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5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1
1
作者 黄耀桐 刘永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28-334,共7页
对不同种类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与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对草鱼前、中和后肠蛋白酶活性的差异,以及这些酶的最适酪蛋白浓度和最适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草鱼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饲料含蛋白质32—40%的范围内随着... 对不同种类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与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对草鱼前、中和后肠蛋白酶活性的差异,以及这些酶的最适酪蛋白浓度和最适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草鱼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在饲料含蛋白质32—40%的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肝胰脏蛋白酶活性要比肠道稍高些。饲草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为每毫克酶蛋白每分钟产生332.5微克酪氨酸,肠道蛋白酶比活为260.0微克酪氨酸。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以后肠较高,前、中肠次之。在pH4—9范围内,以酪蛋白作为底物,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最大活性分别在pH6.5和pH7.0。在酪蛋白实际浓度为83.33—333.33微克/毫升范围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最适酪蛋白浓度分别为166.67微克/毫升和208.33微克/毫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脏 草鱼 肠道 蛋白酶活性 饲料 浓度 饲草 酪氨酸 升高 初步研究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8
2
作者 邵国胜 MUHAMMAD Jaffar Hassan +1 位作者 章秀福 张国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以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 (丙 972 5 2 ,低积累型 ;秀水 6 3,高积累型 )为材料 ,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 ,镉处理设 0 .0、0 .1、1.0和 5 .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 ,镉胁迫抑制植株... 以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 (丙 972 5 2 ,低积累型 ;秀水 6 3,高积累型 )为材料 ,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 ,镉处理设 0 .0、0 .1、1.0和 5 .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 ,镉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合成 ,改变植株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上 ,根和地上部对镉胁迫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 ,SOD、CAT和POD活性随镉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而MDA含量则表现相反。根和地上部MDA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镉浓度提高而增加 ,且增加幅度秀水 6 3明显大于丙 972 5 2。与对照相比 ,生长在 5 .0 μmol/LCd处理下的植株 ,SOD活性在孕穗期下降 4 6 %~ 5 2 % ,在分蘖期仅下降 13%~ 19%。高浓度镉胁迫下 ,两品种在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上表现不同 ,显示出它们对镉的耐性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水稻 基因型 植株生长 抗氧化酶 耐性 浓度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1
3
作者 殷晓雪 陈仲强 +2 位作者 党耕町 马庆军 刘忠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 BMP-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0μg·mL-1的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使BMP-2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具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人成骨细胞BMP 2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细胞 淫羊藿苷 增殖 BMP-2 分化 观察 升高 浓度 RT-PCR方法 RNA
下载PDF
岩溶土壤中CO_2浓度、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 被引量:100
4
作者 何师意 徐胜友 张美良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本研究选择了具有我国南方岩溶石山地区特点的桂林丫吉村试验场为研究场区,对其岩溶土壤的CO2浓度变化、岩溶泉水和土壤水水化学指标、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进行了定位长期观测。观测结果显示:(1)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在泉水和... 本研究选择了具有我国南方岩溶石山地区特点的桂林丫吉村试验场为研究场区,对其岩溶土壤的CO2浓度变化、岩溶泉水和土壤水水化学指标、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进行了定位长期观测。观测结果显示:(1)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在泉水和土壤水水化学上均能反映出来;(2)两个土壤剖面的石灰岩溶蚀试验结果均表明,溶蚀强度随不同土壤深度的CO2浓度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但土壤水分的差异会造成溶蚀强度的正叠加;(3)两个土壤剖面由于所处小环境、土壤结构和与下垫面灰岩关系不同,使得其中CO2浓度历月变化特征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土壤 水化学 溶蚀作用 二氧化碳 浓度
下载PDF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被引量:88
5
作者 王文雄 潘进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9-604,共6页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 (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 ) ,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 ,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 ,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 Cs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 ,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 ,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 ,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 (底栖和浮游 )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 ,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 ,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食物链 浓度 生物放大 无脊椎动物 鱼类 金属代谢机制 海洋生物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对中国主要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王春乙 潘亚茹 +1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6-94,共9页
