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110
1
作者 杨丽华 方展强 郑文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 >Cd >Zn >Cr.铜、锌、镉和铬对鲫鱼的 2 4、4 8、72、96h的LC50 分别为 0 2 3、0 14、0 11、0 0 9mg/L ,11 17、8 68、6 86、5 85mg/L ,390 30、311 80、2 77 70、2 4 4 10mg/L和 39 40、32 2 5、2 7 2 0、2 2 2 5mg/L ,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0 9、0 5 9、2 4 41和 2 2 3mg/L .铜对鲫鱼的安全质量浓度略低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锌、镉和铬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重金属污染 鲫鱼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水质评价 水质标准
下载PDF
重金属镉、铅、锌对鲫鱼和泥鳅的毒性 被引量:78
2
作者 王银秋 张迎梅 赵东芹 《甘肃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鲫鱼和泥鳅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重金属镉、铅、锌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所得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表明,不同种类和大小的实验鱼类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同.另外,应用相加指数法进行镉、铅、锌的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以鲫鱼和泥鳅为受试生物,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重金属镉、铅、锌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所得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表明,不同种类和大小的实验鱼类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同.另外,应用相加指数法进行镉、铅、锌的联合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镉与铅、镉与锌的联合毒性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铅与锌则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泥鳅 半致死浓度 联合毒性 重金属污染 水质污染 致死率
下载PDF
鲫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9
3
作者 章超桦 平野敏行 +1 位作者 铃木健 白井隆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4-358,共5页
新鲜鲫具有以草腥味、泥土味等混合的气味 ,其强度以内脏最强 ,皮次之 ,肌肉最弱。采用GC -嗅觉感官试验和GC -MS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同鲫特征气味最为相关的成分为己醛 ;其他相关物质有 1-戊烯 - 3 -酮、2 ,3-戊二酮、1-戊烯 - 3-醇、反... 新鲜鲫具有以草腥味、泥土味等混合的气味 ,其强度以内脏最强 ,皮次之 ,肌肉最弱。采用GC -嗅觉感官试验和GC -MS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同鲫特征气味最为相关的成分为己醛 ;其他相关物质有 1-戊烯 - 3 -酮、2 ,3-戊二酮、1-戊烯 - 3-醇、反 - 2 ,顺 - 4-庚二烯醛、1-辛烯 - 3-醇、1,5 -辛二烯 - 3 -醇等C5~C8的羰基化合物和醇类。鲫的鱼皮和鳃的粗酶液中存在着类脂肪氧合酶活性 ,由底物花生四烯酸生成 3种C8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挥发性成分 鱼腥味 气味成分
下载PDF
镉对鲫鱼鳃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3
4
作者 杨丽华 方展强 +2 位作者 郑文彪 伍育源 马广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组Cd曝露时 ,鲫鱼鳃和肝组织中 SOD活性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明显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Cd提高了鳃和肝组织中 SOD的活性 ,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组 Cd曝露时均抑制了肝和鳃中的 SOD活性 ,其作用随着曝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SOD酶活性降低所造成的活性氧伤害是引起鲫幼鱼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组织中的 SOD酶活性和敏感性高于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肝脏 鲫鱼
下载PDF
汞对鲤鲫鱼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8
5
作者 郑永华 蒲富永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外源汞对鲤、鲫鱼几种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底泥受汞污染后,鲤、鲫鱼肝、鳃组织GPT和GOT活性下降,以肝胰脏最明显,血清转氨酶活性则相反,随着汞浓度的递增而呈极显著升高。在底泥Hg含量为3.3... 本文研究了外源汞对鲤、鲫鱼几种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底泥受汞污染后,鲤、鲫鱼肝、鳃组织GPT和GOT活性下降,以肝胰脏最明显,血清转氨酶活性则相反,随着汞浓度的递增而呈极显著升高。在底泥Hg含量为3.360mg/kg时,肾脏转氨酶达最大活力,但随着汞浓度的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转氨酶 鲤鱼 鲫鱼
下载PDF
用鳞片和耳石鉴定鲫年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沈建忠 曹文宣 崔奕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2-466,共5页
两观测者独立观测了分别采自洪湖的 1 75尾和洞庭湖的 1 6 8尾鲫样本的鳞片和耳石 ,结果显示鳞片适于鉴定年龄组成简单、生长较快的洞庭湖鲫种群的年龄 ,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可达 90 5% ,与耳石上年轮读数的吻合率也可高达 91 ... 两观测者独立观测了分别采自洪湖的 1 75尾和洞庭湖的 1 6 8尾鲫样本的鳞片和耳石 ,结果显示鳞片适于鉴定年龄组成简单、生长较快的洞庭湖鲫种群的年龄 ,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可达 90 5% ,与耳石上年轮读数的吻合率也可高达 91 7% ;但用鳞片鉴定年龄结构复杂、生长缓慢的洪湖鲫种群年龄 ,两观测者总吻合率只有 50 9% ,各龄组吻合率随年龄上升而迅速下降 ,与耳石上年轮读数总吻合率也仅为 56 6 % ,存在比耳石低估高龄个体年龄的问题。用耳石鉴定鲫年龄具有易于识别、精确度高的优点 ,用之鉴定洪湖和洞庭湖鲫种群年龄 ,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都很高 ,分别为 92 7%和 97 0 % ,且随年龄上升 ,依然可保持较高的精确度。对洪湖鲫种群应用耳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年龄 鳞片 耳石 洪湖 洞庭湖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对鲫鱼的致病性 被引量:53
