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K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莲环 刘建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从细胞外刺激作用于细胞,至细胞出现相应的生物学效应,须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三级激酶级联反应。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包括ERKl和ERK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关键。磷酸化激活的... 从细胞外刺激作用于细胞,至细胞出现相应的生物学效应,须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三级激酶级联反应。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包括ERKl和ERK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关键。磷酸化激活的ERKl/2由胞质转位到核内,进而介导Elk-1,ATF,NF-κB,Ap-1,c-fos和c-Jun的转录活化,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形态维持、细胞骨架的构建、细胞凋亡和细胞的恶变等多种生物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增殖与分化 凋亡
下载PDF
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潘峰 郭夏青 +1 位作者 沈江宜 苏志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2-1217,I0016,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大黄素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0)、模型组(n=70)和大黄素组(n=70)。模型组和大...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大黄素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0)、模型组(n=70)和大黄素组(n=70)。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黄素组大鼠在建模前30 min给予大黄素腹腔注射。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皮质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灶;大黄素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8.331,t=3.538,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t=9.507,P<0.05),缺血侧脑组织皮质细胞凋亡率降低(t=57.593,P<0.05),缺血侧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4.088,t=4.463,t=10.659,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5.035,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手针干预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想 许明敏 +12 位作者 姜会梨 卢峻 张旭辉 赵冰骢 杨昕婧 孙阳 高兴周 梁星辰 俞秋云 冯世醒 李宇飞 于淼 图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05-710,共6页
目的:观察在阻断剂PD 98059特异性阻断下,针刺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前额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ERK 1/2(p-ERK 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在阻断剂PD 98059特异性阻断下,针刺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前额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ERK 1/2(p-ERK 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模型+DMSO组、模型+ERK通路阻断剂(简称阻断剂)组、针刺+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方法造模21d。针刺干预选取"百会""印堂",于每日造模前30 min进行,每次10min,共21d。氟西汀组与氟西汀+阻断剂组于造模前30min给予氟西汀灌胃。模型+DMSO组于造模前1h给予DMSO侧脑室注射,模型+阻断剂组、针刺+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于造模前1h予侧脑室注射阻断剂。通过糖水消耗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ERK 1/2、p-ERK1/2和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前额叶p-ERK 1/2、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p-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1),BDNF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P<0.01),模型+阻断剂组糖水消耗量减少(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阻断剂组糖水消耗量、p-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各组大鼠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上调前额叶ERK1/2的磷酸化水平,增加BDNF蛋白表达,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阻断剂PD 98059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17
4
作者 苏钰涵 杜华 +2 位作者 牛广明 王静 翁立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55-2264,共10页
背景:在最早的胚胎发育阶段和器官形成期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是维持祖细胞并介导祖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形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在成熟的组织通过重新激活信号通路介导代谢功能、组织修复和再生。目的:总结并... 背景:在最早的胚胎发育阶段和器官形成期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功能是维持祖细胞并介导祖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形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在成熟的组织通过重新激活信号通路介导代谢功能、组织修复和再生。目的:总结并讨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对组织和器官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至2016年)和Medline数据库(2000至2016年),检索词分别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ignaling pathway"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全面阐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47篇文献;(2)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信号是由18个分泌蛋白组成,这18个分泌蛋白与4个信号酪氨酸激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相互作用;(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由蛋白质或辅助因子蛋白多糖和胞外结合蛋白来调节的;(4)活化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使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调节与细胞质接头蛋白、RAS-MAPK、PI3K-AKT、磷脂酶Cγ和STAT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4个结构相关的细胞内非信号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互作用来调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5)结果说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存在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与发育缺陷、损害对损伤的反应、导致代谢紊乱和癌症发病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 组织构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通路 Klotho细胞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微小RNA 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乳腺肿瘤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小青龙汤化裁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ERK/JNK、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鹏 