根据自行设计的OTC-1型开顶式气室及连续3年试验资料,在评述该套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CO2浓度倍增对4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作物发育进程加快,株高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长明显... 根据自行设计的OTC-1型开顶式气室及连续3年试验资料,在评述该套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CO2浓度倍增对4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作物发育进程加快,株高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长明显,且C3作物的增长幅度大于C4作物;冬小麦、棉花品质呈良性变化,玉米品质可能有所下降,大豆品质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浓度 倍增 农作物 生长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清除的作用 被引量:98
7
作者 于笑霞 王立新 +2 位作者 田俊阁 马金荣 胡春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动物模型有机磷农药(OP)的清除作用及血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模型,应用炭肾对该模型进行HP2h,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色谱分析HP前、HP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有机磷浓度及血胆碱酯酶...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动物模型有机磷农药(OP)的清除作用及血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模型,应用炭肾对该模型进行HP2h,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色谱分析HP前、HP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有机磷浓度及血胆碱酯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①HP2h时血浆有机磷浓度从(1.62±0.61)μg/ml降至(0.12±0.07)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于HP后36h再次升高达(0.28±0.18)μg/ml,高于HP结束时(P<0.05)。②HP后血胆碱酯酶活性逐渐上升,20h时达到(16.00±4.18)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于HP后36h胆碱酯酶活性再度下降至(11.6±2.7)U。结论HP可显著降低血中有机磷浓度,并使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胆碱酯酶活性 急性有机磷农药 固相萃取技术 清除作用 动物模型 中毒模型 方法建立 色谱分析 动态变化 不同时间 对照组 HP 浓度 ML 血浆 上升
原文传递
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8
8
作者 王林 史衍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2,118,共7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镉(Cd)、铅(Pb)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随着Cd、Pb浓度的升高,辣椒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株高明显下降,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活力、叶绿...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镉(Cd)、铅(Pb)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随着Cd、Pb浓度的升高,辣椒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株高明显下降,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显著下降,叶片细胞膜透性(CMP)显著升高;其中,在Cd、Pb单一污染条件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膜透性(CMP)分别与Cd、Pb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Cd对辣椒的毒害作用强于Pb;Cd、Pb复合污染对辣椒NR活性的影响始终比单一污染强,而对CMP、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先是略弱于Cd单一污染,而后随着浓度升高,又强于Cd单一污染,始终强于Pb单一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化特性 辣椒 单一及复合污染 叶绿素含量 硝酸还原酶 细胞膜透性 根系活力 叶绿素A/B 线性相关关系 镉(Cd) 水培试验 毒害作用 NR活性 Pb 重金属 浓度 生物量 CMP 下降 叶片 株高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不同器官镉浓度与累积量 被引量:85
9
作者 赵步洪 张洪熙 +2 位作者 奚岭林 朱庆森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6-312,共7页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103S/郑粳2号及三系杂交稻丰优香占、K优818和汕优63为材料,移栽前盆土内加入镉(Cd),使土壤Cd浓度为100mg/kg,研究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与未加Cd的对照相比,Cd处理降低...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103S/郑粳2号及三系杂交稻丰优香占、K优818和汕优63为材料,移栽前盆土内加入镉(Cd),使土壤Cd浓度为100mg/kg,研究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与未加Cd的对照相比,Cd处理降低了两优培九和103S/郑粳2号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减少,而对其余组合的产量无显著影响。水稻植株对Cd吸收及分配存在着基因型差异,以汕优63累积量最多,K优818累积量最少。水稻植株不同器官Cd的浓度和累积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鞘>叶片。籽粒不同部位Cd的浓度大小顺序为糠层>颖壳>精米。精米中Cd累积量仅为谷粒Cd累积量的30%左右。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同一器官Cd浓度及累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在6个供试的杂交稻组合中,精米中Cd的浓度以扬两优6号最高,K优818最低。对不同杂交稻组合植株中Cd浓度和累积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浓度 累积 植株器官 分布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青霉素 被引量:71
10
