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 被引量:511
1
作者 高一虹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7-31,共5页
文化的"跨越"与"超越"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层面.前者的焦点是对具体的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有关交际能力的提高,后者的焦点是获得一般的、整体意义上的文化意识以及反思的、宽容的态度.在目前的中国英语教学中... 文化的"跨越"与"超越"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层面.前者的焦点是对具体的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有关交际能力的提高,后者的焦点是获得一般的、整体意义上的文化意识以及反思的、宽容的态度.在目前的中国英语教学中,"跨越"是文化教学的主要关注点,但"超越"应是更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 超越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载PDF
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 被引量:74
2
作者 罗婷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4,共6页
“互文性”这一术语是由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克里斯多娃最先提出和论述的 ,它对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互文性的定义、互文本的生成过程以及小说文本中的互文性内容这三个方面 ,来探讨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 “互文性”这一术语是由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克里斯多娃最先提出和论述的 ,它对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互文性的定义、互文本的生成过程以及小说文本中的互文性内容这三个方面 ,来探讨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 ,并指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文学研究和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一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文本理论 小说文本 传统文学 当代 后结构主义 超越 克里 理论家 西方
原文传递
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 被引量:73
3
作者 李心合 蔡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73,共7页
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财务报表分析的学科定名和框架安排已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扩展财务分析框架需要转换财务分析视角,包括价值创造、战略、价值链或价值网、生态化等,都应当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扩展后的财务分析框架,以... 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财务报表分析的学科定名和框架安排已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扩展财务分析框架需要转换财务分析视角,包括价值创造、战略、价值链或价值网、生态化等,都应当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扩展后的财务分析框架,以公司价值及其创造为目标,以战略分析为起点,以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和价值源泉分析为主体的分析架构。其中,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使用“五种状态”模型,价值源泉分析使用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模型,两种模型均内含财务、经营和生态的一体化运作,并将预测性分析寓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财务分析 框架 超越
下载PDF
论文学的主体性(续) 被引量:69
4
作者 刘再复 《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3-20,共18页
过去的鉴赏理论存在着两个基本缺陷,一是过份强调艺术鉴赏的认识论性质,二是过份强调艺术的思想灌输功能,从而造成接受主体性的削弱或丧失。艺术接受的本质是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使人变成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包... 过去的鉴赏理论存在着两个基本缺陷,一是过份强调艺术鉴赏的认识论性质,二是过份强调艺术的思想灌输功能,从而造成接受主体性的削弱或丧失。艺术接受的本质是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使人变成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包括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实现机制,使欣赏者超越现实关系和现实意识,以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即人性的复归);二是通过接受主体的创造机制,即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批评家作为艺术接受者的高级部分,它的主体性的实现,必须包括三级超越:一是与一般鉴赏者一样,必须超越现实意识,把自己升华到审美境界;二是在充分理解作家的同时超越作家的意识范围,发现作家未意识到的作品的价值水平以及作品的潜在意义,并以独特的审美理想进行审美再创造;三是在批评实践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超越自身的固有意识而实现批评主体结构的变革即实现自身的再创造;最后,批评从科学境界升华到艺术境界。本文还概述文学反映论的基本发展轮廓及文学主体性不断强化的历史,并对机械反映论进行反省,从而说明主体论在整个艺术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批评家 审美心理结构 反映论 作家 艺术接受 接受主体 审美理想 审美再创造 超越
原文传递
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 被引量:64
5
作者 吴卫华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6-100,共5页
在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上 ,简·奥斯丁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 ,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通过建构一个全知视角下具有一定限制性的叙述格局 ,完成了对文学经典叙述模式的超越。作家拒绝男性的宏大叙事和写作范式 ... 在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上 ,简·奥斯丁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 ,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通过建构一个全知视角下具有一定限制性的叙述格局 ,完成了对文学经典叙述模式的超越。作家拒绝男性的宏大叙事和写作范式 ,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写作立场 全知视角 叙述格局 文学经典 简·奥斯丁 女性文学 自身 超越 传统
下载PDF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 被引量:55
6
作者 丁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7,共10页
如果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仅仅定义在文学的范畴内去解析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现象,才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新时期文学”是对“现代性”的重温,90年代文学则渗透着正在进行的“... 如果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仅仅定义在文学的范畴内去解析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文学现象,才能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新时期文学”是对“现代性”的重温,90年代文学则渗透着正在进行的“后现代性”与尚未终结的“现代性”,而人性和人道主义的价值判断将超越一切历史与国界时空,也将成为“全球化”时代治史与衡量文本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现代性” 文本 后现代性 文学现象 人性 超越 范畴 终结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25
7
作者 钟陆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超越企业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超越资源和环保约束,超越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开拓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追求企业可持续增长而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超越企业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超越资源和环保约束,超越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开拓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不断追求企业可持续增长而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产权、战略、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家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涵 超越
下载PDF
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 被引量:49
8
作者 陈晓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9,共8页
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化与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期 ,中国一部分年轻作家热衷于书写苦难主题。这些作品或冷峻犀利 ,或生动尖锐 ,显示当代小说少有的力度。但这些作品在叙事上却隐含着内在矛盾。在对苦难主题进行描写时 ,大量的欲望... 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化与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期 ,中国一部分年轻作家热衷于书写苦难主题。这些作品或冷峻犀利 ,或生动尖锐 ,显示当代小说少有的力度。但这些作品在叙事上却隐含着内在矛盾。在对苦难主题进行描写时 ,大量的欲望化场景浮现于小说叙事的各个环节。在小说叙事的展开过程中 ,苦难主题逐渐迷失 ,苦难的本质难以被确认。那些由情爱变形而呈现的欲望化场景 ,更多的体现为当今消费社会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 ,它也表明当代小说在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结构中建立新的美学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当代小说 小说叙事 欲望 主题 情爱 迷失 内在矛盾 美学 超越
原文传递
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及其形而上性 被引量:35
9
作者 邹智勇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文化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演绎。以索尔·贝娄为代表的犹太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对犹太性进行了运思和阐发。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犹太性不仅解说了犹太民族的一贯难题 ,同时也揭示了整个西方社会的...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文化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演绎。以索尔·贝娄为代表的犹太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对犹太性进行了运思和阐发。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犹太性不仅解说了犹太民族的一贯难题 ,同时也揭示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生存困境 ,显示出了超越种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文学 当代 索尔·贝娄 生存困境 文学创作 运思 作家 形而上 超越 普遍
