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1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税会倒逼企业绿色创新吗? 被引量:140
1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90,共12页
征收环境税,内在化环境成本,会倒逼企业绿色创新以实现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吗?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 征收环境税,内在化环境成本,会倒逼企业绿色创新以实现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吗?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显著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呈现滞后性特征,即当期环境税显著地提高企业下期和下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中。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环境税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在实践上为完善中国环境税制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企业绿色创新 产权性质 企业规模 融资约束 环境规制 环境会计
下载PDF
环境税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倒逼效应研究 被引量:138
2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20,共9页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环境税作为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是一种推进企业绿色转型的最有效的经济诱导制度安排,为当前研究的前沿。本文立足于宏观财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的视角,以合法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环境税作为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是一种推进企业绿色转型的最有效的经济诱导制度安排,为当前研究的前沿。本文立足于宏观财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的视角,以合法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基于2008—2016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考察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①环境税会有效地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即当环境税的税负水平提高时,企业绿色转型程度也会随之提高。②环境税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倒逼效应存在异质性,即环境税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倒逼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以及高信息透明度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以及低信息透明度企业中表现并不显著。③环境税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的渠道在于,环境税通过提高企业合法性压力和增加企业成本粘性,进而有效地倒逼企业绿色转型。这意味着,在现阶段政府通过提高环境税税率、增加执法刚性、降低行政干预等手段提高企业环境税的实际税负,可以有效地倒逼企业绿色转型,但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税的倒逼效应,政府需要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环境税的税制结构、税率设计、征管模式等税制要素来提高环境税制度的弹性。同时,政府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市场化建设以及建立绿色投融资渠道,使环境税的倒逼效应更加有效;企业应当提高信息透明度,积极地进行绿色转型以响应环境税的合法性压力和成本粘性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环境保护 绿色转型 转型升级 工业企业
下载PDF
环境保护费改税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吗?——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112
3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税制的重要改革,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了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平稳过渡。文章借助《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基于2016—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 环境保护费改税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税制的重要改革,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了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平稳过渡。文章借助《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基于2016—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环境保护费改税显著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换言之,当《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后,与非重污染企业相比,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水平明显提升。②环境保护费改税主要通过施加更强的环境合法性压力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可见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过多、强制性和规范性缺乏等问题,进而提高环境合法性压力来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③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委托代理成本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并不显著,说明当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会弱化。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政府应当继续完善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实施细则,建立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征管协作机制,切实保障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和缴纳,提高企业环境合法性压力。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企业绿色转型的融资机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的价值取向,出台企业绿色转型的内控指引,与环境保护税制度一起共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 环境 环境保护 绿色转型 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环境合法性
下载PDF
环境税的企业绿色投资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5
4
作者 毕茜 于连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2,共7页
企业绿色投资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从环境税的角度,探讨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边际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本文运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2008-2... 企业绿色投资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从环境税的角度,探讨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边际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本文运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2008-2013年的经验数据,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方法对环境税的企业绿色投资效应进行了研究。分位数回归方法相比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分位数能够更全面的描述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变化范围以及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分位数回归方法与最小二乘法使用残差平方和为最小化的目标函数相比,不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估计结果更为稳健。研究发现: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边际效应为正向并具有异质性,表现在:1从平衡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投资额的影响是正向的,换句话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税额的不断提高,企业绿色投资额也会随之提高;2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估计结果来看,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边际效应为正向并具有异质性,即低分位企业的环境税绿色投资效应为正,但并不显著;高分位企业的环境税绿色投资效应为正,但呈递减趋势;中间分位企业的环境税绿色投资效应为正,并呈递增趋势。本文研究结果的启示是:1环境税的出台具有积极的意义;2环境税的相关法律制定要注意因企业制宜,考虑企业承担能力的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本文研究结果为环境税的出台提供了证据支持、为完善环境税的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企业绿色投资 面板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环境税制下政府与污染企业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01