魏志鸿 丁福荣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97-2701,共5页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AECB)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AECB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AECB)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AECB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肺功能指标(FVC、FEV_(1)、FEV_(1)/FVC%、PEF),检测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ERK1/2、JNK、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测定血清TNF-α、IL-1β、IL-8、MMP-9、TIMP-1、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咳嗽、咳痰、喘息及湿啰音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和2周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_(2)及PBMC中ERK1/2、JNK、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FVC、FEV_(1)、FEV_(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IL-8、ICAM-1、MMP-9、TIMP-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化裁治疗老年AECB安全有效,可提高临床控制率并促进症状体征缓解,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JNK、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小青龙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究延胡索乙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俊玲 吴曼 +1 位作者 李颖 陈智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765-771,共7页
目的: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乙素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组(20 mg·kg^(-... 目的: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乙素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组(20 mg·kg^(-1))、阳性对照组(培哚普利,0.36 mg·kg^(-1))、通路抑制剂组(SB203580,800μg·kg^(-1))、通路激活剂组(茴香霉素,10 mg·kg^(-1))、延胡索乙素+激活剂组(20 mg·kg^(-1)+10 mg·kg^(-1)),每组20只;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采用苏木⁃伊红(HE)、马森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密度变化;检测左室功能及心肌肥厚指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ngⅡ⁃激活蛋白激酶C(PKC1)⁃MAPK/ERK⁃心肌增强因子(MEF2A)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严重,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肥厚指数升高,左心室功能下降,血清AngⅡ及ALD水平升高,PKC1⁃MAPK/ERK⁃MEF2A介导的与心肌细胞肥厚及纤维化发展有关的通路蛋白升高(P<0.05)。延胡索乙素可缓解大鼠心肌梗死损伤,改善心肌肥厚及心室功能,抑制PKC1⁃MAPK/ERK⁃MEF2A通路活化(P<0.05),且其抑制通路活化及改善心衰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及MAPK通路抑制剂组相近。MAPK/ERK通路激活剂可加重心肌梗死及心衰症状,并减弱延胡索乙素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延胡索乙素可通过抑制MAPK/MAPK通路活化,降低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梗死后心力衰竭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小鼠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吴越 顾永春 +1 位作者 汤颖 吴巧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1)体内实验: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低浓度甘草酸(25 mg/kg)组...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1)体内实验: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低浓度甘草酸(25 mg/kg)组、高浓度甘草酸(100 mg/kg)组、U0126(0.1 mg/kg)干预组及SB203580(5 mg/kg)干预组各10只。末次激发24 h后,肺组织HE和AB-PAS染色,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ERK1/2和p38 MAPK的相对表达量。(2)体外实验:磁珠分选哮喘小鼠脾脏CD4+T细胞,经抗CD3单抗(1 μg/ml)(CD3组)预处理后,分别以不同浓度甘草酸(10 μg/ml、100 μg/ml)、U0126(10 μmol/L)及SB203580(10 μmol/L)干预,培养72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CD4+T细胞ERK1/2和p38 MAPK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1)体内实验:哮喘组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血管壁及管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化生,管腔黏液高分泌,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及SB203580干预组的气道炎症反应和上皮杯状细胞化生程度较哮喘组轻。免疫组化结果: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肺组织p-ERK1/2表达(0.090±0.022、0.072±0.017)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143±0.022)(均P〈0.05);高浓度甘草酸组和SB203580干预组肺组织p-p38 MAPK表达(0.072±0.019、0.061±0.015)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121±0.022)(均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肺组织p-ERK1/2表达(0.385±0.186、0.117±0.051)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783±0.133)(均P〈0.05);高浓度甘草酸组和SB203580干预组肺组织p-p38 MAPK表达(0.275±0.089、0.108±0.043)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649±0.095)(均P〈0.05)。(2)体外实验: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p-ERK1/2表达(0.579±0.184、0.249±0.082)均显著低于CD3组(1.028±0.147)(均P〈0.05);高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甘草酸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小鼠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钰莹 王川 +4 位作者 胡锐 刘继平 王斌 卫昊 张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并收集丹参-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并收集丹参-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UCSF CHIMER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丹参-川芎药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从丹参-川芎中共得到72个候选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丹参酮IIA、二氢丹参内酯、杨梅酮、丹参新醌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潜在作用靶标67个,包括AKT1、IL6、VEGFA、MAPK1、TP53等,主要的信号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NF-κB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的调节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川芎药对可减少巨噬细胞的泡沫化,降低AKT1、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VEGFA的蛋白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论: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1、ERK1/2、VEGFA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川芎 药对 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GF-1/VEGF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芳 东莉洁 +8 位作者 吉洁 周玉 李文博 白伶伶 王飞 漆晨 苏畅 张晓敏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的作用。