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叶志霞
-
机构
福建安溪茶校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音乐所具有的表情功能、叙述功能和潜移默化功能,被广泛运用于休闲娱乐、养生治疗、电影电视等行业中,推动并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笔者长期从事茶艺专业的音乐和茶艺表演教学,本文拟对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1背景音乐对茶艺表演的影响和作用1.1背景音乐的特征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茶艺表演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
-
关键词
茶艺表演
背景音乐
表情功能
艺术构思
不完整性
安溪
心理情绪
选择音乐
商品陈列
中国武术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汤炳正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0,共7页
-
文摘
1987年1月,在距战国楚都纪南城16公里的包山楚墓中发现了大量楚简。据简文考定,墓主名邵(力它),官左尹。葬于公元前316年,即楚怀王十三年。当时屈原15岁,则邵(力它)系略早于屈原的同时代人。
-
关键词
包山楚简
意象表现
艺术构思
《离骚》
纪南城
公元前
楚怀王
屈原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美术片的艺术虚构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靳夕
-
出处
《电影艺术》
1962年第4期16-27,共12页
-
文摘
“想入非非”的艺术一切艺术都不可免地要采取艺术虚构,但是,美术片的艺术虚构就其幅度来讲,比写实的艺术更为宽广,局限性也较小。就其性质来讲,也有所不同。故事片的艺术虚构,是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性格和思想,通过艺术的加工,把它们集中为几个典型人物,并且沿着典型人物的性格逻辑虚构出一定的事件,反过来,又通过事件来展示人物性格。因此,这种虚构只是把生活集中化了、典型化了,但它仍然符合社会生活的。
-
关键词
美术片
艺术虚构
艺术构思
表现手段
反映现实
幻想性
虚构手法
假定性
故事片
特性
-
分类号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吴周文
-
出处
《文学评论》
1980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
文摘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手,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散文语言
作品
艺术法则
秦淮河
荷塘月色
背影
艺术构思
独特风格
作者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
被引量:14
- 5
-
-
作者
瞿白音
-
出处
《电影艺术》
1962年第3期50-57,共8页
-
文摘
近来,每当思绪万端的时候,喜欢喃喃自语。从××电影制片厂出来,淡谈的斜阳,从大楼侧背照射过来。初春的晚风,虽然还有寒意,吹在脸上却很舒服。也吹来了万端恩绪。开了一天的创新座谈会,有点疲倦,会场的情景,却像粘着在网膜上似的,怎么也不能消散。一张张熟悉的脸,脸上的不同神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意见,像万花筒一样在我的脑子里萦迴。首先在耳边迴响的是这样一个声音:“什么‘创新’!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
-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创新问题
艺术家
作品
黑格尔
艺术形式
陈言
艺术构思
形象
三十年代
-
分类号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非长卷何以骋其情
被引量:16
- 6
-
-
作者
黄格胜
-
机构
广西美术家协会
-
出处
《艺术探索》
200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
-
关键词
《漓江百里图》
艺术构思
中国画
山水画
黄格胜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构思
被引量:14
- 7
-
-
作者
张昕
-
机构
陕西电大宝鸡分校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70-74,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部分代表性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其构思艺术的三大特征:短篇小说传统构思方式的富于独创性的继承;戏剧性表现手法的借鉴与应用;文艺美学原则的鲜明体现。指出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构思的本质特征就是对“新、奇、巧”的刻意追求。
-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欧·亨利短篇小说
艺术风格
-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4
- 8
-
-
作者
侯丽娟
-
机构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
-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形象思维就是利用具象的事物将抽象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也是编导完成艺术构思的方式。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产物,舞蹈编导的过程就是首先对生活素材进行感知,并将其转化为概念,进而发展为形象,这种形象是实际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融合,因此,形象思维与舞蹈创作具有想通之处。为了将生活中的素材以具体、
-
关键词
形象思维
舞蹈编导
培养
教学
生活素材
感情表达
艺术构思
精神层面
-
分类号
J711-4
[艺术—舞蹈]
-
-
题名问题·创新·展望
被引量:12
- 9
-
-
作者
丁扬忠
-
机构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
-
出处
《中国戏剧》
1982年第9期-,共3页
-
文摘
