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墨性话语与当下文化语境 被引量:14
1
作者 皮道坚 《美苑》 CSSCI 1995年第1期30-32,共3页
作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阶层的一种感觉、思维、表达方式的水墨性话语,至少从唐代王维、张璪的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开始即已成形,延绵至今千余午。如果考虑到中国书法中的水墨性因素,则此种话语方式的历史更要上溯至六朝时期... 作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阶层的一种感觉、思维、表达方式的水墨性话语,至少从唐代王维、张璪的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开始即已成形,延绵至今千余午。如果考虑到中国书法中的水墨性因素,则此种话语方式的历史更要上溯至六朝时期。历史在造就了水墨性话语之精致完美的同时,也造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话语 当下文化语境 话语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 现代转换 传统水墨 现代水墨 艺术语言 表达方式 性表达
原文传递
中国实验水墨与其它现代水墨艺术形式之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7,98,共6页
关于实验水墨现象,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就是现代水墨;有人认为都市水墨也是实验水墨;也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即是抽象水墨;还有人认为凡是在水墨领域进行的探索、创新,都应称为实验水墨艺术。这样一来,不利于对发生于20... 关于实验水墨现象,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就是现代水墨;有人认为都市水墨也是实验水墨;也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即是抽象水墨;还有人认为凡是在水墨领域进行的探索、创新,都应称为实验水墨艺术。这样一来,不利于对发生于20世纪末的中国实验水墨现象的内涵及精神作出客观评价,也容易造成沟通和理解上的错位,甚至会导致对实验水墨与其它现代水墨艺术形式的讨论无法进入学术批评的层面。因此,本文采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代水墨"、"都市水墨"、"抽象水墨"与"实验水墨"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的论述,初步梳理实验水墨与其它现代水墨艺术形式的内涵及特点。另外,比较并非要分出高下,比较的目的在于梳理出共性与差异,使各自的内涵及特点更加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水墨 现代水墨 都市水墨 抽象水墨 艺术形式 比较
下载PDF
柳暗花明:走向当代的新水墨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方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本文简短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水墨画的多次变革,侧重论述水墨在许多转型中的两个取向——表现型和抽象型,以及从现代向当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媒介水墨”。并以即将开幕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水墨展为例,说明这个展览正是西方人提供... 本文简短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水墨画的多次变革,侧重论述水墨在许多转型中的两个取向——表现型和抽象型,以及从现代向当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媒介水墨”。并以即将开幕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水墨展为例,说明这个展览正是西方人提供的一个“非西方的当代艺术”的样本。文章认为,在水墨走向当代的进程中,将不会是在原有的水墨格局和框架中完成。水墨可以是走向当代的出发点,但却不是一座必须同守的“东方城堡”。新水墨必须是一个敞开的空间,一个可以接纳任何新观念、新媒介的实验基地。艺术家可以在这里自由出入。在这个出走与回归的过程中,水墨画将可能以解体的方式获得再生。它可能是新水墨,也可能是具有水墨元素甚至仅仅与水墨有关的多媒介的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 现代水墨 当代水墨 多媒介 大都会博物馆
原文传递
水墨进行时:当代水墨的边界与危机
4
作者 雷祺发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当代水墨是后奥运时代以来兴盛的水墨新概念,有别于传统水墨的新水墨样式,俨然成为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当代水墨是中华文化复兴与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本土共同演绎的产物。当代水墨,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 当代水墨是后奥运时代以来兴盛的水墨新概念,有别于传统水墨的新水墨样式,俨然成为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当代水墨是中华文化复兴与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本土共同演绎的产物。当代水墨,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抽象水墨、都市水墨、装置水墨、行为水墨等等新兴水墨艺术。今天的当代水墨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当代艺术的语言范式与精神批判的影响,包括九十年代兴起的现代水墨,无疑也受到当时兴起的现代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水墨 西方当代艺术 现代水墨 水墨艺术 都市水墨 后奥运时代 水墨 语言范式
下载PDF
