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4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2
1
作者 许若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3-66,共4页
认知行为疗法是以认知治疗技术为基础,由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相互吸纳、相互补充形成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它包括三大基本理论和四个技术实施步骤。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践中,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是以认知治疗技术为基础,由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相互吸纳、相互补充形成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它包括三大基本理论和四个技术实施步骤。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践中,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认知水平、缓解情绪障碍、促进认知功能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情绪调适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被引量:97
2
作者 龙瑞芳 李连启 《山东精神医学》 2001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根据护理诊断确定认知行为治疗的靶症 状,每周2次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两组病人入院时及以后...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根据护理诊断确定认知行为治疗的靶症 状,每周2次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两组病人入院时及以后每20天进行BPRS、SANS、SAPS、NOSIE评定一次。结果 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病人的BPRS、SANS量表评分逐渐下降,NOSIE量表评分逐渐提高,SAPS评分无显著的变化。结论 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能较早地减轻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97
3
作者 曾祥龙 刘翔平 于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0-1026,共7页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治疗师Steven C.Hayes提出。作为基于正念技术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之一,该疗法以功能情境主义为哲学基础,立足于人类认知和语言基本性质的实证研究,旨在...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治疗师Steven C.Hayes提出。作为基于正念技术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之一,该疗法以功能情境主义为哲学基础,立足于人类认知和语言基本性质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平衡接纳与改变来提高心理灵活性。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在相当广泛的临床问题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与CBT等传统疗法的对比中展现优势。ACT的临床效果和技术细节可做进一步研究,该疗法与CBT的融合及其在临床领域之外的应用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与承诺疗法 正念 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代行为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80
4
作者 张银玲 雷鹤 张茹英 《护理研究》 2001年第3期125-126,共2页
为指导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中更好地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重点介绍了护理工作中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确认阶段、帮助和改变阶段及结束阶段 ,详细描述了认知重建法、放松训练法、脱敏法、学习法和奖励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护理 认知重建法 放松训练法 脱敏法
下载PDF
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2
5
作者 刘兴华 韩开雷 徐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先后对6例患者进行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来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先后对6例患者进行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来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追踪评估,其中YBOCS采用周测施测。结果:多基线个案设计的图形观察分析表明,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强迫症状有明显减轻的趋势,其治疗效果在追踪期得到了维持。Wilcoxon相关样本检验发现,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及YBOCS总分、强迫思维分量表分、强迫行为分量表分均是后测低于前测,而FFMQ的观察、描述、正念行动和不判断得分均是后测高于前测。结论: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未来需要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该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正念 认知行为疗法 多基线个案设计
下载PDF
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情绪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2
6
作者 陈烨 朱晓燕 +1 位作者 刘洪珍 孙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 探讨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某三甲医院心内各科住院的80例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 探讨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某三甲医院心内各科住院的80例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3、6个月后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141,P〈0.05;F组间=8.534,P〈0.01;F交互=6.729,P〈0.01).干预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咨询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并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 抑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运用现况及展望 被引量:63
7
作者 张雅坤 周玲君 +3 位作者 郭振华 庹焱 徐燕 赵继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 ,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 ,认知行为疗法在疼痛治疗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放松疗法、注意力训练等一套有... 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 ,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 ,认知行为疗法在疼痛治疗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放松疗法、注意力训练等一套有计划、有特色的治疗方案 ,改变了患者对疼痛的错误认知 ,减轻了疼痛程度 ,提高了生命质量 ,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疼痛 心理疗法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8
作者 高燕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在改善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颅内脑肿瘤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认知...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在改善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颅内脑肿瘤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随访2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SCL-90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SCL-90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普遍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将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音乐疗法 颅脑肿瘤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 被引量:59
9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5 位作者 张咏梅 卢巧云 王丹丹 尹玲 陈耀琦 邹晓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9例产后42天的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产后护理(对照组,n=128),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心理治疗组,n=121)。在产后6、12、18和24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EP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产后6、12、18、24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共213例患者(心理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心理治疗组的EPDS总分[(11.3±2.9)vs.(13.6±3.5)]、PSQI总分[(9.5±3.7)vs.(12.1±4.1)]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在研究的各阶段,两组的EPDS和PSQI总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治疗组的降分率高于对照组的同期降分率(均P<0.01)。干预后,与同一阶段的对照组相比,心理治疗组的入睡时间更短(P<0.01)、睡眠时间更长(P<0.05)、夜间觉醒次数更少(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系统性家庭疗法可以减轻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性家庭疗法 产后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心理控制源与抑郁 被引量:44
10
作者 钟慧 李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本文回顾了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心理控制源的几种理论 ,重点介绍了罗特的心理控制源理论。此外 ,还介绍了关于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相关性 ,以及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疗法 (CBT)治疗抑郁症之间相关性的以往研究结果 。
关键词 心理控制源 抑郁 罗特 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主义 归因理论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1
作者 张兵 郭会敏 +2 位作者 栾玉泉 谢荣慧 寇建琼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8期704-707,共4页
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干预模式,其与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及A.T.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一起被认为是北美家庭治疗师最常引用的3种方法之一。随着其干预体系和内容的丰富,近年来已在国际临床护理领域受到越来... 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干预模式,其与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及A.T.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一起被认为是北美家庭治疗师最常引用的3种方法之一。随着其干预体系和内容的丰富,近年来已在国际临床护理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聚焦解决模式的概述、步骤与原则、在国内外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系统理论 国际临床护理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疗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1
