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应用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程书权 张富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2,共5页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儿科疾病 红霉素 罗红霉素 过敏性紫癜 缺铁性贫血
原文传递
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刘积锋 钟小宁 +4 位作者 何志义 钟德钧 白晶 张建全 钟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口服盐酸氨溴索30mg/次,3次/d;治疗组25例...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口服盐酸氨溴索30mg/次,3次/d;治疗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口服盐酸氨溴索30mg/次,3次/d及罗红霉素0.15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圣·乔治评分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呼吸困难量表评分,评价呼吸困难及胸部CT影像学的改变。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48±13)比治疗前(58±15)降低,但对照组扩张支气管壁厚度积分(1.8±0.5)比治疗前(1.8±0.4)高。治疗组的胸部CT影像学评分中扩张支气管及周围病变占肺叶面积积分(2.7±1.6)、扩张支气管壁厚度积分(1.3±0.4)和胸部CT影像学总积分(6.7±2.5)分别比治疗前的[(4.8±2.3)、(1.8±0.5)及(9.5±3.3)]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1.3±0.4)及生活质量评分(42±12)均比治疗前[(1.9±0.5)和(56.4-15)]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胸部CT影像学评分中扩张支气管及周围病变占肺叶面积积分(2.7±1.6)、扩张支气管壁厚度积分(1.3±0.4)和胸部cT影像学总积分(6.7±2.5)比治疗前[(4.8±2.0)、(1.8±0.5)及(9.7±3.6)]显著降低。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1.3±0.4)比对照组(1.7±0.4)显著改善。结论缓解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支气管壁厚度积分仍在增加。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可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支气管扩张及其周围病变占肺叶面积、扩张支气管管壁增厚积分及胸部CT影像学总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罗红霉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测定河水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玉春 徐维海 +3 位作者 余莉莉 李向东 张干 邹世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10-2000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定量下限为5ng/L(S/N〉10)。加标纯水和实际水样的回收率在7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7%-8.6%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实际水样中痕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使用该方法测得珠江广州河段某水样中红霉素、脱水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64、291和134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河水 红霉素 脱水红霉素 罗红霉素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庆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1997年第3期229-232,F004,共5页
大环内酯类抗苗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因分子中含大内酯环结构而得名,多数由链霉菌产生。因其为抑菌剂,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苗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以及克... 大环内酯类抗苗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因分子中含大内酯环结构而得名,多数由链霉菌产生。因其为抑菌剂,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苗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一批抗菌谱广、能耐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的大环内酯类品种先后开发成功,使大环内醋类重又获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临床应用 抗生素后效应 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苗药 衣原体 品种 抑菌剂 链霉菌
下载PDF
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魏胜全 薛华 +1 位作者 王惠霞 贾汝臻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PI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1.2 g/d)NAC治疗,联合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使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P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PI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1.2 g/d)NAC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150 mg/d)罗红霉素治疗,两组均治疗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2),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P<0.05);两组FEV1%、FVC%和DLCO%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2明显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9.05%)与对照组(12.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NAC治疗COPD-PIF患者能有效提升疗效,改善肺功能、提高PaO2、降低CAT评分,并且能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间质纤维化 治疗 罗红霉素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沈慧 沈策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免疫调节作用 信使核糖核酸 革兰阳性菌感染 罗红霉素 蛋白合成 化学结构 抑制作用 克拉霉素 红霉素
下载PDF
血清中罗红霉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35
7
作者 秦永平 黄英 +2 位作者 梁茂植 邹远高 余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9-252,共4页
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采用国产YWG—C18不锈钢分析柱(10μm,250mm×4.6mm),Waters48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以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442036,用氨水... 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采用国产YWG—C18不锈钢分析柱(10μm,250mm×4.6mm),Waters48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以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442036,用氨水调pH至7.2)为流动相,红霉素作内标.血清样品碱化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浓集,再经进一步纯化后进样,在210nm波长处检测,内标法定量.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罗红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血药浓度 RP-HPLC 紫外检测器
下载PDF
罗红霉素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迁 王睿 +2 位作者 方向群 刘又宁 黄蓓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RXM)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抑制及其对氟罗沙星(FLRX)杀灭BF细菌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平板培养法建立BF模型,经不同浓度RXM和FLRX合用后,进行银染法鉴定、扫描电镜(SEM)观察、多糖蛋白复...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RXM)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抑制及其对氟罗沙星(FLRX)杀灭BF细菌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平板培养法建立BF模型,经不同浓度RXM和FLRX合用后,进行银染法鉴定、扫描电镜(SEM)观察、多糖蛋白复合物(GLX)含量测定、噻唑兰试剂盒(MTF)法测定BF存活细菌数。结果1/16倍最低抑菌浓度(MIC)、1/4MICRXM可非常显著地抑制BF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P<0.05),抑制率分别为25.3%和42.9%。与未用RXM组比较,1/16MC和1/4RXM可显著减少1/4MIC和1/2MICFLRX组BF存活细菌数(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RXM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GLX合成,从而增强FLRX对BF的渗透,对FLRX杀灭BF中铜绿假单胞菌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 罗红霉素 抗类 沙星 BF