7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 ,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 :肝脏肿大 ,质地脆弱 ,肝细胞水肿 ,胞浆结构疏松 ;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胞外蛋白酶 病理学 鲫鱼 致病性
下载PDF
用RAPD技术检测野生鲫鱼和四个金鱼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 被引量:48
8
作者 王晓梅 宋文芹 +1 位作者 李秀兰 陈瑞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1,共5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两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鲫鱼(CarasiusauratusL.)和4个金鱼(CarasiusauratusVar.)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26个随机引物对各品种实验鱼的基因组D...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检测了两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鲫鱼(CarasiusauratusL.)和4个金鱼(CarasiusauratusVar.)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26个随机引物对各品种实验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平均每个品种观察到约134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在1~16个之间。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金鱼和鲫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共享度高,进一步证实了金鱼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聚类结果表明,草金鱼形成后,首先演化为文种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金鱼 RAPD 系统演化
下载PDF
白洋淀水体、底泥及鲫鱼体内DDT、BHC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窦薇 赵忠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对白洋淀水体、底泥及鲫鱼肌肉中的DDT及其衍生物和BHC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分别给出含量范围.研究表明,鱼体肌肉中BHC的4种异构体的含量顺序(δ>α>γ>β)与其在水和底泥中的含量顺序(α>γ>δ>β)略有不同... 对白洋淀水体、底泥及鲫鱼肌肉中的DDT及其衍生物和BHC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分别给出含量范围.研究表明,鱼体肌肉中BHC的4种异构体的含量顺序(δ>α>γ>β)与其在水和底泥中的含量顺序(α>γ>δ>β)略有不同.鱼体肌肉中DDT主要以代谢物P,P′DDE形式存在.两种农药的污染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位于府河入淀口及村庄附近的水体、底泥及鱼体肌肉中DDT及其衍生物,BHC含量较高,与1975—1977年检测结果相比,鲫鱼肌肉中DDT及其衍生物残留量下降了542%,BHC下降了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 BHC 白洋淀 鲫鱼 水体污染 底泥
下载PDF
鲫鱼4群体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49
10
作者 鲁双庆 刘臻 +2 位作者 刘红玉 肖调义 苏建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6,共6页
采用微卫星技术,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鲫鱼群体普通鲫鱼(C.auratusauratus)、红鲫(C.auratusredvar)、白鲫(C.auratuscuvieri)和彭泽鲫(C.auratusauratusvar.Pengze)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鲫鱼的平均遗传杂合度... 采用微卫星技术,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鲫鱼群体普通鲫鱼(C.auratusauratus)、红鲫(C.auratusredvar)、白鲫(C.auratuscuvieri)和彭泽鲫(C.auratusauratusvar.Pengze)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鲫鱼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值在0.607~0.721,其中白鲫0.721、红鲫0.652、彭泽鲫0.629、鲫鱼0.60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530~0.670,其中白鲫0.670、红鲫0.586、彭泽鲫0.549、鲫鱼0.530。由此可见,4个鲫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但白鲫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鲫鱼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在4种鲫鱼群体间,鲫鱼和白鲫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小(0.714),遗传距离值最大(0.286),说明这两种群体亲缘关系较远;白鲫与红鲫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大(0.812),遗传距离值最小(0.188),这可推断白鲫与红鲫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鲫和红鲫亲缘关系较近,而鲫鱼和彭泽鲫亲缘关系较近。研究鲫鱼遗传多样性对鲫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下载PDF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外周血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53
11
作者 朱洪文 王浩 秦国强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2期147-153,I0001-I0004,共11页