5
作者 陈真玲 王文举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6-236,共11页
在环境税制背景下,从微观主体的收益函数出发,本文构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政府与污染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三者的利益互动博弈关系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深入分析,从中探究合理的环境税征收的设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 在环境税制背景下,从微观主体的收益函数出发,本文构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政府与污染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三者的利益互动博弈关系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深入分析,从中探究合理的环境税征收的设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环境税的监管机制下,当政府补贴大于企业减排成本时,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博弈稳定策略实现了帕累托最优。(2)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税收共享比例的提高,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也会加大,因此制定合理的环境税共享比例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从而实现污染企业节能减排。(3)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环境税率将会促进污染企业减少排放,但是一旦监管力度下降,即使提高环境税率,污染企业不会全部采取减排策略。污染企业将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选择不减排策略,另一部分企业选择减排策略。因此制定严格的环境污染监督机制势必将推动污染企业积极减排、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委托代理模型 演化博弈
原文传递
征收环境税对经济和污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2
6
作者 秦昌波 王金南 +2 位作者 葛察忠 高树婷 刘倩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
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经济总量将继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加大。开征环境税被认为是减少污染排放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经济政策之一。本文利用GREAT-E模型分析环境税改革后不同税率水平... 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经济总量将继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加大。开征环境税被认为是减少污染排放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经济政策之一。本文利用GREAT-E模型分析环境税改革后不同税率水平对宏观经济、污染减排、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要素需求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环境税制度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模拟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相对而言,征收环境税对污染物的减排作用远大于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较高税率的环境税能够较大幅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模拟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污染行业受到抑制,而清洁产业反而加快发展。征收环境税会抑制重污染产品出口,提升清洁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降低贸易顺差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重污染行业因为成本的增加,减少了生产规模,释放出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被转移到了清洁产业,从而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征收环境税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会对居民福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考虑到污染减排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进而产生正面的居民福利效应和社会效应,环境税征收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实际上要小于模拟结果。为了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建议提高污染税/费标准。由于现有排污收费标准偏低,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很多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污染。因此未来开征环境税应将税率应至少与治理成本相当,通过将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达到促进污染者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通过减免所得税或者向弱势群体提供补贴等方式减少环境税征收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排污收费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经济影响
下载PDF
改进完善我国环境税制的探讨 被引量:62
7
作者 贾康 王桂娟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环境 制改革 种调整 率选择
原文传递
地区竞争下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8
8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81,共9页
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税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地区竞争的影响下,环境税能否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尚存争议。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地区竞争、环境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大陆除西藏、上... 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税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地区竞争的影响下,环境税能否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尚存争议。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地区竞争、环境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大陆除西藏、上海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相邻地区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本辖区内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而且这种空间依赖性主要来自于地理相邻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2)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税的增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待环境税到达一定水平后,创新水平反而会逐渐下降。地区竞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呈现"倒U"型,即良性的地区竞争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过度的地区竞争却产生相反结果。地区竞争虽未改变环境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倒U"型关系,但却削弱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3)排污费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U"型,只有排污费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才会随着排污费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地区竞争影响下,排污费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这意味着,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税制绿色化改革是中国进行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要引导地区间良性竞争,从根本改变过度竞争的局面。还要充分利用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性,以点带面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空间计量
下载PDF
节能减排的环境税收政策影响分析 被引量:59
