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化温度对介孔材料SBA-15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丽绘 张利中 刘洪来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2,共4页
以P123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在不同晶化温度下合成了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六方相介孔氧化硅SBA-15,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及TEM等手段系统考察了不同晶化温度对SBA-15晶胞参数、比表面积、孔径及形貌的影响,得到反应最佳晶... 以P123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在不同晶化温度下合成了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六方相介孔氧化硅SBA-15,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及TEM等手段系统考察了不同晶化温度对SBA-15晶胞参数、比表面积、孔径及形貌的影响,得到反应最佳晶化温度为120℃.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SBA-15的孔径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团聚体颗粒打开形成散落短棒状.同时还对温度影响SBA-15结构和形貌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3 合成 晶化温度 介孔氧化硅SBA-15
下载PDF
Pluronic嵌段共聚物F127和P123胶束对萘、蒽、芘的增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玉婴 江琳沁 +1 位作者 赵剑曦 许秀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621,共5页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中的增溶量均随胶束内核体积增大而线性增加 ,每个 PO基团对应的增溶量比十二烷基磺酸胶束内核中相同体积对应的增溶量约大近 2倍 .Pluronic胶束除与稠环芳烃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力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嵌段共聚物 胶速增溶 稠环芳烃化合物 F127 p123 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诗岽 余益松 +2 位作者 张晓萍 王树立 张国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56,共5页
向气体水合物反应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反应液的表面张力,有利于促进气体水合物生成,提高气体水合物生成速率。为了明确表面活性剂对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在3℃~12℃温度范围,利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界面张力仪K1... 向气体水合物反应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反应液的表面张力,有利于促进气体水合物生成,提高气体水合物生成速率。为了明确表面活性剂对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在3℃~12℃温度范围,利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界面张力仪K11中的板法分别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3种表面活性剂对反应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效果,考察了浓度、温度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均能降低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CTAB、P123、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质量分数300×10-6、500×10-6、700×10^-6;CTAB降低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效果最优,添加质量分数为300×10-6时,表面张力的平均降幅约为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气体水合物 SDBS p123 CTAB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冯晓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0-1252,共3页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产品的形态、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另外,将聚苯胺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合成聚苯胺纳米纤维。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产品的形态、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另外,将聚苯胺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生物传感器。聚苯胺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显示了高的催化活性。讨论了聚苯胺纳米纤维可能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纤维 生物传感器 p123
下载PDF
海藻酸辅助制备氧化铝小球的乳液扩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康 张业岭 +5 位作者 范江洋 杨文建 于海斌 孟广莹 孙彦民 李晓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前期开发的海藻酸辅助法制备氧化铝小球,具有颗粒在水中成型、能耗低与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广泛应用于介孔及大孔材料制备上的乳液模板法,对γ-Al2O3小球进行扩孔,制备了总孔容及平均孔径较大的球形γ-Al2O3,以... 前期开发的海藻酸辅助法制备氧化铝小球,具有颗粒在水中成型、能耗低与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广泛应用于介孔及大孔材料制备上的乳液模板法,对γ-Al2O3小球进行扩孔,制备了总孔容及平均孔径较大的球形γ-Al2O3,以氮吸附-脱附、机械强度测定仪、XRD、SEM、TG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乳液类型、乳液用量对γ-Al2O3小球孔结构及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质量分数为10%(以PB质量为100%)时,所制备的γ-Al2O3小球的总孔容可达0.7 cm3/g左右,平均孔径可达10 nm左右,孔径分布较集中;少量乳液的添加不会影响γ-Al2O3小球的晶相,此外,在高温煅烧过程中,所添加乳液较易充分燃烧,因此不会引入积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模板法 球形氧化铝 吐温80 p123