“当代水墨”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江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4,共2页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等领域进入了一个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隆然开启的艺术春天,激荡着中国文艺事业求索与变革的冲动与渴望。“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现代水墨”“张力水墨”“新文人画”“新水墨”“当...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等领域进入了一个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时期,隆然开启的艺术春天,激荡着中国文艺事业求索与变革的冲动与渴望。“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现代水墨”“张力水墨”“新文人画”“新水墨”“当代水墨”的出现,书写着中国画的现代旅程。近两年,“水墨文章我法像心——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水墨现在——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辛丑墨事——当代水墨六人展”等以“当代水墨”为题的展览的举办,标志着“当代水墨”的积极作为,并以此审视着发生在中国的不可逆转的社会与文化转型,回应着“守正创新”的时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水墨 新文人画 现代水墨 实验水墨 中国水墨 抽象水墨 水墨 时代诉求
原文传递
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 被引量:3
6
作者 鲁虹 《当代中国画》 2008年第3期78-84,共7页
一关于现代水墨画的定义正像"五四"以来每当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引起水墨画改革的大讨论、大变化一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改革开放局面,再度引起了水墨画界对这个敏感话题的讨论。由于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经济... 一关于现代水墨画的定义正像"五四"以来每当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引起水墨画改革的大讨论、大变化一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改革开放局面,再度引起了水墨画界对这个敏感话题的讨论。由于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经济与科学的现代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因此,好长时间,"现代性"便成了相当多水墨画家都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水墨画家 传统水墨 艺术语言 水墨艺术 王天德 书写性 传统文人画 表现主义 现代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与中国美术思潮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工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11期40-60,共21页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针对中国美术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并注意前后之间相应的联系。在整体的思想脉络上,"关注现实,表现生活"这一创作思想依然是主流,个体意识的觉醒与艺术创作的自由,...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针对中国美术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并注意前后之间相应的联系。在整体的思想脉络上,"关注现实,表现生活"这一创作思想依然是主流,个体意识的觉醒与艺术创作的自由,则表现在"实验"与"创新"这一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如早期对表现题材与主题的突破,进而转向艺术的本体性问题讨论,在观念与形式上逐渐地拓展艺术的边界,跨学科的问题不时出现,对西方的现当代艺术,也经历了从学习模仿到自觉思考的过程,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在现象的陈述上,本文注意那些促使创作思想波动的事件与人物,有的并不在主流美术的范畴内,甚至是边缘状态。这并不等于忽略主流,因为主流是潜在的,也是稳健的发展力量,而非主流的思想倾向比较活跃,启发性强,二者之间时有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美术 美术思潮 新写实主义 现代水墨
下载PDF
现代水墨艺术的文化之思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昌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艺术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一波三折,其变化之多之快,其影响之广之巨,皆是史无前例的。水墨画作为国画的代表,自然随着艺术的变革而发生着演变。而当"传统水墨画"逐渐演进成"现代水墨艺术"的时候,也预示着中国... 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艺术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一波三折,其变化之多之快,其影响之广之巨,皆是史无前例的。水墨画作为国画的代表,自然随着艺术的变革而发生着演变。而当"传统水墨画"逐渐演进成"现代水墨艺术"的时候,也预示着中国水墨画正逐渐走向颠覆与重建之路。如今,现代水墨艺术在经过30余年的不断冲洗、改造之后,终于在众说纷纭之中站稳脚跟。然而表面的繁荣,终究难以掩饰其背后处于变革期的现代水墨艺术应接不暇、手足无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艺术 文化特征 现代水墨 传统水墨 中国水墨 绘画语言 都市文化 林风眠 水墨画家 艺术审美
原文传递
从水墨到再水墨 2000—2012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冀少峰 《美术文献》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展览: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展期:2012年12月28日—2013年3月3日地点:湖北美术馆如果要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进行考察的话,不难发现,它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放在中... 展览: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展期:2012年12月28日—2013年3月3日地点:湖北美术馆如果要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进行考察的话,不难发现,它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放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格局中,才能对当代水墨艺术有一个清醒把握。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新的国际秩序和中国社会的宏观政治、经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艺术 现代水墨 传统水墨 文化特征 宏观政治 现代 抽象表现主义 展览现场 水墨画家 等于零
