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仙”与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 被引量:22
1
作者 袁宪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1,共6页
“水仙”描写了大自然的风光以及诗人在自然风光里的感受。然而 ,在更深一个层次上 ,这首诗蕴含着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 :诗人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在孤独中漫游于山涧林丛 ,寻觅思想的自由和人类的解放。正寻觅间看到一片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水仙”描写了大自然的风光以及诗人在自然风光里的感受。然而 ,在更深一个层次上 ,这首诗蕴含着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 :诗人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在孤独中漫游于山涧林丛 ,寻觅思想的自由和人类的解放。正寻觅间看到一片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的水仙激动不已 ,并获得诗的灵感 ,“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造就诗人创作诗歌的冲动。诗人把一首诗歌的产生比作一个神子 (adivinechild)在圣河里的降生。诗人在最后一个诗节里描写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华兹华斯 诗学 诗歌 学理 描写 浪漫主义 自由 自然 灵感
下载PDF
翟永明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超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146,共13页
谈及翟永明诗歌,最容易出现的词语就是“女性诗歌”。女性诗歌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何为“女性文学”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女性文学”被泛指为女性写作的文学,即使在国外,“women’s literature”也是一个被长... 谈及翟永明诗歌,最容易出现的词语就是“女性诗歌”。女性诗歌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何为“女性文学”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女性文学”被泛指为女性写作的文学,即使在国外,“women’s literature”也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熟语”。大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涵盖范畴被自觉地约小,特指由女作家、女诗人创作的,表现女性生存和生命经验的作品。这的确是认识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永明 “女性文学”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50年代 诗人创作 生命经验 女性生存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与文人“雅集”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宗宙 《盐业史研究》 2001年第2期37-40,共4页
明清时期,扬州以两淮盐运集散中心地的地位,拥有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加之盐商的招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士聚集扬州。此间,扬州文人雅集连绵不断,精彩纷呈,对推动和促进诗文创作乃至我国文化事业的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晴清时期 扬州盐商 诗人创作 文人 文学活动
下载PDF
论戴望舒晚年的创作思想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44,共18页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戴望舒 创作时间 创作思想 命运 晚年 等待 发掘 抗战 史料
下载PDF
洞悉物色之动,感听沁人诗情——巧谈初中诗歌教学之法
5
作者 宗琪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1期21-22,共2页
古代诗歌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学魅力的作品,诗人缘情造境,执术驭篇,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将客观事物与个人情感结合,创造出物我融一的诗境。所以,刘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这样描述诗人的创作行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古代诗歌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学魅力的作品,诗人缘情造境,执术驭篇,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将客观事物与个人情感结合,创造出物我融一的诗境。所以,刘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这样描述诗人的创作行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无论是情感,还是辞章都将围绕物色之动奇妙展开,并在物我融一、诗意飘然中达到高潮。这是诗人创作的规律,也是古代诗歌创作约定俗成的方式。教师可以遵循这一创作规律,循序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捕捉典型客观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古代诗歌 缘情 创作规律 诗歌教学 创作行为 艺术感受力 文学魅力
下载PDF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
6
《山东画报》 2024年第9期128-128,F0003,共2页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是对目前活跃在文坛的80后诗人创作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整体的阶段性总结,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创作风貌与文学实绩。80后的诗歌创作,既不急于标张自我文化身份的独异性,也不刻意强调与前代的继承性,...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是对目前活跃在文坛的80后诗人创作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整体的阶段性总结,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创作风貌与文学实绩。80后的诗歌创作,既不急于标张自我文化身份的独异性,也不刻意强调与前代的继承性,在诗风上是相当“稳健”的一代。80后诗人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表达个性各自有鲜明不同,他们的创作有着从容不迫的气度,或充满知性,或具有先锋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创作风貌 诗歌创作 阶段性总结 独异性 情感共同体 系统梳理 继承性
原文传递
漫谈W·H·奥登的爱情诗 被引量:2
7
作者 罗达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4-21,共8页
以文本批评为基础 ,以主题探讨为主线 ,对在上世纪 2 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产生重要影响的英国著名诗人W .H .奥登以爱为主题的部分诗篇进行分析和讨论 ,旨在加深对这位诗人创作思想和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