12
作者 江韵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其在护理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今后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病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期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干... 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其在护理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今后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病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期对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干预内容、方法、形式进行深层挖掘和创新,进一步探索将其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与承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精神心理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3
作者 汪军 崔晓 +2 位作者 周翠侠 吴毅 孙克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4-838,共5页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精神心理疾病,同时也涉及诸多躯体疾患,以及儿童行为障碍及患者照料者及家庭成员相关干预研究。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康慧敏 王斌红 +4 位作者 郝瑞军 邓怀丽 王丽 王海渊 贾跃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6期2814-2816,共3页
近年来因"生物—心理—社会"疾病诊疗模式的提倡,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也逐渐介入心理干预和治疗,其主要方法有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其中,CBT是临床疗效证据较为充... 近年来因"生物—心理—社会"疾病诊疗模式的提倡,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也逐渐介入心理干预和治疗,其主要方法有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其中,CBT是临床疗效证据较为充分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恢复 认知行为疗法 自知力 重性精神疾病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 社会技能训练
下载PDF
认知灵活性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阳 杨燕 +1 位作者 肖婉婷 苏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认知灵活性问卷(CFI)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广东、江西、湖北、浙江四省及北京市的大学生745人完成CFI中文版,并以认知灵活性量表(CF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为... 目的:分析认知灵活性问卷(CFI)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广东、江西、湖北、浙江四省及北京市的大学生745人完成CFI中文版,并以认知灵活性量表(CF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为效标。对数据进行条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合成信度检验;3周后随机选取其中99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条目分析显示CFI中文版的20个条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修订后的问卷结构与原版问卷一致,两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2,CFI=0.90,NNFI=0.89,SRMR=0.06,RMSEA=0.06);CFI得分与CES-D的抑郁情绪、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人际问题得分及S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36、-0.33、-0.34、-0.26,均P〈0.001),与CFS得分及CES-D的积极情绪、SCSQ的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72、0.44、0.48,均P〈0.001);总问卷及可选择性、可控性两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与合成信度均在0.80以上,重测信度均在0.65以上。结论:认知灵活性问卷(CFI)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质,可以用于评估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灵活性 认知行为疗法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睡眠状况、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吴怡 陶红莉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1期2776-2779,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睡眠状况、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咸阳市中心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1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睡眠状况、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咸阳市中心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1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56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L)和自杀态度量表(QSA)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中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中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L评分中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L评分中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SA评分中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SA评分中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有效控制青少年患者抑郁症病情,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睡眠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舍曲林片 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 抑郁症 疗效 认知功能 睡眠状况 自杀意念
下载PDF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周苗 郭晓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较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进而诱发"双心疾病"。因此,双心护理对AMI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首选心理疗法。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AMI术后焦虑患...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较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进而诱发"双心疾病"。因此,双心护理对AMI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首选心理疗法。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AMI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善AMI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焦虑的AMI患者10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AIS评分、NT-proBNP水平、LVEF、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AIS评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可有效缓解AMI术后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心功能,进而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耐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认知行为疗法 双心护理 焦虑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2
18
作者 乔够梅 张晓丽 +4 位作者 陆皓 李娟 陆筱钒 闫素芝 汉瑞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与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由心理咨询师以面授形式...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与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由心理咨询师以面授形式行认知重建、行为强化训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膀胱肿瘤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化疗 负性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红 王浪 +3 位作者 赵丽 谢兰添 陈华更 庞晓丽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of Registration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2016年8期)、Web of Science、CINAHL、Psyco INFO、CBM、C...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of Registration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2016年8期)、Web of Science、CINAHL、Psyco INFO、CBM、CNKI和Wan Fang Data中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进行交叉核对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 4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在干预≥2个月时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SMD=–0.85,95%CI(–0.96,–0.74),P<0.000 01]和焦虑[SMD=–1.16,95%CI(–1.37,–0.94),P<0.000 0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MD=0.88,95%CI(0.21,1.56),P=0.010];而干预不足2个月时,认知行为疗法组与对照组相比,抑郁和焦虑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干预≥2个月时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足2个月时效果不明显。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肾透析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2-834,共3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只进行认知行为疗法,不给予用药.对照组使用米氮平6~30 mg/d进行药...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只进行认知行为疗法,不给予用药.对照组使用米氮平6~30 mg/d进行药物治疗,患者伴有睡眠不佳时加用心神宁片0.25~0.50 g,每晚睡前一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末各进行一次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定,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0例,无效6例.经Ridit分析两组治疗GAD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可作为对GAD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