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pcidin和铁稳态 被引量:32
1
作者 常彦忠 段相林 钱忠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铁代谢紊乱引起的疾患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生理条件下 ,人体主要通过调控小肠铁吸收保持机体铁稳态。最近关于hepcidin的研究显示 ,这种肝脏合成的已知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是控制小肠铁吸收 ,以及调节机体铁稳态的铁调节激素。肝脏hepci... 铁代谢紊乱引起的疾患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生理条件下 ,人体主要通过调控小肠铁吸收保持机体铁稳态。最近关于hepcidin的研究显示 ,这种肝脏合成的已知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是控制小肠铁吸收 ,以及调节机体铁稳态的铁调节激素。肝脏hepcidin高表达可能是许多贫血包括炎症和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根本原因 ,而hepcidin表达障碍可能是许多铁过负荷类疾病的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cidin 铁稳态 铁代谢紊乱 基因表达 抗菌多肽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倪华 彭家清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7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MHD患者肾性贫血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选择2016年8月1日至28日荆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128例,其中男72例,女56例,平均年龄(53.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MHD患者肾性贫血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选择2016年8月1日至28日荆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128例,其中男72例,女56例,平均年龄(53.5±13.3)岁,平均透析时间(32.13±17.04)个月。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并于透析前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铁调素、血清铁、铁蛋白、不饱和铁结合力、叶酸、维生素B12、甲状旁腺素、钙、磷、镁,透析前后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 128例患者平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98.54±16.93)g/L,其中有28例Hb 110~120 g/L(占22%)。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Hb浓度与白细胞(r=0.279,P=0.001)、红细胞比容(r=0.279,P=0.002)、血清铁(r=0.188,P=0.033)、spKt/V(r=0.215,P=0.015)呈正相关;与铁调素(r=-0.302,P=0.001)、铁蛋白(r=-0.207,P=0.019)、不饱和铁结合力(r=-0.195,P=0.027)、甲状旁腺素(r=-0.264,P=0.003)、C反应蛋白(r=-0.203,P=0.022)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Hb与红细胞容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铁调素(P=0.001)及甲状旁腺素(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贫血与铁调素、白细胞、红细胞比容、血清铁、spKt/V、铁蛋白、不饱和铁结合力、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血清铁因素密切相关,与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等因素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横断面调查 肾性贫血 铁调素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蔡华菊 王宁玲 +4 位作者 刘亢亢 储金华 汪燕 杨林海 吴正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6-55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6-24月缺铁性贫血(IDA)伴和不伴维生素D缺乏患儿血清铁调素(hepcidin)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血清铁蛋白(SF)关系,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以68例6-24月IDA患儿为对象,分为A组20例,均合并维生素D缺乏;B... 目的:通过检测6-24月缺铁性贫血(IDA)伴和不伴维生素D缺乏患儿血清铁调素(hepcidin)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血清铁蛋白(SF)关系,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以68例6-24月IDA患儿为对象,分为A组20例,均合并维生素D缺乏;B组48例,均不合并维生素D缺乏;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GB、MCV、MCH、MCH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铁蛋白;ELISA法检测血清hepcidin及25-(OH)D。结果:治疗前A组、B组、对照组血清hepcidin水平分别为(29.16±7.50)ng/ml、(27.11±7.10)ng/ml、(29.25±8.39)ng/ml;治疗后A组、B组血清hepcidin水平分别为(36.21±5.68)ng/ml、(34.16±4.54)ng/ml,各组hepcid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0,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A组治疗后血清hepcidin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B组治疗后血清hepcid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hepcidin水平均与SF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2,r=0.367,P=0.014,P=0.010)。结论:hepcidin在评估IDA治疗疗效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在利用血清hepcidin表达水平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婴幼儿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排除维生素D缺乏对血清hepcidin水平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缺乏 铁调素
下载PDF
铁调素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铁代谢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姣 张亚平 +2 位作者 张瑞 岳晓乐 史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观察铁调素在不同程度缺铁性贫血孕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铁调素与红细胞参数、铁代谢参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铁调素在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中... 目的观察铁调素在不同程度缺铁性贫血孕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铁调素与红细胞参数、铁代谢参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铁调素在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定期产检的孕妇和体检的健康未孕妇女共80例,分为健康对照组、孕妇正常组、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空腹采集血样,应用血细胞分析仪LH750检测血常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铁调素、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TRF),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SI)、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force,TIB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正常组、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外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SI和铁调素均降低,CRP均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olobin,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olobin concentration,MCHC)均降低,TIBC均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EPO升高(P<0.05)。