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9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被引量:117
1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共2页
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 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计划 教育部 工程师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后备人才 工业界 党组副书记
下载PDF
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被引量:56
2
作者 郁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1-513,共3页
在新世纪到来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以发展素质教育为目标 ,研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改革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建立新型的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 ,推动高校课外余暇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针... 在新世纪到来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以发展素质教育为目标 ,研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改革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建立新型的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 ,推动高校课外余暇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高校课外活动的现状 ,分析其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未来 素质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 对策与走向
原文传递
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67
3
作者 陈志国 蒋玲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出发说明了理工科大学只有推行双语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讨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中文与英文、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教... 本文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的亲身经历,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出发说明了理工科大学只有推行双语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讨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中文与英文、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教学以及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等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理工科大学推行双语教学的七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双语教学 面向现代化 国际竞争力 理论与实践 亲身经历 出国留学 面向未来 优秀人才 教学过程 专业英语 英语教学 国内外 推行
下载PDF
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 被引量:36
4
作者 范国睿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2期3-7,共5页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现代学校 知识经济 学校组织 以人为中心 面向未来 学校管理 多样化
下载PDF
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面向未来的模式转变?——参加ILDS2009会议有感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晓林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6,共5页
关键词 文献传递 模式转变 面向未来 知识传递 科技图书馆 医学图书馆 资源共享 国际图联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被引量:42
6
作者 徐宪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看,一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看,一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道路 面向未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 经济结构转型 社会结构转型 人类发展史 工业革命
原文传递
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 被引量:23
7
作者 徐学福 宋乃庆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 创新学习 探究学习 面向未来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体现 基本价值 宗旨
原文传递
时代挑战与未来路向:劳动教育的当代诠释与实践 被引量:36
8
作者 宋岭 张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41-49,共9页
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 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关。其实割裂的机械劳动训练与精神德育灌输,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又逆时代发展。未来,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生的职业将不复存在,但劳动并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不仅是人类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活动,而且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式,还将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该回归身心融合的本源,发展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综合性的劳动学习,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创生性和融合性劳动课程,让学生的身体、心智与情感等"整全的人"参与到劳动学习与创造中,进而实现劳动意识与习惯以及相关知能意情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身体 心智 具身化 面向未来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什么不一样 被引量:35
9
作者 叶蓁蓁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6,共3页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不仅服务于人民日报旗下的各个媒体,更是为整个媒体行业搭建了一个支撑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聚拢各方资源,...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不仅服务于人民日报旗下的各个媒体,更是为整个媒体行业搭建了一个支撑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厨房 中央 内容生产 媒体行业 面向未来 运营体系 公共平台
原文传递
《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29
10
作者 余祖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对策。其中不少精辟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众所周知的“四个学会”,即1996年由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 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对策。其中不少精辟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众所周知的“四个学会”,即1996年由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five together)”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做事 价值观教育 职业教育 全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世纪 “四个学会” 教育战略 面向未来
下载PDF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被引量:32
11
作者 楼继伟 《中国财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国家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制度 现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三中全会 面向未来 决策部署 国家发展
原文传递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 被引量:31
12
作者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7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 劳动者 现代社会 面向未来 生存与发展 职业生涯 技能 综合职业能力 智能结构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被引量:30
13
作者 林健 衣芳青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工程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工程伦理问题将成为工程实践主体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开展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将成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依次分析了... 随着工程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工程伦理问题将成为工程实践主体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开展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将成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依次分析了未来工程伦理问题及其特征和未来工程伦理范畴及侧重,然后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及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接着分别从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各类高校在培养未来卓越工程人才过程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师 伦理准则 面向未来 职业伦理
原文传递
浅谈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开南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5,共2页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安排、协调解决,在管理者素质、...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安排、协调解决,在管理者素质、制度建设、网络环境、软件建设上做好前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务管理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 面向现代化 教育改革 统筹安排 管理者素质 协调
原文传递
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万刚 《理工高教研究》 2005年第4期85-86,共2页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针对这一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学科专业的设置进行某些改革,如,专...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针对这一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学科专业的设置进行某些改革,如,专业设置的权力下放到高校;实现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等,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专业设置 国际经验 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 学科专业 权力下放 面向市场 面向未来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高校学科建设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献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共7页
学科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探寻学科建设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特别要注重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目标提升中重点把握,学科及... 学科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未来,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点,关注未来社会的变化,探寻学科建设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特别要注重目标提升,要素优化,过程融合。目标提升中重点把握,学科及学科方向选择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要素优化中重点把握,学科带头人要成为战略科学家;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过程融合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城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未来 学科建设 目标提升 要素优化 过程融合
原文传递
世纪初学校效能的新取向——从指向内部、联接外界到面向未来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郑燕祥 姚霞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学校效能 面向未来 指向 70年代 教育改革 教育效能 追求 第一代
下载PDF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志刚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54,共3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生产力 综合国力 科技创新 国家发展 面向未来
原文传递
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专栏序言 被引量:24
19
作者 宋新新 林甲 +6 位作者 刘杰 宫徽 范海涛 张亮 魏源送 隋倩雯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水平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水平的1%~2%,为实现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满足建设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需要,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开发及碳中和路线图的搭建迫在眉睫.本文是国家水专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 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水平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水平的1%~2%,为实现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满足建设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需要,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开发及碳中和路线图的搭建迫在眉睫.本文是国家水专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课题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从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和“碳中和”角度出发,在污水“碳转向”、污水处理过程“碳减排”、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慧水务3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凝练,以期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碳减排”及“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未来 碳转向 碳减排技术 碳中和 智慧水务
原文传递
中越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潘金娥 《东南亚纵横》 2007年第10期43-49,共7页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1999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声明》,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越两国关系的方针确定下来后,两国...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1999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声明》,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越两国关系的方针确定下来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前,中越关系正处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上,两国把相互关系定位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同志”的“四好”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失衡 原因分析 现状 《联合声明》 中越关系 经贸关系 政治关系 面向未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