下载PDF
P123辅助SB粉溶胶制备大孔径介孔γ-Al_2O_3及其对甲基蓝的强化吸附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泽华 蔡卫权 +2 位作者 郭蕾 童亚超 胡玉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23-2628,共6页
以硝酸解胶的工业拟薄水铝石SB粉溶胶为铝源、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调节剂,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成功地制备了甲基蓝吸附性能显著增强的大孔径介孔γ-Al2O3。运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UV-Vis对比研究了水热预处理SB粉溶胶与否... 以硝酸解胶的工业拟薄水铝石SB粉溶胶为铝源、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调节剂,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成功地制备了甲基蓝吸附性能显著增强的大孔径介孔γ-Al2O3。运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UV-Vis对比研究了水热预处理SB粉溶胶与否对产物结构、织构性质、形貌和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大孔径介孔γ-Al2O3具有优异的甲基蓝吸附性能并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300mg.L-1的甲基蓝溶液60min和3000mg.L-1的甲基蓝溶液150min时,其平衡吸附量分别高达267、1500mg·g-1,远高于同一条件下SB粉焙烧产物γ-Al2O3的平衡吸附量150、1080mg·g-1;水热预处理能增加产物的比表面积并提高其对甲基蓝的吸附速率,但对其均匀的介孔结构和平衡吸附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为介孔氧化铝用于废水中甲基蓝等染料的吸附提供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 p123 水热预处理 介孔γ-Al2O3 吸附 甲基蓝
下载PDF
Morphology-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co-template of surfactant P123 and ionic liquid [Dmim]Cl 被引量:5
7
作者 Pei Han Tuanchun Liu +1 位作者 Xiaowei Ji Shaokun T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305-1309,共5页
Mesoporous silica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fields of catalysis,separation and so on. In this study, silica hollow tubes with ordered mesopore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novel sol-... Mesoporous silica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fields of catalysis,separation and so on. In this study, silica hollow tubes with ordered mesopore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novel sol-gel method with an ionic liquid 1-dec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Dmim]Cl) and a nonionic surfactant P123(PEO_(20)PPO_(70)PEO_(20)) as the co-template. Comparatively, silica hollow spheres with disordered mesopor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only [Dmim]Cl as the template. The template dosage is the key factor in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y. The micelles assembly mechanism based on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is propos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l silica morphology and meso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hollow spheres Silica tubes Mesoporous Co-template Ionic liquids p123
原文传递
经结构修饰的Pluronic P123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丽艳 杨艳梅 +1 位作者 寇娜 张万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2-808,共7页
Pluronic P123(P123)是泊洛沙姆类聚合物中的一种,具有增加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加药物的细胞内摄取、抑制肿瘤的迁移、逆转多药耐药和增强药物的疗效等作用,在递送药物方面具有众多优势。通过对P123末端羟基的... Pluronic P123(P123)是泊洛沙姆类聚合物中的一种,具有增加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加药物的细胞内摄取、抑制肿瘤的迁移、逆转多药耐药和增强药物的疗效等作用,在递送药物方面具有众多优势。通过对P123末端羟基的结构修饰,P123能以酯键、酰胺键和糖苷键等化学键与其他物质结合而生成新的材料,用以制备Pluronic P123-药物结合物胶束体系、配体介导的主动靶向转运系统及其他药物递送系统,增加药物或基因向靶组织的递送。本文综述了结构修饰后的P123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p123 结构修饰 药物递送 pLURONIC p123-药物结合物 主动靶向 综述
原文传递
水溶液中P123对CaCO_3微粒形貌的调控 被引量:4
9
作者 蒋锡华 曹洁明 +3 位作者 郑明波 郭静 邓少高 陶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7-1492,共6页
