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分形理论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被引量:189
1
作者 成秋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1-318,共8页
多维分形模型不仅采用常规的低阶矩统计 ,而且采用高阶矩统计对多维分形分布进行度量 ,从而能较细致地刻划正常值以及异常值 .地球化学元素的正常值往往服从统计学中的大数定量 ,即满足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然而异常值会服从分形分... 多维分形模型不仅采用常规的低阶矩统计 ,而且采用高阶矩统计对多维分形分布进行度量 ,从而能较细致地刻划正常值以及异常值 .地球化学元素的正常值往往服从统计学中的大数定量 ,即满足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然而异常值会服从分形分布 (Preato) .介绍了多维分形领域中的最新发展以及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特别是研究超常元素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通常的统计方法只对应于多维分形围绕均值周围的局部特征 .为了有效地研究异常值的分布和富集规律 ,建议采用高阶矩统计方法和多维分形方法 ,并给出了两种分析地球化学元素 ,并突出异常值贡献的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应用于研究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 ,而且可以区分地球化学背景与矿化有关的异常值 .还介绍了该方法在对加拿大B .C .省西北部Mitchell-Sulphurets地区金铜矿化蚀变带研究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多维分形理论 地球化学元素
下载PDF
胶东矿集区大规模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 被引量:195
2
作者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1 位作者 赖勇 李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7-922,共16页
本文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了该区金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时间和构造背景.数据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以110~130Ma为高峰;成矿事件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铷锶和锆石SHRIMP年龄表明中生代花... 本文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了该区金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时间和构造背景.数据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以110~130Ma为高峰;成矿事件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铷锶和锆石SHRIMP年龄表明中生代花岗岩类形成于多次热事件,大量继承锆石的存在和较高的ISr值(>0.709)指示花岗岩浆主要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或重熔.矿石和成矿流体的Isr值普遍高于0.709,并略高于中生代花岗岩类,指示成矿流体和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内部.讨论显示,中生代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是导致胶东矿集区形成的主导因素;花岗岩类侵入和大规模成矿作用耦合于碰撞造山带的3阶段地球动力学演化,即早阶段挤压-地壳缩短-隆升,中阶段岩石圈拆沉并转向伸展构造体制,晚阶段伸展;最强烈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向伸展转变期;已建立的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可以较好解释胶东矿集区的矿床、花岗岩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矿集区 矿床 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 ISR 陆陆碰撞
下载PDF
胶东金矿形成期间地幔流体参与成矿过程的碳氧氢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75
3
作者 毛景文 赫英 丁悌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胶东地区发育有两种类型的金矿床 :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_破碎蚀变岩型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本文选择了两种类型中的玲珑、三山岛和大庄子金矿床进行碳氧氢同位... 胶东地区发育有两种类型的金矿床 :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_破碎蚀变岩型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本文选择了两种类型中的玲珑、三山岛和大庄子金矿床进行碳氧氢同位素测定。初步认为两类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 ,它们形成于 12 0Ma左右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上涌期间 ,岩浆流体和地幔脱气与胶东世界级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在石英脉型_破碎蚀变岩型矿石中可见深刻的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地幔流体 氢同位素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交换作用
下载PDF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被引量:177
4
作者 刘建明 刘家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8-456,共9页
对滇黔桂金三角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岩系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统的组构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类矿床具有大量的同生沉积-准同生成岩阶段的成因特征,是在沉积物沉积-成岩期间就已经成矿。硫、铅、碳等稳定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 对滇黔桂金三角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岩系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统的组构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类矿床具有大量的同生沉积-准同生成岩阶段的成因特征,是在沉积物沉积-成岩期间就已经成矿。硫、铅、碳等稳定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和其它微量元素均一致显示,矿石及其主岩具有统一的物源并经历了一致的地质作用过程。氢氧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沉积盆地流体的特征。沉积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浸染型矿床 盆地 液包体 成因模式
下载PDF
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过程中流体演化和金的大规模成矿 被引量:187
5