但PSF在R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研究PSF对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猕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进行培养后分为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及各自的对照组,分别在细胞中转人真核质粒Pegfp—C2-PSF、pGenesil—PSF—RNAi及相应的空白质粒。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刺激细胞生长,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F/6A细胞的增生率并筛选各组最适PSF剂量,用于进一步的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测定和比较不同PSF转染组间用或不用U0126处理组间RF/6A细胞中VEGF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验证PSF对IGF-1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活化的促进作用。结果IGF-1刺激后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以0.50IxgPSF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的增生率为0.220±0.020,细胞中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0.79±0.07,分别低于其对照组的0.260±0.006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16);IGF-1刺激后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以1.00IxgPSF作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增生率为0.35±0.02,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2.29+0.43,分别高于其对照组的0.210-4-0.019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9)。IGF-1刺激后1、3、6h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0、0.000)。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U0126’处理后细胞中VEGFmRNA的相对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 RNA剪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细胞 内皮细胞/药物作用 视网膜血管/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汉防己乙素抑制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氧化损伤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昌 王爱玲 +3 位作者 肖跃红 张占海 张琮 曾宪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乙素(Fa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I/R)组、I/R+Fan 1,3和10 mg·kg^-1组,I/R+盐酸维拉帕米(VH)20 mg·kg^-1组,每组9只。模型大鼠结扎左... 目的探讨汉防己乙素(Fa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I/R)组、I/R+Fan 1,3和10 mg·kg^-1组,I/R+盐酸维拉帕米(VH)20 mg·kg^-1组,每组9只。模型大鼠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90 min。给药大鼠分别在造模前20 min ip给予Fan 1,3,10 mg·kg^-1及VH 20 mg·kg^-1。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原癌基因(c-Myc)、活化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LVSP和MAP、GSH含量、SOD活性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b,CK-MB和MDA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及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Fan 3和10 mg·kg^-1组LVSP和MAP、GSH含量、SOD活性及Bcl-2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b,CK-MB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胱天蛋白酶3和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38 MAPK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Fan能够抑制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缓解心肌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乙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琦 都帅 +1 位作者 赵全民 李庆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2,472,共7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加入不同剂量(1.56、3.13、6.25、12.50、25.00、50.00、100.00和200.00mg·L^(-1))鹿茸多...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加入不同剂量(1.56、3.13、6.25、12.50、25.00、50.00、100.00和200.00mg·L^(-1))鹿茸多肽作为实验组,以加入0mg·L^(-1)鹿茸多肽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以加入50μg·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胶原蛋白分泌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NIH/3T3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ERK 1/2)的磷酸化蛋白(p-ERK 1/2)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0、25.00、50.00、100.00及200.0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0、25.00和50.00mg·L^(-1)鹿茸多肽组NIH/3T3细胞培养液中Ⅰ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和12.50及25.00mg·L^(-1)鹿茸多肽组NIH/3T3细胞培养液中Ⅲ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12.5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划痕愈合率、NIH/3T3细胞中p-ERK 1/2表达水平及NIH/3T3细胞质中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鹿茸多肽能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并提高其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是可能是通过激活ERK 1/2磷酸化及增加TGF-β1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胶原蛋白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调节MAPK/ERK-CREB通路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建坡 梁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MAPK/ERK-CREB通路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构建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SE+DEX组在SE模型构建成功后腹腔注射DEX 1μmol/L,阳性...