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霍桑小说的梦境描写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文开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32-134,共3页
霍桑的小说除了深刻的人性主题受评论界关注外,其艺术表现技巧也备受评论界关注,其中大量使用梦境描写构成其重要的表现技巧之一。梦境描写不仅构成其小说的特质内容,而且是霍桑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塑造和深化人物性格... 霍桑的小说除了深刻的人性主题受评论界关注外,其艺术表现技巧也备受评论界关注,其中大量使用梦境描写构成其重要的表现技巧之一。梦境描写不仅构成其小说的特质内容,而且是霍桑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塑造和深化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是霍桑浪漫主义总体创作倾向的反映,而且也是他的创作方式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浪漫主义 小说创作 梦境描写 人性主题 艺术表现技巧 美国
下载PDF
习近平的话语修辞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滋怡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5,共2页
在古希腊修辞巨匠亚里士多德看来,修辞学作为艺术表现技巧的再创造,具有奇妙的言语说服魅力。政治修辞是主体运用语言技巧进行政治说服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强大的执行力,是突出展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必备要素。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 在古希腊修辞巨匠亚里士多德看来,修辞学作为艺术表现技巧的再创造,具有奇妙的言语说服魅力。政治修辞是主体运用语言技巧进行政治说服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强大的执行力,是突出展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必备要素。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在阐发治国理政思想中用巧妙的话语修辞将其政治思想加以艺术表现,让政治表达充盈更多趣味点,引领新时代政治传播的不断完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艺术 话语修辞 习近平 艺术表现技巧 国家综合国力 政治修辞 亚里士多德 语言技巧
下载PDF
试论怀古诗中山水审美的纵向拓展及其时空转换 被引量:1
3
作者 柯素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怀古诗将千古风流溶入山光水色 ,在时间的空间化中将纵向的拓展绘画化 ,于赏心悦目的山水审美中蕴涵历史感哲理性 ,表现出自然入诗强劲的渗透力及其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 ,大有与山水诗合流之势。反过来说 ,足见新的自然景观。
关键词 怀古诗 时空转换 美的 艺术表现技巧 山水审美 自然景观 山水诗 空间化 哲理性 历史感 渗透力 生命力
下载PDF
陕北汉画像石浅说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希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58-60,共3页
陕北汉画像石是陕北历史上保存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是陕北文化宝库中璀灿夺目的艺术珍品 ,也是我国汉代造型艺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她内容丰富 ,构制宏大 ,艺术表现手段多样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 陕北汉画像石 艺术形象塑造 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内容 艺术形式 艺术表现技巧
下载PDF
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走向世界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学明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25,共6页
中国的电视剧,特别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才能走向世界,是一个令人困惑、引人思考而又特别值得探索的课题。本刊将从2003年第11期开始,陆续刊发有关上述话题的文章,热切期望广大学者、电视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讨论。
关键词 中国 电视剧 现实题材 文化艺术 经济全球化 艺术品位 艺术表现技巧 人性美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在审美幻象中创造瑰丽的艺术形象——论《牡丹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臧宝荣 《戏剧丛刊》 2014年第4期55-57,共3页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正如汤显祖生前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作为一部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以缠绵的情感故事为幻象,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写...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正如汤显祖生前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作为一部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以缠绵的情感故事为幻象,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的文辞以典雅清丽著称,对白生动有趣,在曲词中又兼用北曲泼辣流畅及南词宛转清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审美幻象 艺术形象 杜丽娘 中国戏曲史 瑰丽 艺术表现技巧 汤显祖
下载PDF
回眸与展望——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左庄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中国绘画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这些特征表现在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上。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理念 ,产生了各种新的思潮和新的流派。 2 0世纪中期 ,在艺术... 中国绘画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这些特征表现在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上。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理念 ,产生了各种新的思潮和新的流派。 2 0世纪中期 ,在艺术为政治斗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的影响下 ,除现实主义艺术流派之外的其它西方艺术流派均遭到批判和打击。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西方现代文化潮流冲击下 ,中国绘画出现了各种艺术观念和艺术流派共存共荣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绘画 绘画观念 审美意识 艺术表现技巧 绘画流派
下载PDF
谈谈古诗的艺术表现技巧
8
作者 陆青柳 《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16期16-17,共2页
在古诗词中,诗人会运用许多的表达技巧来提高诗歌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下面谈谈古诗的艺术表现技巧。
关键词 艺术表现技巧 古诗词 表达效果 表现 诗歌 诗人
下载PDF
一个绝望女子的自救心路——李清照《声声慢》新解
9