原文传递
文化身份与审美形态——现代水墨艺术语言的建构及其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芳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0-123,共4页
就概念而言,现代水墨的内涵主要体现为艺术观念及其语言特征等维度,而并非一种时间性的概念。现代水墨指的是与传统水墨相对的,以现代艺术创作概念为指导的水墨艺术,其外延并非涵盖当下所有的水墨类型。换言之,现代水墨体现了传统水墨... 就概念而言,现代水墨的内涵主要体现为艺术观念及其语言特征等维度,而并非一种时间性的概念。现代水墨指的是与传统水墨相对的,以现代艺术创作概念为指导的水墨艺术,其外延并非涵盖当下所有的水墨类型。换言之,现代水墨体现了传统水墨在20世纪的现代化转向,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强调与传统艺术的断裂感。从这一点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水墨艺术,包括实验水墨、新文人画、新水墨和都市水墨等诸多画派,尽管在名称上有所区别,或主张标新立异,或拉开与传统国画的差距,然而,究其缘由却与传统国画受到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显示出现代艺术观念对传统水墨创作的介入,以及画家试图将水墨带入现代艺术序列的一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新文人画 传统水墨 传统国画 水墨艺术 实验水墨 现代艺术观念 都市水墨
原文传递
现代水墨形式与风格的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立业 《艺术教育》 2007年第4期102-103,共2页
水墨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格局,文章通过对现代水墨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试图将中国水墨画归纳为传统开发型、抽象构成型、材料综合型,并对其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国水墨 现代水墨 传统开发型 材料综合型 抽象构成型
原文传递
书法的本质——《学书札记》之八十五
12
作者 徐建融 《书法》 2024年第2期150-151,共2页
书法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一、写字;二、艺术的写字;三、有器识的艺术写字。三者缺一不可写。字作为书法本质的第一点,正所谓“存形莫善于画”,塑造形象为绘画本质的第一点。但仅仅写字还不等于书法,也即今天的书家们反复强调的“... 书法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一、写字;二、艺术的写字;三、有器识的艺术写字。三者缺一不可写。字作为书法本质的第一点,正所谓“存形莫善于画”,塑造形象为绘画本质的第一点。但仅仅写字还不等于书法,也即今天的书家们反复强调的“书法不是写字”。但这个说法的妥当性是很不够的,由此便推导出“书法不需写字”,那就成了“现代水墨”“抽象水墨”。所以,稳当的说法应该是“书法不只是写字”。那么,书法又是怎样的写字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法的本质 抽象水墨 绘画本质 存形 书法本质 塑造形象 妥当性
原文传递
现代水墨的趋势与前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方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3期19-23,共5页
89年后的中国水墨画,曾先后出现两股思潮:一是以回归文人画传统为指向的新文人画的兴起,一是以回归“现实主义新传统”为指向的歌颂模式的回潮。这两种完全相左的倾向,却产生于同一背景:新潮美术的式微。而新潮美术也正是他们共同针对... 89年后的中国水墨画,曾先后出现两股思潮:一是以回归文人画传统为指向的新文人画的兴起,一是以回归“现实主义新传统”为指向的歌颂模式的回潮。这两种完全相左的倾向,却产生于同一背景:新潮美术的式微。而新潮美术也正是他们共同针对的目标。然而两股思潮均未能给当代水墨预示出一个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中国水墨 表现主义 新潮美术 表现型 现实主义 新文人画 意象与意境 表现性 传统水墨
下载PDF
“新文人画”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 被引量:3
14
作者 商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
一般认为,当今的中国画领域呈现为三脉分野的多元化格局:即“现实主义”、“现代水墨”和“新文人画”各执一方的格局.“现实主义”是指1949年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画.“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则... 一般认为,当今的中国画领域呈现为三脉分野的多元化格局:即“现实主义”、“现代水墨”和“新文人画”各执一方的格局.“现实主义”是指1949年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中国画.“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则是从不同的思路欲求变革或摆脱“现实主义”的两种表现.尽管“现代水墨”与“新文人画”具有相互胶着、相互交叉的状态,为评论家的定义和分类带来困难,但从名称上大致可以看出,前者意味着试图冲缺正宗中国画界域和更加强调媒材特征,而后者则强调中国画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艺术语汇的运用和艺术情趣的玩味上完全要求回归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中国画艺术 产生发展 “现实主义” 文人画家 现代艺术运动 新潮美术 “新潮” 现代水墨 传统文化
全文增补中
这是一次传统与当代的艺术碰撞——泰康美术馆呈献两大开年新展
15
作者 梵凡 郑爽(图) 《中国收藏》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蒋兆和的李白,赵半狄的熊猫,前者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绘画的宗师,后者是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家,在今天共同“走进”位于京城的泰康美术馆,上演了一场传统与当代的艺术碰撞,给予观众一番别样的艺术感受。
关键词 传统与当代 先锋艺术 现代水墨 人物绘画 赵半狄 艺术感受 美术馆 蒋兆和
原文传递
