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 被引量:745
1
作者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80,共8页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也作了一点评论。共分五个部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家似性;(2)句法的象似性;(3)象似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4)象似性的认知原因;(5)汉语句法的象似性。文章认为,句法象似性的深入研究,应注重从认知角度探索句法规则约定俗成或“语法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认知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被引量:424
2
作者 王寅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9,共8页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其中心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 :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也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其中心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 :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也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验哲学 认知科学
原文传递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被引量:172
3
作者 朱永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共6页
自从Saussure( 1 91 6 )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在简要评介Saussure的观点及外界批评的基础上 ,就任... 自从Saussure( 1 91 6 )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在简要评介Saussure的观点及外界批评的基础上 ,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成立发表了见解。结论是 ,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以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着象似性 ,但就单个符号而言 ,任意性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原则。象似性原则应该被看作是对Saussure理论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
原文传递
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被引量:158
4
作者 王德春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语言单位 理据 任意 强调 索绪尔 论语 通论 时代
原文传递
语言的象似性探微 被引量:119
5
作者 杜文礼 《外国语文》 1996年第1期60-65,共6页
语言的象似性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英语在词汇和句法层次上存在的象似性问题,并指出语言的象似性现象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来。
关键词 语言交际 概念距离 句法 语言系统 语言单位 英语词汇学 语言学 句法层次 社会距离
下载PDF
再论语言符号象似性——象似性的理据 被引量:112
6
作者 王寅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共4页
笔者在1999年第5期《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发表了题为“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论述了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种种象似的现象。本文拟进一步从语言上(共时、历时、构词、数量统计、句法结构、多层面性共6个方面)和哲学上(语言世界观... 笔者在1999年第5期《外语与外语教学》上发表了题为“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论述了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种种象似的现象。本文拟进一步从语言上(共时、历时、构词、数量统计、句法结构、多层面性共6个方面)和哲学上(语言世界观多元论和滤减象似性)论述象似性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理据
全文增补中
标记象似性 被引量:98
7
作者 王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6,共6页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是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原则“语言任意性”的最大挑战。自C.S.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icon,index,spmbol)后,就使用iconicity(象似性)来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关系。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和...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是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原则“语言任意性”的最大挑战。自C.S.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icon,index,spmbol)后,就使用iconicity(象似性)来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关系。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现象大加研究,发现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沈家煊先生于1993年撰文介绍国外学者有关句法象似性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了3条句法象似原则: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笔者根据象似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又提出了另外3条像似原则: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本文拟介绍标记象似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标记
原文传递
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89
8
