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 |
张士闪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2
|
|
2
|
中国正义论纲要 |
黄玉顺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1
|
|
3
|
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 |
陈来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8
|
|
4
|
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 |
王露璐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3
|
|
5
|
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基于苏北若干村庄农民环境抗争的经验研究 |
罗亚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7
|
|
6
|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 |
黄玉顺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2
|
|
7
|
论儒家色彩观 |
王文娟
|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
2004 |
37
|
|
8
|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
李元胜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41
|
|
9
|
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 |
尚会鹏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6
|
|
10
|
“仁”、“义”、“礼”的日常实践:“关系”、“人情”与“面子”——从“差序格局”看儒家“大传统”在日常“小传统”中的现实定位 |
沈毅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7 |
38
|
|
11
|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
汤一介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6
|
|
12
|
论中华武德 |
陈青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9 |
24
|
|
13
|
“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
王岳川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14
|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 |
许嘉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0
|
|
15
|
孔子的正义论 |
黄玉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9
|
|
16
|
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与备茶图的礼仪功能 |
李清泉
|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17
|
同异之间:礼与仪式 |
彭牧
|
《民俗研究》
CSSCI
|
2014 |
28
|
|
18
|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
秦红岭
|
《新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19
|
荀子礼法关系论 |
陆建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20
|
|
20
|
中华法系中“礼”“律”关系之辨正——质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某些“定论” |
马小红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