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MAPK/ERK-CREB通路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构建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SE+DEX组在SE模型构建成功后腹腔注射DEX 1μmol/L,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μmol/L苯巴比妥,药物干预24 h后,通过Nissl法和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APK、pERK、pCREB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E、阳性对照组、SE+DEX组大鼠Racine分值显著增加(P<0.05),大鼠海马神经元数、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棕褐色TUNEL阳性细胞数、MAPK、p-ERK、p-CREB、caspase-3、Bax、Bax/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SE组相比,阳性对照组、SE+DEX组大鼠Racine分值显著降低(P<0.05),大鼠海马神经元数、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棕褐色TUNEL阳性细胞、MAPK、p-ERK、p-CREB、caspase-3、Bax、Bax/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CREB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对其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化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海马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茶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彩蓉 蔡飞 +1 位作者 赵辛元 杨颖乔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0-474,共5页
探讨茶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分别以正常糖(NG)、高糖(HG)、糖基化终产物(AGE)及过氧化氢(H2O2)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中p38MAPK... 探讨茶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分别以正常糖(NG)、高糖(HG)、糖基化终产物(AGE)及过氧化氢(H2O2)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中p38MAPK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 Ⅳ)及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显示HG、AGE和H2O2能明显诱导p38MAPK磷酸化和TGF-β蛋白表达增加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茶黄素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和TGF-β蛋白表达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提示茶黄素可通过调节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延缓糖尿病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川芎嗪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洮玉 任军华 杨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266-3268,3278,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组织的作用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肌内注射卵蛋白联合腹腔注射氢氧化铝法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模型。将建...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组织的作用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肌内注射卵蛋白联合腹腔注射氢氧化铝法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药组,各10只;另外选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建模3 d后,实验组大鼠灌胃川芎嗪1.05 mg·kg^(-1),阳性药组灌胃孟鲁司特钠32.5 mg·kg^(-1)。模型组与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干预4周。Masson特殊染色测量管壁厚度、气道平滑肌面积和纤维沉积率;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平滑肌组织TGF-β、蛋白激酶B(Akt)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药组的标准化管壁厚度分别为(12.53±2.56),(21.13±3.95),(16.21±3.07)和(17.97±3.71)μm;这4组的平滑肌面积分别为(10.23±1.55),(28.71±3.66),(18.54±2.84)和(17.87±2.93)μm;这4组的胶原沉积率分别为(0.21±0.06)%,(0.62±0.18)%,(0.38±0.11)%和(0.44±0.16)%;这4组的TGF-β表达分别为27.37±3.75,48.41±6.23,34.58±4.12和36.79±4.49;这4组的Akt表达分别为18.45±2.83,39.51±4.48,27.35±2.94和30.04±3.52;这4组的ERK表达分别为21.45±3.65,38.69±4.81,29.02±2.59和32.27±4.07。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阳性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川芎嗪可减轻CVA大鼠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大和纤维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ERK和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道平滑肌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激酶B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东隶 杨传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4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灌胃,模型组、对照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35 d;同时,模型组和治疗组继续每周腹腔注射阿霉素1次。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查大鼠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短缩分数(FS)、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HE染色观察大鼠心室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ERK、p-ERK及促心肌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S、CO、LVEF均降低,LVEDD、LVESD、LVPWD、LVMI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S、CO、LVEF均升高而LVMI降低(P均<0.05)。模型组心肌细胞较对照组出现排列紊乱、细胞肥大增粗、细胞间质增加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而治疗组心肌细胞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治疗组、模型组ERK、p-ERK、TGF-β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治疗组p-ERK、TGF-β1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均<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抑制CHF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减轻心室肥厚,延缓心肌间质重构,从而提高心脏功能;这可能与其抑制EFR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通路,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比索洛尔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化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胜斌 王应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2010-201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基于细胞的肾脏保护试验,研究了发酵黑参(FBG)及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20(S)-Rg3对猪肾(LLC-PK1)细胞中顺铂(化疗药物)诱导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由顺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基于细胞的肾脏保护试验,研究了发酵黑参(FBG)及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20(S)-Rg3对猪肾(LLC-PK1)细胞中顺铂(化疗药物)诱导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由顺铂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再使用FBG提取物和人参皂苷20(S)-Rg3依赖剂量后明显恢复。用FBG提取物或人参皂苷20(S)-Rg3处理后会降低顺铂诱导升高与磷酸化c-Jun N-末端激酶(JNK),p53和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升高的蛋白。