在三嵌段共聚物P123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特殊形貌的层面光滑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具有多级结构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和仙人球状的碳酸钙粒子.探讨了反应时间、聚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粒子形貌和晶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在三嵌段共聚物P123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特殊形貌的层面光滑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具有多级结构的碳酸钙层状聚集体和仙人球状的碳酸钙粒子.探讨了反应时间、聚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粒子形貌和晶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红外吸收光谱对合成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粒子形貌和晶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周期键链(PBC)理论模型解释了层状结构碳酸钙聚集体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pLURONIC p123 胶束 模板 生物矿化
下载PDF
DA-P123水凝胶的溶胀因素及其用于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彬 沈冲 孟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6-1432,共7页
通过丙烯酰氯与Pluronic P123(HO(CH_2CH_2O)_(20)(CH_2CH(CH_3)O)_(70)(CH_2CH_2O)_(20)H)末端的羟基反应,制备出末端为双键的大分子单体DA-P123,并将其与SBMA(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溶于水中制备共聚水凝胶。研究了单体浓度、光照... 通过丙烯酰氯与Pluronic P123(HO(CH_2CH_2O)_(20)(CH_2CH(CH_3)O)_(70)(CH_2CH_2O)_(20)H)末端的羟基反应,制备出末端为双键的大分子单体DA-P123,并将其与SBMA(磺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溶于水中制备共聚水凝胶。研究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温度、盐等影响因素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改变。其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增加和光照时间延长会造成溶胀率下降,而SBMA能够减少温度升高和含盐溶液对水凝胶溶胀的不利影响。将DA-P123水凝胶用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其对Fe^(3+)、Cu^(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97、10.13、8.79 mg×g-1。使用1 mol×L-1HCl浸泡可以将水凝胶吸附的Fe3+脱附,使水凝胶再生,并且溶液中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并不影响水凝胶对Fe^(3+)的吸附和脱附能力。说明这种水凝胶可以用于含蛋白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3 水凝胶 重金属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多级孔La_(1-x)Sr_xCo_(1-y)Cu_yO_3的软模板法制备、表征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云龙 王丽 +3 位作者 王颖 李星 赵少俊 杨文怡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53,共10页
分别在以P123为软模板和无P123的条件下制备8个钙钛矿型催化剂La_(1-x)Sr_xCo_(1-y)Cu_yO_3(x=0,0.1;y=0,0.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它们对CO+NO反应的催... 分别在以P123为软模板和无P123的条件下制备8个钙钛矿型催化剂La_(1-x)Sr_xCo_(1-y)Cu_yO_3(x=0,0.1;y=0,0.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它们对CO+NO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以P123为软模板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多大孔径段的介孔和小孔径段的大孔,更大的孔容,更多的氧空位,同时表面La的偏析更少,表面Co的含量以及Co^(3+)/Co^(2+)比例更高。因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无模板法制备的催化剂,其中对NO转化率的提升尤为显著。Sr对La的适量取代可以促进CO的氧化反应,而Cu掺杂会降低CO和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催化剂 p123 软模板 催化活性 CO%pLUS%NO 稀土
原文传递
形貌可控NaNbO_3的生长机理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婷婷 祁阳 +1 位作者 刘刚 刘鸣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6-384,共9页
采用简易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NaNbO_3粉体。通过XRD、Raman、SEM、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和DRUV-Vis分析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XRD和Raman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正交相NaNbO_3,且不同形貌的NaNbO_3具有各异的主要暴露晶面... 采用简易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NaNbO_3粉体。通过XRD、Raman、SEM、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和DRUV-Vis分析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XRD和Raman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正交相NaNbO_3,且不同形貌的NaNbO_3具有各异的主要暴露晶面。基于SEM像的形貌尺寸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aNbO_3的微观形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经历了由纳米线到纳米线与微米块混合阶段,最后到更大尺寸的微米块的过程,实现了NaNbO_3的形貌可控合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提出了其生长机理,强调了P123的重要作用。DRUV-Vis结果表明,NaNbO_3纳米线的吸收边缘因量子尺寸效应而发生蓝移。以亚甲基蓝水溶液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所制备的NaNbO_3样品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并与商业化的NaNbO_3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aNbO_3的光催化性能具有形貌依赖性,BET比表面积归一化的降解速率大小为:NaNbO_3纳米线>NaNbO_3微米块>商业化NaNbO_3,归因于不同形貌的NaNbO_3具有各异的暴露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bO3 光催化 亚甲基蓝 钙钛矿 p123
