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
作者 杨正生 彭振辉 +1 位作者 姚青海 李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545-547,共3页
丹皮酚(Paeonol,Pae)又称牡丹酚,分离自中药牡丹、芍药的干燥根皮和徐长卿的根或全草,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其化学名称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分子式为C9H10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18。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且具有半衰期短... 丹皮酚(Paeonol,Pae)又称牡丹酚,分离自中药牡丹、芍药的干燥根皮和徐长卿的根或全草,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其化学名称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分子式为C9H10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18。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且具有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药理学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药理作用 相对分子质量 生物活性 化学名称 药理活性 不良反应 牡丹
下载PDF
牡丹皮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群爱 《中草药》 CAS 1988年第6期36-38,20,共4页
牡丹皮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动物炎症反应;醇提物有类似洋地黄作用,能增加实验动物的冠脉流量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其煎剂有降压作用;牡丹酚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能对抗戊四氮和士的宁的致痉作用... 牡丹皮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动物炎症反应;醇提物有类似洋地黄作用,能增加实验动物的冠脉流量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其煎剂有降压作用;牡丹酚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能对抗戊四氮和士的宁的致痉作用;可能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能明显减少胃液分泌,对小鼠应激性胃损伤显示一定保护作用;牡丹酚小鼠iv、ip、po给药后观察48h其LD50分别为196mg/kg,78mg/kg、343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醇提取物 腹腔注射 牡丹 药理研究
下载PDF
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牡丹皮及芍药中牡丹酚和芍药甙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更亮 宋秀荣 +2 位作者 张红医 王德先 孙汉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地(MECC)测定牡丹皮、白芍、赤芍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牡丹酚、芍药甙的含量,以3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NaH2PO4-Na2HPO4)中含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表面活性剂电解... 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地(MECC)测定牡丹皮、白芍、赤芍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牡丹酚、芍药甙的含量,以3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NaH2PO4-Na2HPO4)中含2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表面活性剂电解质,PH=6.85,于254nm紫外检测,实验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塔数达到4.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泳 牡丹 芍药甙 测定
下载PDF
丹皮酚双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建军 陈莉敏 林友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合成并表征三个丹皮酚双席夫碱,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丹皮酚与水合肼、乙二胺、1,3-丙二胺反应,分别合成目标化合物双(2’-羟基-4’-甲氧基-α-甲基苄基)-二亚胺(A1)、双(2’-羟基-4’-甲氧基-α-甲基苄基)-乙二亚... 目的合成并表征三个丹皮酚双席夫碱,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丹皮酚与水合肼、乙二胺、1,3-丙二胺反应,分别合成目标化合物双(2’-羟基-4’-甲氧基-α-甲基苄基)-二亚胺(A1)、双(2’-羟基-4’-甲氧基-α-甲基苄基)-乙二亚胺(A2)、双(2’-羟基-4’-甲氧基-α-甲基苄基)-1,3-丙二亚胺(A3);用IR1、HNMR和MS进行表征,用邻苯三酚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合成了A1~A3三个丹皮酚双席夫碱;三者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目标化合物A3对自由基清除活性好于丹皮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希夫碱类 抗氧化剂
下载PDF
植物药提取剂丹皮酚影响人大肠癌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p53的表达 被引量:8
5
作者 计春燕 汪毅 谭诗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79-81,共3页