9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4,共14页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能源和环境税收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实施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实现一定的污染减排目标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污染物征税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能源和环境税收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实施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实现一定的污染减排目标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污染物征税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对能源消费征税;在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的同时,实施相应配套政策,如降低服务业营业税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可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并带来"双重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E模型 能源 环境 双重红利
原文传递
稀土定价权缺失、理论机理及制度解释 被引量:60
10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55,共10页
中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储量优势,但却没有定价权。本文在对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现实根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理论机理,指出稀土定价权缺失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稀土出口市场呈买方垄断市场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对解决稀... 中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储量优势,但却没有定价权。本文在对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现实根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理论机理,指出稀土定价权缺失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稀土出口市场呈买方垄断市场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对解决稀土定价权缺失的渠道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提高稀土企业进入标准、规制稀土价格的措施提高稀土定价权;提出形成稀土出口市场"双寡头"结构的对策,获取金融定价权及加大稀土产品技术创新力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定价权 买方垄断 环境
原文传递
环境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哲林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82,共5页
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特点,针对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坚持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和中性原则,在环境税改革中注意营造完善的市场体系,在环境税设计时注意把握税收... 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特点,针对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坚持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和中性原则,在环境税改革中注意营造完善的市场体系,在环境税设计时注意把握税收措施的多样性和税率的次优性,在环境税实施中注意环境税的收入使用、管理级次、相关配合问题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比较 启示
原文传递
环境税能否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基于环境“费改税”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9
12
作者 黄纪强 祁毓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共13页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采用2003—2019年30个省市287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构造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税政策是否能有效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并探讨了环境税政策的异质性影...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采用2003—2019年30个省市287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构造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税政策是否能有效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并探讨了环境税政策的异质性影响特征及传导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税政策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效应还未体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排除相关政策干扰后发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得出:环境税政策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强化税收征管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视角发现:环境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影响均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理优化环境税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科技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 收征管 强度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强化环境管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评估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李钢 董敏杰 沈可挺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17,共13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环境管制成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提升环境管制强度,使工业废弃物排放完全达到现行法律标准,将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使制造业部... 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环境管制成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提升环境管制强度,使工业废弃物排放完全达到现行法律标准,将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使制造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约1.8%,并使出口量减少约1.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虽然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各地区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甚至方向均存在较为显著差异。从短期来看,无论以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衡量,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从长期来看,虽然以绝对量衡量,东部地区所受的影响较大,但以相对量衡量,中西部地区所受的影响则更大。本文认为,在当前实施强化环境管制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对政策可能造成的区域性及结构性影响有充分的认识;不同区域提升环境管制强度的重点和难点有所不同,中国强化环境管制应分区域逐步推进;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应选择重点行业进行推进,应率先强化环境管制清洁度低并且政策关联效应小的行业。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在政策时机上应在经济高涨时期进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制 CGE模型 环境
原文传递
生态占用、绿色发展与环境税改革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李虹 熊振兴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138,共15页