关键词 诗人创作 爱情诗 文本批评 主题 诗篇 主线 读者 兴趣 理解 英国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的美学之旅:宋代诗歌的艺术心理学
8
作者 张恒通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唐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绚烂的文采意境、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精湛的创作技巧,让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然而,宋代诗人并未执着于对唐诗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诗歌的传承,... 唐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绚烂的文采意境、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精湛的创作技巧,让诗歌艺术达到了巅峰。然而,宋代诗人并未执着于对唐诗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诗歌的传承,也是诗人心理特质和审美追求的体现。在对宋代诗歌进行探究时,我们要深入理解诗人创作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从艺术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引导学生对杨万里、陆游和苏轼等宋代杰出诗人及其代表作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宋代诗歌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人 诗人创作 诗歌艺术 艺术心理学 宋代诗歌 杨万里 陆游 心理过程
下载PDF
自觉担当起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的责任——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纪实
9
作者 王黎娜 韦树定 +12 位作者 石玉 石任之 邢建建 刘斌 孙伟 李明 李伟亮 李俊儒 余越 杨强 程悦 曾拓 蒙显鹏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9期138-141,共4页
2024年7月19日上午,中华诗词研究院在京举办了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与会青年诗人代表围绕中华诗词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选评与当代诗词经典化,以及青年诗人在传承和发展诗词文化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言。《中... 2024年7月19日上午,中华诗词研究院在京举办了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与会青年诗人代表围绕中华诗词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选评与当代诗词经典化,以及青年诗人在传承和发展诗词文化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言。《中华书画家》杂志特刊载部分内容,以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诗人 诗人创作 当代诗词 诗词文化 中华诗词 活动纪实 经典化 优秀青年
原文传递
徐德凝:诗歌与古建交融共生
10
作者 米兰 《商业文化》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从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古建筑修复专家,到“大连市建市百年卓越贡献奖”“大连市十佳艺术家”“亚洲和平诗人创作大奖”“建设美丽中国·光彩公益文化事业十大功德人物奖”获得者,徐德凝是好几个行业... 从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古建筑修复专家,到“大连市建市百年卓越贡献奖”“大连市十佳艺术家”“亚洲和平诗人创作大奖”“建设美丽中国·光彩公益文化事业十大功德人物奖”获得者,徐德凝是好几个行业里的顶尖人物。2023年4月26日,古建筑修复专家、诗人徐德凝来到有500年历史的北京古建筑地标——北京东城区角楼图书馆,参加北京“书香北京-悦读角楼四月书香读书季”活动。“徐德凝新诗集《边走边唱》新书发布会及朗诵会”是活动之一,著名朗诵家胡乐民、张松松、若丹等人朗诵徐德凝笔下的中国新时代的颂歌,传递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光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做了专题报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徐德凝修缮了无数的古建筑,但是,徐德凝始终看重自己的诗人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修复 新书发布会 朗诵会 北京东城区 中国新时代 凤凰卫视 诗人创作 徐德
下载PDF
冯乃超的《红纱灯》和法国象征主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利克 张文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第2期265-285,共21页
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象征主义浪潮也影响到了中国。这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在这个时期,李金发(1901—1976)、穆木天(1900—1981)、王独清(1878—1940)、戴望舒(1905一1950)、何其芳(1912—1977)和冯乃超(901—1983)等诗人创作... 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象征主义浪潮也影响到了中国。这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在这个时期,李金发(1901—1976)、穆木天(1900—1981)、王独清(1878—1940)、戴望舒(1905一1950)、何其芳(1912—1977)和冯乃超(901—1983)等诗人创作了象征派的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象征主义 穆木天 诗人创作 李金发 戴望舒 何其芳 红纱灯 诗歌精神 中国现代诗歌 魏尔仑
下载PDF
诗酒飘香 悦享世界 不断打造文化生产力——“一带一路”西凤酒诗词大会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12
作者 张卫 王卫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自古以来,诗和酒便是文人雅士的最爱,李白的好友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牧在大醉后写下了“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的千古绝句。酒为诗人带来了源... 自古以来,诗和酒便是文人雅士的最爱,李白的好友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牧在大醉后写下了“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的千古绝句。酒为诗人带来了源源不断、千奇百怪的灵感,帮助诗人创作出了无数的传世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文人雅士 《饮中八仙歌》 西凤酒 诗酒 传世佳作 一带一路 李白
下载PDF
唐人绝句独创的时空写作
13
作者 蔡宗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8期59-60,共2页
