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0
1
作者 冯莉 刘炯天 +1 位作者 张明青 宋玲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1-675,共5页
基于煤泥水组成及性质,分析了悬浮颗粒大小、矿物泥化性质、ζ电位、颗粒间势能、水质硬度和系统特点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10mm的颗粒沉降速度很小,是造成选煤厂"细泥"积聚的主要原因;在煤泥水中,不... 基于煤泥水组成及性质,分析了悬浮颗粒大小、矿物泥化性质、ζ电位、颗粒间势能、水质硬度和系统特点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10mm的颗粒沉降速度很小,是造成选煤厂"细泥"积聚的主要原因;在煤泥水中,不易泥化的矿物较易沉降,而黏土极易泥化,导致煤泥水难以沉降;矿物ζ电位越小,煤泥水越易沉降;黏土颗粒间始终为斥力作用,颗粒处于分散状态.水质硬度决定了煤泥水的沉降性能,水质硬度越低,煤泥水越难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特性 黏土 Ζ电位 水质硬度
原文传递
黏土絮凝沉降铜绿微囊藻的动力学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01
2
作者 潘纲 张明明 +2 位作者 闫海 邹华 陈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共10页
研究了 2 6种天然黏土矿物凝聚沉降铜绿微囊藻的动力学过程 .在投加量为 0 7g·L- 1时按平衡除藻率和除藻速率将 2 6种黏土分成 3类 .第 1类矿物 (滑石、三氧化二铁、海泡石、四氧化三铁、高岭土等 )的 8h平衡除藻率大于 90 % ,去... 研究了 2 6种天然黏土矿物凝聚沉降铜绿微囊藻的动力学过程 .在投加量为 0 7g·L- 1时按平衡除藻率和除藻速率将 2 6种黏土分成 3类 .第 1类矿物 (滑石、三氧化二铁、海泡石、四氧化三铁、高岭土等 )的 8h平衡除藻率大于 90 % ,去除 5 0 %藻细胞所需时间t50 <30min ,去除 80 %藻细胞所需时间t80 <2 5h .第 2类黏土 (轻质页岩、陶土、凹凸棒、累托土、伊利土等 7种 )的 8h平衡除藻率为 5 0 %~ 80 % ,t50 <2 5h ,t80 >5h .第 3类黏土(铁矾土 ,云母 ,沸石、浮石、硅藻土、高钾长石和石英等 1 4种 )的 8h平衡除藻率低于 5 0 % ,t50 8h .当投加量逐步降低到 0 2~ 0 1 g·L- 1时 ,2 5种黏土矿物的 8h平衡除藻率均降到 6 0 %以下 ,只有第 1类黏土中的海泡石仍接近 90 % .与黏土相比 ,在 0 0 2~ 0 2 g·L- 1投加量下单独使用聚合氯化铝 (PAC)时的 8h平衡除藻率均低于4 0 % .进一步对海泡石进行电性改性后发现 ,虽然黏土颗粒表面电位的提高 (pH 7 4时 ,Zeta电位由 -2 4 0mV提高到 + 0 4 3mV)可以显著加快海泡石的除藻速率 ,但其平衡除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在分析了本研究中的凝聚机理后提出 :架桥网捕作用可能在黏土 藻凝聚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黏土 水华 絮凝 机理 改性 架桥网捕 电中和
下载PDF
异质细泥在煤泥浮选中的过程特征 被引量:79
3
作者 桂夏辉 程敢 +3 位作者 刘炯天 李树磊 王永田 曹亦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9,共9页
选择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试样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对其5个精煤产品和高灰细粒级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密度分析,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精煤产品的矿物形貌。结果表明:细泥污染存在于整个浮选过程中,J1,J2,J3,J4和J5五个子过程的高灰细... 选择开滦矿区高灰难选煤泥试样进行浮选速度试验,对其5个精煤产品和高灰细粒级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密度分析,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精煤产品的矿物形貌。结果表明:细泥污染存在于整个浮选过程中,J1,J2,J3,J4和J5五个子过程的高灰细泥占原煤的比例接近,但占各产品的比例逐渐升高;随着浮选的进行,高灰细泥(灰分>50%)的浮选速度下降,单位时间细泥的作业回收率降低;通过斯托克斯准数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细泥主要是通过机械夹带和在粗粒煤表面罩盖进入精煤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过程特征 黏土 矿物形貌
下载PDF
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 被引量:63
4
作者 方新秋 黄汉富 +1 位作者 金桃 柏建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700-2706,共7页
厚表土薄基岩煤层采用综放开采后基本顶将难于形成稳定结构,发生滑落失稳导致工作面"压架",在对薄基岩定义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薄基岩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 厚表土薄基岩煤层采用综放开采后基本顶将难于形成稳定结构,发生滑落失稳导致工作面"压架",在对薄基岩定义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薄基岩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其他条件不变,"砌体梁"结构的稳定主要取决于基岩厚度和上覆表土层的力学性质及厚度,具有较大承载力的厚黏土层能与薄基岩组合形成稳定的结构,降低稳定结构所需最小基岩厚度。由此建立薄基岩工作面结构力学模型,并针对司马矿具体条件分析认为当表土为松散砂土,最小基岩厚度40m;当黏土厚度40m,最小基岩厚度20m;黏土厚度30m,最小基岩厚度30m。据此提出首采面可安全开采,在现场工业性试验中得到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薄基岩 基岩结构 黏土 综采放顶煤
下载PDF
黏土和砂土简单的三维本构模型(英文) 被引量:60