目的:体外实验观察植物药提取剂丹皮酚作用后大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其与凋亡调控基因p53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完成。常规于培养瓶内培养人大肠癌HT-29细胞株,待其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分... 目的:体外实验观察植物药提取剂丹皮酚作用后大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其与凋亡调控基因p53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7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完成。常规于培养瓶内培养人大肠癌HT-29细胞株,待其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分为丹皮酚溶液15.63mg/L,62.5mg/L,250mg/L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15.63mg/L,62.5mg/L,250mg/L的丹皮酚溶液(购自上海第一制药厂)及等量培养液。以倒置显微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从而定性、定量分析丹皮酚与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丹皮酚溶液15.63mg/L,62.5mg/L,250mg/L组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凋亡指数分别为(8.16±2.24)%,(15.35±3.07)%及(23.70±3.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2±0.41)%(P<0.01)],且凋亡指数与丹皮酚浓度呈正相依赖关系。②丹皮酚使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上升,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③丹皮酚溶液15.63mg/L,62.5mg/L,250mg/L组大肠癌HT-29细胞株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6±10.10)%,(83.7±9.43)%及(77.4±8.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0.2±8.04)%(P<0.05~0.01)],此作用与丹皮酚浓度呈反比关系。结论:丹皮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诱导大肠癌细胞发生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下调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有关,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肠肿瘤/中医药疗法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下载PDF
牡丹酚缩乙醇胺的晶体结构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田光辉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2-78,共7页
以中药材牡丹皮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酚,将牡丹酚纯化精制后在70℃的乙醇介质中与乙醇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牡丹酚缩乙醇胺,其产率高达80.5%。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以及元素分析等来表征其结... 以中药材牡丹皮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酚,将牡丹酚纯化精制后在70℃的乙醇介质中与乙醇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牡丹酚缩乙醇胺,其产率高达80.5%。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以及元素分析等来表征其结构,并用单晶X-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体学参数:a=0.637 9(9)nm,b=0.628 9(9)nm,c=2.663(4)nm,α=90.0°,β=90.188°,γ=90°,V=1.068(3)nm3,Dc=1.310 g/cm3,F(000)=450,Z=4,R1=0.044,wR2=0.128 2,R(int)=0.020 5。对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选用6种细菌和1种酵母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牡丹酚和牡丹酚缩乙醇胺对测试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牡丹酚缩乙醇胺对伤寒沙门菌50127株和枯草芽胞杆菌CMCC63501株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牡丹缩乙醇胺 合成 晶体结构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6种有效成分的HPLC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永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97-99,共3页
目的:建立丹栀逍遥散制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中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甘草甜素、芍药苷以及牡丹酚6种成分的测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Cosmosil 5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15∶85)梯度洗脱,流速1... 目的:建立丹栀逍遥散制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中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甘草甜素、芍药苷以及牡丹酚6种成分的测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Cosmosil 5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15∶8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波长230 nm。结果:根据上述方法可在90 min内成功地分离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甘草甜素、芍药苷以及牡丹酚6个指标成分,在丹栀逍遥散中各成分质量分数为栀子苷1.203 mg·g-1,京尼平苷1.960 mg·g-1,芍药内酯苷6.720 mg·g-1,甘草甜素0.157 mg·g-1,芍药苷0.012 mg·g-1,牡丹酚0.127 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甘草甜素、芍药苷以及牡丹酚的测定,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丹栀逍遥散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栀子苷 京尼平苷 芍药内酯苷 甘草甜素 芍药苷 牡丹
原文传递
牡丹全根入药的商榷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关云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8期15-16,共2页
