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指数中的认真与戏谑 被引量:58
1
作者 陈林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147,161,共5页
正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早年受过系统的法学训练,年方21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一直希望对于形而上学、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能够像几何学和数学分析那样通过推论予以解决:倘若发生争论,只要拿起石笔,在石板前坐下,彼此说一声"... 正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早年受过系统的法学训练,年方21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一直希望对于形而上学、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能够像几何学和数学分析那样通过推论予以解决:倘若发生争论,只要拿起石笔,在石板前坐下,彼此说一声"我们来算算"就行了。在《法律教习新方法》一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组指数 地方政府 法治建设 莱布尼茨 地方官员 几何学 法律问题 法律专家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和谐观”中西合论 被引量:26
2
作者 黎红雷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关键词 和谐观 赫拉克利特 “和谐” 天人和谐 相互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黑格尔 辩证法 莱布尼茨 群体与个体
下载PDF
可能世界是什么?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家龙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可能世界 事物 现实世界 存在 莱布尼茨 完美 丰富 组合 概念 形成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序言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岱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1期67-68,共2页
欣闻张允熠同志的新作《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但建设有... 欣闻张允熠同志的新作《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又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德国古典哲学 21世纪 莱布尼茨 重要课题 黑格尔 “和为贵” 西方哲学
原文传递
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存山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关键词 兴趣 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 二进制 中国学者 中外 最大 易图 《易经》 近代思想
原文传递
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 被引量:9
6
作者 曾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共6页
作为知识论真理观主要形式之一的融贯论 ,发端于以构造整体论世界观和绝对主义真理体系为时尚的近代哲学。近代融贯论以理性主义为前提 ,坚持真理是以自明观念为基础的理性系统内部诸范畴之间的无矛盾性。在现代哲学中 ,伴随着理性主义... 作为知识论真理观主要形式之一的融贯论 ,发端于以构造整体论世界观和绝对主义真理体系为时尚的近代哲学。近代融贯论以理性主义为前提 ,坚持真理是以自明观念为基础的理性系统内部诸范畴之间的无矛盾性。在现代哲学中 ,伴随着理性主义在与经验主义的对阵中败北 ,融贯论转而成为经验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真理被表达为经验知识系统内诸命题之间的相互融贯性。融贯论从唯理论方式向经验论方式转变 ,除了受制于唯理论自身的理论矛盾外 ,也从另一个方面突显了符合论之作为经验论真理惟一选择的不可靠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真理融贯论 理性主义 笛卡尔 康德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纽拉特
下载PDF
柯瓦雷:科学思想史研究方向与规划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永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3-65,共3页
阿利山大·柯瓦雷(Alexandre Koyre,1892~1964)无疑是本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学史家之一,他关于近代科学革命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导致了托马斯·库恩所称的“科学史的编史革命”,对战后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阿利山大·柯瓦雷(Alexandre Koyre,1892~1964)无疑是本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学史家之一,他关于近代科学革命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导致了托马斯·库恩所称的“科学史的编史革命”,对战后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柯瓦雷1892年出生在俄国,1908~1911年在哥庭根追随胡塞尔和希尔伯特学习哲学(现象学)和数学及物理学,随后到巴黎师从柏格森等人。战后奔波讲学于大西洋两岸,除了终生担任的巴黎高等研究实用学院(Ecof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的教职外,他还分别在美国哈佛、耶鲁等校讲学。从1955开始直到1962年,柯瓦雷每年都要用半年时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研究,对战后美国科学史界的影响最为巨大。1964年,柯瓦雷在巴黎逝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瓦雷 巴黎 法国 科学史家 科学思想史 伽利略 莱布尼茨 天球运行论 译者 笛卡尔 《天体运行论》 数学家 天文学家 近代科学 宇宙论 长远计划 规划
下载PDF
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前没有见过先天图吗——对欧洲现存17世纪中西交流文献的考证 被引量:9
8
作者 胡阳 李长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71,共6页
本文通过对欧洲现存17世纪中西交流文献的研究考证,否定了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以后才见到先天图的说法。先天图在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之前,已被斯比塞尔称之为二进制。从莱布尼茨的信中,可见先天图传入欧洲早于17世纪。
关键词 先天图 二进制 莱布尼茨 伏羲八卦图
下载PDF
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数学人才引进之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丘成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1-725,共5页
关键词 数学家 人才引进 日本 清末 莱布尼茨 微积分 欧洲人 牛顿
下载PDF
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其哲学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波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4-73,共10页