5
作者 姚仰平 罗汀 +1 位作者 孙德安 松冈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0-246,共7页
把修正剑桥模型推广为适合于黏土和砂土的简单、统一三维本构模型是基于以下两点提出的 :第一点 ,把由笔者已提出的基于SMP准则的一个变换应力张量用于修正剑桥模型使其简单实现了三维化 ,改进的模型对于黏土实现了从剪切屈服到剪切破... 把修正剑桥模型推广为适合于黏土和砂土的简单、统一三维本构模型是基于以下两点提出的 :第一点 ,把由笔者已提出的基于SMP准则的一个变换应力张量用于修正剑桥模型使其简单实现了三维化 ,改进的模型对于黏土实现了从剪切屈服到剪切破坏的统一及临界状态理论同SMP准则的结合 ;第二点 ,为了建立对于黏土和砂土简单、统一的本构模型 ,推导出了一个新的硬化参数 ,新硬化参数不仅能描述砂土不同程度的剪胀性 ,对于正常固结黏土又能退化成塑性体积应变 ,所提硬化参数的合理性也被各种路径下分别在三轴压缩和三轴伸长下的试验结果所证实。所提模型的计算参数仅为 5个常规试验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砂土 弹塑性模型 硬化参数 三维化
下载PDF
铝土矿(岩)型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 被引量:56
6
作者 钟海仁 孙艳 +3 位作者 杨岳清 王登红 黄凡 赵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8-916,共19页
铝土矿常共伴生Li、Zr、Nb、Sc等三稀元素,是潜在的巨大沉积型锂资源库。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丰富发展锂矿成矿理论和实现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收集了中国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 铝土矿常共伴生Li、Zr、Nb、Sc等三稀元素,是潜在的巨大沉积型锂资源库。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丰富发展锂矿成矿理论和实现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收集了中国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区铝土矿床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年代学资料,探讨了锂的赋存、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综合利用前景。黔北、渝南、豫西、晋中北铝土矿区的古风化壳沉积型富锂铝土矿(岩),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本溪期和中二叠世梁山期,锂主要富集于含矿岩系中、下部致密块状铝土岩(高铝黏土岩)-硬质黏土岩中,其A/S值为1.1~1.8,w(SiO2)为25%~45%,w(Al2O3)介于35%~55%,而在土状铝土矿中w(Li)偏低。锂主要以离子交换和离子吸附2种形式赋存在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并且当黏土矿物含量高、种类多时,w(Li)更高。铝土矿(岩)型锂是沉积型锂资源的重要而巨大的来源,黏土提锂在实验和工业上的进展为铝土矿中锂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沉积型锂矿 铝土矿(岩) 黏土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被引量:53
7
作者 苏谦 唐第甲 刘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990-2994,共5页
冻融过程使土体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其工程性质恶化,影响线路稳定和列车的正常运行。为考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土体的长期稳定性,针对典型斜坡黏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 冻融过程使土体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其工程性质恶化,影响线路稳定和列车的正常运行。为考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土体的长期稳定性,针对典型斜坡黏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历10次冻融后,其含水量、密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性质趋于稳定。土体冻融最终平衡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关,其中初始干密度的影响尤为重要。随冻融循环过程增加,低密度土体的黏聚力有所提高,而高密度土体的黏聚力下降,内摩擦角变化较小。进行冻土斜坡路基稳定性分析时,建议取土体冻融平衡状态时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黏土 冻融循环 抗剪强度
下载PDF
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子明 吴昊 +1 位作者 徐莹 刘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8,279,共6页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 测试了4种黏土的吸附率、吸水率和膨胀容,测定了蒙脱石的层间距,研究了不同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作用和吸附方式,分析了黏土吸附PCE后混凝土拌和物固液相体积的变化,探索了黏土对PCE应用性能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黏土对PCE的吸附率远大于水泥,其中蒙脱石的吸附作用最强.PCE分子侧链嵌入蒙脱石的层间,使得蒙脱石层间距d(001)由1.443nm增加到1.863nm.黏土吸附PCE分子,使得产生分散作用的有效PCE含量降低;黏土吸附水后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拌和物中固相体积增大、液相体积减小,最终引起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黏土 机理 吸附
下载PDF