原文传递
溶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曾焱华 吴移谋 +3 位作者 余敏君 姚艳冰 尹卫国 黄澍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3株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8%、7.4%、6.9%、3.9%和3.5%。在5种药物中,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最强,MIC_(50)分别为0.125mg/L和0.5 mg/L,MIC_(90)分别为0.5mg/L和1mg/L,其次为阿奇霉素,MIC_(50)和MIC_(90)分别为2mg/L和4mg/L,红霉素和罗红霉素抗Uu活性较弱,MIC_(50)均为4mg/L,MIC_(90)均为8mg/L。结论:对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6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强于14环和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 敏感性分析 红霉素 罗红霉素
下载PDF
蛭丹化瘀口服液对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晓红 侯安存 +5 位作者 辛德莉 魏田力 叶慧初 李靖 张长淮 陈光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小鼠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肺炎模型组(IF1,IF2)、罗红霉素治疗组(LH1,LH2)和罗红霉素加蛭丹化瘀口服液组(LZ1,LZ2),分别检测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图像分析和...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小鼠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肺炎模型组(IF1,IF2)、罗红霉素治疗组(LH1,LH2)和罗红霉素加蛭丹化瘀口服液组(LZ1,LZ2),分别检测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图像分析和肺血栓计数的变化。结果:经灌喂治疗,在第3天罗红霉素组(LH1)、罗红霉素加蛭丹化瘀口服液组(LZ1)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IF1,P<0.01);LH1,LZ1组图像分析值明显高于模型组(IF1,P<0.05);LH1及LZ1组肺部炎症明显轻于IF1组,但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随着疗程的延长,在灌喂治疗的第4天,LZ2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IF2,P<0.01),图像分析值LZ2组明显高于IF2(P<0.01);LZ2组与LH2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在肺炎治疗的第3、4天,LH1,LH2肺组织血栓计数与IF1,IF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Z1,LZ2组肺组织血栓计数均显著低于IF1,IF2组(P<0.05)。结论:蛭丹化瘀口服液可辅助罗红霉素减轻支原体肺炎小鼠的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活血化瘀中药 蛭丹化瘀口服液 罗红霉素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夏经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7-260,共4页
大环内酯类药物一直是儿科常用的抗生素,近年来又开发了阿齐红霉素、克拉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药。其中阿齐红霉素是唯一的15元环氮内酯,具有独特的亲组织药代动力学,细胞内浓度很高,吸收快而广泛,但释放缓慢,故半衰期最长,日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一直是儿科常用的抗生素,近年来又开发了阿齐红霉素、克拉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药。其中阿齐红霉素是唯一的15元环氮内酯,具有独特的亲组织药代动力学,细胞内浓度很高,吸收快而广泛,但释放缓慢,故半衰期最长,日用1次已足,疗程也最短。对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则明显增强。小儿对它的耐受及顺应性均佳。后两者也各有特点,易被小儿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齐红霉素 克拉红霉素 罗红霉素 儿科应用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胡国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与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与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治疗评分、呼吸困难评分以及胸部CT影像学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扩张支气管及周围病变占肺叶面积评分、扩张支气管壁厚度评分以及胸部CT影像学总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的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以及胸部CT影像学相关评分,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 胸部CT影像学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支原体对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进梅 郑和平 +3 位作者 潘慧清 曾维英 吴兴中 李美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6-216,218,共2页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126株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126株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甲砜霉素、红霉素、可乐必妥和壮观霉素。12株人型支原体(Mh)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帕沙星、四环素、壮观霉素、可乐必妥、甲砜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结论支原体耐药情况相当普遍,Uu、Mh对相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治疗时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体外敏感性 抗生素敏感性 交沙霉素 强力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司帕沙星 甲砜霉素 壮观霉素 临床治疗 药敏测定 四环素 试剂盒 尿道 标本 可乐 耐药
下载PDF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4
作者 金烨 朱纯 戴莉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沐舒坦,对照组仅予口服沐舒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情况...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沐舒坦,对照组仅予口服沐舒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情况及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次数等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80%,对照组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人均再感染次数:治疗组0.5次/人,对照组1.5次/人(P<0.05);两组患者24 h痰量减少量:治疗组约为29.75±10.05 ml/d,对照组约为7.24±13.82 ml/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治疗组细菌总清除率为67%,治疗前后痰菌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无变化。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症状减轻,痰量减少并可预防其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小剂量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罗红霉素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联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姜航 丁剑楠 +3 位作者 黄叶菁 陈微懿 邹华 史红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7-1465,共9页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抗生素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污染物。有关二者对生物体的单一毒性研究已经被广泛报道,然而它们对浮游生物的联合毒性研究还较为缺乏。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明晰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和大环内酯类抗...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抗生素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污染物。有关二者对生物体的单一毒性研究已经被广泛报道,然而它们对浮游生物的联合毒性研究还较为缺乏。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明晰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OX)共存条件下,对浮游植物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浮游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生物交互效应。