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燃煤汞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263
1
作者 王起超 沈文国 麻壮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研究了中国煤炭的汞含量及主要用煤行业燃煤汞排放因子.结合有关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行业和各地区燃煤汞的排放量.全国煤炭的平均汞含量为0 .22 m g/ kg ,主要燃煤行业中大气汞排放因子为64 .0 % ~78 .2 % .... 研究了中国煤炭的汞含量及主要用煤行业燃煤汞排放因子.结合有关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行业和各地区燃煤汞的排放量.全国煤炭的平均汞含量为0 .22 m g/ kg ,主要燃煤行业中大气汞排放因子为64 .0 % ~78 .2 % .1995 年全国燃煤共排放汞302 .9t ,其中向大气中排汞量为213 .8t ,排入灰渣及产品中的汞为89 .07t .1978(1995 年全国燃煤大气汞排放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 .8 % ,累积排汞量为2493 .8t ;北京、上海、天津等超大城市排汞强度较高;燃煤汞排放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排放因子 排放量 中国
下载PDF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被引量:226
2
作者 邹才能 赵群 +1 位作者 张国生 熊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预测世界总体能源发展的态势,从分析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明确了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之后经历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尽管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量总体比较充足,但关键技术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并推动了... 为了预测世界总体能源发展的态势,从分析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明确了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之后经历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尽管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量总体比较充足,但关键技术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并推动了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世界能源消费正在迈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时代,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32.6%、23.7%、30.0%和13.7%,中国能源消费也将由煤炭独大,逐步进入煤炭、油气和新能源"三足鼎立"的时代。对全球能源发展的预判结果表明:①石油迈入"稳定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8 t;②天然气步入"鼎盛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6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12)m^3(40.5×10~8 t油当量),将在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③世界煤炭产量稳中有降,煤炭发展进入高效清洁化"转型期",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降低,其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也将有所下降;④新能源开发利用渐入"黄金期",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将大幅提升。结论认为: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具有自身特点,能源发展需从国情实际出发,加强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关键;②我国石油产量需达2×10~8 t,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③加快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步伐,力争实现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超3 000×10~8 m^3的目标;④加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2030年我国有可能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20%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化石能源 新能源 油气 煤炭 可再生能源 非常规油气 页岩气 致密油 纳米技术 石墨烯 互联网+
下载PDF
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被引量:129
3
作者 胡国泽 滕吉文 +2 位作者 皮娇龙 王伟 乔勇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9-451,共13页
当在煤层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顶、底板围岩速度明显高于煤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波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经过多次全反射混合叠加,在煤层中形成槽波.槽波是一种围限波,它最大的特点是频散现象,槽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还具... 当在煤层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顶、底板围岩速度明显高于煤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波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经过多次全反射混合叠加,在煤层中形成槽波.槽波是一种围限波,它最大的特点是频散现象,槽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还具有速度低、衰减弱等特点,因此可以用来探测煤层中的采空区、断层等地质构造.本文初步阐述了槽波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槽波的形成,槽波的特点、槽波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并基于其特点对槽波地震勘探技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地震勘探 煤炭 反射法 透射法 断层
下载PDF
论煤炭绿色开采的地质保障 被引量:118
4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1 位作者 乔军伟 王生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5,共8页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制约,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煤炭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形成的层状沉积矿产,是近地表地壳的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会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从煤炭资源...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制约,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煤炭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形成的层状沉积矿产,是近地表地壳的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会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从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出发,为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减缓和减小采掘工程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损害,提供地质理论和技术支撑。