当代书法的生态背景——《学书札记》之九十二
16
作者 徐建融 《书法》 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书学区别于传统书法,通常称作“当代书法”。经过二十世纪末的现代水墨、当代书风探索,在今天虽被某些人斥为“丑书”,却正迎来并真正进入到大好的发展形势。虽说一代有一代的书法,由甲骨而金文,石鼓而汉碑,尚韵而尚法...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书学区别于传统书法,通常称作“当代书法”。经过二十世纪末的现代水墨、当代书风探索,在今天虽被某些人斥为“丑书”,却正迎来并真正进入到大好的发展形势。虽说一代有一代的书法,由甲骨而金文,石鼓而汉碑,尚韵而尚法,尚意而尚态,尚趣而尚艺,包括金石而帖学、而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现代水墨 传统书法 帖学 丑书 碑学 生态背景 尚法
原文传递
简述现代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荣斌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75,共2页
本文主要从现代国画作品中的水色彩作为切入点,对现代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成因、特征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实例,论述了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在当今时代环境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于现代水墨艺术作品的创... 本文主要从现代国画作品中的水色彩作为切入点,对现代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成因、特征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实例,论述了水墨画的色彩主观性表达在当今时代环境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于现代水墨艺术作品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色彩 主观性表达
下载PDF
田黎明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式构成探析
18
作者 陈思妍 《艺术市场》 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
现代水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中国画创新的艺术形式。现代水墨融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构成因素,成为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田黎明是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其画作中形式构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现代水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中国画创新的艺术形式。现代水墨融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构成因素,成为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田黎明是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其画作中形式构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图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其作品进行实践创作探索,并思考形式构成对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人物画 形式构成
原文传递
蒋兆和晚年绘画的写意性
19
作者 庄会秀 《艺术品鉴》 2024年第9期122-131,共10页
作为20世纪30至40年代便已形成独特画风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代表画家,学界对蒋兆和的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作品为主,而对其晚年绘画作品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一些学者对其晚年绘画作品的评价不高,如张少侠、李小山认为他晚年的古装人... 作为20世纪30至40年代便已形成独特画风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代表画家,学界对蒋兆和的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作品为主,而对其晚年绘画作品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一些学者对其晚年绘画作品的评价不高,如张少侠、李小山认为他晚年的古装人物“是一种勉强的力不从心之作1”。也有学者对其晚年绘画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李起敏认为“他后二十年最辉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成就就是那些彪炳千秋的肖像画,尤其是历史人物肖像画,其成就之高,在近现代中国画史上几乎无人匹敌。”2之所以出现相反的两种观点,究其原因,在于蒋兆和晚年的绘画风格较其前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绘画作品 写意性 绘画风格 李小山 蒋兆和 人物肖像画 代表画家
原文传递
从“白石诗草”看齐白石“诗画同源”——兼谈艺术史的“百年公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中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131,共15页
深入研究齐白石,一个重要的路径是从细读"白石诗草"入手,以期楔入其性灵结构,亦即考辨"诗画同源"中的那个"心源"构成,从而烛照其花鸟写意经典所以垂范的奥秘。为此,宜从"历史—逻辑"层面,将齐... 深入研究齐白石,一个重要的路径是从细读"白石诗草"入手,以期楔入其性灵结构,亦即考辨"诗画同源"中的那个"心源"构成,从而烛照其花鸟写意经典所以垂范的奥秘。为此,宜从"历史—逻辑"层面,将齐白石内心结构解析成由"伤时"→"抚魂"→"乐生"→"立身"诸意向所有机合成、且作履带式自循环的性灵机制,嗣后再看那些足以表征现代水墨高峰的花鸟写意,为何在吴昌硕之后只能出自齐白石这双丹青妙手,也就有根可寻了。同时,这也或许大致靠近了齐白石生前所期盼的"百年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同源 齐白石 艺术史 结构解析 有机合成 现代水墨 履带式 吴昌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