通过水体暴露的方式,分别研究了MPs与ROX对小球藻和大型溞的单一和联合毒理效应。测试了不同暴露组中斜生栅藻的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生理指标,暴露液中ROX的浓度变化,大型溞的牧食率、滤水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响应。结果表明,PS-MPs和ROX联合暴露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其光合作用效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相较于空白组,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Fv/Fm分别下降了13.3%、9.5%和9.3%,但是二者联合暴露与单一暴露抑制效果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PS-MPs和ROX的联合暴露对大型溞的觅食行为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牧食率和滤水率相较于空白组分别下降31.3%和31.6%,且在二者共存条件下,PS-MPs能够降低ROX对大型溞觅食行为的影响;PS-MPs和ROX的联合暴露显著抑制了大型溞的SOD活性和CAT活性,这可能会导致氧化损伤的发生,且联合暴露会对大型溞SOD活性产生相加作用,对CAT活性产生轻微的协同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MPs和抗生素对浮游生物的长期交互效应,并对相关作用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聚苯乙烯 罗红霉素 联合毒性 斜生栅藻 大型溞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罗红霉素片的含量 被引量:24
16
作者 田洁 冯艳春 胡昌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罗红霉素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罗红霉素片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的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与矢量归一化,波长范围9048.7—6098 cm~1,回归方法为... 目的:建立测定罗红霉素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罗红霉素片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的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与矢量归一化,波长范围9048.7—6098 cm~1,回归方法为最小二乘法。定性鉴别方法为马氏距离与限定值相比较。结果:定量模型的浓度范围为19.5%-7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定性鉴别方法可将罗红霉素片与其他抗生素片剂及安慰剂相区别。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可用于药品的快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定性鉴别 含量 安慰剂 快速检验 片剂 药品 外光谱法 外漫反射光谱 浓度
下载PDF
海藻酸钙掩味微囊的制备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吕慧侠 周建平 +2 位作者 戴影秋 邓瑾 刘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海藻酸钙掩味微囊制备工艺与掩味机理。方法:选择阿齐霉素、罗红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载药微囊,以人体口腔中的苦味感觉为指标,评价海藻酸钙微囊的掩味效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技术初步探讨了海藻... 目的:研究海藻酸钙掩味微囊制备工艺与掩味机理。方法:选择阿齐霉素、罗红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载药微囊,以人体口腔中的苦味感觉为指标,评价海藻酸钙微囊的掩味效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技术初步探讨了海藻酸钙微囊的掩味机理。结果:制备得到光滑、圆整的海藻酸钙微囊,载药量达90%以上,并具有显著掩味效果。结论:海藻酸钙掩味微囊对以阿齐霉素、罗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苦味具有良好的掩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掩味 海藻酸钠 差示扫描量热法 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下载PDF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永仓 孟婷 +2 位作者 孙莹 王冬舫 孙砚诚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2315-2318,232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和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50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和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50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症组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素及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咳痰量、病情急性发作次数及右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FEV_1、FVC及FEV_1/FVC(%)较治疗前好转(t=3.564,5.231,3.731,P<0.05);两组治疗后,研究组的右室横径、右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及Tei指数较治疗前改善(t=3.581,5.381,3.752,3.653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病情急性发作次数、咳痰量均较治疗前降低(t_(研究组)=3.153,5.379,3.326,4.183,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672,4.172,3.182,5.15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心病患者实施低剂量罗红霉素和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发病次数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扩张症 罗红霉素 小剂量 疗效观察 生活质量评分 心脏病患者
下载PDF
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 被引量:23
19
作者 薛雨松 高永斌 王张莹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4期722-725,共4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罗红霉素联合应用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罗红霉素联合应用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两组疗程均为26周。若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可给予抗炎、祛痰等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发作次数、痰量、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痰量、FEV1、FEV1/FVC、PEFam、PEFpm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2例恶心、1例头晕;对照组分别为2例恶心和2例头晕,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和罗红霉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疗效确切,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氨茶碱 罗红霉素
下载PDF
加味清胃汤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及对患者牙周菌斑分布、炎症水平、PGE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孔燕凌 徐月启 +1 位作者 张乃晨 李瑞兰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清胃汤在慢性牙周炎疾病治疗前后对其牙周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罗红霉素... 目的:探讨加味清胃汤在慢性牙周炎疾病治疗前后对其牙周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罗红霉素片+甲硝唑片,研究组在甲硝唑片基础上加用加味清胃汤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牙周状况(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PGE2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口臭、牙龈肿痛、口干舌燥、便秘、齿衄)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研究组牙周状态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2)炎症因子水平以及PGE2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3)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加味清胃汤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肿痛、口臭、便秘等疾病表现症状,通过降低炎性因子的各项水平促进疾病的逐渐消除,减少了牙菌斑的分布,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牙周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味清胃汤 罗红霉素 甲硝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