从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的内涵、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思路4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突出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的地质条件变化,强调煤炭开采活动与地质结构和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研究,关注地下采掘工程引起时空效应范畴的地质条件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耦合机制。总体研究思路是开采前精细勘查、开采过程有效减损、开采后恢复利用。采前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勘查,查明煤系矿产资源空间赋存特征及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涵盖煤系资源、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要素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评价煤炭资源最佳利用方向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采中进行地质条件损害探测、监测,揭示应力场、形变场、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煤系气、地下水运移和涌出特点,分析导致围岩动力灾害发生的地质因素,提出煤与瓦斯突出、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超前预警理论及防控措施;采后进行采空区水体、有害气体、遗留资源的探测,巷道围岩、煤柱变形特征监测,研究煤-岩-水相互作用及采空区稳定性变化,开展地质条件及地表生态恢复演化过程研究,提出地下空间及遗留资源的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涵盖找煤、勘探、开采及采空区利用全过程,追求煤系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绿色开采 地质保障 精细勘查 有效减损 恢复利用
下载PDF
我国煤炭需求、探查潜力与高效利用分析 被引量:105
5
作者 滕吉文 乔勇虎 宋鹏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33-4653,共21页
能源结构中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主体能源是石油,而我国以富煤、贫油、少气为本土资源特点,煤炭是主体能源.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使得对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必须不断深入,进入到第二... 能源结构中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主体能源是石油,而我国以富煤、贫油、少气为本土资源特点,煤炭是主体能源.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使得对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必须不断深入,进入到第二深度空间日益紧迫.在开采过程中的难度随之增大,故必须引入当代高、新技术,防范灾害并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基于对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存储与需求的分析,本文将研讨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与国策;2)当今对化石能源的需求、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特点;3)全球和我国煤炭资源的生产、利用、需求、潜能和存在的问题;4)煤炭深部勘探、开采和高新技术的应用;5)我国煤炭的高效利用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不可替代;6)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第二深度空间的煤炭需求乃必然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煤炭 第二深度空间勘探与开发 动态监测与防范 高效利用
下载PDF
煤及其灰渣中的汞 被引量:85
6
作者 王起超 马如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东北、内蒙古东部煤炭中汞的含量分布以及煤中汞向燃烧产物中迁移的规律。煤中汞含量高于土壤,并和煤中全硫分及灰分呈显著正相关。煤中汞在锅炉飞灰中被富集,在底灰中被分散。飞灰粒径越小汞含量越高,显示表面富集特征;飞灰... 研究了东北、内蒙古东部煤炭中汞的含量分布以及煤中汞向燃烧产物中迁移的规律。煤中汞含量高于土壤,并和煤中全硫分及灰分呈显著正相关。煤中汞在锅炉飞灰中被富集,在底灰中被分散。飞灰粒径越小汞含量越高,显示表面富集特征;飞灰中90%以上的汞存在于<0.125mm粒子上。飞灰中汞占煤中汞总量23.1%~26.9%,从烟囱排出的汞占56.3%~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灰渣 大气 煤燃烧
下载PDF
论中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内涵、挑战及意义 被引量:99
7
作者 邹才能 潘松圻 赵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6,共11页
世界能源正处在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发展的'第3次重大转换期',各国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美国通过超前部署,依靠'非常规油气革命'即将实现'能源独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4大挑战: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规模决定能源消... 世界能源正处在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发展的'第3次重大转换期',各国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美国通过超前部署,依靠'非常规油气革命'即将实现'能源独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4大挑战: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规模决定能源消费'总量大'、'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结构决定能源结构'不清洁'、持续攀升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决定能源供应'不安全'、非常规油气禀赋决定复制美国模式实现能源独立'不可行'。从世界能源大势与中国能源特殊性出发,开启中国'能源独立'长征路,提出'三步走'构想:①2020—2035年,依靠'洁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供给安全'问题;②2035—2050年,依靠'国内生产+海外权益',兑现'生产自主'愿景;③2050—2100年,依靠'新能源+智能源',有望实现中国'能源独立'。中国'能源独立'战略两个重要标志是国内生产量占消费量90%以上、清洁能源生产量占消费量70%以上,能源安全实现'长久安全'和'自主可控',战略意义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相关大产业发展、实现能源管理变革、落实零碳化环保目标。中国'能源独立'是个战略性命题,随着国家实力显著提升,或许不需要国内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相当,就能保障能源供给与消费安全。世界新科技革命或将超出预期,中国'能源独立'梦想将如愿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独立 能源革命 智能源 煤炭 非常规油气 新能源 能源长征路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及对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92
8
作者 邹才能 陈艳鹏 +3 位作者 孔令峰 孙粉锦 陈姗姗 东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基于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基本概念、机理与模式,指出目前面临的挑战、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煤炭地下气化这一革命性技术能够实现"人工制气",且符合煤炭清洁利用方向,在新能源达到规模化... 基于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基本概念、机理与模式,指出目前面临的挑战、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煤炭地下气化这一革命性技术能够实现"人工制气",且符合煤炭清洁利用方向,在新能源达到规模化供应之前,可开辟中国特色的有效供甲烷与氢气战略新途径。中国含油气盆地煤系发育,仅超出煤炭企业井工开采深度、埋深1 000~3 000 m的煤炭资源量即为3.77×10^(12) t,初步预计可气化煤炭折合天然气资源量为(272~332)×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3倍,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总和基本相当。根据煤炭地下气化反应机理和产物组分的差别,初步将煤炭地下气化分为"浅层富氢、中深层富甲烷、深层超临界极富氢"3种开发模式。石油石化企业可在煤炭企业井工开采范围之外,发挥自身技术、管道、市场等一体化优势,根据不同需求和相应技术成熟度,优选路径发展煤炭地下气化业务,可将大量煤炭资源进行有效清洁开发利用,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还可结合产出氢气就近利用以及在邻近油区开展CO_2驱油与埋存,打造石油石化循环经济净零排放示范区,为"氢经济"时代到来储备资源和技术,更为中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炭地下气化 天然气 天然气革命 人工煤制甲烷 人工煤制氢气 超临界水 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