丹皮是常用中药。以往炮制加工方法是在采收牡丹根后将芯抽去,仅以次入药。从丹皮与丹木(牡丹根木质部)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来看,二者基本相同。故建议在加工炮制牡丹根时,不必将芯抽去,而以全根入药。这样既省工,增加经济效益,又节约... 丹皮是常用中药。以往炮制加工方法是在采收牡丹根后将芯抽去,仅以次入药。从丹皮与丹木(牡丹根木质部)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来看,二者基本相同。故建议在加工炮制牡丹根时,不必将芯抽去,而以全根入药。这样既省工,增加经济效益,又节约药材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化学成分 C9H10O3 化学组成 牡丹 丹木 丹皮 宿根花卉 芍药 输导组织 木质部 周皮
下载PDF
丹皮酚体外抑制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保刚 王晓晔 +1 位作者 董亮 崔华雷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影响下离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为预防因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用于培养成纤维细胞,将离体大鼠腹膜成纤维细胞平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RPMI-1640,RPMI-16... 目的:观察丹皮酚影响下离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为预防因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用于培养成纤维细胞,将离体大鼠腹膜成纤维细胞平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RPMI-1640,RPMI-1640+TGF-β,RPMI-1640+丹皮酚,RPMI-1640+TGF-β+丹皮酚。测定各培养液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独使用丹皮酚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单独使用TGF-β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活化进入增殖状态(P<0.01),加入丹皮酚的干预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TGF-β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丹皮酚有抑制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丹皮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理状态下成纤维细胞对人体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 牡丹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丹皮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白细胞介素1β及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鑫 丁华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3只...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3只。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于术前15d腹腔分别注射丹皮酚15、30mg/kg,1次/d。再灌注2h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水平;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HMGB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31.04±2.93)%、(27.97±2.84)%vs (37.23±3.62)%,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IL-1β和HMGB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IL-1β和HMGB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预处理可通过减少心肌凋亡和炎性反应,实现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牡丹
下载PDF
止痛消肿贴膏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宁 符诗聪 +3 位作者 史炜镔 钱宵霞 马秀凤 杨琦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2期47-49,共3页
以中药牡丹皮的有效成分-牡丹酚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止痛消肿贴膏,仍保持了牡丹酚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大鼠足跖角菜胶所致急性炎症和大鼠亚急性炎症(肉芽肿)。同阳性对照药巴布剂关节镇痛膏、麝香解痛膏及扶他林乳胶剂相比,具... 以中药牡丹皮的有效成分-牡丹酚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止痛消肿贴膏,仍保持了牡丹酚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大鼠足跖角菜胶所致急性炎症和大鼠亚急性炎症(肉芽肿)。同阳性对照药巴布剂关节镇痛膏、麝香解痛膏及扶他林乳胶剂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其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抗炎作用显著提高。说明:止痛消肿贴膏,尤其是高剂量者,是一种较好的抗炎外用药膏,其作用一定程度上,优于上述阳性对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消肿贴膏 牡丹 抗炎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葫芦素B及牡丹酚对苯并(a)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福忠 鲍子平 《中草药》 CAS 1985年第3期25-26,共2页
研究表明葫芦素B和牡丹酚对苯并(a)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葫芦素B 牡丹 苯并(A)芘 肝微粒体代谢
下载PDF
抗蛇毒中药制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德禹 廖静泉 +3 位作者 戴云 王明胜 刘秀英 涂锦铭 《海峡药学》 1994年第4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临床应用 徐长卿 牡丹 蒸馏液 毒蛇伤 凉血止血 出血毒素 解毒作用 丹皮
下载PDF
新法合成牡丹酚
14
作者 邢有权 王耀娟 《山东医药工业》 1989年第2期9-10,共2页
牲丹酚是用碘甲烷甲基化2.4——二羟基苯乙酮来制备的。所得结晶物质熔点为48.5——50℃,根据光谱数据和化学性质.与天然牡丹酚完全相同。
关键词 牡丹 丹皮 勺药醇 合成
下载PDF
铜陵牡丹皮质量考察
15
作者 成嘉康 《医学研究杂志》 1989年第3期31-32,共2页
