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 被引量:439
1
作者 李强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66-69,共4页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处在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民心理保健难题,深刻认...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处在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民心理保健难题,深刻认识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个体心理 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 保健功效 业缘人际关系 心理卫生 压力事件 非政府组织 业缘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329
2
作者 王名 贾西津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0-43,共14页
This articl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ll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e authors’ basic view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NGO refers to non-go... This articl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ll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e authors’ basic view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NGO refers to non-governmental social organizations, with formal organizational forms, not aimed at seeking profit, with certain autonomy, voluntariness, and for public good or to mutual advantage. As trans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China’ s NGO include, in the broad sense, the following forms: organizations with members and to public good, organizations of operation type (fund associates), entitative service institutions(non - governmental non - business organiz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bodies to mutual benefit, a lot of unregistered or indirectly registered groups or circles, public undertakings in transition and mass organizations. What are called NGO arevery active various social,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lines in China in transition, particularly in sections of social servic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porting the poor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policy initiating. But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generally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lacking resources,ability, autonom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the germ of these problems is 1) defects i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basic value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2) lack of ideas on the part of NGO themselves, 3) the lagging effect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6 opportunities offered to China’s NGO in their development, we propound the matter of two roads that China’s NGOcan follow: autonomy from above and independence from be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法律地位 社会组织 发展现状 政府改革 中国 NGO
原文传递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 被引量:165
3
作者 范明林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9-176,共18页
基于对社会服务领域中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以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为理论视角,对四个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试图从中建构出一个初步的类型学。与笼统地谈论非政府组织... 基于对社会服务领域中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以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为理论视角,对四个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试图从中建构出一个初步的类型学。与笼统地谈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做法不同,本文希望上述类型学的建构能够更加具体地展现两者互动关系的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法团主义 市民社会 互动关系 类型学
原文传递
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 被引量:93
4
作者 王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33,共5页
作者通过对公共事务治理结构变迁的分析,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在多元主体治理格局中所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中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二者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开展多种契约性、制度性... 作者通过对公共事务治理结构变迁的分析,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在多元主体治理格局中所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中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二者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开展多种契约性、制度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良性、友好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伙伴关系
下载PDF
让生计可持续 被引量:120
5
作者 纳列什·辛格 乔纳森·吉尔曼 祝东力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3-129,6-7,共9页
可持续生计 (SL)是过去十年中出现的一个概念 ,通过包括社会发展全球峰会在内的各种国际论坛而逐渐立足。可持续生计的思路是实现可持续人类发展的可操作途径 ,为可持续地减少贫困提供了政策的和规划的框架。这个具有综合性质被人见仁... 可持续生计 (SL)是过去十年中出现的一个概念 ,通过包括社会发展全球峰会在内的各种国际论坛而逐渐立足。可持续生计的思路是实现可持续人类发展的可操作途径 ,为可持续地减少贫困提供了政策的和规划的框架。这个具有综合性质被人见仁见智地解释 ,本文即讨论它的演变过程。政府、非政府组织、捐助者和社会目前都在运用这个概念。人们已经搞出了各种工具和方法用于设计、实施和评估国家层次上的可持续生计项目。本文分析了在实施可持续生计项目时所要遇到的限制 ,末了还就可持续生计的政策和规划问题对各种将来的行动建议进行了讨论。眼下 ,台子已经搭好 ,就等着联合国开发署、双边合作伙伴、开发银行、基金会、研究机构、政策智囊团以及市民社会组织大显身手 ,为减少贫困实现向可持续生计的全球转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市民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 国际论坛 社会发展 人类发展 演变过程 国家层次 合作伙伴 开发银行 研究机构 政策 联合国 基金会 智囊团 概念 全球 规划 贫困 项目 捐助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 被引量:56
6
作者 王名 陶传进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3,96,共5页
对于中国的民间组织的现状 ,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 ,以青岛的民间组织及其管理体制为对象 ,分析了中国的民间组织与相应的管理体制的现状。文章分析了中国民间组织现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
关键词 中国 民间组织 管理体制 NGO 非政府组织 登记管理机关
原文传递
公民权与公民社会 被引量:83
7
作者 郭道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8,共10页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成员具有公民与私人的双重身份和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双重权利的理论,可以将民间社会理解为具有私人社会与公民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公民社会是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政治社会,是组织化的政治存在,区别于分散的自然人社会...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成员具有公民与私人的双重身份和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双重权利的理论,可以将民间社会理解为具有私人社会与公民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公民社会是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政治社会,是组织化的政治存在,区别于分散的自然人社会的经济存在或民事主体存在。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核心力量。公民社会的特性和作用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其组织和表达民意的渠道来参与国家政治,影响国家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 公民社会 非政府组织
原文传递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2
8
作者 虞维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05年第2期32-39,93-94,共10页
从“公共组织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政府间关系”视角的一种部分超越,因此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非政府组织作为同质性的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 从“公共组织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政府间关系”视角的一种部分超越,因此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非政府组织作为同质性的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从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资源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不同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类型,认为:非政府组织在获得资源的途径方面具有结构性的差异;因此,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具有结构性的差异;非政府组织对于政府资金支持的依赖关系并不必然导致其自主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相互依赖理论 资源 视角 依赖关系 政府间关系 公共组织 关系类型 资金支持 结构性 学术界 同质性 研究者 自主性 作为 多数
下载PDF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05
9
作者 张钟汝 范明林 王拓涵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7-194,共28页
本研究以法团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授权、控制和垄断性等概念为分析工具,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这一议题,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由个案与政府互动关系的... 本研究以法团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授权、控制和垄断性等概念为分析工具,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这一议题,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由个案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提出以下两个创新概念:"庇护性国家法团主义"和"层级性国家法团主义"。采用同样的理论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发现是:它们正经历着一个由"直柱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向"漏斗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多少显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出现了模糊的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国家法团主义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 被引量:71
10
作者 李熠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169,共8页
