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衬底上的ZnO薄膜紫外光致发光 被引量:58
1
作者 张德恒 王卿璞 薛忠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84-1487,共4页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硅和石英衬底上沉积出具有好的择优取向的多晶ZnO薄膜 .在 2 70nm波长的光激发下室温下可观察到显著的紫外光发射 (波长为 3 5 6nm)和较弱的蓝光发射 (波长为 44 6nm) .经高温退火后薄膜的结晶质量显著提高 ...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硅和石英衬底上沉积出具有好的择优取向的多晶ZnO薄膜 .在 2 70nm波长的光激发下室温下可观察到显著的紫外光发射 (波长为 3 5 6nm)和较弱的蓝光发射 (波长为 44 6nm) .经高温退火后薄膜的结晶质量显著提高 ,在蓝宝石、石英衬底上沉积的薄膜 ,其积分发光强度分别增加了 7倍和 14倍 .而硅衬底上的膜发光强度增强不太显著 .紫外光发射源于电子的带间跃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紫外光致发光 射频磁控溅射法 氧化锌薄膜 半导体材料 退火 发光强度
原文传递
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孙成伟 刘志文 张庆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0-436,共7页
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高c轴择优取向的ZnO薄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的晶粒尺度、应力状态、成分和发光光谱的影响,探讨了ZnO薄膜的紫外发光光谱和可见发光光谱与薄膜的微观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60... 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高c轴择优取向的ZnO薄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nO薄膜的晶粒尺度、应力状态、成分和发光光谱的影响,探讨了ZnO薄膜的紫外发光光谱和可见发光光谱与薄膜的微观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600—1000℃退火温度范围内,退火对薄膜的织构取向的影响较小,但薄膜的应力状态和成分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室温下光致发光光谱分析发现,薄膜的近紫外光谱特征与薄膜的晶粒尺度和缺陷状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而近紫外光谱随退火温度升高所呈现的整体峰位红移是各激子峰相对比例变化的结果.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薄膜的可见发光光谱对退火温度极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退火 光致发光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 可见光发射
原文传递
退火对多晶ZnO薄膜结构与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方泽波 龚恒翔 +3 位作者 刘雪芹 徐大印 黄春明 王印月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48-1751,共4页
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C轴取向的多晶ZnO薄膜 ,通过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 ,研究了退火对多晶ZnO薄膜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由x射线衍射得知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晶粒逐渐变大 ,薄膜中压应力由大变小至出现张应力 .光致... 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C轴取向的多晶ZnO薄膜 ,通过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 ,研究了退火对多晶ZnO薄膜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由x射线衍射得知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晶粒逐渐变大 ,薄膜中压应力由大变小至出现张应力 .光致发光测量发现 ,样品在 4 30nm附近有一光致发光峰 ,峰的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减弱 ,联合样品电阻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逐渐变大的测量及能级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ZnO薄膜 结构 发光特性 退火 氧化锌薄膜 射频反应溅射法 半导体材料
原文传递
镁合金板材轧制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汪凌云 黄光杰 +3 位作者 陈林 黄光胜 李伟 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0-914,共5页
在研究镁合金板材熔铸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以AZ31B镁合金为材料,以优化组织性能为目标,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压下制度、控温轧制和退火制度,轧制出σb≥280MPa,σ0.2≥160MPa,δ≥16%的镁合金板材,所轧制出的板材成功地得到实际应用,并对... 在研究镁合金板材熔铸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以AZ31B镁合金为材料,以优化组织性能为目标,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压下制度、控温轧制和退火制度,轧制出σb≥280MPa,σ0.2≥160MPa,δ≥16%的镁合金板材,所轧制出的板材成功地得到实际应用,并对工艺制度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板材 轧制 退火 控温轧制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淬火后冷轧5083铝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罗兵辉 单毅敏 柏振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2-808,共7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镜、慢应变拉伸、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退火温度对淬火后冷轧5083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后在100℃和150℃退火40 min的5083铝合金仍呈变形组织特征,在局部变形区呈现连续分布的β相(Mg5Al8),...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镜、慢应变拉伸、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退火温度对淬火后冷轧5083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后在100℃和150℃退火40 min的5083铝合金仍呈变形组织特征,在局部变形区呈现连续分布的β相(Mg5Al8),合金具有较强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较弱的耐点蚀能力;在200℃和250℃退火40 min后的合金,局部开始发生再结晶,但组织中仍包含由位错缠结而成的胞状亚组织,球状β相在晶内和晶界不连续分布,合金具有高的抗应力腐蚀和耐点蚀能力;在300℃和350℃退火40 min的5083铝合金,为完全再结晶组织,β相又趋于连续分布,合金抗应力腐蚀和耐点蚀能力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退火 点蚀 应力腐蚀
