CS压力机,速度设置在20%左右时,断面质量最好,与实际生产在低速切断时可以提升切断面的品质的经验一致。但当速度再减小时,出现光亮带高度下降,同时毛刺高度增加,说明冲裁速度一味减小,对能提高断面质量并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冲裁 实际冲压速度 断面质量 断裂准则 断裂因子
下载PDF
A356铝合金半固态重熔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恒华 许珞萍 邵光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2,共6页
对A35 6铝合金非树枝晶坯料在不同感应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发现频率、保温时间及试样尺寸等均对温度场有明显的影响。实验得出铝合金半固态感应加热时最好采用中频 (6 4 0~ 10 0 0Hz)。应用有限元法对尺寸不同的铝合... 对A35 6铝合金非树枝晶坯料在不同感应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发现频率、保温时间及试样尺寸等均对温度场有明显的影响。实验得出铝合金半固态感应加热时最好采用中频 (6 4 0~ 10 0 0Hz)。应用有限元法对尺寸不同的铝合金试样的实际感应加热温度及其分布进行模拟 ,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 有限元模拟 温度场 感应加热
下载PDF
铝合金半固态感应加热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恒华 许珞萍 邵光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21-225,共5页
根据实际条件确定了感应加热线圈的计算结构和材料的有关参数 ,应用改进的商业ANSYS软件 ,采用一维轴对称模型对铝合金中频感应加热温度及其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在大功率和小功率的加热条件下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均相当吻合。
关键词 铝合金 半固态 感应加热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液相包覆技术及其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雷景轩 马学鸣 朱丽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液相包覆技术制备涂层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其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表明该工艺使陶瓷材料获得了均匀混合 ,同时改善了复合材料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的界面状态 。
关键词 液相包覆技术 涂层 基体相 增强相 制备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薄板坯与厚板坯生产电工钢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光穆 郑柏平 焦国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31,共4页
对薄板坯工艺和厚板坯工艺生产电工钢 (包括低碳低硅、无取向和取向电工钢 )的工艺特点、凝固组织、夹杂物析出特点、铸坯表面质量及其对电工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 ,就上述两种工艺的成材率以及生产操作等方面也进行了简... 对薄板坯工艺和厚板坯工艺生产电工钢 (包括低碳低硅、无取向和取向电工钢 )的工艺特点、凝固组织、夹杂物析出特点、铸坯表面质量及其对电工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 ,就上述两种工艺的成材率以及生产操作等方面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铸坯的内部质量、铸态组织、能量利用率与成材率方面来看 ,薄板坯工艺有明显的优势 ;从铸坯表面质量和生产品种的多样性等方面考虑 ,厚板坯工艺生产电工钢有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工艺 厚板坯工艺 电工钢
下载PDF
Cr含量对WC基硬质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道平 何宝山 孔德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2-386,421,共6页
以WC-10(CoNi)合金为基础,在粘结剂中加入不同含量的Cr,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以及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抗弯强度随着Cr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硬度随着Cr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浸泡腐蚀试验中,添加Cr后就会使合金的... 以WC-10(CoNi)合金为基础,在粘结剂中加入不同含量的Cr,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以及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抗弯强度随着Cr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硬度随着Cr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浸泡腐蚀试验中,添加Cr后就会使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显著增强。在冲刷腐蚀试验中,各试样在冲蚀角度为60°时有最大腐蚀速率;当旋转圆盘的转速达到1000r/min以上时,合金的腐蚀速率显著增加,力学协同破坏的影响开始明显表现出来。通过对冲刷腐蚀后的合金试样表面及断面进行SEM观察,含Cr合金在腐蚀液中形成的钝化膜更加完整、致密,和基体金属的结合力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粘结剂 冲刷腐蚀
下载PDF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晚古生代推覆构造与岩浆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赐银 舒良树 +3 位作者 赵明 马瑞士 卢保奇 汪振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地区是晚古生代火山弧,石炭纪末发生区域性过冲推覆作用。研究表明,在晚石炭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哈尔里克地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与性质的构造变形、变质与岩浆作用:即346~312Ma从南向北的推覆作用,对应... 东天山北部哈尔里克地区是晚古生代火山弧,石炭纪末发生区域性过冲推覆作用。研究表明,在晚石炭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哈尔里克地区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与性质的构造变形、变质与岩浆作用:即346~312Ma从南向北的推覆作用,对应于这期从北向南的俯冲事件;312~260Ma从北向南的推覆作用,对应于晚石炭世的陆一陆碰撞、陆内变形事件;260~230Ma沿东西方向的右旋走滑作用,对应于造山期末发生在边界断裂附近的变形事件。大型推覆作用,在中深地壳层次形成了长石石英变形相,在地壳浅部形成了脆性变形带、区域规模的构造活动导致了不同期次花岗岩体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岩浆活动 晚古生代 哈尔里克地区 断裂
下载PDF
镧对A356铝合金变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段海丽 张恒华 +2 位作者 邵光杰 许珞萍 唐轩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94-98,共5页
稀土元素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铸造铝合金中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可以起到明显的改性作用。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RD研究了金属镧在不同含量,保温时间以及浇铸温度条件下对A356铝合金变质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含量为1... 稀土元素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铸造铝合金中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可以起到明显的改性作用。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RD研究了金属镧在不同含量,保温时间以及浇铸温度条件下对A356铝合金变质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含量为1.0%变质效果最佳;La具有较长的变质失效时间;浇铸温度对其变质效果影响不大。文中还对稀土元素的变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变质 稀土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电触头材料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雷景轩 马学鸣 +1 位作者 余海峰 朱丽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7-460,共4页
介绍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阐述了机械合金化 (MA)制备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 :机械合金化在制备电触头材料方面 ,尤其是在制备纳米晶电触头材料方面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制备 机构合金化 电触头材料 纳米晶 反应球磨 合金粉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