作者 方超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词,各类宋词选本大抵皆有收录。有人称赞这首词是“千古创格,亦绝世奇文”,足见其在词史上的显赫声名。研读《声声慢》的阐释史,评论家们一般高度赞赏该词的艺术表现技巧,尤为其叠字...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词,各类宋词选本大抵皆有收录。有人称赞这首词是“千古创格,亦绝世奇文”,足见其在词史上的显赫声名。研读《声声慢》的阐释史,评论家们一般高度赞赏该词的艺术表现技巧,尤为其叠字运用之精妙所叹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声慢》 李清照 自救 女子 绝望 艺术表现技巧 阐释史 评论家
下载PDF
浅谈木雕人物的神韵表达创新技巧
10
作者 王集仪 《天工》 2020年第6期80-81,共2页
木雕艺术是中国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人情的色彩,从而在民间美术的历史长河中折射出别具一格的魅力。木雕中当以人物雕刻作品最多,且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精神样貌和艺术表现形式。如今... 木雕艺术是中国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人情的色彩,从而在民间美术的历史长河中折射出别具一格的魅力。木雕中当以人物雕刻作品最多,且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精神样貌和艺术表现形式。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木雕的工匠技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现主要以木雕人物神韵表达技巧和艺术形式为视角,探究现代木雕工艺在人物神韵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雕 人物神韵 艺术表现技巧 创新
下载PDF
论文学影视化现象——以小说《亮剑》为个案研究
11
作者 张智 《剧影月报》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当下,影视传媒异军突起,其强烈的视听效果,在短短的数十载便深入人心。随着以图像呈示与观看所构成的“图像社会”的到来,使作家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种嬗变。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文学运作市场化、商业化日趋明朗。这直接影响... 当下,影视传媒异军突起,其强烈的视听效果,在短短的数十载便深入人心。随着以图像呈示与观看所构成的“图像社会”的到来,使作家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种嬗变。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文学运作市场化、商业化日趋明朗。这直接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家的创作不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更多的是参杂着经济利润的成分。虽然,受众的期待视野日趋复杂,但目光敏锐的作家却从倍受大众所青睐的影视艺术中找到了市场,于是他们开始向影视传媒靠拢,将影视艺术表现技巧也引进文学与文本的创作之中,促成影视化文本的出现。面对如此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笔者认为文学文本影视化现象的产生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造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影视化现象 小说 《亮剑》 影视评论 艺术表现技巧
下载PDF
图片摄影86班摄影作品选
1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94-194,I0004-I0006,共4页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于1986年夏,增设图片摄影专业(两年制大专),培养图片摄影专门人才。学生在专业课方面,从摄影的技术理论到艺术表现技巧,从黑自摄影到彩色摄影,从负片的拍摄到反转片的掌握,从底片的冲洗到放大制作,均进行较...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于1986年夏,增设图片摄影专业(两年制大专),培养图片摄影专门人才。学生在专业课方面,从摄影的技术理论到艺术表现技巧,从黑自摄影到彩色摄影,从负片的拍摄到反转片的掌握,从底片的冲洗到放大制作,均进行较系统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摄影 作品选 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表现技巧 摄影专业 专门人才 技术理论 彩色摄影
下载PDF
那永存心中的乡村意象
13
作者 周广宜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情景交融是散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技巧。散文中的“情”往往是借助某些典型意象表达出来的。而今,随着高考中连续出现关于乡村的文章,在思乡的温暖梦境中我们看见的是永存心中的乡村意象,感悟到的是流淌在心中的乡村记忆。乡村的种种意... 情景交融是散文常见的艺术表现技巧。散文中的“情”往往是借助某些典型意象表达出来的。而今,随着高考中连续出现关于乡村的文章,在思乡的温暖梦境中我们看见的是永存心中的乡村意象,感悟到的是流淌在心中的乡村记忆。乡村的种种意象洋溢的是记忆的甜美,朴素真挚的语言传达的是渐行渐远的温情。阅读这类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表达 乡村 艺术表现技巧 情景交融 语言传达 “情” 散文 记忆
原文传递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分析
14
作者 梁濛格 《神州》 2012年第30期205-205,共1页
三维动画是一门依赖于科技的艺术门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得到提高,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类型,它的进入要求较为宽松,但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三维动画通过艺术表现技巧和形式,呈现出立体变化的美,但需要在制作与欣赏的过程中同... 三维动画是一门依赖于科技的艺术门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得到提高,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类型,它的进入要求较为宽松,但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三维动画通过艺术表现技巧和形式,呈现出立体变化的美,但需要在制作与欣赏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自由的创造想象力。三维动画的制作需要较高难度的技术要求,贯穿于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其作用在于充分利用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具有价值的信息,其信息载体表现为图形,增强这种信息载体的传情达意、与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使人们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因此,欣赏三维动画艺术,做一种提升人们对其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方式和突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画 动画艺术 审美分析 创造想象力 科学技术 艺术表现技巧 制作过程 艺术表现形式
下载PDF
朴直为上——观李德岩山水画随感
15
作者 韩石 《国画家》 2001年第5期66-66,共1页
画画是个见心见力的活,没有思想情感画不出好画,没有艺术表现技巧同样画不出好画。无怪齐白石老先生曾经叹道:“万物富于胸中为画家殊不易也!”
关键词 山水画 随感 李德 艺术表现技巧 思想情感 齐白石 画画 画家
原文传递
浅析《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表现力
16
作者 李唯娜 《北方音乐》 2013年第9期131-132,共2页
本文以《第一二胡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浅析此曲的艺术形象、创作风格及情感表现等方面的特征,并与实际演奏相结合,从而正确把握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最终使音乐与技巧得以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 关乃忠创作特征艺术表现演奏技巧音乐与技巧的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