作者 刘庆芬 胡雪生 +4 位作者 王玉红 杨屏 夏寒松 余江 刘会洲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6-759,共4页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 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素G的新方法.考察了NaH2PO4浓度、青霉素浓度以及离子液体用量对双水相形成和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pH值在4~5范...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 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素G的新方法.考察了NaH2PO4浓度、青霉素浓度以及离子液体用量对双水相形成和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pH值在4~5范围内, 在该条件下萃取过程不发生乳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分离 NaH2PO4 双水相体系 青霉素G 甲基咪唑 乳化现象 萃取过程 亲水性 萃取率 相形成 pH值 浓度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PM_(2.5)及主要污染气体“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研究 被引量:87
11
作者 雷瑜 张小玲 +2 位作者 唐宜西 范广洲 周定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0-1528,共9页
利用2009—2012年北京城区海淀宝联站6种污染物(PM2.5、NO、NO2、O3、CO和SO2)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污染物浓度的周循环变化规律,以及春节、国庆节假日期间和假日前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城区O3浓度存在周末高于工作日... 利用2009—2012年北京城区海淀宝联站6种污染物(PM2.5、NO、NO2、O3、CO和SO2)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污染物浓度的周循环变化规律,以及春节、国庆节假日期间和假日前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城区O3浓度存在周末高于工作日的显著"周末效应"现象,其它污染物则表现出周末低于工作日的"周末效应"现象;国庆节较长假期存在与"周末效应"相类似的"假日效应",即假日期间污染物浓度明显低于非假日期间(O3相反).而春节期间PM2.5、CO、SO2出现"反常"浓度(污染物浓度在假日期间高于非假日期间),可能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有关.从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分析,污染物浓度高峰期与人类活动高峰期时间基本一致,而污染物在周末和工作日出现的浓度差异现象也与人类活动的周循环差异现象相吻合,NO、NO2和CO的小时平均浓度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最大偏差出现在08:00,分别为-19.8%、-14.9%和-13.9%,说明北京城区出现污染物浓度的周循环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污染物 浓度 工作日 周末 节假日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_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蛋白表达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7
12
作者 陈明伟 倪磊 +1 位作者 赵小革 牛小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人参皂苷20(R)Rg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VEGF,bFGF,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细胞株培养、10-6mol·L-1浓度Rg3药物干预72h,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人参皂苷20(R)Rg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VEGF,bFGF,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细胞株培养、10-6mol·L-1浓度Rg3药物干预72h,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上述因子蛋白表达阳性率和灰度变化以及A549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Rg3干预后,A549细胞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3),VEGF,Flt,KDT以及MMP2蛋白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内皮细胞VEGF,Flt和KDT蛋白阳性表达的灰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基因芯片差异性表达显示其中14个基因下调,10个基因上调。结论Rg3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长调控因子蛋白表达,通过不同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蛋白表达 肿瘤血管 VEGF 阳性表达 对照组 抑制作用 生长调控 浓度 因子
下载PDF
脯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7
13
作者 职明星 李秀菊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5-357,共3页
25mg·mL-1的酸性茚三酮溶液至少可以保存35d,它与同体积脯氨酸充分反应的最大浓度为156μg·mL-1,当样品提取液的浓度大于100μg·mL-1时,需适当稀释。酸性茚三酮与脯氨酸充分显色的时间至少30min沸水浴。
关键词 脯氨酸 测定方法 茚三酮 提取液 沸水浴 酸性 浓度
下载PDF
卫星观测在全球细颗粒物浓度长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4
14
作者 Aaron van Donkelaar Randall V.Martin +4 位作者 Michael Brauer Brian L.Boys 王晓宇 张伊人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1-805,F0004,共6页
[背景]十余年的卫星观测提供了全球细颗粒物(PM2.5)人群暴露趋势和大小的信息。[目的]利用多个卫星的测量值推断的PM:5浓度,建立和改进大气PM2.5质量和趋势的全球暴露评估。[方法]结合3个卫星反演的PM25源数据,得出1998-2012年10km... [背景]十余年的卫星观测提供了全球细颗粒物(PM2.5)人群暴露趋势和大小的信息。[目的]利用多个卫星的测量值推断的PM:5浓度,建立和改进大气PM2.5质量和趋势的全球暴露评估。[方法]结合3个卫星反演的PM25源数据,得出1998-2012年10km×10km尺度上全球PM2.5估计值。对每一个源数据,通过GEOS—Chem化学物运输模型把气溶胶光学厚度总柱反演与近地面PM2.5联系起来,以表示当地的气溶胶光学性能和垂直廓线。从文献中收集210个全球基于地面的PM2.5观测值,用北美和欧洲之外其他地区的测量值来评估基于卫星的估计值。[结果]1998--2012年,全球人口加权的大气PM25浓度每年增加0.55gg/m3(95%CI:0.43~0.67)(2.1%/年;95%CI:1.6%-2.6%)。尽管在一些发达地区PM2.5减少,但在一些发展中地区PM2.s的增加推动了这一全球性的变化。在东亚,PMzs水平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个中期目标35μg/m3的人口比例从1998--2000年的51%上升到2010---2012年的70%。相比之下,北美高于WHO空气质量指南10μg/m3的人口比例,从1998--2000年的62%下降到2010---2012年的19%。北美及欧洲以外地区的卫星反演估计值和地面测量值之间存在关联(r=0.81;n=210;斜率=0.68)。卫星反演的估计值偏低,提示真实的全球浓度可能更高。[结论]卫星观测值提供了大气PM2.5浓度的全球性长期变化的新认识。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PM2.5的卫星反演估计值和地面观测值可供公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卫星 浓度 评估 长期暴露 观测 PM2.5 应用
原文传递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被引量:67
15
作者 刘新成 沈焕庭 黄清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2-340,共9页