作者 王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语言符号象似性的研究情况,分析其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TG语法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以及Simone对象似性话语所作的语用分析。Simone将象似性话语分为4类:1、施为导向性话语;2、语外替代性话语;3、分布性话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语言符号象似性的研究情况,分析其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TG语法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以及Simone对象似性话语所作的语用分析。Simone将象似性话语分为4类:1、施为导向性话语;2、语外替代性话语;3、分布性话语;4、前后表因果的话语。笔者认为Simone的分类不尽合理,但却启发了我们对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象似性原则与许多语用学家(Grice, Horn, Levinson, Sperber & Wilson等)提出的语用原则之间存在很多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语用学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认知机制 被引量:69
9
作者 卢卫中 路云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传统语言学认为,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分别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手段来体现,属于表层/显性的语言衔接方式。本文作者认为,语篇的连贯性远不止表现在这些方面,同时还受到深层/隐性的衔接方式... 传统语言学认为,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法、词汇手段,分别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手段来体现,属于表层/显性的语言衔接方式。本文作者认为,语篇的连贯性远不止表现在这些方面,同时还受到深层/隐性的衔接方式的制约,主张象似性、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等主要认知原则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或者说,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的深层/隐性衔接手段。以此为基础,文章探讨了这三种深层/隐性衔接手段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性的生成与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 连贯 认知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 被引量:88
10
作者 文旭 江晓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 ,人们一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 ,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 ,人们一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 ,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畴的映射。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有关研究成果 ,试图从范畴的典型性、范畴的认知工具——隐喻、以及范畴化的象似动因来揭示语言现象中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化 典型理论 隐喻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 被引量:81
11
作者 储泽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1-417,共7页
本文主要从语用角度对汉语的"名+数量"语序做出解释。"数量+名"是常规的语序,而"名+数量"的语序,主要是说话者为使数量名短语所负载的信息成为注意的焦点、采用变序手段而产生的结果。本文还认为,"... 本文主要从语用角度对汉语的"名+数量"语序做出解释。"数量+名"是常规的语序,而"名+数量"的语序,主要是说话者为使数量名短语所负载的信息成为注意的焦点、采用变序手段而产生的结果。本文还认为,"名+数量"语序有时也是象似性的表现或语音节律的需要。总之,反常规的"名+数量"语序,主要是句法外因素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说话者 语用角度 汉语 句法 音节 常规 节律 解释
原文传递
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 被引量:67
12
作者 俞咏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9,共9页
"在+处所"短语是状语性处所范畴的一种语法形式,这种处所范畴由于语义指向不同,可以有前指施事和后指受事的差别,由于这种关系意义的差别以及动词的制约作用,处所范畴被次范畴化为[起点]、[原点]、[终点]的对立。"在+处... "在+处所"短语是状语性处所范畴的一种语法形式,这种处所范畴由于语义指向不同,可以有前指施事和后指受事的差别,由于这种关系意义的差别以及动词的制约作用,处所范畴被次范畴化为[起点]、[原点]、[终点]的对立。"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可以概括为[一位移]的施事[原点]、受事[原点]和[+位移]的受事[起点]、受事[终点]。在施动句中,这些语义功能受"PTS"等象似性( iconicity)原则制约,表[起点]和[原点]义的"在+处所",只有"在+ 处所+VP"一种自然语序;而表[终点]义的"在+处所",可以有"在+处所+VP"和"VP+在 +处所"两种自然语序。在语法上,指向施事的"在+处所"为VP的"外层短语"即"修饰语"; 指向受事的"在+处所"为VP的"内层短语",为动词的"补足语"。在状态句中,"在+处所" 的语义功能是单一的,为NP的[原点]义,其自然语序的制约原则为"参照物先于目的物"这一象似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语义功能 语序制约原则 语义指向 主要动词 受事宾语 关系意义 施事 自然语序 终点
原文传递
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ón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5
13
作者 胡壮麟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10,共10页
0.前言 美国语言学家、俄勒冈大学教授Talmy Givón自1970年以来以功能主义的观点从事语言学研究,成果累累,他前二十年的成就基本上总结于他1989年出版的《思维、语码和语境:语用学论文集》和分别于1984和1990年出版的《句法:功能... 0.前言 美国语言学家、俄勒冈大学教授Talmy Givón自1970年以来以功能主义的观点从事语言学研究,成果累累,他前二十年的成就基本上总结于他1989年出版的《思维、语码和语境:语用学论文集》和分别于1984和1990年出版的《句法:功能类型学导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书。 在《思维、语码和语境》一书中,Givón主要突出“语境”的思想,把语境分成共有的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者 功能语言学 非现实式 语法化 主题 虚拟语气 标记 被动语态 英语语法
原文传递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 被引量:78
14
作者 郭鸿 《外语研究》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长期以来 ,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在我国 ,尤其在 1999年王寅教授发表了有关语言符号象似性和向索绪尔挑战的文章和著作《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以来 ,我国学术界展开了大论... 长期以来 ,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在我国 ,尤其在 1999年王寅教授发表了有关语言符号象似性和向索绪尔挑战的文章和著作《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以来 ,我国学术界展开了大论战。与此同时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受到了置疑 ,他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受到了挑战。索绪尔的理论是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而语言符号任意性又是这个理论的支柱之一。因此 ,上述争论意义极为重大。笔者认为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它们各自的符号和象似性符号有着不同的概念 ,因此 ,不能用皮尔斯的象似性概念来评论索绪尔理论 ,否则争论永无休止 ,而且会把思想搞乱。要解决这个争论 ,必需彻底搞清这两大理论系统和它们各自的有关符号和语言任意性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任意 索绪尔 皮尔斯