下载PDF
退火对激光熔覆FeCrNiCoMn高熵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翁子清 董刚 +2 位作者 张群莉 郭士锐 姚建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4,共6页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表面形貌良好的FeCrNiCoMn高熵合金涂层,为了研究该高熵合金涂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分别在550℃、700℃、900℃、1000℃、1160℃下对涂层进行了2h的退火实验。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表面形貌良好的FeCrNiCoMn高熵合金涂层,为了研究该高熵合金涂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分别在550℃、700℃、900℃、1000℃、1160℃下对涂层进行了2h的退火实验。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了涂层退火前后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及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熔覆态涂层组织为柱状树枝晶结构,主要由面心立方固溶体(FCC)和少量体心立方固溶体(BCC)构成,其平均显微硬度为540HV0.2。550℃、700℃、900℃退火后涂层的组织长大不明显,900℃退火后涂层BCC固溶体相衍射峰变得非常明显,1000℃和1160℃退火后组织逐渐长大,相转变为单一的FCC结构。合金涂层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后,显微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900℃退火后,涂层硬度最高为665HV0.2,说明该合金涂层在低于900℃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软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熔覆 高熵合金涂层 退火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AZ31镁合金热成形及退火过程的组织与织构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平 任学平 赵祖德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研究了热轧板及不同挤压比的热挤压棒的组织和织构特征 ,确定了热挤压时 <110 0 >织构随应变的加大取代 <112 0 >织构的原因。分析了退火对热成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确定了 <110 0 >织构的消失与残余形变晶粒再结晶... 研究了热轧板及不同挤压比的热挤压棒的组织和织构特征 ,确定了热挤压时 <110 0 >织构随应变的加大取代 <112 0 >织构的原因。分析了退火对热成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确定了 <110 0 >织构的消失与残余形变晶粒再结晶的联系。估算了退火时两类样品的平均晶粒长大速度并讨论了其与织构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 ,AZ31镁合金热成形后总产生较强的织构 ,织构提高了热成形后的力学性能。高温退火虽使织构减弱 ,但伴随晶粒的明显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织构 热成形 退火 显微组织
下载PDF
退火对TA15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晶宇 杨延清 +2 位作者 陈彦 温力 周义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研究了退火对TA15钛合金大锻件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TA15钛合金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而塑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次退火对其强度和塑性影响不明显。金相观察表明 ,退火温度增高 ,等轴α相减少 ,β转变组织增多。结果表... 研究了退火对TA15钛合金大锻件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TA15钛合金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而塑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次退火对其强度和塑性影响不明显。金相观察表明 ,退火温度增高 ,等轴α相减少 ,β转变组织增多。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退火温度有利于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5钛合金 退火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X70管线钢硫化氢应力腐蚀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云涛 杜则裕 +1 位作者 陶勇寅 熊林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6-78,86,共4页
测试了在含硫化氢 (H2 S)的介质中不同成分X70管线钢母材、焊缝及焊缝消除残余应力退火后的H2 S应力腐蚀性能。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成分及焊后退火处理对管线钢H2 S应力腐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对X70管线钢由H2 S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SS... 测试了在含硫化氢 (H2 S)的介质中不同成分X70管线钢母材、焊缝及焊缝消除残余应力退火后的H2 S应力腐蚀性能。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成分及焊后退火处理对管线钢H2 S应力腐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对X70管线钢由H2 S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SSCC(SulfideStressCorrosionCracking)的主要影响因素是Mn、P元素 ,而不是C元素。相对母材而言 ,焊缝的抗SSCC的能力有所降低 ,这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 ,焊缝的成分 ,组织及性能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时 ,焊缝中存在的焊接缺陷也会导致焊缝的SSCC抗力降低。此外 ,通过消除残余应力退火处理可提高管线钢SSCC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管线钢 硫化氢 应力腐蚀 退火 SSCC 焊缝 残余应力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在多向大变形锻造和退火中细晶粒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廷杰 张小明 +2 位作者 田锋 李中奎 殷京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5-338,共4页