对导演艺术,我是门外汉,只能作为一个戏剧欣赏者,谈一些想法。当我坐在剧场看戏的时候当我坐在剧场看戏的时候,喜欢注意观察观众的情绪和反映。一场好的演出会使观众情绪始终饱满活跃,散戏后,观众带着满足的心情,仍在兴致勃勃地议论和赞许洧的演出,观众是耐着性子看的,没有多少艺术欣赏的快乐。还有的演出,吸引不住观众,中间走的多,留下来的也如坐针毡,兴味索然。
-
关键词
导演艺术
表现主义
象征主义
艺术流派
艺术创作
戏剧创作
观众
剧本
戏剧表演
话剧表演
剧作
喜剧
荒诞戏剧
现实主义
布莱希特
艺术构思
创新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
被引量:8
- 10
-
-
作者
张莉
-
机构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青年记者》
2006年第24期14-15,共2页
-
文摘
公益事业的发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公益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国人的公益意识需要培养、公益行为需要激励,这一切,都需要媒体的力量。公益报道,对国内媒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这里,媒体人将大有可为。做好公益报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形象的提升。如何做好公益报道,需要媒体同仁在实践中探索。
-
关键词
公益广告
情感诉求
艺术表达
人文情感
艺术构思
情感沟通
宣传方法
内在规律
-
分类号
F713.80
[经济管理—广告]
-
-
题名王夫之的诗歌创作论——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美学标本
被引量:11
- 11
-
-
作者
肖驰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143-168,共26页
-
文摘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解剖这位古代大思想家的艺术哲学。文章指出:王夫之诗学的中心是探讨艺术构思。他把"景"和"情"两个范畴提高和充实了,以此强调诗创作的知觉契机和审美直觉,规定了审美感情的必要伦理范畴度和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他力图刻画典范的中国抒情诗产生的心理历程。文中提出:"兴"是中国诗歌艺术在心理学上的标志,王夫之发挥了这个古老理论,将民族诗歌的规律概括为拟物主义的抒情方式。他以"势"作为意象整合的结构,实际是诗情涌动之际于意象间突然建立的有机逻辑,充满时空的空白而能趋于无限。他对身观限制的强调不免过激,却反映了中国诗歌即日入咏的创作特征。王夫之的诗学是儒道文艺思想的合题,相对近代文艺思潮的萌生而出现。他从个体情感和封建伦理、审美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中完成了古典美学的体系,成为我们研究民族诗歌艺术传统的理论标本。
-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审美感情
诗学
艺术传统
审美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
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
中国诗歌
民族诗歌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杜牧李商隐之咏史诗比较
被引量:8
- 12
-
-
作者
房日晰
-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0-64,47,共6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对小李杜咏史诗产生的政治、文化氛围作了探讨,进而分析了二人相近的艺术构思,又指出他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视,点、心态有较大的差异。杜以才气取胜,李以抒情见长,然其咏史诗的主旨却能够殊途同归,达到批判现实讽喻政治的目的。
-
关键词
咏史诗
比较
异同
艺术构思
心态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时燮的诗歌创作论——兼谈与王夫之的差异
被引量:8
- 13
-
-
作者
江裕斌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74-79,共6页
-
文摘
叶燮,这位清代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他的文艺观点和美学思想已为众多研究者所推崇,然而,他那具有创见性的诗歌创作论,却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甚至遭到少数人的误解和非难。实际上,如果说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理论,贯穿着一条从钟嵘到王夫之强调“即目、即事”带有古典型艺术特征的红线,并由王夫之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美学特征作了全面的总结,建立了古典美学体系,那么,叶燮的诗歌创作论,恰恰是对近千年来统治诗坛的古典美学理论的否定与突破。
-
关键词
创作论
创作理论
自然景物
文艺理论家
艺术构思
诗人情感
皎然
艺术形象
诗中有画
诗画一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何谓艺术人类学
被引量:8
- 14
-
-
作者
方李莉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
出处
《中华艺术论丛》
2008年第1期45-67,共23页
-
文摘
一、概述如果有人问,何谓艺术人类学?笔者的回答是: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方法论。既然是艺术人类学,就可以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
-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人类艺术
现代艺术
艺术构思
学术研究
文化心理
艺术作品
博厄斯
人类文化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教学艺术的创造
被引量:8
- 15
-
-
作者
何齐宗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8-83,共6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八五"划青年专项重点课题
-
文摘
教学艺术既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际问题.以往人们的探讨多限于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结构及功能等理论问题,至于如何具体创造教学艺术则较少涉及.本文着重探讨教学艺术的创造问题,探讨的范围主要是教学艺术创造的条件、过程和原则.