蒙脱石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层间吸附特性 被引量:52
9
作者 王智 胡倩文 +2 位作者 王应 王林龙 张磊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0-1104,共5页
为了研究集料中泥土的矿物组成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采用总有机碳测定仪测定了水泥以及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对浓度为4g/L的聚羧酸减水剂溶液中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结果表明:蒙脱石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最大,约为水泥颗粒的... 为了研究集料中泥土的矿物组成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采用总有机碳测定仪测定了水泥以及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对浓度为4g/L的聚羧酸减水剂溶液中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结果表明:蒙脱石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最大,约为水泥颗粒的3倍,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吸附量也比水泥颗粒略大。并对吸附了聚羧酸减水剂的蒙脱石进行热重、Fourier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其所含的有机官能团以及层间距变化,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吸附进入了蒙脱石的层间,这是造成其吸附量大于其他矿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聚羧酸减水剂 吸附 蒙脱石 层间吸附
原文传递
南海水合物黏土沉积物力学特性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石要红 张旭辉 +2 位作者 鲁晓兵 王淑云 王爱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1-528,共8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分解与力学性质测量一体化试验设备,以南海水合物区域的海底粉质黏土作为骨架,制备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抗剪强度特性.结果表明:... 利用自行研制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分解与力学性质测量一体化试验设备,以南海水合物区域的海底粉质黏土作为骨架,制备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抗剪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合物饱和度0%~45%的范围内,水合物沉积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弹塑性变形,存在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而言,内摩擦角随饱和度增加幅度较小,其他参数在水合物饱和度超过25%时,呈陡然增高趋势;水合物分解后导致抗剪强度最大可降低为初始的1/4,不同初始饱和度条件下水合物完全分解后沉积物的抗剪强度基本相等,并大于同等围压条件下初始不含水合物的沉积物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沉积物 黏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剪强度
下载PDF
集料中黏土质泥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应 王智 +2 位作者 胡倩文 李苑 刘川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9-603,共5页
混凝土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其中集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料生产状况表明其不可避免含泥。泥会对混凝土诸多性能产生影响,其中泥的重要组分黏土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最大。本文介绍了泥的来源,代表性黏土矿物的结构与性质... 混凝土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其中集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料生产状况表明其不可避免含泥。泥会对混凝土诸多性能产生影响,其中泥的重要组分黏土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最大。本文介绍了泥的来源,代表性黏土矿物的结构与性质,含泥量和泥的矿物性质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其它性能的影响,以及泥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指出了泥应从矿物性质角度对其界定,这一界定对实际工作中集料含泥量的判定和泥对混凝土性能影响以及采取必要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矿物组成 混凝土性能 水泥水化
下载PDF
粉晶X射线衍射法在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庞小丽 刘晓晨 +2 位作者 薛雍 江向锋 江超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2-456,共5页
X射线衍射是测定物质结构的主要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医药学、金属学、材料学、工程技术学、地质学和矿物学。文章综述了粉晶X射线衍射法在造岩矿物、黏土矿物、岩组学、类质同象和结晶度的测定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随... X射线衍射是测定物质结构的主要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医药学、金属学、材料学、工程技术学、地质学和矿物学。文章综述了粉晶X射线衍射法在造岩矿物、黏土矿物、岩组学、类质同象和结晶度的测定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粉晶X射线衍射在矿物结晶过程中的研究、矿物表面研究、矿物定量相分析和矿物晶体结构测定方面均有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晶X射线衍射 岩石学 矿物学 黏土 矿物