本文记载了用光镜和电镜观察鲫鱼外周血细胞所得的结果。用光镜观察以Wright氏染液染色的血涂片,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血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中性、嗜酸和嗜碱粒细胞。此外,在外周血液中还可以看到少量未成熟... 本文记载了用光镜和电镜观察鲫鱼外周血细胞所得的结果。用光镜观察以Wright氏染液染色的血涂片,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血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中性、嗜酸和嗜碱粒细胞。此外,在外周血液中还可以看到少量未成熟的红血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嗜酸和嗜碱粒细胞的数量极少。但在头肾和脾等造血组织中这类细胞的数量较多。鲫鱼外周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上和人类以及其他鱼类相应血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血细胞 细胞学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茶多酚对微冻鲫鱼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53
12
作者 茅林春 段道富 +1 位作者 许勇泉 阙斐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茶多酚对鲫鱼微冻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将鲜活鲫鱼剖杀和清洗后,在0.10%茶多酚溶液(水溶性和脂溶性茶多酚质量比为4∶1)中浸泡1h后取出沥干,再用聚乙烯塑料膜包装后,立即置于-3℃微冻贮藏。以感官评分、三甲胺(TMA)、pH、挥发性... 为研究茶多酚对鲫鱼微冻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将鲜活鲫鱼剖杀和清洗后,在0.10%茶多酚溶液(水溶性和脂溶性茶多酚质量比为4∶1)中浸泡1h后取出沥干,再用聚乙烯塑料膜包装后,立即置于-3℃微冻贮藏。以感官评分、三甲胺(TMA)、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细菌总数作为质量指标,测定鲫鱼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够明显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降低TVB-N和TBA值,减缓感官品质的下降速度,但是,茶多酚对TMA值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茶多酚对于微冻状态下的鲫鱼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能够明显延缓鲫鱼的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鲫鱼 微冻
原文传递
氨基酸对鲫鱼、泥鳅的诱食活性 被引量:52
13
作者 伍一军 包华驹 +1 位作者 吴文胜 方文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7-339,共3页
鱼类的摄饵刺激物质中,主要活性成份是氨基酸[荻野珍吉,1984年译本]。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的试验研究[Katsuhiko Harada,198... 鱼类的摄饵刺激物质中,主要活性成份是氨基酸[荻野珍吉,1984年译本]。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的试验研究[Katsuhiko Harada,1987;Katsuhiko Harada等,1987;Kenji Naka Jima等,1989],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等[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基酸的浓度提高到16%即有明显的促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诱食活性 鲫鱼 泥鳅
下载PDF
湘云鲫耗氧率和溶氧临界窒息点 被引量:57
14
作者 刘飞 张轩杰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72-75,94,共5页
用呼吸室法研究了 3种规格的湘云鲫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耗氧量和溶氧临界窒息点的变化 .湘云鲫的耗氧率、耗氧量在水温 15℃下与 2 0℃下相比差异显著 ,而 2 0℃、 2 5℃、30℃水温下差异不明显 .同一水温下 ,湘云鲫的耗氧率与鱼体... 用呼吸室法研究了 3种规格的湘云鲫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耗氧量和溶氧临界窒息点的变化 .湘云鲫的耗氧率、耗氧量在水温 15℃下与 2 0℃下相比差异显著 ,而 2 0℃、 2 5℃、30℃水温下差异不明显 .同一水温下 ,湘云鲫的耗氧率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负相关 ,耗氧量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正相关 .湘云鲫溶氧临界窒息点在不同水温下变化不明显 ,与鱼体规格的关系呈负相关 .本实验表明 ,湘云鲫的溶氧临界窒息点在 0 11~ 0 2 2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氧率 溶氧临界窒息点 湘云鲫 呼吸室法 鲫鱼
下载PDF
四环素和金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被引量:55
15
作者 王慧珠 罗义 +3 位作者 徐文青 周启星 汤保华 王媛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6-1539,共4页
由于抗生素在养殖业和畜牧业中的长期滥用,其对水环境的污染胁迫已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大型溞(Daphnia magna)、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受试生物,探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etracy... 由于抗生素在养殖业和畜牧业中的长期滥用,其对水环境的污染胁迫已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大型溞(Daphnia magna)、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受试生物,探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对以上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四环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h-LC50值分别为322.8mg·L-1和406.0mg·L-1,对大型溞的48h-EC50值为617.2mg·L-1。金霉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h-LC50值分别为34.68mg·L-1和61.15mg·L-1,对大型溞48h-EC50值为137.6mg·L-1。3种水生生物对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毒性敏感顺序均为:鲫鱼>斑马鱼>大型溞,金霉素的毒性明显高于四环素。根据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四环素对3种水生生物均属低毒,金霉素对大型溞属低毒,对于斑马鱼和鲫鱼则属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金霉素 急性毒性 大型潘 斑马鱼 鲫鱼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鲫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6