-
关键词
教学艺术
优秀教师
教学技能
教学艺术风格
艺术构思
审美修养
审美理想
教学实践
艺术传达
创造教学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张翎小说与海外移民文学的新开拓
被引量:5
- 16
-
-
作者
李蓉
-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张翎的小说文化视野开放开阔,有意淡化乡愁,立足移民题材,着力开掘带有人类共性的“寻求”主题,探究残缺美,艺术构思与表现精巧别致,用意虽深但能举重若轻。
-
关键词
张翎小说
移民文学
艺术构思
-
Keywords
ZHANG Ling's novel
migrant litera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
分类号
I7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论《圆圆曲》——《李自成》创作余墨
被引量:10
- 17
-
-
作者
姚雪垠
-
出处
《文学遗产》
1980年第1期63-78,共16页
-
文摘
由于写“李自成腿部小说,我必须将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我自己的认识。首先求得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之后,然后从事小说情节的艺术构思,进行创作。至于小说的情节如何运用或不采用某一史实或传说,是按照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需要而定。我将这种写历史小说的原则归结为两句话:“深入历史,跳出历史,而深入是基础。没有深入,便无所谓跳出。”根据我的这一原则,我不得不重新审查明末妓女陈圆圆的故事,细读吴伟业的《圆圆曲》和其它有关资料。陈圆圆的故事关系着我们应如何认识李白成进北京后迅速失败的原因,如何认识吴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以及对刘宗敏的如何评价等重大问题。
-
关键词
《李自成》
《圆圆曲》
创作
小说情节
历史问题
艺术构思
历史事件
主题思想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玉润砣舞 品读中国玉雕艺术
被引量:9
- 18
-
-
作者
江富建
-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15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
文摘
中国玉雕艺术的审美趣味,历久弥新,积淀永恒,一直感染着、激励着今天和后世。玉雕艺术作品的永恒性,浓缩、简约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打开放飞了社会时代的魂灵。礼教的玉雕、自然的山水鸟画和佛教的雕像,构成了中国艺术的三个方向和境界。哲学求真,宗教求善,玉雕求美。玉石雕刻所创造的技艺,玉雕人所表现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以达至玉的温润自然之美和玉雕作品的艺术之美,便构成了玉雕美学。我们说,最理想的玉雕艺术境界是:中和、淡逸;最简洁的玉雕韵味是:独特、真实;
-
关键词
艺术构思
艺术作品
审美趣味
生命精神
琢玉
美学观
永恒性
艺术之美
传世佳作
如玉
-
分类号
J314.9
[艺术—美术]
-
-
题名恽南田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9
- 19
-
-
作者
朱良志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4年第11期45-50,共6页
-
文摘
恽格(1633—1690),字寿平,一字正叔,号南田,江苏武进人。恽格是清初重要的山水花鸟画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写了大量的画跋和作画心得等,主要收录在《南田论画》中。这是一部在清代很有影响的绘画理论著作,它的问世稍早于《石涛画语录》,对后者有明显的影响。清人对这部著作评价甚高,说它“妙绝古今,更不能替一辞矣。”这里将重点讨论恽南田的绘画美学思想。一以自然为中心的艺术构思中国画长期以来走着一条尚意的路,画家作画不在于摹写物的具象形式,而重在发抒性灵、表现个性,但这种主体的东西又必须通过客体的形式来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
-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恽南田
艺术家
艺术构思
绘画理论
中国画
艺术实践
笔墨技巧
画语录
中得心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析电影音乐主题曲发展过程及作用
被引量:9
- 20
-
-
作者
苏恩华
-
机构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音乐系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6,共2页
-
文摘
一、电影主题曲诞生简介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最早期的无声电影(默片)就伴有音乐, 当时的影片由于没有音效声。
-
关键词
电影音乐
电脑音乐制作
电影主题
音乐体裁
抒情性
综合艺术
艺术构思
戏剧性
作曲家
古典音乐
-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