将税收负担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转移到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的排放已成为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基于中国将资源税扩展到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的改革,本文在量化自然生态空间占用及其价值核算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生态赤字价值补偿的环境... 将税收负担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转移到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的排放已成为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基于中国将资源税扩展到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的改革,本文在量化自然生态空间占用及其价值核算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生态赤字价值补偿的环境税方案(1),并运用CGE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了征收环境税和降低个人及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各地区生态占用减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投资需求及就业人数增加,税收方案能够引导经济增长从生态占用转向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普遍下降,但中间投入减少相对更大,因此各地区保持经济增长,其中西部地区增长率偏低。从长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名义GDP增长率出现短期较大幅度的下滑,随后增长率逐年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增速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总产出增速放缓,中部地区总产出及中间投入的波动与GDP增长的波动在时间上对应,西部地区增长率及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稳定增长,各地区增长得益于第二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建议开征环境税约束生态超额占用,相应收入用于减轻所得税,其中东部地区侧重降低企业所得税,中部和西部地区侧重降低个人所得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补偿 环境 结构性减
原文传递
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伟 张希良 +1 位作者 周剑 何建坤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探讨了二氧化碳排放税作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怎样的特性和优点及理论属性和分类状况,并对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碳税实施情况作了介绍。
关键词 能源 环境
原文传递
环境税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51
16
作者 毕茜 于连超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125,共10页
环境税作为一种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其是否具有“波特效应”?为此,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考察了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会显著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即环境税会有效地提高企... 环境税作为一种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其是否具有“波特效应”?为此,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考察了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会显著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即环境税会有效地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专利申请量;环境税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呈现滞后性特征,即当期环境税会有效地提升企业下期和下下期的研发投入,当期环境税会有效地提高企业下下期的专利申请量;环境税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呈现高质量化特征,即环境税不能显著地提高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量,却能显著地促进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影响机制考察后发现,环境税主要通过提高行业竞争程度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拓展了“波特假说”的内涵,对完善环境税政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环境保护 企业创新 企业研发投入
原文传递
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金南 葛察忠 +2 位作者 高树婷 严刚 董战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结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初步设计了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政策方案。设置了污染排放、特种污染产品、生态保护和二氧化碳排放四类税目;提出了"环保代核,税务部门征收"、"由环保代征,税... 结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借鉴国外环境税收实践经验,初步设计了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政策方案。设置了污染排放、特种污染产品、生态保护和二氧化碳排放四类税目;提出了"环保代核,税务部门征收"、"由环保代征,税务审核"及"税务部门征收"的三种征管模式;以2006年的税基测算,全国环境税总收入为2 330亿元,建议主要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和中央按照8:2比例分成,在各级财政建立"环保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应根据"整体税负中性"和"税费改革同步"的原则,相应降低其他税种的税负,调整排污收费范围,保持现有税负水平基本不变;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战略,最终建立支撑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排污收费 费改革 共享
下载PDF
丹麦“绿色税收”探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萍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作为绿色环保运动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丹麦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显著环保目的的税种,尤其是1992年率先实施了二氧化碳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实施前所未有的生态税制改革,丹麦初步建立起以能源税制为主,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绿色税... 作为绿色环保运动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丹麦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显著环保目的的税种,尤其是1992年率先实施了二氧化碳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实施前所未有的生态税制改革,丹麦初步建立起以能源税制为主,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绿色税收体系,现环境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0%左右,为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收” 丹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绿色收体系 二氧化碳 1992年 可持续发展 环保运动 国际社会 制改革 收收入 保护环境 收手段 先行者 环境
原文传递
利用市场手段削减污染:排污收费、环境税和排污交易 被引量:33
19
作者 葛察忠 王金南 《经济研究参考》 2001年第2期28-43,共16页
利用市场手段控制污染是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动向之一。排污交易和环境税是市场经济手段中两个最新的手段。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应用。比如,OECD及其成员国对环境税收政策就有很深的研究,并且正在尝试税收绿色化的若干办法:逐步... 利用市场手段控制污染是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动向之一。排污交易和环境税是市场经济手段中两个最新的手段。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应用。比如,OECD及其成员国对环境税收政策就有很深的研究,并且正在尝试税收绿色化的若干办法:逐步减少不利于环境的补贴,调整现行税收制度,引入新的环境友好税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排污收费 环境 排污交易 中国 市场手段
下载PDF
环境税立法目的:从形式诉求到实质要义 被引量:45
20
作者 叶金育 褚睿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9,共11页
环境税法的"政策"特质,使得立法创制目的条款成为必要。从条款内容上看,财政收入植根于环境税之税机理,环境保护发端于环境税之环境诱因,纳税人权利保护则内生于环境与税的互动。环境税立法时,将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遴选... 环境税法的"政策"特质,使得立法创制目的条款成为必要。从条款内容上看,财政收入植根于环境税之税机理,环境保护发端于环境税之环境诱因,纳税人权利保护则内生于环境与税的互动。环境税立法时,将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遴选为立法目的都有充足的理由。正因如此,各国环境税立法者书写目的条款时,大都从中选取。然受制于环境税款用途、税源评估和立法的可接受性等因由,各国环境税法中的目的条款设计又有所偏重。基于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现实,尚且充裕的财政现况以及亟待发力的税收法治建设,环境税法制定时宜将环境保护确定为首位立法目的,秉持财政收入为次位立法目的,同时辅之纳税人权利保护为底线立法目的,而非单维度聚焦环境保护。唯有如此,方可制定出契合环境税理,植根中国国情的环境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立法目的 环境保护 财政收入 人权利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