通过用FBG和人参皂苷20(S)-Rg3的共同处理,由于顺铂的诱导导致凋亡LLC-PK1细胞升高的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人参皂苷20(s)-Rg3可改善LLC-PK1的细胞毒性,人参皂苷20(S)-RG3可能是通过阻断JNK-P53-caspase-3信号级联反应来介导这种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人参皂苷20(S)-Rg3 llc-pk1细胞 c-Jun N-末端激酶 肾毒性 发酵黑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脱氢酶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脂多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ERK/Nrf2/HO-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军 李海红 +1 位作者 杨洋 黄珊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8期1407-1410,1420,共5页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TanⅡA(5,10,20μmol·L^-1)处理大鼠H9c2心肌细胞,10μg·ml^-1LPS诱导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TanⅡA(5,10,20μmol·L^-1)处理大鼠H9c2心肌细胞,10μg·ml^-1LPS诱导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H9c2心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水平,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增殖能力、p-ERK、核内Nrf2、HO-1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核外Nrf2、ROS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LPS模型组相比,TanⅡ_A低剂量组细胞增殖、p-ERK、核内Nrf2、HO-1蛋白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核外Nr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anⅡA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p-ERK、核内Nrf2、HO-1蛋白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核外Nrf2、ROS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组E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ⅡA对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RK/Nrf2/HO-1通路信号实现,为TanⅡA应用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脂多糖 H9C2心肌细胞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与信号通路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和宇 夏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705,共9页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BP)是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第一个冷诱导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各个组织与器官中均广泛表达,并在正常生理状态或应激条件下,广泛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增殖、发展、...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BP)是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第一个冷诱导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各个组织与器官中均广泛表达,并在正常生理状态或应激条件下,广泛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增殖、发展、凋亡、分化和生物节律调节等多个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IRBP具有一些新的功能,例如在一些炎症的发生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与作为新一代的原癌基因等。CIRBP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ERK/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无翅和整合基因(wingless and integration 1,Wn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本文针对CIRBP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希望能为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利用该蛋白质进行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转录后调节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促炎因子 肿瘤发生
下载PDF
抑郁症相关受体、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栋 王蕊 《神经药理学报》 2012年第5期24-30,共7页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迄今为止对抑郁症的治疗及病因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认为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有研究也发现谷...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迄今为止对抑郁症的治疗及病因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认为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有研究也发现谷氨酸、糖皮质激素等非单胺类系统也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显示,在抑郁症患者脑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活性降低,而且抑制该酶的活性在动物模型上可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患者及抑郁症动物模型血液中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下调,而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动物模型上有抗抑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近期与抑郁症相关的受体、细胞因子及细胞通路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五羟色胺受体 谷氨酸受体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介导的ERK信号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粉霞 陈丽 +1 位作者 孙宁 吴亚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CagA的致癌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CagA真核表达载体,将胃癌AG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CagA转染组(GZ7/CagA转染)...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CagA的致癌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CagA真核表达载体,将胃癌AG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CagA转染组(GZ7/CagA转染)和CagA + ERKi组(ERK1/2抑制剂预处理+GZ7/CagA转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细胞中CagA、磷酸化ERK(p-ERK)、总ERK (T-ERK)、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胃癌AGS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AGS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gA转染组胃癌细胞中CagA、p-ERK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01);与CagA转染组比较,CagA+ERKi组胃癌细胞中p-ERK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0.01);与CagA转染组比较,CagA+ERKi组各时间点胃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P <0.01);与CagA转染组比较,CagA+ERKi 组胃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P <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CagA活化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胃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