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阮成江 姜国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影响植物的传粉和交配格局。二者的适应意义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概述了近年来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雌雄异位适应意义的最早期、最传统的认识———避免自...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影响植物的传粉和交配格局。二者的适应意义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概述了近年来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雌雄异位适应意义的最早期、最传统的认识———避免自交和当前的主流观点———避免雌雄干扰;花内性别干扰的形式及其例证;花部行为在避免雌雄功能干扰、避免自交、实现延迟自交、应对不良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意义。讨论了使雌雄异位程度减小的锦葵科一些植物中的单体雄蕊柱头运动可能涉及到的适应意义。针对目前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研究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际上研究二者适应意义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前期以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转变到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尤其是分子标记,如SSR、SNP、AFLP等)和传统方法相结合,以及随着田间实验和控制条件能力的发展正由经典的野外调查、观察为主过渡到包括花操纵在内的人工试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必要借用多学科的手段,以可作为研究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有着研究基础的植物为材料,设计和操纵不同的对比试验,系统而深入地探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适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位 花部行为 单体雄蕊柱头运动 适应意义
下载PDF
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及翅多型性的进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道弘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翅多型现象普遍存在于各昆虫类群,一些学者就昆虫翅多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昆虫翅型的分化,可划分为长翅型和短翅型,长翅型具飞行能力,而短翅型不能飞行。一些昆虫种类,如蚜虫,出现无翅个体,被称为无翅型。除飞行能力外,长翅型... 翅多型现象普遍存在于各昆虫类群,一些学者就昆虫翅多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昆虫翅型的分化,可划分为长翅型和短翅型,长翅型具飞行能力,而短翅型不能飞行。一些昆虫种类,如蚜虫,出现无翅个体,被称为无翅型。除飞行能力外,长翅型和短翅型在行为、生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就环境因素对翅型分化的影响、翅多型的内分泌控制机理、翅多型的遗传机制及其进化等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多型 环境因素 内分泌控制 适应意义 进化
下载PDF
论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的适应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洋 黄双全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雌花两性花同株是植物个体上同时有雌花和两性花的性系统。与其他性系统相比,雌花两性花同株一直较少受到关注。尽管只有约3%的被子植物是雌花两性花同株的物种,但其分布广泛,具有多种多样的花部特征和传粉模式。解释雌花两性花同株物... 雌花两性花同株是植物个体上同时有雌花和两性花的性系统。与其他性系统相比,雌花两性花同株一直较少受到关注。尽管只有约3%的被子植物是雌花两性花同株的物种,但其分布广泛,具有多种多样的花部特征和传粉模式。解释雌花两性花同株物种的适应意义已有多种假说,包括促进异交、避免雌雄干扰、优化资源配置、昆虫的植食作用以及增大对传粉者的吸引力等,但证据不多,并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菊科Asteraceae。进一步对不同类群、不同传粉模式的雌花两性花同株的物种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并结合系统发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性系统的起源与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花两性花同株 性系统 适应意义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昆虫的母代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柱东 李典谟 +1 位作者 葛绍奎 齐晔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母代效应 ,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方式 ,引起了许多进化生态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数量遗传学的引入 ,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文就这几十年来对母代效应研究进行综述 ,论述昆虫生活史中的母代... 母代效应 ,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方式 ,引起了许多进化生态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数量遗传学的引入 ,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文就这几十年来对母代效应研究进行综述 ,论述昆虫生活史中的母代效应及其适应意义 ,阐明以下几个问题 :(1)母代效应影响昆虫哪些特征 ;(2 )环境因素对母代效应的影响 ;(3)母代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期 ;(4)子代受母代效应调控的敏感期 ;(5 )母代效应调控子代生长发育的生化机制 ;(6 )种群内和种群间母代效应的基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代效应 昆虫生活史 适应意义
下载PDF
鱼类产卵孵化方式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解涵 金广海 +2 位作者 解玉浩 王雷 乔辉 《河北渔业》 2010年第3期53-57,共5页
综述了卵生鱼类的浮性卵、粘性卵、沉性卵及特殊类型的产卵孵化方式及其适应意义,也描述了卵胎生和胎生鱼类的胚胎发育及产仔特征。
关键词 鱼类 产卵孵化方式 适应意义
下载PDF