1.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思想可能世界语义学是模态逻辑的形式语义学,它起源于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莱布尼茨认为,一个事态A是可能的,当且仅当A不包含逻辑矛盾。一个由事态A<sub>1</sub>,A<sub>2</sub>,A<... 1.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思想可能世界语义学是模态逻辑的形式语义学,它起源于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莱布尼茨认为,一个事态A是可能的,当且仅当A不包含逻辑矛盾。一个由事态A<sub>1</sub>,A<sub>2</sub>,A<sub>3</sub>……形成的组合是可能的,当且仅当A<sub>1</sub>,A<sub>2</sub>,A<sub>3</sub>……推不出逻辑矛盾。由无穷多的具有各种性质的事物所形成的可能的事物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可能世界,例如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它是由上帝选择的一个最丰富、最完美的可能世界。他进而利用可能世界去讨论必然性、可能性、偶然性等问题,例如他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可能世界语义学 现实世界 莱布尼茨 克里普克 模态逻辑 哲学问题 逻辑矛盾 识别问题 必然性
原文传递
论康德空间与时间表象中的统一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建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7,共6页
The problem of unity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and time was originally put forward by H. Vaihinger. H.J.Paton holds that this unity is actually the unity of apperception, but Heidegger thinks that this unity is ... The problem of unity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and time was originally put forward by H. Vaihinger. H.J.Paton holds that this unity is actually the unity of apperception, but Heidegger thinks that this unity is a kind of syndotical unity, which is prior to the unity of appercep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mechanism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and time and exposes that this unity is actually the absolute unity which belongs to all kinds of intuitive representations. It com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ination, but this 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the unity of apperce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性 康德 时间 表象 莱布尼茨 时空观 相对关系 直观形式
原文传递
创造性思维三题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俞吾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哲学研究 黑格尔 维特根斯坦 叔本华 商务印书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莱布尼茨 意志力 知识创新
下载PDF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两大发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小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7-71,128,共6页
莱布尼茨(1646-1716)对中国文化极有兴趣并极为尊重,作了认真的研究。他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与他对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和独到评价,笔者认为是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发现,具有颇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前... 莱布尼茨(1646-1716)对中国文化极有兴趣并极为尊重,作了认真的研究。他对中国《易图》符号的二进制解释与他对汉字优点的高度赞赏和独到评价,笔者认为是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发现,具有颇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前者对易学研究开拓了新天地,后者对国内外学者加深对汉字的真正认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二进制 易图 汉字 计算机
原文传递
莱布尼茨“可能世界”学说的哲学解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剑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59,共9页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可能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人类实践能力的加速增强和哲学实践论的日益拓展导致的。所谓实践,实质上就是把可能的东西经过主体活动转变成为现实的、为主体所用的东西。可能性为人的主体作为提供了广阔的...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可能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人类实践能力的加速增强和哲学实践论的日益拓展导致的。所谓实践,实质上就是把可能的东西经过主体活动转变成为现实的、为主体所用的东西。可能性为人的主体作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灿烂的前程;日益增强的实践主体性满怀着创造的冲动探寻着蕴含在现实中的可能性。在研究可能性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注意到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这个我国哲学界不很重视的范畴在当代实践的背景上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本文将讨论莱布尼茨关于“可能世界”的学说,回溯它在现代逻辑学中的延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开发“可能世界”范畴,借以丰富和推进实践唯物主义的可能性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 莱布尼茨 模态逻辑 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可能性空间 道义逻辑 现代逻辑 世界空间
原文传递