近年来 ,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较快 ,而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身广泛社会资本的运用 ,基层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及农村精英的参与。农村的民间组织能协助政府治理乡村 ,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表达... 近年来 ,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较快 ,而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身广泛社会资本的运用 ,基层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及农村精英的参与。农村的民间组织能协助政府治理乡村 ,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 乡村基层政权 社会资本 公共物品 中国 非政府组织
下载PDF
“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 被引量:73
11
作者 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 黄语生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关键词 “治理” 市民社会 良好治理 非政府组织 公共部门 宏观经济政策 发展问题 第三世界国家 制度改革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 被引量:51
12
作者 信春鹰 张烨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信春鹰,张烨冷战结束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一体化的后果首先是经济活动规则的一体化,而规则的运作又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个民族国家的内外事务以前所未有...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信春鹰,张烨冷战结束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一体化的后果首先是经济活动规则的一体化,而规则的运作又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个民族国家的内外事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法律秩序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 社团组织 社会公益事业 社会团体 社会生活 经济一体化 政府机构改革 社会发展 志愿者活动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44
13
作者 何云峰 马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其中每一个层面上,都有相应的组织系统的发育。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各种营利性企业组织;与民主政治相对应的是科层制的各种政府机构;而与...  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其中每一个层面上,都有相应的组织系统的发育。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各种营利性企业组织;与民主政治相对应的是科层制的各种政府机构;而与公民社会相对应的是各种非政府组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这种飞速发展的背后,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政府组织 公民社会 民主政治 市场经济 法律保障
下载PDF
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 被引量:75
14
作者 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 冯炳昆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103,共13页
关键词 调节机制 非政府组织 规章制度 经合组织 市民社会 治理问题 国际关系 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政治
原文传递
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 被引量:58
15
作者 马长山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7,共13页
NGO的民间治理对转型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与国家法秩序形成了耦合支撑、多元均衡、共谋与冲突等互动和张力状态,而且,还赋有反思性的对话协调机制、公民性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自生自发秩序的衍生机制等秩序生... NGO的民间治理对转型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与国家法秩序形成了耦合支撑、多元均衡、共谋与冲突等互动和张力状态,而且,还赋有反思性的对话协调机制、公民性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自生自发秩序的衍生机制等秩序生发机制,从而为法治秩序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应克服NGO民间治理中的中国问题,推动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促进法治秩序的早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O 民间治理 法治秩序 社会资本 非政府组织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被引量:66
16
作者 郑功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3,共5页
本文认为,中国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但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扶贫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财力不足、效率偏低、强化官僚系统及容易滋生腐败等不足,从而需要重视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在扶贫中的作用,主张走... 本文认为,中国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但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扶贫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财力不足、效率偏低、强化官僚系统及容易滋生腐败等不足,从而需要重视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在扶贫中的作用,主张走官民结合的扶贫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NGO扶贫 中国 贫困问题
下载PDF
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广东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 被引量:69
17
作者 邓莉雅 王金红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7,共9页
The NGO is a new kind of organization appeared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reform, they exist outside of the system and their development depend on two factors: system and social resource. The institute controls the distr... The NGO is a new kind of organization appeared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reform, they exist outside of the system and their development depend on two factors: system and social resource. The institute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method of resource and restricts the behavior of organization by laws. It is the change of system and the free resource released that make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NGOs possible. But the old system and those restrictive laws hold them back from further development. Social resource, including legitimacy, funds, human resource, government support, social cooperation and acceptance, is essential to NGOs. Chinese NGOs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of their lack of resource and ability. Because they have single way to obtain resource and they cannot receive enough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this paper,it will try to analyze the affection and restraint that the two factors bring to Chinese NGOs, through the case of PanYu External Workers Service Firm in Guang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政府组织 社会资源 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合作机制
原文传递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中心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艳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85-90,共6页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开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近年来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虽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 ,也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肯定 ,但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效仍不明显。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环保NGO没有得到...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开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近年来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虽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 ,也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肯定 ,但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效仍不明显。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环保NGO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国家对NGO的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 ,NGO也没有用尽现有的法律资源。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国家给NGO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 ,NGO也应当积极用尽法律资源参与环境保护 ,以提高公众参与的力度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中国 法律制度 非政府组织 NGO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问题初探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黎青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7年第4期120-127,共8页
本文围绕非政府组织与发展的关系,多角度地探讨和分析了非政府组织问题。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活动是90年代全球发展领域一个新的突出现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目前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是同发展密切相关的。发达国家... 本文围绕非政府组织与发展的关系,多角度地探讨和分析了非政府组织问题。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活动是90年代全球发展领域一个新的突出现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目前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是同发展密切相关的。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同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在活动方式与目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从全球角度看双方又有着比较密切的工作联系。在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所困扰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创新,提供了体制上的第三种选择。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各种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发展 发展中国家
原文传递
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63
20
作者 陆世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协同治理理论在治理主体多元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客观必然性。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执政党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平等、包容、合作的氛围,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核心作用;政府要注重... 协同治理理论在治理主体多元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客观必然性。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执政党要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平等、包容、合作的氛围,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核心作用;政府要注重协同合作,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非政府组织则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同时,加强与政府的协同合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和谐社会 公共事务管理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