作者 范宏瑞 胡芳芳 +2 位作者 杨进辉 沈昆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7-1328,共12页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产出集中区,依据矿床和矿点的密集程度,可分为招远-莱州-平度、蓬莱-栖霞、牟平-乳山三个成矿带,区域内金矿类型可主要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高精度的单矿物 Ar-Ar、Rb-Sr 同位素及热液锆石离子探针测年研究业...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产出集中区,依据矿床和矿点的密集程度,可分为招远-莱州-平度、蓬莱-栖霞、牟平-乳山三个成矿带,区域内金矿类型可主要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高精度的单矿物 Ar-Ar、Rb-Sr 同位素及热液锆石离子探针测年研究业已证买,金成矿的时代为120±10Ma,金矿床载金矿物-黄铁矿、矿石-黄铁矿石英脉、控矿围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及伴生脉岩的 Sr-Nd 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也证明,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既来自于控矿围岩-花岗岩和变质岩,又来自于幔源的岩浆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各类金矿具有一致的成矿流体介质条件,为低盐度 H_2O-CO_2-NaCl±CH_4流体,金成矿温度、压力条件近似,主成矿温度为170~335℃,成矿压力为70~250MPa。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与金矿床伴生的基性幔源岩浆脱水形成的岩浆水,但在地壳浅部遭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因此,胶东各类型金矿是在同一成矿背景下形成的矿床,与区域内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作用有关,也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矿床 胶东
下载PDF
中国主要类型金矿床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及其应用准则 被引量:181
6
作者 李惠 张文华 +2 位作者 刘宝林 王敬臣 郭瑞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汇集了中国63个典型金矿床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统计出了中国主要金矿类型、不同规模矿床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的共性和特性。
关键词 中国 矿床 轴向分带序列 原生晕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 被引量:155
7
作者 陈柏林 董法先 李中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深层次韧性剪切变形是金元素活化迁移过程之一,导致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形成;中浅层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区是金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断层岩类型制约着金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深层次韧性剪切变形是金元素活化迁移过程之一,导致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形成;中浅层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区是金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断层岩类型制约着金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成矿滞后、空间规模差异、物源指示差异、韧性变形强度与金元素含量呈反相关等特征。长期演化的韧性剪切带是剪切带型金矿床形成并导致多种金矿化类型叠加、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有利条件,也是寻找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矿床 成矿模式 动力变质作用
下载PDF
地幔流体参与胶东金矿成矿作用的氢氧碳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63
8
作者 毛景文 李厚民 +2 位作者 王义天 张长青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9-857,共19页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长石进行了硫、氢、氧同位素测试,还对个别矿床成矿晚期的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定,同时对比测定了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和钾长石的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这些金矿虽然产出形式有差别,但都是同一深部流体库中流体上涌、与围岩发生强烈水岩反应和与地壳流体混合,通过交代和沉淀成矿。胶东金矿在形成时代上晚于侏罗纪玲珑花岗岩(160~150Ma)和白垩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130~126Ma),与煌斑岩墙及其他中基性岩墙同时生成(121~114Ma),两者具有富CO2流体和伴随着以钾交代为特征的蚀变作用,都是中生代岩石圈快速减薄过程的地壳浅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地幔流体 矿床 胶东地区
下载PDF
CSAMT方法在寻找隐伏金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2
9
作者 于昌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应用是百里店矿山多种地球物理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激发极化法(IP)的穿透率和分辨率是与几何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较深部的地质特征,靠IP法不容易分辨出来.CSAMT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区域...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应用是百里店矿山多种地球物理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激发极化法(IP)的穿透率和分辨率是与几何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较深部的地质特征,靠IP法不容易分辨出来.CSAMT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区岩石物性特征,开展了面积性的激电测量,进而开展了CSAMT方法的探测研究.通过对CSAMT原始数据的分析解释,发现测区深部存在两条低电阻率梯级带,其中一条为陡倾斜;另一条为缓倾斜,两者在地下800m左右深度处相互斜交.经地质推断解释认为:这是测区内金矿的主要控矿、导矿及容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控矿构造 矿床 找矿 大地电磁法
下载PDF
初议中亚成矿域 被引量:140
10
作者 涂光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给出了中亚成矿域的地质含义与地理范围。此巨型成矿域以发育中、晚元古代及晚古生代成矿作用为其特点。以超大型矿床为重点 ,并主要围绕金、铜讨论了中亚成矿域 6种类型矿床的时空展布。近年取得的进展说明 ,中亚成矿域在矿产资源优势... 给出了中亚成矿域的地质含义与地理范围。此巨型成矿域以发育中、晚元古代及晚古生代成矿作用为其特点。以超大型矿床为重点 ,并主要围绕金、铜讨论了中亚成矿域 6种类型矿床的时空展布。近年取得的进展说明 ,中亚成矿域在矿产资源优势与潜力方面并不亚于环太平洋成矿域及特提斯成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成矿域 黑色岩矿床 斑岩矿床 矿床 矿床
下载PDF
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0
11
作者 李厚民 叶会寿 +4 位作者 毛景文 王登红 陈毓川 屈文俊 杜安道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7-424,共8页