作者 詹付凤 赵欣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1-643,共3页
研究了重金属镉对鲫鱼肠、肝胰脏、鳃组织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4、0.8mg/L镉浓度条件下静态染毒12h、24h、48h、96h后,鲫鱼肠、鳃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降低,肝和胰脏的碱性磷... 研究了重金属镉对鲫鱼肠、肝胰脏、鳃组织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4、0.8mg/L镉浓度条件下静态染毒12h、24h、48h、96h后,鲫鱼肠、鳃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降低,肝和胰脏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镉对鲫鱼组织转氨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贾秀英 陈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8,共3页
当水中镉离子浓度为32mg/L、64mg/L时,肝胰脏、肾脏和鳃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则显著升高,对鲫鱼心脏3种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体外试验表明,锅能直接抑制GPT、GOT的... 当水中镉离子浓度为32mg/L、64mg/L时,肝胰脏、肾脏和鳃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则显著升高,对鲫鱼心脏3种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体外试验表明,锅能直接抑制GPT、GOT的活性,而对Catalase活性不产生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 GOT 过氧化氢酶 鲫鱼
下载PDF
Cu、Zn、Pb、Cd及其混合重金属离子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周新文 朱国念 +1 位作者 Jilisa Mwalilino 孙锦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在重金属离子的暴露作用下,鲫鱼DNA总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结果表明,Cu、Zn、Pb、Cd及其混合重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Cu、Zn两种生物元素对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要小于Pb、Cd两种非生物元素;随着混合重金属离... 在重金属离子的暴露作用下,鲫鱼DNA总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结果表明,Cu、Zn、Pb、Cd及其混合重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Cu、Zn两种生物元素对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要小于Pb、Cd两种非生物元素;随着混合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也有所增高;混合重金属离子对不同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不同,肝脏>鱼鳃>肾脏.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鲫鱼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改变是其产生基因毒性作用的另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鲫鱼 DNA 甲基化 生物监测 污染物质
下载PDF
三个三倍体鲫鱼品系及野鲫mtDN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辉 董新红 +1 位作者 叶玉珍 吴清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0-336,共7页
用16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银鲫(3N=156~162)、彭泽鲫(3N=162)和缩骨鲫(3N=150)3个三倍体鲫鱼品系及野鲫(2N=100)的线粒体DNA。有6种酶在种系间和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银鲫共存在4种单倍型,彭泽鲫2种,野鲫3种,缩骨鲫... 用16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银鲫(3N=156~162)、彭泽鲫(3N=162)和缩骨鲫(3N=150)3个三倍体鲫鱼品系及野鲫(2N=100)的线粒体DNA。有6种酶在种系间和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银鲫共存在4种单倍型,彭泽鲫2种,野鲫3种,缩骨鲫1种。彭泽鲫和银鲫拥有相同的常见单倍型,缩骨鲫的单倍型属于野鲫的常见型。根据限制性位点的变异数据,计算了单倍型间的相似性、核苷酸多样性、品系内核苷酸多样性和品系间的遗传距离,确定彭泽鲫属于银鲫的一个地方品系,缩骨鲫属于野鲫的一个地方品系。根据核苷酸的差异,推算出银鲫和野鲫两个亚种的分化大约在11万年前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线粒体DNA 种系鉴定
下载PDF
人工诱导草鱼和鲫鱼雌核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罗琛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 本文报导了用紫外线照射的鲤鱼精子诱导草鱼卵子雌核发育的实验结果。当用冷休克方法来实现染色体二倍化时,由于草鱼的半浮性卵对4℃以下的低温极为敏感而易被破坏,故以4~8℃低温处理20~30分钟为宜。按此条件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成活率可超过实验总卵数的4%.在雌核发育二倍体成年草鱼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发现了精子带入的染色体片段。检查已达性成熟年龄的雌核发育的红鲫鱼,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雄性鱼存在。雌核发育的雌、雄鲫鱼都是可育的。其近交子代的性比接近1∶1。这一结果说明雌核发育的雄性鲫鱼在生理上和遗传上都是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雌核发育 人工诱导 草鱼 鲫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