下载PDF
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 被引量:67
15
作者 储泽祥 邓云华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6,共8页
指示代词的类型,一般认为包括二分和多分两类,但是,这里有个指示代词多分或二分的内部一致性问题,即:如果指方所、人或物的指示代词是多分的,那么,指时间、性状程度或方式的指示代词是否同样也是多分的?本文主要从共性入手,探讨不同语... 指示代词的类型,一般认为包括二分和多分两类,但是,这里有个指示代词多分或二分的内部一致性问题,即:如果指方所、人或物的指示代词是多分的,那么,指时间、性状程度或方式的指示代词是否同样也是多分的?本文主要从共性入手,探讨不同语言指示代词的类型问题。我们以多分与二分为变异因素,考察指方所、人或物、时间、性状程度或方式等指示代词的共性变异限度,限度的两极是全部多分(如哈尼语、黎语)与全部二分(如壮语、佤语),中间是不典型的多分或二分现象(部分多分、部分二分,如白语、基诺语)。这样做,就把共性与类型研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还给出了倾向性明显的蕴涵共性序列:性状程度或方式>时间>人或物>方所。本文重视序列的连续性、空间性,并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多分指示代词的象似性表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多分现 二分现 蕴涵共 空间
原文传递
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 被引量:69
16
作者 王寅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因此,在语言形式与所指(世界特征、经验结构、思维规律、概念框架、...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因此,在语言形式与所指(世界特征、经验结构、思维规律、概念框架、语义系统)之间存在很多可论证的象似性关系.本文拟进一步论述象似性和任意性之间的差异,并认为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任意
下载PDF
象似说与任意说的哲学基础与辩证关系 被引量:65
17
作者 王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近来认知语言学家基于体验哲学提出语义认知观 ,认为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 ,是人类自身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 ,在语言形式与所指 (客观现实、经验结构、概念框架、所表意义 ...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近来认知语言学家基于体验哲学提出语义认知观 ,认为意义是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 ,是人类自身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 ,在语言形式与所指 (客观现实、经验结构、概念框架、所表意义 )之间存在很多可论证的理据性关系 ,但有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本文就此对有关术语的含义再做说明 ,以消除误解 ,并论述两种观点的哲学基础 ,提出象似性辩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
下载PDF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被引量:65
18
作者 王艾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共8页
在语言理据研究中,存在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主要有:(1)任意性的构件是什么?在目前的研究中时而称"声音和意义",时而称"名称和事物"等等,这影响着有关研究的科学性。(2)如何正确对待索绪尔的任意说?人们往往认为索... 在语言理据研究中,存在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主要有:(1)任意性的构件是什么?在目前的研究中时而称"声音和意义",时而称"名称和事物"等等,这影响着有关研究的科学性。(2)如何正确对待索绪尔的任意说?人们往往认为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否认了理据性,其实不然。(3)单纯符号有无理据性?回答是肯定的,单纯符号没有内部形式,但不等于没有理据。(4)任意性和理据性在语言中的地位如何?它们不是水火不容,而是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 理据 内部形式 理据制约
下载PDF
词序的认知基础 被引量:56
19
作者 卢卫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共5页
语言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 ,是心理的表征。语言构成成分之间不是无序的、杂乱的 ,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同样 ,凝固词的构成成分之间的线性排列次序也反映出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轨迹 ,即词序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词序主要受时间顺序、... 语言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 ,是心理的表征。语言构成成分之间不是无序的、杂乱的 ,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同样 ,凝固词的构成成分之间的线性排列次序也反映出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轨迹 ,即词序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词序主要受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序 认知 词类 语言 构成成分
下载PDF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 被引量:55
20
作者 王寅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象似性是当今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语言形式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映照性相似对应的现象,这是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初充。象生与任意性之争由已久,可大致分为3个时期:... 象似性是当今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语言形式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映照性相似对应的现象,这是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初充。象生与任意性之争由已久,可大致分为3个时期:1)两论相诗时期;2)索绪尔时期;3)后索绪尔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语言学 简史 语言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