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 被引量:106
1
作者 陈章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近些年来,我国的"语言资源"热逐渐形成,但有待进一步升温,而过去将语言视为问题的认识正在淡化。其实语言有两重性,既是社会资源,又是麻烦问题,二者总是相伴出现相互转化的,从而促进语言的演变与发展。论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 近些年来,我国的"语言资源"热逐渐形成,但有待进一步升温,而过去将语言视为问题的认识正在淡化。其实语言有两重性,既是社会资源,又是麻烦问题,二者总是相伴出现相互转化的,从而促进语言的演变与发展。论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具体论述了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的关系和语言资源的形成、分类及其性质转化以及语言问题的构成、表现、转化及其与语言安全的关系。论文还对"语言问题"与"语言安全"作了描述与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资源 语言问题 语言安全 形成 表现 转化
下载PDF
当今人类三大语言话题 被引量:70
2
作者 李宇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语言规划领域,人类自古至今讨论的话题主要有三:语言问题、语言资源和语言权利。本文根据当今世界和中国语言生活的状况,对这三大话题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进行新世纪语言普查、语言功能规划以及当今国家语委的职责等问题。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问题 语言资源 语言权利
下载PDF
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现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6-21,共6页
语言服务有微观和宏观双重含义。各类微观层面的语言服务都是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同语种、不同语言要素的语言资源都是语言服务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服务既是解决语言问题的过程,也是可能产生语言问题的过程。宏观层面的语言服... 语言服务有微观和宏观双重含义。各类微观层面的语言服务都是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同语种、不同语言要素的语言资源都是语言服务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服务既是解决语言问题的过程,也是可能产生语言问题的过程。宏观层面的语言服务是对语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语言问题的妥善解决。无论微观还是宏观,语言资源、语言问题与语言服务三者关系都非常密切。因此,需要加强语言资源管理,解决语言问题,提高语言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服务 语言资源 语言问题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宇明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共8页
新的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带来了语言间更大的不公平 ,并威胁着许多语言的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语言竞争中 ,汉语有优势也有劣势。中国应有明确的语言对策 :通过推广普通话、完善汉语汉字的规范标准... 新的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带来了语言间更大的不公平 ,并威胁着许多语言的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语言竞争中 ,汉语有优势也有劣势。中国应有明确的语言对策 :通过推广普通话、完善汉语汉字的规范标准、推行和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等措施 ,使汉语固本强体 ;通过语言信息处理和网络数据库的快速建设 ,争夺虚拟空间的汉语地位 ;通过一系列汉语国际传播的措施 ,使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数字鸿沟 语言问题 语言对策
下载PDF
语言规划 被引量:29
5
作者 胡壮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3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一 历史的简单回顾 “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的名称从词源史来说为时不长,1957年由威因里希(Ureil Weinrich)首先提出,1959年豪根(Haugan)在文献中正式运用(Jahr 1992)。这并不意味着语言规划在六十年代以前没有存在过。即以文... 一 历史的简单回顾 “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的名称从词源史来说为时不长,1957年由威因里希(Ureil Weinrich)首先提出,1959年豪根(Haugan)在文献中正式运用(Jahr 1992)。这并不意味着语言规划在六十年代以前没有存在过。即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例,佛洛伦斯(1592)、法国(1635)、西班牙(1713)、瑞典(1786)都纷纷成立负责语言研究的科学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问题 语言社团 可替换 元规划 国语 汉字简化 词汇 发展中社会 正字法
下载PDF
略论符号学的翻译观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进德 《中国翻译》 1988年第1期6-9,共4页
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深入了解翻译的规律,全面把握翻译的实质,就必须扩大视野,在继续肯定翻译是语言或言语活动的同时,去开拓语言以外的研究领域。在采用一些新的、或过去不曾采用过的理论工具对翻译... 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深入了解翻译的规律,全面把握翻译的实质,就必须扩大视野,在继续肯定翻译是语言或言语活动的同时,去开拓语言以外的研究领域。在采用一些新的、或过去不曾采用过的理论工具对翻译进行多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翻译家 翻译理论 翻译观 语言问题 文化信息 社会文化 理论模式 研究领域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谈谈编辑工作 被引量:26
7
作者 吕叔湘 《中国出版》 1981年第4期1-11,共11页
陈原同志原来约我来讲语言问题,我考虑以后,还是讲讲编辑工作。大概一个人干哪一行,就觉得哪一行不容易谈,因为我做语言工作,就觉得语言问题不大好谈。我也做过编辑工作,多少知道一点,因为只知道一点儿,所以胆子就比较大。正如有些书生... 陈原同志原来约我来讲语言问题,我考虑以后,还是讲讲编辑工作。大概一个人干哪一行,就觉得哪一行不容易谈,因为我做语言工作,就觉得语言问题不大好谈。我也做过编辑工作,多少知道一点,因为只知道一点儿,所以胆子就比较大。正如有些书生喜欢谈兵,有些将军喜欢作诗,大概都是这样一种情况。我的编辑经验是这样,49年我在开明书店当编辑有一年时间,从78年《中国语文》复刊以来到现在,编了三年杂志。在开明书店实际上是在那儿编《文言读本》,没搞一般的编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部 开明书店 稿子 作者 中国语文 语言问题 文章 出版工作 商务印书馆
下载PDF