铜陵牡丹皮是安徽四大著名药材之一,尤其是凤丹皮,更是享有盛誉。但对其系统的考察研究,尚未见报道。1984-1987年,铜陵市药品检验所对铜陵牡丹皮从史料考证、生态环境、牡丹酚含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铜陵牡丹皮是安徽四大著名药材之一,尤其是凤丹皮,更是享有盛誉。但对其系统的考察研究,尚未见报道。1984-1987年,铜陵市药品检验所对铜陵牡丹皮从史料考证、生态环境、牡丹酚含量、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实验研究,并于1987年12月19日通过市级鉴定。考察要点简介如下:(一)铜陵牡丹作为药用栽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铜陵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壤属重壤土和砂壤土,土质较疏松,透水通气性能好,有机质易于分解,有利于牡丹根系发育膨大。此外,土壤养分比较丰富,无农药污染,故成为铜陵牡丹皮质量优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牡丹 凤丹 牡丹 土壤养分 牡丹 市药品检验所 质量考察 史料考证 农药污染 重壤土
下载PDF
徐长卿有效成份提取及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中草药》 CAS 1973年第2期38-39,共2页
徐长卿中医多用其利水止痛。近年来,我院对徐长卿的有效成份提取和制剂,进行了反复实验,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介绍于下: 来源:系萝摩科徐长卿属植物Pycnostelma paniculatum(Bge.)K.Schum之根。
关键词 徐长卿 有效成份 牡丹
下载PDF
人参娃儿藤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振文 王强 赵娟娟 《中草药》 CAS 1983年第2期1-3,共3页
从萝藦科(Asclepidaceae)娃儿藤属植物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根部脂溶性部份分得化合物Ⅰ、Ⅱ、Ⅲ、Ⅳ和Ⅴ,分别鉴定为牡丹酚(paconol)、娃儿藤醇(tylolupe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一未知物和对-羟基苯乙酮... 从萝藦科(Asclepidaceae)娃儿藤属植物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根部脂溶性部份分得化合物Ⅰ、Ⅱ、Ⅲ、Ⅳ和Ⅴ,分别鉴定为牡丹酚(paconol)、娃儿藤醇(tylolupe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一未知物和对-羟基苯乙酮(P-hydroxyacetophenone)。娃儿藤醇经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光衍射分析确定其结构为8位和9位具有双键的二个3-羽扇豆醇各1分子同存于一晶胞中,系新化合物。△8的命名为娃儿藤醇甲素(tylolupenol A),△9(11)为娃儿藤醇乙素(tylolupenol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儿藤 重结晶 羽扇豆醇 牡丹 核磁共振 低压柱层析 化合物 质谱裂解 乙酸乙醋 红外光谱 苯乙酮 光衍射
下载PDF
赤芍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永红 王瑞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在欧美国家该病极为普遍,据估计美国约有400万慢性冠心病患者,每年约5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在欧美国家该病极为普遍,据估计美国约有400万慢性冠心病患者,每年约5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在我国,本病不如欧美多见,患病率平均为6.46%,约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 抗血小板聚集 动脉粥样硬 血栓形成 心血管疾病 牡丹 呼吸控制比 心脏病 防治作用
下载PDF
牡丹酚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朋 吴周亮 +5 位作者 张露露 张琴 邢晶晶 任杰 杨小龙 王淑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牡丹酚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牡丹酚高剂量组、牡丹酚低剂量组。采用AlCl3建立AD模型,药物组大鼠用不同剂量牡丹酚溶液灌胃。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 目的探讨牡丹酚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牡丹酚高剂量组、牡丹酚低剂量组。采用AlCl3建立AD模型,药物组大鼠用不同剂量牡丹酚溶液灌胃。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牡丹酚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牡丹酚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下载PDF
丹皮酚体外诱导间皮细胞增殖及分泌t-PA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艺 崔华雷 +2 位作者 王晓晔 董亮 杨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8-769,共2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影响下离体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情况。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用于培养间皮细胞,将离体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平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RPMI-1640,RPMI-1640+TNF-α,RPMI-1640+丹皮酚,... 目的:探讨丹皮酚影响下离体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情况。方法: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用于培养间皮细胞,将离体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平均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RPMI-1640,RPMI-1640+TNF-α,RPMI-1640+丹皮酚,RPMI-1640+TNF-α+丹皮酚。测定各培养液中间皮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分泌t-PA的量。结果:单独使用丹皮酚不影响间皮细胞的增殖和t-PA分泌的量(P>0.05),单独使用TNF-α可以抑制间皮细胞进入增殖状态(P<0.05),而并不影响t-PA的分泌(P>0.05),加入丹皮酚的干预后间皮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升高,并上调t-PA的分泌(P<0.05)。结论:TNF-α可以抑制间皮细胞增殖,丹皮酚对活化的间皮细胞增殖、分泌有上调作用,丹皮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损伤的腹膜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间质细胞 牡丹 细胞增殖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