原文传递
水热法合成碳酸锶聚集体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洪江 彭超才 李明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嵌段共聚物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平均分子量5 800)为模板,在水热条件下,进行了SrCO3的合成,获得了不同形貌的SrCO3聚集体.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 以嵌段共聚物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平均分子量5 800)为模板,在水热条件下,进行了SrCO3的合成,获得了不同形貌的SrCO3聚集体.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不同的制备条件下,分别得到了棒束状、树枝状、麦穗状SrCO3和由麦穗状SrCO3结构组装成的空心球聚集体,对P123的作用和聚集体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23 SrCO3 水热法 聚集体结构
下载PDF
具有多级孔的纯硅沸石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丽 王一萌 何鸣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31-2135,共5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组装沸石晶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对组装的纳米Silicalite-1沸石晶粒的形貌和性质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稀溶液体系中P123组装的沸石颗粒既在低角区呈现出介孔材料的特性,又在高角区表现出沸石的结... 采用表面活性剂组装沸石晶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对组装的纳米Silicalite-1沸石晶粒的形貌和性质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稀溶液体系中P123组装的沸石颗粒既在低角区呈现出介孔材料的特性,又在高角区表现出沸石的结构特征;TEM证实纳米粒子间存在无序的蠕虫状介孔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沸石 自组装 多级孔 p123
下载PDF
四乙酰芍药苷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赟 安佃云 +2 位作者 沈腾 王建新 蒋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6-1041,共6页
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包载四乙酰芍药苷(1)的聚合物胶束,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优化所得胶束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0.5%、平均粒径为20.5 nm;胶束中1溶解度是原药的585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 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包载四乙酰芍药苷(1)的聚合物胶束,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优化所得胶束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0.5%、平均粒径为20.5 nm;胶束中1溶解度是原药的585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聚合物胶束显著增加了1在I/R损伤大鼠脑内,特别是脑缺血侧的蓄积量,降低了40%的脑部梗死总面积,显著改善了脑损伤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表明1聚合物胶束有效克服了芍药苷的生物药剂学缺陷和1注射液采用增溶剂的刺激性问题,取得预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酰芍药苷 pLURONIC p123 聚合物胶束 溶解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玫瑰花瓣的双模板法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的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二氧化钛薄片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健全 廖婵娟 +2 位作者 陈霞 卢照 童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01-7007,共7页
以天然玫瑰花瓣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为双模板,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TiO_2薄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介质中成功制备。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制备的TiO_2薄片进行表征。TiO_2薄... 以天然玫瑰花瓣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为双模板,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TiO_2薄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介质中成功制备。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制备的TiO_2薄片进行表征。TiO_2薄片的光催化活性通过罗丹明B光降解过程的光催化效果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级构造的大孔-介孔TiO_2薄片为锐钛矿,且其三维有序的大孔孔壁均由有序的介孔所组成,其中,450℃煅烧后的TiO_2样品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2.21×10^(-2) min^(-1),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瓣 p123 溶胶-凝胶法 大孔-介孔 TIO2 光催化
下载PDF