最近在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大湖金矿及其附近的泉家峪含金石英脉中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化。为了研究小秦岭金矿集中区钼矿的成矿时代,笔者选取大湖金(钼)矿床及泉家峪石英脉型金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同位素定年,在大湖钼... 最近在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大湖金矿及其附近的泉家峪含金石英脉中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化。为了研究小秦岭金矿集中区钼矿的成矿时代,笔者选取大湖金(钼)矿床及泉家峪石英脉型金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同位素定年,在大湖钼金矿石中获得3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223.0±2.8)Ma、(223.7±2.6)Ma和(232.9±2.7)Ma;泉家峪钼金矿石中2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29.1±1.6)Ma和(130.8±1.5)Ma。这些年龄数据表明,该区的成矿作用不仅发生于燕山期,而且还发生在印支期。与金堆城、黄龙铺等典型钼矿床不同,大湖和泉家峪矿床中辉钼矿含铼很低,可能表明它们的成矿物质来自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矿床 大湖 泉家峪 小秦岭
下载PDF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8
12
作者 胡瑞忠 毕献武 +1 位作者 G.Turner P.Burnard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成矿后各种后生作用对流体包裹体初始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讨论了哀牢山金矿带中镇沅、墨江和大坪三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因 .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中因氦扩散丢失而... 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成矿后各种后生作用对流体包裹体初始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讨论了哀牢山金矿带中镇沅、墨江和大坪三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因 .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中因氦扩散丢失而引起的氦同位素分镏以及后生叠加的He和Ar均可忽略不计 ;该金矿带的成矿流体 ,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空气雨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带 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南盘江地区浅层地壳结构与金矿分布模式 被引量:120
13
作者 王砚耕 王立亭 +1 位作者 张明发 汪隆六 《贵州地质》 1995年第2期91-183,共93页
南盘江地区位于大陆板块内部.受控于特提斯和濒太平洋构造两大地球动力学背景。浅层地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是与伸展构造和碰撞构造作用有关沉积盆地的产物。该区地壳属大陆地壳范畴.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地壳结构具有“层、块、带”... 南盘江地区位于大陆板块内部.受控于特提斯和濒太平洋构造两大地球动力学背景。浅层地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是与伸展构造和碰撞构造作用有关沉积盆地的产物。该区地壳属大陆地壳范畴.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地壳结构具有“层、块、带”的规律组合和有序排布;中下地壳是“分块分带”的.并在平面上呈“币”字型。该区产有卡林型和红土型两种金矿。前者可进一步分为以沉积岩(石灰岩、砂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为容矿岩石的两种类型.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后者则分为喀斯特崩塌红土型和原地残积红土型两种,它们是特殊喀斯特环境的产物。南盘江地区的地壳结构、盆地性质和变形图象控制着该区卡林型金矿的分布.是同一碰撞造山进程中统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具有“多层沙的构形;红土型金矿的分布则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和地文期的控制,特别与地壳表面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模式 南盘江地区 矿床 地壳结构 浅层地壳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层控特大型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121
14
作者 刘建中 邓一明 +2 位作者 刘川勤 张兴春 夏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水银洞金矿床,通过近10年的勘查,成为特大型层控金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轴部附近300m范围内二叠统龙潭组的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中,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矿体严格受控于碳酸盐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水银洞金矿床,通过近10年的勘查,成为特大型层控金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轴部附近300m范围内二叠统龙潭组的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中,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矿体严格受控于碳酸盐岩,顶板和底板皆为粘土岩或粉砂质粘土岩,界线清楚。矿化表现为“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组合。硅化与白云石化是成矿的先决条件,碳酸盐岩最终能否成矿及品位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具有黄铁矿化热液蚀变及其强度。矿床具矿体多、厚度薄、品位富的特点。单矿体即达中型矿床规模。具中—低温超高压热液成矿的特点。金赋存于沿自形黄铁矿内核生长成的含砷黄铁矿环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型 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水银洞 贵州 贞丰县
下载PDF
紫金山地区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被引量:112
15
作者 张德全 佘宏全 +1 位作者 李大新 丰成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3-261,共9页
紫金山地区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是... 紫金山地区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和斑岩矿床是以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其中,斑岩矿床与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顶部的高盐度岩浆流体有关;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床是近岩浆源的、从改造斑岩矿床后形成的含岩浆挥发份的热水中淀积形成的;而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床则是被侵入体侧向加热、侧向流动的中性—弱酸性热水淀积产物(相当于远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区 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斑岩铜矿床 浅成热液矿床 福建 矿床
下载PDF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2
16