与孕妇正常组比较,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Hb、Hct、MCV、MCH、MCHC、SI和铁调素均降低,TIBC均升高(P<0.05);与孕妇正常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EPO和CRP均升高(P<0.05)。与孕妇轻度贫血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Hb、Hct、MCV、MCH、SI均降低,TIBC和EPO均升高(P<0.05)。铁调素与Hb、Hct、MCV、MCH、MCHC、SI均呈正相关,与TIBC、EPO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铁调素表达水平的下调有关,可能是通过EPO抑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妊娠期 铁调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铁调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萍 陈孜瑾 +3 位作者 蒋钻红 俞海瑾 马晓波 陈晓农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铁调素(hepcidin)水平,分析其与贫血相关指标和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铁调素(hepcidin)水平,分析其与贫血相关指标和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MHD患者,记录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收集患者透析前血浆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epcidin水平,分析hepcidin与贫血相关指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ESA)、铁代谢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的相关性,探讨hepcidin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216例MHD患者中位hepcidin水平2952.66(1131.38,6076.72)pg/ml。Hepcidin水平与红细胞计数(r=-0.203,P=0.003)、血红蛋白(r=-0.165,P=0.015)、红细胞比容(r=-0.182,P=0.007)、总铁结合力(r=-0.467,P<0.001)、转铁蛋白(r=-0.362,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血红蛋白量(r=0.163,P=0.017)、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0.156,P=0.022)、转铁蛋白饱和度(r=0.193,P=0.004)、铁蛋白(r=0.681,P<0.001)、CRP(r=0.301,P<0.001)、每周ESA剂量(r=0.146,P=0.032)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β=1.360,95%CI 0.437~2.283,P=0.004)、铁蛋白(β=0.061,95%CI 0.046~0.077,P<0.001)、CRP(β=3.532,95%CI 0.887~6.177,P=0.009)是影响hepcid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铁结合力(β=-0.729,95%CI-1.170^-0.288,P=0.001)是保护因素。Hepcidin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aorta abdominalis calcification,AAC)受累节段(r=0.189,P=0.028)、腹主动脉钙评分(r=0.178,P=0.039)显著正相关。结论 MHD患者hepcidin水平与贫血、铁代谢指标显著相关,且与炎症指标、AAC也显著相关,提示hepcidin可能参与了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血管钙化的病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hepcidin 微炎症状态 血管钙化
下载PDF
铁调素的表达与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常春康 张曦 +2 位作者 肖超 顾树程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0-1033,共4页
铁调素调节细胞铁的外向转运,其表达受机体信号因子(如血清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以及炎症、低氧等疾病状态的影响。这些刺激通过肝实质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Ⅰ型跨膜糖蛋白HFE,转铁蛋白受体1和2,铁调素调节蛋白激活BMP-SMAD、JAK-STA... 铁调素调节细胞铁的外向转运,其表达受机体信号因子(如血清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以及炎症、低氧等疾病状态的影响。这些刺激通过肝实质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Ⅰ型跨膜糖蛋白HFE,转铁蛋白受体1和2,铁调素调节蛋白激活BMP-SMAD、JAK-STAT和HIF1等信号通路,改变铁调素基因的转录,调节铁调素的表达水平。但目前对调节铁调素表达的分子机制还不明确。本文从影响铁调素表达的信号因子及参与其表达调控的信号通路两方面入手,对铁调素表达的调节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铁调素调节蛋白 BMP/SMAD JAK—STAT HIF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史亚男 胡志娟 +5 位作者 赵鹏 王利军 董春霞 刘璟瑶 牛凯 刘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0-925,共6页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调素、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罗沙司他的有效性和安全...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调素、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罗沙司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罗沙司他组(n=28)及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组(n=27),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2、16、20、24周的血红蛋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24周的铁代谢指标、铁调素、C反应蛋白、血脂、血钙、血磷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罗沙司他组有效率高于ESA组(60.71%vs.25.93%,P<0.01);罗沙司他组转铁蛋白水平、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水平均高于ESA组(P<0.05),铁蛋白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沙司他组铁调素水平明显低于ESA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患者罗沙司他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ESA组(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且不受炎症指标影响;罗沙司他可改善血清铁代谢指标,改善铁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铁调素
原文传递
肾性贫血铁代谢指标的评估、判读及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伟英 陈崴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0-1014,共5页
肾性贫血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缺乏、铁代谢紊乱是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治时都应该进行铁代谢评估,常用指标包括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铁蛋白,并且在启动促红... 肾性贫血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缺乏、铁代谢紊乱是肾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治时都应该进行铁代谢评估,常用指标包括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铁蛋白,并且在启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纠正铁缺乏。正确有效的补铁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使用剂量,且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补铁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获益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铁代谢 铁调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铁和铁调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赵晋英 李艳伟 李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多种慢性肝纤维化疾病均伴有肝脏过多的铁沉积,铁在肝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包括: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生物大分子,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等。近来研究证实,由肝脏产... 多种慢性肝纤维化疾病均伴有肝脏过多的铁沉积,铁在肝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包括: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生物大分子,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等。近来研究证实,由肝脏产生的铁调素(Hepc)表达的降低在慢性肝纤维化疾病肝脏铁沉积中起重要作用,补充外源性Hepc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铁含量。因此,铁调素用于治疗铁过载疾病及肝纤维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氧化应激 铁调素