下载PDF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小萍 朱立新 贾德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炭黑 /橡胶、白炭黑 /橡胶和黏土 /橡胶三大类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炭黑 白炭黑 黏土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综述
下载PDF
超声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凹凸棒石黏土 被引量:28
14
作者 金叶玲 陈静 +2 位作者 钱运华 姚虎卿 马正飞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分散剂协同超声水热法纯化超细化凹土,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温度、分散剂用量、搅拌方式等因素,对超声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凹凸棒石黏土(下称凹土)的影响;利用粒径分析、XRD和SEM等对纯化产物进行表征;得到超声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凹... 采用分散剂协同超声水热法纯化超细化凹土,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温度、分散剂用量、搅拌方式等因素,对超声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凹凸棒石黏土(下称凹土)的影响;利用粒径分析、XRD和SEM等对纯化产物进行表征;得到超声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凹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40℃,六偏磷酸钠的用量是凹土用量的3%,搅拌方式是超声波+中速搅拌。在优化条件下,纯化所得凹土为疏松的白色针状晶体,粒度d90在4.7μm以下,白度达87%,纯度接近100%,且易重新分散于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超细 凹凸棒石 水热法 制备 黏土 最佳工艺条件 搅拌方式 正交实验法 六偏磷酸钠 粒径分析 加热温度 针状晶体 优化条件 分散剂 凹土 超细化 纯化 用量 SEM XRD 超声波 产物
下载PDF
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龚辉 赵春风 +1 位作者 陶帼雄 赵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12-1719,共8页
采用大型直剪仪,系统研究法向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根据制定的加卸荷方案,对3个粗糙度等级(锯齿高为0,1,2 cm)的黏土–混凝土接触界面先加荷至初始法向应力,再卸荷至剪切法向应力进行剪切。从剪应力–剪切位移曲... 采用大型直剪仪,系统研究法向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根据制定的加卸荷方案,对3个粗糙度等级(锯齿高为0,1,2 cm)的黏土–混凝土接触界面先加荷至初始法向应力,再卸荷至剪切法向应力进行剪切。从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界面最大剪应力、剪胀性3个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仍大体呈双曲线形式,并未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初始法向应力越大,相同剪切位移对应剪应力越大;初始法向应力越大对应的界面最大剪应力越大,根据Mohr-Coulomb准则通过线性拟合得出界面强度参数,并引入界面摩擦有效系数和黏聚有效系数。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界面黏聚有效系数随着初始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而摩擦有效系数则随初始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剪切过程中3个粗糙度等级的黏土–混凝土界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剪胀,界面越粗糙,剪胀量越大。同时,应力历史对界面剪胀性规律有明显的影响,未经历法向卸荷的界面剪切过程开始先剪缩然后再剪胀,而经历法向卸荷的界面剪切一开始便呈现剪胀,且初始法向应力越大,剪胀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接触面 黏土 粗糙度 应力历史 力学特性
下载PDF
渣土改良剂对黏土液塑限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刘朋飞 王树英 +1 位作者 阳军生 胡钦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6,共6页
针对盾构穿越黏土地层时渣土改良剂类型和添加量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液塑限测定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样液塑限的影响特征,确定改良剂的地层适用性,对比分析分散剂对不同土样的改良效果;通过黏土颗粒Zeta电位测定和颗粒间互斥... 针对盾构穿越黏土地层时渣土改良剂类型和添加量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液塑限测定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样液塑限的影响特征,确定改良剂的地层适用性,对比分析分散剂对不同土样的改良效果;通过黏土颗粒Zeta电位测定和颗粒间互斥能的分析,探究分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黏性较大的渣土中,单独使用阴阳离子复配型泡沫剂难以达到理想的改良效果;絮凝剂能够增大黏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增加黏土的抗剪强度,而分散剂能够减小黏土的液塑限和塑性指数,减小黏土的抗剪强度,因此分散剂适用于黏土地层;相对于高岭土,由于高蒙混合土(高岭土与蒙脱土质量比=1∶1)和蒙脱土结合水含量高,需要更多分散剂和作用时间,改良作用才能稳定发挥;当分散剂添加至一定量后,改良效果基本不再变化;随着分散剂添加比的增加,蒙脱土、高蒙混合土、高岭土的Zeta电位减小(即负电荷增多)后趋于稳定,黏土颗粒聚团的位垒Vmax/R增高,即颗粒间排斥能增加,因此黏土利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渣土改良剂 黏土 液塑限 ZETA电位