作者 吴才来 陈松永 +1 位作者 史仁灯 郝美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8,共8页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10 -6~ 2 6 4× 10 -6之间 ,且与金矿床关系较密切。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岩石组合为闪长岩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小于 4(1.8~ 3 .2 ) ,ΣREE为 130× 10 -6~ 188× 10 -6,与铜矿床关系较为密切。结合包体岩石学研究得出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浆为幔源碱性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 ,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是分异的幔源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 侵入岩 成因 矿床 幔源岩浆 铜陵地区
下载PDF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8
17
作者 毛景文 杨建民 +1 位作者 韩春明 王志良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3-424,共12页
近年来 ,在东天山地区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 ,一系列大型、中型铜金矿床先后被发现 .绝大多数铜金矿床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于黄山 -康古尔缝合 -剪切带两侧的岛弧带内 ,时间上集中在石炭纪—二叠纪 .金矿床包括造山型、石英脉型和浅成低温... 近年来 ,在东天山地区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 ,一系列大型、中型铜金矿床先后被发现 .绝大多数铜金矿床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于黄山 -康古尔缝合 -剪切带两侧的岛弧带内 ,时间上集中在石炭纪—二叠纪 .金矿床包括造山型、石英脉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 ,铜矿床包括斑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及铜镍硫化物型 .金、铜和铜镍矿化各自成系统产出 ,为板块俯冲晚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镁铁质 -超镁铁质和中酸性 -酸性花岗质岩浆侵位 -喷发事件的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 矿床 成矿系统 地球动力学 东天山 成矿地质
下载PDF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02
18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张义 胡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01-411,共11页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 ,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 ,包括对该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流体形成演化、成矿时代、与碱性岩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斑岩型及其他类型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高硫化型与低硫化型金矿床不仅在矿物组合上具有显著差别 ,而且在形成的构造背景、成矿机理等方面也明显不同。高硫化型矿床主要形成于挤压应力场环境和流体混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 ,而低硫化型矿床主要产于张性或中性环境下由于流体的沸腾使得矿体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有关的碱性岩通常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即碱性岩具有异常高的氧逸度和富含挥发份。由于发现大量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之间密切伴生 ,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矿床学家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化型 低硫化型 浅成低温热液 碱性岩 斑岩型 矿床
下载PDF
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 被引量:96
19
作者 朱炳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9-216,共8页
根据新的 Pb 同位素拓扑图解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存在六个相互区别的 Pb 同位素构造省,即华北、华南、扬子—祁连—南山、北疆、青藏与东北佳木斯省。同时从图解可看出金矿化与非金矿化铅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他矿种也存... 根据新的 Pb 同位素拓扑图解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存在六个相互区别的 Pb 同位素构造省,即华北、华南、扬子—祁连—南山、北疆、青藏与东北佳木斯省。同时从图解可看出金矿化与非金矿化铅同位素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他矿种也存在着可相区别的标志。Pb 同位素证据还表明华北与华南是独立的、在地球化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古老块体,而扬子可能是过渡块体。这一矿石 Pb 同位素特征的发现为 Pb 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地球化学省 矿床 矿石
下载PDF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 被引量:92
20
作者 邓军 翟裕生 +2 位作者 杨立强 肖荣阁 孙忠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15-323,共9页
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行为有关,成矿系统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理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胶东地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表现出复... 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行为有关,成矿系统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理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胶东地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1)太古宙—元古宙绿岩地体产生、形成———金的矿源系统雏形;(2)古生代构造环境稳定———金成矿作用间歇;(3)中生代绿岩带强烈活化改造———构造成岩成矿;(4)新生代构造继承性活动———后期构造破矿作用。胶东金矿集中区是典型的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是区域尺度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演化受大陆岩石圈和深断裂成熟度控制,与太平洋区板块俯冲碰撞及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紧密相关,其发生和作用过程及演化受地壳演化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制约,与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相互关联。“断裂阀地震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构造演化 成矿动力学 矿床 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