利用多向大变形锻造工业工艺和显微组织观察 ,研究了工业 70 75铝合金中细晶粒显微组织的演变。在工业生产条件下 ,70 75铝合金基体在锻造过程中可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 ,产生出平均尺寸小于 2μm的细小等轴再结晶晶粒结构 ,晶粒内包含... 利用多向大变形锻造工业工艺和显微组织观察 ,研究了工业 70 75铝合金中细晶粒显微组织的演变。在工业生产条件下 ,70 75铝合金基体在锻造过程中可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 ,产生出平均尺寸小于 2μm的细小等轴再结晶晶粒结构 ,晶粒内包含高密度位错与弥散细小的第二相粒子缠结。锻件经 390℃~ 45 0℃退火 1h后 ,晶粒尺寸仍在 2μm~ 3μm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多向大变形锻造 动态再结晶 细晶粒结构 退火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异步轧制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小兵 祖国胤 王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2-1207,共6页
研究退火温度对异步轧制法制备的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界面组织形貌,结合EDX、XRD分析界面物相成分,采用显微硬度和室温拉伸实验表征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异步轧制法制备的铜/铝复合板界面形变储能较... 研究退火温度对异步轧制法制备的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界面组织形貌,结合EDX、XRD分析界面物相成分,采用显微硬度和室温拉伸实验表征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异步轧制法制备的铜/铝复合板界面形变储能较高,退火温度为400℃时界面扩散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界面先后生成金属间化合物CuAl2、Cu9Al4、CuAl相,界面撕裂位置位于金属间化合物之间;界面层的显微硬度比基体的高,这是因为受到硬脆性化合物和高温软化的共同影响;退火温度越高,复合板抗拉强度越低,断裂伸长率越大。研究表明,异步轧制法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最佳退火温度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复合板 金属间化合物 退火 轧制复合 界面
下载PDF
冷轧钢卷产生粘结的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7
12
作者 罗裕厚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冷轧厂罩式炉退火时钢卷产生的粘结缺陷的分析 ,探讨了粘结产生的机理 ;通过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退火工艺条件、带钢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卷取张力、板形、平整工艺等 )的研究 。
关键词 冷轧钢卷 粘结 机理 控制 罩式炉 退火 平整
下载PDF
退火过程中AA3003铝合金的析出与再结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新明 吴文祥 +2 位作者 刘胜胆 蹇雄 唐建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硬度测试、电阻测试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不同冷变形量的AA3003合金在退火过程中析出与再结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0℃和500℃退火时均有大量第二相粒子析出;在300℃退火时,析出相优先在位错、亚... 通过硬度测试、电阻测试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不同冷变形量的AA3003合金在退火过程中析出与再结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0℃和500℃退火时均有大量第二相粒子析出;在300℃退火时,析出相优先在位错、亚晶界等点阵缺陷处形核,较大的冷轧变形量将导致更多的析出;而且在300℃退火时,析出发生在再结晶之前,导致再结晶晶粒粗大;而在500℃退火时,再结晶发生在析出之前,析出与冷轧变形量无关,并可获得晶粒细小的再结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3003铝舍金 析出 再结晶 退火
下载PDF
508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单毅敏 罗兵辉 柏振海 《铝加工》 CAS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阳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不同Mg含量、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的508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腐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g含量越低,合金中β相(Mg5A18)越少,耐蚀性越好;在轧制态以及150℃退火态,β相先沿晶界连续析出,... 通过阳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不同Mg含量、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的508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腐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g含量越低,合金中β相(Mg5A18)越少,耐蚀性越好;在轧制态以及150℃退火态,β相先沿晶界连续析出,耐蚀性较差;在200%退火态,β相在晶界以及晶内同时呈不连续的球状析出,耐蚀性好;在280℃、330℃退火态,β相沿晶界呈连续网状析出,耐蚀性差。通过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铝合金的腐蚀机理,为制定合理的热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耐蚀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退火 电化学 腐蚀
下载PDF
退火加热过程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进 毛卫民 +1 位作者 冯惠平 舒龙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42-46,共5页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EBSD微取向分析、晶粒尺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加热过程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箔在最终退火加热中分别经历了初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两个主要过程 ,两过程互有重叠 ,其中在 30 0℃适...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EBSD微取向分析、晶粒尺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加热过程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箔在最终退火加热中分别经历了初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两个主要过程 ,两过程互有重叠 ,其中在 30 0℃适当完成初次再结晶并在 5 0 0℃促使立方取向晶粒长大有利于提高最终的立方织构量 ;在 5 0 0℃长时间加热有可能诱发晶粒异常长大 ,并降低立方织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铝箔 立方织构 退火 再结晶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316L不锈钢的表层结构及硬度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爱香 刘刚 +3 位作者 周蕾 王科 杨晓华 李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582,共6页