下载PDF
Interactions between hepatic iron and lipid metabolism with possible relevance to steatohepatitis 被引量:21
10
作者 Umbreen Ahmed Patricia S Latham Phillip S Oat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4期4651-4658,共8页
The liver is an important site for ir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 main site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metabolic pathways. Although conflict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most studies support the hypot... The liver is an important site for ir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 main site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metabolic pathways. Although conflict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most studie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iron plays a role in hepatic lipogenesis. Ir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ome enzymes and transporters involved in lipid metabolism and, as such, may exert a direct effect on hepatic lipid load, intrahepatic metabolic pathways and hepatic lipid secretion. On the other hand, iron in its ferrous form may indirectly affect lipid metabolism through its ability to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a hypothesis which is currently the focus of much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FLD/NASH). The present review will first discuss how iron might directly interact with the metabolism of hepatic lipids and then consider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way in which iron may have a role in the two hit hypothesis for the progression of NAFLD via ferroportinand the iron regulatory molecule hepcidin. The review concludes that iron has important interactions with lipid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that c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FLD/NASH. More defined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S IR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epcidin OXIDATIVESTRESS
下载PDF
EPO对铁调节蛋白Hepcidin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雪峰 周道斌 赵永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8-782,共5页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正常小鼠、急性炎症小鼠和慢性病性贫血(ACD)小鼠模型中对hepci-din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小鼠背部皮下双肩胛骨间脂肪垫内注射松节油的方法建立急性炎症模型和ACD模型。正常小鼠、急性炎症期小鼠和ACD小... 本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在正常小鼠、急性炎症小鼠和慢性病性贫血(ACD)小鼠模型中对hepci-din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小鼠背部皮下双肩胛骨间脂肪垫内注射松节油的方法建立急性炎症模型和ACD模型。正常小鼠、急性炎症期小鼠和ACD小鼠腹腔注射EPO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肝脏hepcidi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长期慢性炎症并未使小鼠肝脏hepcidinmRNA表达显著升高,但单次注射松节油可以使小鼠肝脏hepcidinmRNA水平一过性显著升高。腹腔注射EPO能够抑制正常小鼠、ACD小鼠与急性炎症小鼠肝脏hepcidinmRNA的表达。ACD小鼠在注射EPO后血红蛋白水平与肝脏hepcidinmRNA表达水平呈线性负相关。结论皮下多次注射松节油可以建立ACD模型。在ACD发病过程早期肝脏hepcidinmRNA升高,在此之后恢复正常。EPO在正常条件、急性炎症条件和慢性炎症条件下均可抑制hepcidin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性贫血 hepcidin 红细胞生成素 铁代谢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肝hepcidin mRNA表达和血清IL-6、铜蓝蛋白(C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玉倩 王海涛 +3 位作者 赵斌 闻剑飞 袁克星 问亚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炎症反应及肝脏分泌的铁调素蛋白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hepcidin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铁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 exercise...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炎症反应及肝脏分泌的铁调素蛋白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hepcidin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铁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 exercise group,MG)和运动性低血色素组(Sports hypochrosis group,SG),5周不同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PCR)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hepcidin mRNA表达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6及铜蓝蛋白(CP)的含量。结果:1)运动性低血色素组大鼠hepcidin mRNA表达和血清IL-6及C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适度运动组(P<0.01)。2)适度运动组大鼠hepcidin mRNA比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IL-6及C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引起大鼠炎症反应增强,导致肝hepcidin表达增加,负反馈调节机体肠铁吸收,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低血色素 铁调素 大鼠 运动 炎症
下载PDF