诗人创作诗歌之时有意地编织时间与空间经验、扩大时空张力,其目的是为读者带来不同艺术审美体验。要将这种美感体验顺利传递给读者,诗人须突破两个书写限制:一是突破文本空间限制,如杨万里言“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在有限的字数... 诗人创作诗歌之时有意地编织时间与空间经验、扩大时空张力,其目的是为读者带来不同艺术审美体验。要将这种美感体验顺利传递给读者,诗人须突破两个书写限制:一是突破文本空间限制,如杨万里言“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在有限的字数里纳人无限的时空情思,做到“涵括一切,笼罩万有,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很难;二是在每个主题预设下的时空书写范式中,创造新的时空书写方式。本文分析诗人们如何突破两大书写限制,创造出新的时空世界与抒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文本空间 杨万里 抒情空间 美感体验 时间与空间 书写方式 书写范式
原文传递
常意写深远,缘“画”寄幽情
14
作者 胡祥友 《初中生必读》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 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画家和诗人,诗画相融,便是意境,诗画相并,即为“题画诗”。诗人创作题画诗,既能展示才华,又能体现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故而题画诗至宋代蔚然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蔚然大观 绘画技艺 精神诉求 诗人创作 人格风范 自然风光 文人画
原文传递
春日思念
15
作者 张照生 《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上旬)》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问答:1秦地大概指哪里?答秦地指今日陕西大部与甘肃东南一带.2古代妻子对丈夫有哪些尊称?答君、良人、郎、郎君、郎主、相公等.练习:古代交通不便,思念成为诗作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古代诗人创作了许多关于思念的诗句,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吧.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思念 秦地
原文传递
借意象悟诗理——以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教学为例
16
作者 万鹏 《湖北教育》 2024年第32期53-54,共2页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这土地》能凸显诗人创作的独特性。阅读这篇经典诗作,教师可以从意象切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现思想与感情方式的独特性。一、明确意象内涵,进入诗歌意境以...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这土地》能凸显诗人创作的独特性。阅读这篇经典诗作,教师可以从意象切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现思想与感情方式的独特性。一、明确意象内涵,进入诗歌意境以意象为媒介阅读诗歌,有助于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导入新课后,笔者先从学情出发讲解意象的内涵:“意象”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然后,笔者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比如诗歌经常选用“月亮”这个客观物象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境 现代诗歌 客观物象 诗人创作 中心意象 意象内涵 艾青诗歌 情感共鸣
下载PDF
玛拉沁夫语言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额尔敦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年第3期43-45,共3页
玛拉沁夫——牧民的儿子,草原之骄子。他是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颇有名声的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主要代表。195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至今他已... 玛拉沁夫——牧民的儿子,草原之骄子。他是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颇有名声的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主要代表。195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至今他已经有整整四十年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拉沁夫 少数民族作家 语言艺术 创作思维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传统 汉族文学 诗人创作 英雄史诗
下载PDF
戴望舒晚年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彬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3-141,共9页
在戴望舒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以抗战爆发为标志,把诗人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45年5月31日创作的《偶成》是其正式发表的最后一首诗。但是,从目前新发掘的史料来看,这一界定是不正确的。在《偶成》以后的一年时间中,诗人又创作了... 在戴望舒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以抗战爆发为标志,把诗人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45年5月31日创作的《偶成》是其正式发表的最后一首诗。但是,从目前新发掘的史料来看,这一界定是不正确的。在《偶成》以后的一年时间中,诗人又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以下简称《手掌》)和《等待(二)》两首诗,只是诗人在尾注把创作时间有意前移,遮掩了真实的过程。在深入考察和辨析这一矛盾现象时,我们既看到一些历史风云际会,也看到诗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痛苦,甚至关乎一代诗人和知识分子的命运,掩卷深思,不禁令人心潮难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戴望舒 诗歌创作 创作时间 命运 晚年 等待 发掘 抗战 史料
原文传递
黄钟如涛唱大风 中国古代军旅诗个性与风格略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鹏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4-33,共10页
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向上的格调 ,构成了中国古代军旅诗特有的个性和风格。古代军旅生活的豪放、严峻和艰辛 ,铸就了军旅诗人创作上的大气磅礴与恢宏奇谲 ,也坦陈了他们生命中辉煌灿烂的历史。出征与远戎、守边与思乡、鏖战与牺牲 ,都... 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向上的格调 ,构成了中国古代军旅诗特有的个性和风格。古代军旅生活的豪放、严峻和艰辛 ,铸就了军旅诗人创作上的大气磅礴与恢宏奇谲 ,也坦陈了他们生命中辉煌灿烂的历史。出征与远戎、守边与思乡、鏖战与牺牲 ,都在他们雄性的歌唱中闪烁出瑰丽的光彩。中国古代军旅诗中所表现出的悲怆威壮色调与浓烈厚重的爱国情结 ,构成了军旅诗波澜壮阔的声势与风雷浩荡的品格 ,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学价值。这些诗不仅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也标识了军旅文学在时代的流变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容撼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诗 思乡 悲怆 瑰丽 豪放 军旅文学 诗人创作 歌唱 风格 色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