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获得表面为纳米晶、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大的梯度组织.对SMAT前、后样品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真空退火.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0.5Tm(Tm为熔点)时,梯度组织中晶粒尺寸未发生明显变化,只... 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获得表面为纳米晶、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大的梯度组织.对SMAT前、后样品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真空退火.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低于0.5Tm(Tm为熔点)时,梯度组织中晶粒尺寸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在表面纳米晶层及其相邻的亚微晶层上因残余应力释放而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对应的硬度沿深度分布也未见明显的改变;当退火温度高于0.5Tm时,梯度组织发生回复和再结晶,加之残余应力大幅度下降,使硬度明显下降.与退火温度相比,退火时间对梯度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表面纳米化 退火 组织 硬度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轧制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傅定发 许芳艳 +2 位作者 夏伟军 刘天喜 陈振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对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了退火,研究了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00℃轧制后的AZ31镁合金薄板材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孪晶.退火后,孪晶逐渐消失,形成等轴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对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了退火,研究了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00℃轧制后的AZ31镁合金薄板材的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孪晶.退火后,孪晶逐渐消失,形成等轴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细化后长大.同时,退火后板材的抗拉强度略有下降,但伸长率有明显提高,在200℃退火120 min后,伸长率可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退火 再结晶 孪晶
下载PDF
奥氏体碳浓度不均匀在球化退火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魏成富 王学前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研究了球化加热时奥氏体内碳浓度均匀与否在球化组织形成及长大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球化加热时不仅需要保留尽可能多的剩余碳化物颗粒,还要促使奥氏体过冷分解时另一相(α)不受剩余碳化物的引领,而在远离碳化物的奥氏体深处单独... 本文研究了球化加热时奥氏体内碳浓度均匀与否在球化组织形成及长大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球化加热时不仅需要保留尽可能多的剩余碳化物颗粒,还要促使奥氏体过冷分解时另一相(α)不受剩余碳化物的引领,而在远离碳化物的奥氏体深处单独形核,从而抑制共析体核心的形成,并使两个相各自呈球状独立长大,最终获得粒状珠光体(Ps)。奥氏体内碳浓度的不均匀恰好起到这种作用,它是加速球化过程获得Ps组织的有效措施,在生产中应用能使球化的加热时间缩短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 奥氏体 球化机制 高碳钢 退火
下载PDF
钢的退火软化机理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宗昌 李文学 +2 位作者 高占勇 崔晓旭 顾容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分析了钢的退火软化机理,指出钢的退火软化应从固溶体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等方面降低对铁素体基体的硬化作用,同时使钢中析出的碳化物球状化、粗大化.对H13钢退火碳化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弥散度与硬度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碳... 分析了钢的退火软化机理,指出钢的退火软化应从固溶体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等方面降低对铁素体基体的硬化作用,同时使钢中析出的碳化物球状化、粗大化.对H13钢退火碳化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弥散度与硬度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碳化物体积分数一定时,硬度是碳化物颗粒平均直径的函数,颗粒直径越大,退火硬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软化 碳化物 弥散度
下载PDF
疲劳寿命计电阻变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胡明敏 周克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2-74,共3页
用退火去除电阻累计的方法,研究了3种交变应变量下疲劳寿命计电阻增加的机理,并对液氮处理和冷作变形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疲劳寿命计电阻增加的主要贡献来自基体原子排序的改变,而在较低应变水平下,位错和点缺陷是... 用退火去除电阻累计的方法,研究了3种交变应变量下疲劳寿命计电阻增加的机理,并对液氮处理和冷作变形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疲劳寿命计电阻增加的主要贡献来自基体原子排序的改变,而在较低应变水平下,位错和点缺陷是电阻增加的主要原因。冷作变形提高反向应变电阻值,低温下疲劳寿命计性能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周期应变 电阻器 退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