爬行动物温度决定性别的现象与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卫国 孙宝珺 《生物学通报》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性别决定是生物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性别决定模式依据决定因素可以分为基因型性别决定(GSD)和环境型性别决定(ESD)2类。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是一种特殊的ESD模式,胚胎性别是由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决定。简要评述了爬行动物TSD与GS... 性别决定是生物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性别决定模式依据决定因素可以分为基因型性别决定(GSD)和环境型性别决定(ESD)2类。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是一种特殊的ESD模式,胚胎性别是由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决定。简要评述了爬行动物TSD与GSD的关系、TSD的类型、TSD的生理和生态调控以及分子机制,归纳了TSD的各种适应性意义假说,并提出今后TSD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激素 基因 适应意义
下载PDF
鱼类的变态发育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解涵 孙建 +1 位作者 解玉浩 杜龙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7-402,共6页
综述了不同纲目一些代表鱼类的变态发育现象,变态发育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鱼类变态发育的特点,并对变态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变态发育 鱼类 适应意义
下载PDF
寄生蜂适应性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丽林 李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生殖行为是保障寄生蜂种群存活与繁衍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与寄生蜂种类和习性有关,还是应对寄主及其栖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策略之一。综述和对比了多种寄生蜂生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适应性意义,并结合寄生蜂... 生殖行为是保障寄生蜂种群存活与繁衍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与寄生蜂种类和习性有关,还是应对寄主及其栖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策略之一。综述和对比了多种寄生蜂生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适应性意义,并结合寄生蜂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展望寄生蜂行为调控技术运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景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生殖行为 适应意义 行为调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爬行动物的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国骅 杨晶 +2 位作者 徐大德 李宏 计翔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8-2034,共7页
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模式一直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它对个体发育和自然种群性比组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性别决定模式根据主要成因可分为基因依赖型性别决定(GSD)和环境依赖型性别决定(ESD)2大类,其中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又是ES... 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模式一直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它对个体发育和自然种群性比组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性别决定模式根据主要成因可分为基因依赖型性别决定(GSD)和环境依赖型性别决定(ESD)2大类,其中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又是ESD中的主要性别决定模式。多数羊膜类脊椎动物具有稳定的GSD模式,而爬行动物的性别决定模式则丰富多样,即使是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也具有不同的模式。研究者们以爬行动物为模型动物开展了许多关于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方面的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爬行动物TSD的最新研究进展,回顾了温度和性激素对TSD爬行类动物的影响及其进化适应意义,以及气候变化与TSD爬行类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爬行动物TSD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温度 性激素 适应意义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获得性能够遗传吗?
10
作者 梁祖霞 《生物学教学》 1982年第3期5-9,共5页
历史上的争论在研究进化和遗传的历史上,没有一个问题会象获得性遗传那样吸引人的了。它经常把学者划归为二个对垒的阵营,喋喋不休地激发着争论。那么什么叫做获得性呢?这主要是指这样一类变异: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发生... 历史上的争论在研究进化和遗传的历史上,没有一个问题会象获得性遗传那样吸引人的了。它经常把学者划归为二个对垒的阵营,喋喋不休地激发着争论。那么什么叫做获得性呢?这主要是指这样一类变异: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发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变异。它的特点是: ——是后天发生,不是先天的; ——是环境引起有一定方向的变异,经常具有适应意义。这类变异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实在没有什么疑问。现在值得讨论的是:它是否能够遗传。一般的人,由于日常知识,都很熟悉两类事实,就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例如一株植物或一头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成长为很不相同的体态。另外,孩子总有类似他们双亲的趋势。把这两类事实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特性 获得性遗传 适应意义 定方向 生活过程 拉马克主义 适应 外界环境影响 中心法则 啤酒酵母
下载PDF
有花植物触敏柱头的闭合行为及其适应意义
11
作者 艾洪莲 郁文彬 王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8,共6页
有花植物触敏柱头的闭合行为一直是传粉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花的多裂片柱头在传粉者接触后迅速闭合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玄参目的一些类群中。早在上个世纪初,植物学家就对花的柱头闭合现象进行过初步的研究,认为柱... 有花植物触敏柱头的闭合行为一直是传粉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花的多裂片柱头在传粉者接触后迅速闭合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玄参目的一些类群中。早在上个世纪初,植物学家就对花的柱头闭合现象进行过初步的研究,认为柱头闭合主要是由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时吸收水分导致柱头细胞膨压降低而引起的;并对柱头闭合的适应性提出了一些假说。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证实柱头闭合能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或减少花粉散出与柱头接受花粉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传粉者访问过程中花粉的散播量,并且柱头的状态会直接影响传粉者的取食行为。到目前为止,对柱头闭合的机制及其避免自交的假说还存在许多争议。关于触敏柱头的闭合行为,尤其是其适应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还有待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概述了触敏柱头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敏柱头 适应意义 性别干扰 避免自交 有花植物