肾性贫血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余雯枫 余毅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8年第3期211-216,I0001,共7页
贫血可加速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增加患者住院率、死亡率,影响CKD患者生存质量,是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肾性贫血又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CKD患者的贫血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肾性贫血的原因、... 贫血可加速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增加患者住院率、死亡率,影响CKD患者生存质量,是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肾性贫血又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CKD患者的贫血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肾性贫血的原因、诊断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CKD)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低氧诱导因子 铁调素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中铁调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铁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妍 周晓玲 陈孟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7期371-375,共5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清中铁调素的水平及与其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非透析ESRD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酶联免疫吸...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清中铁调素的水平及与其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非透析ESRD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铁调素、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同时测定血清铁、铁蛋白(ferritin,Fer)、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MHD患者和非透析ESRD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D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高于非透析ESR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铁调素与血清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F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969、0.515、0.290、0.286,均P<0.01);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细胞比容、TRF、Fe、TIBC、白蛋白、总蛋白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3、-0.540、-0.534、-0.466、-0.362、0.360、-0.285、-0.248、-0.22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非透析ESRD患者中RBC、Hb、hs-CRP、Fer、TRF、TIBC与铁调素水平密切相关;MHD患者中RBC、Hb、eGFR、Fer、TIBC与铁调素水平密切相关。在非透析ESRD患者中,血清铁调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86.3%,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7%和99.1%;在MHD患者中,血清铁调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4.6%,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0%和99.8%。结论 ESRD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明显增加,铁调素参与铁代谢、红细胞生成的调控,可能为反映铁储备状态的一种新型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铁代谢
下载PDF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及对患者Hepcidin、TFR2水平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单宇鹏 张婕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和转铁蛋白受体2(TFR2)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EPO治疗,... 目的: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和转铁蛋白受体2(TFR2)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EPO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维血胶囊治疗。对照两组临床疗效、Hepcidin和TFR2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明显升高,研究组各指标分别为(4.27±0.74)×10^12/L、(91.25±10.02)g/L和(314.5±13.76)g/L,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且更趋于正常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epcidin、TFR2、铁幼素(HJV)和膜铁转运蛋白(FPN)均明显改变,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分别为(2.03±1.25)ng/ml、(6.95±1.33)ng/ml、(0.91±0.40)ng/ml和(2.21±0.68)ng/ml,其变化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4.64%(P<0.05)。研究和对照组均出现血压上升、低热、困乏和恶心呕吐现象,总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12.4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维血胶囊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epcidin和TFR2水平,同时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维血胶囊 人重组促红素 肿瘤相关性贫血 hepcidin TFR2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雷公藤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艳秋 刘健(指导) +2 位作者 黄旦 文建庭 张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雷公藤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铁代谢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新风胶囊组(XFC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组),同时选择25例年... 目的:观察不同雷公藤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铁代谢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RA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新风胶囊组(XFC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组),同时选择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贫血指标:RBC、Hb;炎症指标:TNF-α、IL-4、IL-6、IL-10;铁代谢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指标:血清SI、TIBC、TRF、Hepc、BMP6、SMAD4、JAK2、STAT3的变化,以及新风胶囊、雷公藤多苷片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贫血患者组RBC、Hb、SI、TIBC、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CRP、ESR、TRF、Hepc、IL-6、TNF-α、BMP6、SMAD4、JAK2、STAT3明显升高(P<0.01)。②XFC、TPT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RBC、Hb、SI、TIBC、IL-4、IL-10均升高,CRP、ESR、TRF、Hepc、IL-6、TNF-α、BMP6、SMAD4、JAK2、STAT3明显下降(P<0.01)。XFC组在升高RBC、Hb、SI、IL-4方面,降低TRF、Hepc、TNF-α、BMP6、SMAD4、JAK2、STAT3方面,优于TPT组(P<0.05或P<0.01);而TPT组在升高IL-10,降低CRP、ESR方面优于XFC组(P<0.05或P<0.01);两组在升高TIBC、降低IL-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新风胶囊两种不同雷公藤制剂,均能够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与降低RA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调节铁代谢,降低Hepc相关的BMP6/SMAD4、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并且新风胶囊在升高血红蛋白、调节铁代谢,降低Hepc相关信号通路活化方面,优于雷公藤多苷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贫血 铁调素 雷公藤 新风胶囊 雷公藤多苷片