下载PDF
黏土抗剪强度演化与酸雨引发滑坡的关系--以三峡库区滑坡为例 被引量:32
17
作者 赵宇 崔鹏 胡良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582,共7页
研究由酸雨诱发的土体抗剪强度变化对滑坡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样品取自三峡库区滑坡新出露的滑面及其邻近面。测试结果显示,滑面上蒙脱石含量明显高于邻近面,相反,邻近面上伊利石含量明显高于滑面。在实验室内用弱酸溶液浸泡蒙脱石、... 研究由酸雨诱发的土体抗剪强度变化对滑坡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样品取自三峡库区滑坡新出露的滑面及其邻近面。测试结果显示,滑面上蒙脱石含量明显高于邻近面,相反,邻近面上伊利石含量明显高于滑面。在实验室内用弱酸溶液浸泡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3种重塑土试件,测试不同浸泡时间后试件矿物成分和抗剪强度的变化,以此模拟现场酸雨作用下滑面的形成过程。试验揭示,经酸液浸泡后试件内摩擦角的变化最明显,降低幅度超过1/3,同时黏土矿物成分从含部分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矿物演化成以蒙脱石为主。然后,内摩擦角回升,并消耗蒙脱石生成新的高岭石,此阶段黏聚力的变化微弱。伊利石和高岭石重塑土试件则相对稳定。最后讨论黏土的化学–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抗剪强度演化 滑面 黏土 酸雨 重塑土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导致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郑宝山 吴代赦 +6 位作者 王滨滨 刘晓静 王明仕 王爱民 肖桂森 刘普高 Finkelman Robert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8-471,共4页
关键词 氟化物 中毒 黏土
下载PDF
黏土触变过程中强度恢复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先伟 孔令伟 +1 位作者 李峻 杨爱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07-1413,共7页
触变性是复杂的流变特性之一,它是指外力扰动导致土体强度衰减,静止后随时间增长逐渐强度恢复的现象。为了探寻黏土触变过程中强度恢复机理,开展了在长达500 d的龄期内,观测湛江黏土扰动后不同静置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贯入阻力,分... 触变性是复杂的流变特性之一,它是指外力扰动导致土体强度衰减,静止后随时间增长逐渐强度恢复的现象。为了探寻黏土触变过程中强度恢复机理,开展了在长达500 d的龄期内,观测湛江黏土扰动后不同静置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贯入阻力,分析触变强度的恢复时间与过程,利用触变强度比率评价湛江粘土的触变性。利用扫描电镜与压汞试验,分析不同静置龄期下的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湛江粘土具有明显的触变性,扰动后静置500 d后土体持有强度是其扰动后的2.58倍,但触变恢复强度仅占扰动损失强度的21.2%~23.5%。对于高灵敏性、强结构性的地基土,因施工扰动带来的强度损失引发的工程灾害不容忽视。黏土触变过程中的强度恢复主要是颗粒间引力与斥力的相互作用的力场变化使结构有分散趋向絮凝发展所导致,这一过程中结构产生自适应调整,孔隙分布均匀化发展,微观结构向亚稳定结构转变,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触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触变 强度 微观结构 机理
下载PDF
玻璃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丽华 万畅 +4 位作者 梅利芳 裴尧尧 高萌 陈艳君 罗诗哲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鉴于纤维的韧性和水泥的强度特性,将分散的纤维和水泥均匀掺入土体中形成纤维水泥土.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主要研究纤维掺量、水泥掺量和龄期对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能有效提高素黏土和... 鉴于纤维的韧性和水泥的强度特性,将分散的纤维和水泥均匀掺入土体中形成纤维水泥土.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主要研究纤维掺量、水泥掺量和龄期对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能有效提高素黏土和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韧性,当纤维掺量为0.6%时,两者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纤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28d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在纤维最佳掺量0.6%和水泥掺量8%条件下,纤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提高到素黏土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水泥 黏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