下载PDF
发掘学科内涵 提高教学质量
12
作者 郑相如 《高等农业教育》 1988年第5期28-29,共2页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搞好植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关键是要抓住它的内涵。什么是植物学(个体发育或形态解剖部分)的内涵?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关键词 植物学研究 教学质量 学科内涵 维管系统 形态解剖 适应意义 通气组织 同化组织 气孔窝 初生结构
下载PDF
蓝翠雀花退化雄蕊的功能及其适应意义
13
作者 钟玉琴 敏文睿 +1 位作者 赵祥 侯勤正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4-750,共7页
以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 Jacq. ex Camb)为材料,通过人工去除退化雄蕊,分析了退化雄蕊去除后,植物的访花昆虫数量、花粉数量和质量、植食者啃食率、坐果率及结籽率的变化,以探究植物退化雄蕊的生态功能及其适应性意义。结果显... 以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 Jacq. ex Camb)为材料,通过人工去除退化雄蕊,分析了退化雄蕊去除后,植物的访花昆虫数量、花粉数量和质量、植食者啃食率、坐果率及结籽率的变化,以探究植物退化雄蕊的生态功能及其适应性意义。结果显示,人工去除退化雄蕊后,传粉者的访花次数明显降低,雨水冲刷及阳光直射会导致其花粉数量和活力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去除退化雄蕊还会造成植株坐果率及结籽率显著降低,而对昆虫啃食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蓝翠雀花的退化雄蕊是其吸引传粉昆虫的重要器官,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冲刷及阳光直射的损害,从而提高繁殖适合度,但不能阻止植食者对花内器官的啃食,退化雄蕊对于蓝翠雀花应对外界极端环境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翠雀花 退化雄蕊 生态功能 适应意义
下载PDF
黑纹粉蝶越冬代和越夏代的羽化对策
14
作者 魏洪义 薛芳森 朱杏芬 《生物灾害科学》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多年系统观察了黑纹粉蝶越冬蛹在春季的羽化和越夏蛹在秋季的羽化。结果表明,春季羽化的成虫有一个较密集的羽化期,而秋季羽化的成虫羽化或拉得很长。讨论了这种羽化对策的适应意义。
关键词 黑纹粉蝶 羽化对策 适应意义
下载PDF
艳丽的猎食者
15
作者 曾刚 《生命世界》 2020年第9期72-83,共12页
1875年7月,查尔斯·达尔文在英国伦敦出版了他的一部著作——《食虫植物》,书中详细记录了茅膏菜、捕虫堇等食虫植物的捕食过程,并讨论了植物吃虫的适应意义。从那时起,食虫植物便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关键词 食虫植物 适应意义 捕虫堇 捕食
原文传递
谈行为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16
作者 贾志云 蒋志刚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26-28,94,共4页
1 行为生态学的起源行为学和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中正在蓬勃发展的两个分支学科。行为生态学是这两个分支学科的交叉领域。行为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存活值、适合度和适应意义,研究动物如何以行为来适应生态环境,... 1 行为生态学的起源行为学和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中正在蓬勃发展的两个分支学科。行为生态学是这两个分支学科的交叉领域。行为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存活值、适合度和适应意义,研究动物如何以行为来适应生态环境,揭示不同动物类群对不同环境以及环境变化的适应。行为生态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其形成时间难以确定,如果追溯其渊源,可追溯到母系学科的源头。关于行为生态学的最终形成时间,曾有过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生态学 生态环境 环境变化 生态学研究 动物行为 形成时间 行为学 分支学科 动物类群 适应意义
下载PDF
植物叶形态的多样性及其进化适应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芬 罗文韬 《生物学通报》 CAS 2020年第11期6-9,共4页
植物的叶形态是环境因子与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植物在叶形上演化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植物叶形态与其诸多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植物叶形多样性及其进化的适应意义,特别是关于异形叶性和发育调控叶异形性,厘清... 植物的叶形态是环境因子与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植物在叶形上演化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植物叶形态与其诸多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植物叶形多样性及其进化的适应意义,特别是关于异形叶性和发育调控叶异形性,厘清了二者之间的概念差异。这二者虽然都表现为叶形态的变化,但是具有不同的机制。未来研究应建立综合遗传多样性、发育背景和环境可塑性的定量模型,以揭示叶形多样性演化发育过程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机制,为可持续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为有方向、有目标地利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形多样性 异形叶性 发育调控的叶异形性 进化适应意义
下载PDF
裸子植物核DNA含量研究进展
18
作者 周香艳 马静芳 王旺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18-3426,共9页
共收集了217个裸子植物种的核DNAC-值,占裸子植物总种数(约730种)的29.73%,且涵盖了裸子植物所有科,为便于检索,以字母为序列成一表。目前为止,裸子植物所有科(17科)均有已被测定核DNA含量的代表种,且基因组大小范围也有所扩大。裸子植... 共收集了217个裸子植物种的核DNAC-值,占裸子植物总种数(约730种)的29.73%,且涵盖了裸子植物所有科,为便于检索,以字母为序列成一表。目前为止,裸子植物所有科(17科)均有已被测定核DNA含量的代表种,且基因组大小范围也有所扩大。裸子植物核DNA含量存在68.5倍的差异,核DNA含量最大的为西藏白皮松(Pinus gerardiana),值为75.36 pg/2C,而最小的P.aurescens,核DNA含量仅为1.10 pg/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子植物 流式细胞术 核DNA C-值 基因组大小的种内和种间变化 进化和适应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