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ZrO_2粉体的TEM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蔺玉胜 朱海涛 《山东陶瓷》 CAS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借助于透射电镜 (TEM)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PEG、PMAA、P1 2 3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ZrO2 粉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沉淀反应初期 ,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抑制沉淀的长大 ;随反应的进行 ,沉淀产物形成网络状结构 ,结构的形态与... 本文借助于透射电镜 (TEM)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PEG、PMAA、P1 2 3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ZrO2 粉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沉淀反应初期 ,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抑制沉淀的长大 ;随反应的进行 ,沉淀产物形成网络状结构 ,结构的形态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有关 ;水洗后 ,吸附在颗粒表面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抑制干燥引起的团聚 ;P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纳米ZRO2粉体 透射电镜分析 化学沉淀法 pEG pMAA p123 结构形态 氧化锆 制备工艺 纳米陶瓷
下载PDF
复合球形LiFePO_4/C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星 刘开宇 +1 位作者 李艳 吕美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以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水热合成LiFePO4/C材料。用XRD、SEM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样品为纯相LiFePO4,拥有复合球形结构。在2.7~4.2 V充放电,0.1 C和10.0 C时的放... 以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水热合成LiFePO4/C材料。用XRD、SEM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样品为纯相LiFePO4,拥有复合球形结构。在2.7~4.2 V充放电,0.1 C和10.0 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9 mAh/g和93 mAh/g;依次以0.1 C、0.5 C、1.0 C、2.0 C、10.0 C及0.1 C的电流分别循环20次,在1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没有明显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p123 复合球形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劭娟 林东强 +2 位作者 陈汇勇 奚红霞 钱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2-428,共7页
为了研究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和SBA-15的形成机理,采用介观动力学(MesoDyn)方法模拟介孔分子筛SBA-15形成过程中模板剂P123与硅源试剂TEOS的协同自组装过程,并通过向体系引入稳恒剪切力来代替实际外力模拟了SBA-15六角介观相的形... 为了研究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和SBA-15的形成机理,采用介观动力学(MesoDyn)方法模拟介孔分子筛SBA-15形成过程中模板剂P123与硅源试剂TEOS的协同自组装过程,并通过向体系引入稳恒剪切力来代替实际外力模拟了SBA-15六角介观相的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了P123/硅酸物种超分子聚集体在SBA-15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P123与TEOS在水溶液中通过协同作用能够自组装形成尺寸均一的球状超分子聚集体,这是硅基有序介孔分子筛SBA-15形成过程中的前驱体:疏水的PPO嵌段团缩在该超分子聚集体的内部,在SBA-15分子筛形成中起决定性的致孔作用;亲水的PEO嵌段与包裹在胶束外部的TEOS相互交织在一起,其使得SBA-15在制备后期脱除模板剂后形成一些与主介孔相互连接的无规则微孔。在引入剪切力作用后,该P123/TEOS超分子聚集体不再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而是被拉扯成圆柱状的胶束,并且最终排列成为具有规则的六角形状的聚集结构,这一六角介观相则是介孔分子筛SBA-15的结构基础。今采用模拟条件,用水热法合成了高质量的SBA-15分子筛,通过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模拟SBA-15形成过程的结果与实验合成的SBA-15具有相互吻合的完美二维六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p123 介观动力学 超分子聚集体 超分子协同组装
下载PDF
多级孔La0.9Ce0.1Fe1-xCoxO3的制备、表征及对CO+NO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梦雪 王丽 +2 位作者 王颖 姜秋伶 丁浩翔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59,I0001,共10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EG-PPG-PEG(P123,M=5800)为软模板合成了6个多级孔钙钛矿型氧化物La0.9Ce0.1Fe1-xCoxO3(x=0,0.2,0.4,0.6,0.8,1.0),用XRD,SEM,BET,XPS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对CO+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B位进行Co掺杂,催化剂的... 以三嵌段共聚物PEG-PPG-PEG(P123,M=5800)为软模板合成了6个多级孔钙钛矿型氧化物La0.9Ce0.1Fe1-xCoxO3(x=0,0.2,0.4,0.6,0.8,1.0),用XRD,SEM,BET,XPS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对CO+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B位进行Co掺杂,催化剂的形貌及物化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Co掺杂量在x=0.2时,样品La0.9Ce0.1Fe0.8Co0.2O3的比表面积、孔容和表面B位金属含量最大,催化活性最佳,在反应温度为276,242℃时分别对CO,NO的转化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软模板法 p123 CO%pLUS%NO 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