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家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4,共11页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已不可能只在自身封闭的语言文化体系内发展,它需要在"求异"中拓展、激活和变革自身。在"五四"前后,翻译对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曾起到"接生"作用,在此后新诗的发展中,翻译,尤其是那...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已不可能只在自身封闭的语言文化体系内发展,它需要在"求异"中拓展、激活和变革自身。在"五四"前后,翻译对一种新的诗歌语言曾起到"接生"作用,在此后新诗的发展中,翻译,尤其是那种"异化的翻译"已成为新诗"现代性"艺术实践的一部分,成为推动语言不断变革和成熟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文革"后期,正是"翻译体"的影响,带动了一种被压抑的语言力量的复苏。在今天的语言创造中,我们依然需要一个他者,需要某种自我更新和超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问题 中国新诗 翻译体 语言力量 “现代性” 20世纪 文化体系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 被引量:24
9
作者 沈骑 夏天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6-885,960-961,共10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问题和语言规划正成为国际社会语言学研究新热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中国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问题也亟待系统开展。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国际学术交流领域语言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问题和语言规划正成为国际社会语言学研究新热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中国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问题也亟待系统开展。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国际学术交流领域语言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国际学术交流领域语言问题和语言规划研究的方法,首次提出一个基于不同对象层次、多问题领域的语言规划分析框架,希冀以此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语言问题 语言规划
原文传递
我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22
10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语言问题 研讨会 2000年10月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球经济一体化 纪要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语文 民族语言 民族研究所 学会秘书长 专家学者 杂志社 周庆生 副主编 语言 发言 单位 主持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语言规划简述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福根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语言规划 澳大利亚英语 语言政策 语言测试 土著语言 标准英语 英语教学 语言教学 语言问题 社区语言
下载PDF
文学文本互文类型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董希文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互文理论 文学文本 类型分析 解构主义 语言问题 文化价值 “对话” 意义阐释 巴赫金
下载PDF
城市农民工的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夏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在城市里不同交际领域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情况、普通话交流能力、普通话熟练程度、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了该群体的语言资源现状。揭示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普通话水平和加强农民工自觉使...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在城市里不同交际领域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情况、普通话交流能力、普通话熟练程度、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了该群体的语言资源现状。揭示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普通话水平和加强农民工自觉使用、保护方言资源意识,是目前最突出的两个语言问题,而加强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将农民工语言资源管理纳入国家语言规划范围之内,是解决农民工群体语言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语言资源 语言行为 语言能力 语言意识 语言问题 规划
下载PDF
英汉写作过程和结果对比——对4名大学生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鑫 赵永青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2008年第3期9-15,共7页
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对4名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英汉写作过程进行观察,比较写作过程中决定表述所表现的几个主要关注点,分析英汉写作过程与写作结果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语言写作中都最关注内容和语言;英语水平的不同造成被试... 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对4名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英汉写作过程进行观察,比较写作过程中决定表述所表现的几个主要关注点,分析英汉写作过程与写作结果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语言写作中都最关注内容和语言;英语水平的不同造成被试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对语言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在同时关注方面的不同。研究还发现,英语水平影响到写作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排除该因素,写作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关注是否均衡以及同时关注两个或以上方面的数量都影响写作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过程 大学生 英汉 英语水平 个案 对比 语言问题 有声思维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事实、评估和可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祥龙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76,共12页