下载PDF
承压水沿煤层底板递进导升突水机理的模拟与观测 被引量:78
9
作者 王经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6-549,共4页
完整底板和非完整底板的注水试验表明,底板深处的耗水早于浅部,显示底板的破裂发生在采前。相似材料模拟具一定导升高度的底板在采动中的变化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底板的原位测试发现承压水在采前出现了向上入侵的现象, 二次应力给导... 完整底板和非完整底板的注水试验表明,底板深处的耗水早于浅部,显示底板的破裂发生在采前。相似材料模拟具一定导升高度的底板在采动中的变化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底板的原位测试发现承压水在采前出现了向上入侵的现象, 二次应力给导升的发展提供条件,递进导升是突水的一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头入侵 突水机理 注水试验 矿坑突水 煤炭
下载PDF
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69
10
作者 徐精彩 葛岭梅 贺敦良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3,共7页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煤炭自燃的原因和过程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对临界温度(60~85℃)以上的自燃情况基本上有了比较统一的观点,即煤炭自燃是由于氧化放热积蓄的结果。但是对临界温度以下的情况,尤其是煤炭暴露于空气当中...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煤炭自燃的原因和过程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对临界温度(60~85℃)以上的自燃情况基本上有了比较统一的观点,即煤炭自燃是由于氧化放热积蓄的结果。但是对临界温度以下的情况,尤其是煤炭暴露于空气当中后,最初的自燃状态是如何引起的,现在还众说纷纭,分歧较大。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临界温度以下的煤炭自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低温自燃 自燃实验
下载PDF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6
11
作者 方圆 张万益 +1 位作者 曹佳文 朱龙伟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34-42,47,共10页
基于权威数据,开展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系统分析研究了世界能源现状,针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分别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国内,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分析中国各类能源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现状,合理预... 基于权威数据,开展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系统分析研究了世界能源现状,针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分别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国内,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分析中国各类能源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现状,合理预测了中国能源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 现状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煤炭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63
12
作者 韩可琦 王玉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煤炭消费需求取向,展望了能源发展前景.认为世界能源结构在21世纪中将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或者回归煤炭,或者以新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 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煤炭消费需求取向,展望了能源发展前景.认为世界能源结构在21世纪中将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或者回归煤炭,或者以新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取代石油和天然气.21世纪将是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超越20世纪的年代,能源科学和技术也将会出现超越常规的发展,为替代能源寻求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煤炭 发展 前景 能源科学
下载PDF
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气体指标法 被引量:84
13
作者 梁运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中国八大典型煤种煤样的自然发火模拟试验,对煤样氧化自燃气体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各煤种从缓慢氧化阶段发展为加速氧化阶段的灵敏气体指标为: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以烯烃或烯烷比为首选,以一氧化碳及其派生指标为... 通过中国八大典型煤种煤样的自然发火模拟试验,对煤样氧化自燃气体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各煤种从缓慢氧化阶段发展为加速氧化阶段的灵敏气体指标为: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以烯烃或烯烷比为首选,以一氧化碳及其派生指标为辅;而焦煤、贫煤和瘦煤则以一氧化碳其派生指标为首选,乙烯或烯烷比为辅;无烟煤和高硫煤唯一依据是一氧化碳及其派生指标。乙炔是煤进入激烈燃烧阶段的指标。研究提出了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应至少包括自热加速和激烈燃烧2个阶段的主要指标,前一个指标是火灾危险预警指标,后一个指标是明火报警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自然发火熄灭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自然发火 氧化气体产物 标志气体指标体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富集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74
14
作者 魏永佩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9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在纵向上,石油、煤和铀矿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二叠和奥陶系,天然气位于石油和铀矿的下方,并紧邻石炭-二叠系煤系的上下层位。在平面上,石油位于盆地中南部,铀矿位于盆...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在纵向上,石油、煤和铀矿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二叠和奥陶系,天然气位于石油和铀矿的下方,并紧邻石炭-二叠系煤系的上下层位。在平面上,石油位于盆地中南部,铀矿位于盆地边部(北部和西缘),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可采的煤炭位于盆地边部。在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期的古风化壳上形成的古岩溶和广泛分布的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分别控制了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分布,构造转折期和古气候控制了聚煤期,氧化-还原环境控制了铀矿的聚集。盆地多能源成矿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有商业价值的能源矿产聚集成藏的顺序依次为:煤→铀→气→油。伊陕斜坡是进行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理想地区;天环坳陷、西缘逆冲带可开展油-气-煤-铀矿的联合勘探;伊盟隆起、渭北挠褶带和晋西挠褶带可进行煤炭、煤层气和铀矿的协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分布 成藏 对比 协同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9