下载PDF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的两难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55
10
作者 章全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是一种趋势。但是,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还存在两难困境:如果不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会走入"镜花水月"的境地;如果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的相关机制又很欠缺。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是一种趋势。但是,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还存在两难困境:如果不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会走入"镜花水月"的境地;如果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研学旅行的相关机制又很欠缺。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我们寻求超越路径:立场坚定地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摆正研学旅行的"位置",明确研学旅行的人本价值与教育意义;加强研学旅行的理论建设,提升研学旅行的专业化程度;完善研学旅行顶层规划与设计,加大研学旅行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学校教学 两难困境 超越
下载PDF
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辉 王海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11,共7页
在我国,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高职衔接问题一直没有绕开社会政策导向、市场人才供求关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自身演变这三条历史逻辑的控制。以历史逻辑为视角,中高职衔接正处于中高职吸引力"被不足"... 在我国,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高职衔接问题一直没有绕开社会政策导向、市场人才供求关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自身演变这三条历史逻辑的控制。以历史逻辑为视角,中高职衔接正处于中高职吸引力"被不足"、中高职高端发展受限和职业教育体系代表性不足的现实困境中。实现超越,需回归职业教育"自然吸引力",拓展"后中高职衔接阶段"发展空间,丰富中高职关系内涵,满足终身学习社会的多种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体系 历史逻辑 困境 超越
下载PDF
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 被引量:41
12
作者 陆薇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3,共7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角度 ,探讨了年轻一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的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问题 ,说明这个发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自传性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将个人、家庭及民族的历史与政治问题编织到一起的民族寓... 本文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角度 ,探讨了年轻一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的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问题 ,说明这个发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自传性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将个人、家庭及民族的历史与政治问题编织到一起的民族寓言”。此外 ,本文还就美国学者菲立帕·卡夫卡对《骨》的二元对立式阅读提出质疑 ,认为书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在两种冲突 (文化、身份、性别等 )之间寻求消极的妥协与调和 ,从而获得“自我的整合”,而是超越了妥协与调和的模式 ,建立了自己新的话语方式。她所代表的是新一代美国华裔女性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小说 二元对立 自传性 美国华裔 民族寓言 故事 超越 自我身份 妥协
下载PDF
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丽莉 田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在诸多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中,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渐成体系,该理论在对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学说。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在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  在诸多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中,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渐成体系,该理论在对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学说。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在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从而纠正了管理主义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 批判 超越
原文传递
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魏传光 洪志雄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4年第4期10-17,共8页
作为在线开放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MOOC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并被称为是能够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力量。在将其与之前同样风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作对比后发现,MOOC相对于前者在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交互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然... 作为在线开放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MOOC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并被称为是能够颠覆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力量。在将其与之前同样风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作对比后发现,MOOC相对于前者在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交互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导致视频公开课发展陷入困境的其他一些问题,MOOC却不能完全解决。而且由于在线教育普遍存在人文主义缺失的问题,决定了MOOC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但作为教育领域的有益尝试,MOOC也给如今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视频公开课 超越 局限
下载PDF
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联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8,共28页
关键词 林纾 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 新文学 现代性 五四时期 超越 新文化 历史地位 事实
下载PDF
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 被引量:25
16
作者 穆光宗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4期45-53,共9页
提出了“丧失是老龄化根本挑战”的观点,并从超越的角度讨论了老龄政策设计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是老龄政策的基本依据应该是老年需求理论,二是建设性的老龄政策需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的满足和实现问题。超越丧失的力... 提出了“丧失是老龄化根本挑战”的观点,并从超越的角度讨论了老龄政策设计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是老龄政策的基本依据应该是老年需求理论,二是建设性的老龄政策需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的满足和实现问题。超越丧失的力量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蕴藏在老年人群的身上,所以满足老年高级需求,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支点 丧失 超越 老龄政策 老年需求
下载PDF
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被引量:38
17
作者 卢伟芬 邢志杰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 超越
下载PDF
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 被引量:37
18
作者 高峰 赵建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由于中西纪录片在历史传统、话语系统、审美取向、制作理念、营销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历程中面临无形而巨大的沟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概念切入,分析纪录片这一特定种类在跨... 由于中西纪录片在历史传统、话语系统、审美取向、制作理念、营销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历程中面临无形而巨大的沟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概念切入,分析纪录片这一特定种类在跨文化传播中受到的阻碍及超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障碍 超越 文化外交
下载PDF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比较 被引量:26
19
作者 丁念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3,共4页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 霍恩斯坦于1998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4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目标。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重要的区别,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实现了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 共同点 区别 超越
下载PDF
超越启蒙心态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杜维明 雷洪德 张珉 《哲学译丛》 2001年第2期48-54,共7页
关键词 启蒙心态 现代西方 自由 超越 平等 价值 意识形态 民主政治 人权 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