下载PDF
血色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管宇 安鹏 +1 位作者 张竹珍 王福俤 《生命科学》 CSCD 2012年第8期775-784,共10页
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是一种西方常见的遗传性铁过载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血色病基因主要包括HFE、TfR2、HJV、FPN及HAMP。这些基因突变导致大量铁离子逐渐沉积在肝、心、胰腺等脏器的实质细胞,造成组织纤维化和... 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是一种西方常见的遗传性铁过载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血色病基因主要包括HFE、TfR2、HJV、FPN及HAMP。这些基因突变导致大量铁离子逐渐沉积在肝、心、胰腺等脏器的实质细胞,造成组织纤维化和结构改变,最终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常见症状有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心力衰竭、垂体及性腺功能减退、关节疾病和皮肤色素沉着等。当前,机体铁代谢分子机制研究的飞速发展,为深入了解血色病带来了契机。综合铁代谢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着重对血色病发展历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中国血色病现状等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色病 铁过载 铁代谢 铁调素
原文传递
铁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莉 段相林 +2 位作者 王英泽 常彦忠 钱忠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12,共6页
铁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动物体内存在着严格的铁代谢调节机制,以确保体内铁始终处于正常生理水平。如果铁代谢失调、体内铁缺乏或过负荷均会导致各种临床疾病。研究发现,肝脏抗菌多肽(h... 铁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动物体内存在着严格的铁代谢调节机制,以确保体内铁始终处于正常生理水平。如果铁代谢失调、体内铁缺乏或过负荷均会导致各种临床疾病。研究发现,肝脏抗菌多肽(hepcidin)很可能是一种控制小肠铁吸收及调节体内铁稳态的关键物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铁调节激素。本文综述了铁的生理作用、铁缺乏引起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和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铁过负荷引起的疾病(如:肝损伤、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和癌症等),并对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基因水平开展铁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脑发育 铁缺乏 铁超载 肝脏抗菌多肽
下载PDF
四物汤对幼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及其对铁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然 汪宏锦 +2 位作者 周莹 李晶晶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4-950,共7页
观察四物汤对幼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铁代谢调节的机制。该研究用低铁饲料饲喂断乳的SD大鼠2周后,筛选出血红蛋白少于75 g·L^(-1)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琥珀酸亚铁组(50 mg·kg^(-1)),四物汤组(4,8,16 g·kg^(-1... 观察四物汤对幼鼠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铁代谢调节的机制。该研究用低铁饲料饲喂断乳的SD大鼠2周后,筛选出血红蛋白少于75 g·L^(-1)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琥珀酸亚铁组(50 mg·kg^(-1)),四物汤组(4,8,16 g·kg^(-1)),灌胃给药4周。制作血涂片和肝脏HE染色,测定血常规、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肝脏铁、血清铁调素和肝脏铁调素含量,测定肝脏铁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1的表达。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活动量减少,耳廓和脚趾呈苍白色;红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体重和各血常规参数显著降低;肝脏呈浅红色,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索分界不清晰,排列杂乱;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肝脏铁含量和肝脏铁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调素、肝脏铁调素、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1表达显著升高,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四物汤组活动量增多,耳廓和脚趾色泽红润;红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变大,中央淡染区缩小;体重和血常规各参数显著升高;肝脏颜色变红,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索分界较清晰,排列趋于整齐;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肝脏铁含量和肝脏铁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调素、肝脏铁调素、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1表达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四物汤对幼鼠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铁调素对铁代谢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四物汤 幼鼠 铁代谢 铁调素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体内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程尧 王凯平 +1 位作者 李强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体内hepcidin和IL-6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移植H22鼠肝癌细胞于小鼠右腋皮下,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空白组(不接种不给药),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体内hepcidin和IL-6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移植H22鼠肝癌细胞于小鼠右腋皮下,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空白组(不接种不给药),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 mg·kg-1),ASP高剂量组(灌胃ASP溶液,100 mg·kg-1),ASP中剂量组(灌胃ASP溶液,50 mg·kg-1),ASP低剂量组(灌胃ASP溶液,25 mg·kg-1),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24 h后摘眼球取血,剥离肿瘤、脾脏并称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pcidin和IL-6的含量变化。结果:3个剂量组当归多糖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抑瘤率分别为24.12%,29.15%和34.67%,同时能显著抑制hepcidin和IL-6的表达。结论:当归多糖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对铁代谢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抗肿瘤活性 hepcidin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