15
作者 李强 蒋承林 翟果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堪忧,尘肺病发病病例不降反升,分布更加广泛,矿工检查诊断和求治不及时,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从管理、技术、资金以及法律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导致如今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尘肺病 现状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我国洁净煤技术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研究 被引量:62
16
作者 孙旭东 张博 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40,共9页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长期保持基础性地位。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亟待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本文在界定洁净煤技术概念的基础上,辨识了洁净煤技术的先进性特征,预判了面向2035的关键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主要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长期保持基础性地位。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亟待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本文在界定洁净煤技术概念的基础上,辨识了洁净煤技术的先进性特征,预判了面向2035的关键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主要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在700℃超超临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循环(IGCC/IGFC)等先进发电技术及煤炭深加工产业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工程示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在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区域或企业间平衡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着眼于煤炭能源长远发展,前瞻规划面向2035的洁净煤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积极部署先进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全面提升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水平,有效改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洁净煤技术 能源战略 2035
下载PDF
对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1
17
作者 詹华 姚士洪 《能源工程》 2003年第3期1-4,8,共5页
分析了我国目前能源的总体状况 ,同时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着眼 ,就 2 1世纪我国能源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中国 能源现状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发展策略 煤层气 节能
下载PDF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57
18
作者 吕清刚 李诗媛 黄粲然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2-400,共9页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因此如何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成为科学家、产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煤炭燃烧释放热能满足了我国约65%的发电生产需求,也为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提供热能,但同时也...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因此如何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成为科学家、产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煤炭燃烧释放热能满足了我国约65%的发电生产需求,也为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提供热能,但同时也释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污染物,造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因此实现占煤炭燃烧总量90%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是当前我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的"卡脖子"问题,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燃烧利用技术亟待根本性革命。文章综述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技术现状,提出了只有发展在燃烧过程中大幅度抑制氮氧化物(雾霾的"元凶")生成的变革性技术,再结合尾部烟气净化技术的应用,才能经济地实现常规燃煤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甚至近零排放,达到甚至低于天然气排放水平,从而为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燃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领域 煤炭 燃烧 清洁高效
原文传递
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成本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55
19
作者 张彩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8,共5页
从炼油厂降低氢气成本涉及的原料来源出发,按照炼油厂全加氢流程,配套建设独立的制氢装置原料,分析了影响氢气生产成本的因素以及竞争性,分析量化了二氧化碳排放及国家征收碳税对工艺路线的影响深度,提出按照原料可获得性、经济性和可... 从炼油厂降低氢气成本涉及的原料来源出发,按照炼油厂全加氢流程,配套建设独立的制氢装置原料,分析了影响氢气生产成本的因素以及竞争性,分析量化了二氧化碳排放及国家征收碳税对工艺路线的影响深度,提出按照原料可获得性、经济性和可行性以及分区域建设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炼油 天然气 煤炭 成本 碳税 竞争力
下载PDF
我国煤炭资源安全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赵开功 李彦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5-189,共5页
从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的原因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的政治、经济、技术、运输等六大因素;并对我国煤炭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煤炭资源分布、储备、勘探现状,煤炭资源总量和构成,生产能力,资源需求,国际贸易等各个... 从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的原因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的政治、经济、技术、运输等六大因素;并对我国煤炭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煤炭资源分布、储备、勘探现状,煤炭资源总量和构成,生产能力,资源需求,国际贸易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且通过安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存在的七大问题;并最终提出了提升煤炭资源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从而能为国家及地方的煤炭产业宏观调控起到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资源安全现状 资源需求 煤炭资源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