莱布尼茨部分数学手稿探赜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传胜 刘靖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5-760,共6页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其博学多识、涉猎广泛,谓之"百科全书式人物"。在数学研究领域,其把微分学和积分学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了一系列优美数学符号。拟分析莱布尼...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其博学多识、涉猎广泛,谓之"百科全书式人物"。在数学研究领域,其把微分学和积分学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了一系列优美数学符号。拟分析莱布尼茨部分数学手稿和相关著述,探赜其数学思想的筚路蓝缕之程,感受数学大师的"思想魅力"和"火热思考",以滋养我们的求真精神和求善心灵,进而体会数学思维的生动性和辩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数学思想 微积分 数学符号
下载PDF
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冰清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3,126,共7页
本文通过对莱布尼茨文本的考察,将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669-1671)、中期(1676-1687)以及晚期(1795-1716)。本文认为,莱布尼茨在早期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而存在的实体,时间是依赖于运动的偶性;在中期他认为时... 本文通过对莱布尼茨文本的考察,将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669-1671)、中期(1676-1687)以及晚期(1795-1716)。本文认为,莱布尼茨在早期认为空间是独立于物体而存在的实体,时间是依赖于运动的偶性;在中期他认为时空是现象的;在晚期他认为时空是关系的、观念的和连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空间 时间 关系的 观念的 连续的
原文传递
普罗米修斯精神与人工智能前史——人工智能概念的历史规范主义回顾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绍欣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8年第7期18-25,共8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又叫作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我们回顾一下这两个概念的规范主义构成和历史哲学进程。现代规范主义的一般方法是莱布尼茨(1646-1716)的法学博士论文《论组合术》(De arte combinator...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又叫作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我们回顾一下这两个概念的规范主义构成和历史哲学进程。现代规范主义的一般方法是莱布尼茨(1646-1716)的法学博士论文《论组合术》(De arte combinatoria,莱比锡大学,1666年)所奠定的,后来德国法学的方法论就受到莱布尼茨"组合术"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规范主义 历史哲学 普罗米修斯 概念 精神 莱布尼茨 比锡大学
下载PDF
关于莱布尼茨的一个误传与他对中国易图的解释和猜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小礼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9年第2期52-59,共8页
许多年来,在我国流行这样一种误传:莱布尼茨是看到《周易》,受到八卦符号的启发才发明了二进制算术。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说明莱氏早在1679年就已写出关于二进制算术的论文草稿,而在1703年看到宋代邵雍所制的“伏羲六十四卦方... 许多年来,在我国流行这样一种误传:莱布尼茨是看到《周易》,受到八卦符号的启发才发明了二进制算术。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说明莱氏早在1679年就已写出关于二进制算术的论文草稿,而在1703年看到宋代邵雍所制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之后才立即修改和发表了他的二进制算术论文。本文进而对莱布尼茨关于伏羲已创建二进制算术的猜想作了分析,并根据历史事实和现代科学认识论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易图符号所作解释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周易 二进制算术 中国易图符号
下载PDF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无意识论的述评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威 《戏剧文学》 2003年第11期26-28,共3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首先是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中,尤其是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无意识(潜意识)占踞着核心地位,他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表层,在这表层之后更深厚、更强大的力量在活动的便是无意识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首先是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中,尤其是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无意识(潜意识)占踞着核心地位,他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表层,在这表层之后更深厚、更强大的力量在活动的便是无意识活动。无意识是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独具匠心,通过对过失行为和梦的探索研究,找寻到解释无意识内涵,揭示无意识的本质的途径,为后人研究有关意识、无意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指明了新的方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研究是从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布洛 人类 东西 意识领域 前意识 莱布尼茨 统觉 德国古典哲学 叔本华
原文传递
莱布尼茨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其科学基础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细荣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3,共6页
西方理性主义时代的一些科学家亦投身于图书馆事业之中,并提出一些图书馆学思想。文章在介绍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在图书馆学方面的观点及其思想源泉、科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莱布尼茨的"... 西方理性主义时代的一些科学家亦投身于图书馆事业之中,并提出一些图书馆学思想。文章在介绍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在图书馆学方面的观点及其思想源泉、科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莱布尼茨的"通用语言"计划与他的世界图书馆思想、科学分类观与图书编目思想的关联性。最后指出,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萌芽与近代科学出现在同一时代,是由于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同科学家及其科学事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时代 莱布尼茨 通用语言 世界图书馆 科学分类 图书编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