The paper first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s of more than thirty years’think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rtin Heidegger and Lao-Zhuang Taoism.Among the facts,two are seldom known.Based on them,a conclusion is ... The paper first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s of more than thirty years’think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rtin Heidegger and Lao-Zhuang Taoism.Among the facts,two are seldom known.Based on them,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Heidegger’s interests in Taoism come from certain inner philosophical motives.Secondly,the cautious and conservative side of Heidegger’s views on the communicability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oughts is examined.By finding its reasons,the paper responses the skepticism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Heidegger and eastern thought.Finally,it is approached what possibilities of dialogue can be found between Heideggerian and Chinese ancient thoughts.They are positive in quite a few cases,but include some negative or critical ones from Chinese side also.All benefit a deeper self-recogni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中国哲学 评估 “东亚” 语言问题 日本学者 研究者 意识
原文传递
我的诗歌观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文波 《诗探索》 1998年第4期148-156,共9页
1.何谓诗人 本来,何谓诗人,是人们都清楚的,但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却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因此,重新提出何谓诗人,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次自我强调。塞弗尔特曾经说过: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埃兹拉·庞德也谈到过:诗人是世界上... 1.何谓诗人 本来,何谓诗人,是人们都清楚的,但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却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因此,重新提出何谓诗人,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次自我强调。塞弗尔特曾经说过: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埃兹拉·庞德也谈到过:诗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这些是从大的方面对于诗人存在的意义的肯定。既然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写作 语言问题 先锋性 埃兹拉·庞德 话语场 “乌托邦” 韵律 客观标准 话语方式 经说
原文传递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一) 被引量:16
17
作者 于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03-307,共5页
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数家长受到儿童说话晚、口齿不清、发音错误等问题的困扰,找不到相应的医疗部门解决此问题。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达到17%,3岁达4%~7.5%,6岁达3%~6%[1]。学龄前儿童中,约7%~10... 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数家长受到儿童说话晚、口齿不清、发音错误等问题的困扰,找不到相应的医疗部门解决此问题。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达到17%,3岁达4%~7.5%,6岁达3%~6%[1]。学龄前儿童中,约7%~10%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而3%~6%的儿童有言语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尤为重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言语语言障碍 早期干预治疗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问题 口齿不清 发音错误 医疗部门
下载PDF
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曲彦斌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235,共6页
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 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的隐语行话,其使用与传承是现实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隐语行话的传承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语言现象和问题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语行话 语言生活 语言问题
下载PDF
论双语社会香港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德春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共6页
香港的双语现象一直是许多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今年七月一日,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庆贺香港的回归,同时也为了引起人们对香港回归后语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教学语言 香港语文 应用文写作 正式语文 公务员 汉民族共同语 双语现象 语言问题 九七回归
原文传递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问题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利奥·里奥斯(著) 栾昀(译)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62,共8页
加泰罗尼亚人是西班牙三个"历史民族"(nacionalidades hist6ricas)之一,其他两个是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历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同感,在西班牙民主制度重建之初,《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例》就获得了通过,这满足了... 加泰罗尼亚人是西班牙三个"历史民族"(nacionalidades hist6ricas)之一,其他两个是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历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同感,在西班牙民主制度重建之初,《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例》就获得了通过,这满足了他们自我治理(autogobierno)的愿望。然而,自治条例修改的失败,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与中央政府的分歧日益激化,其分离主义诉求现日趋高涨,成为未来三年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加泰罗尼亚 自治 独立 财政赤字 语言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