利用近几十年长江大通断面的实测流量和生源要素 (C、N、P、Si)资料 ,讨论了C、N、P、Si较长时间序列浓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江入河口区的通量。结果表明 ,HCO-3 浓度比较稳定 ,波动较小 ;NO-3 、NO-2 、PO3-4 主要呈上升趋势 ;游离CO2 、N... 利用近几十年长江大通断面的实测流量和生源要素 (C、N、P、Si)资料 ,讨论了C、N、P、Si较长时间序列浓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江入河口区的通量。结果表明 ,HCO-3 浓度比较稳定 ,波动较小 ;NO-3 、NO-2 、PO3-4 主要呈上升趋势 ;游离CO2 、NH+4和SiO2 -3 浓度表现出一定下降趋势 ;估算并研究了长江C、N、P、Si入河口区年内各月的平均通量、年际间各年的通量和多年平均的年均通量和主要变化特征 ;利用月通量序列以及相应的流量序列 ,拟合出可以利用已知的月均流量预测进入河口区的月通量的关系函数。这些研究是进行河口区生源要素收支平衡计算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生源要素 浓度 通量估算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猫爪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王爱武 王梅 +3 位作者 袁久荣 田景奎 吴丽敏 耿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29-531,共3页
为探讨猫爪草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作用 ,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猫爪草皂苷及多糖 ,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皂苷及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肉瘤S180 、艾氏腹水瘤EAC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的影响。结果发现猫爪草皂苷... 为探讨猫爪草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作用 ,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猫爪草皂苷及多糖 ,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皂苷及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肉瘤S180 、艾氏腹水瘤EAC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的影响。结果发现猫爪草皂苷及多糖对三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皂苷给药量与抑瘤率和集落形成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 ,而多糖有一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集落形成 猫爪草 多糖 提取物 体外培养 抗肿瘤作用 浓度 生长 正相关关系
下载PDF
泽泻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小鼠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9
17
作者 张春海 毛缜 +3 位作者 马丽 常晴 杨敏 郑元林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肥胖模型,然后灌胃泽泻水提物、醇提物,10 d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的浓度.比较泽泻水提物与醇提物对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及HDL C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水提...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肥胖模型,然后灌胃泽泻水提物、醇提物,10 d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的浓度.比较泽泻水提物与醇提物对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及HDL C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水提物、醇提物均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模型血清中TC,TG的浓度,升高HDL C的浓度.提示泽泻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肥胖小鼠均有降血脂的作用,但两者对脂代谢的影响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水提取物 代谢影响 HDL-C 高密度脂蛋白 水提物 醇提物 实验小鼠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小鼠模型 肥胖 浓度 血清 降血脂 脂代谢 TC TG
下载PDF
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4
18
作者 蒋汉明 高坤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551,共7页
为了研究氮源的类型和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用含有不同浓度NO3 -、NH4+ 、NH2 CONH2 的培养基 ,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 ,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时 ,三角褐指... 为了研究氮源的类型和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用含有不同浓度NO3 -、NH4+ 、NH2 CONH2 的培养基 ,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 ,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时 ,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 ,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和C18脂肪酸 (C18∶0 ,C18∶2 (n -6) ,C18∶3 (n -6) )占总脂肪酸的比例较高 ;氮浓度较低 (<1 8mmol/L)时 ,三角褐指藻以NH4+ 为氮源 ,生长较快 ;氮浓度较高 (>3 5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生长较快。以NH4+ 或NH2 CONH2 为氮源时 ,EPA(Eicosapentaenoicacid)和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而以NO3 -为氮源时 ,EPA和PUFAs随着NO3 -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最适NO3 -浓度为 1 8mmol/L ,此时的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为 16 7%。EPA占干重 (w/w)的比例 ,不管是哪种氮源 ,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在 0 9— 3 5mmol/L之间 ,3种氮源间EPA含量差异不显著。当氮源浓度为 7 0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EPA和PUFAs含量最高 ,分别为 2 6 %和 4 4 %。PUFAs占干重的比例随着NO3 -浓度增加而下降 ,随NH2 CONH2 浓度增加而升高 ,而受NH4+ 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肪酸 浓度 二十碳五烯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68
19
作者 张玉臣 周再知 +3 位作者 梁坤南 马华明 黄桂华 林明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2,共5页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500,1 000 mg·L-1 and 1 500 mg·L-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ooting ratio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The rooting ratio of cuttings with IAA 1 500 mg·L-1 treatment was the highest at 43.08%,followed by the cuttings with IBA 1 500 mg·L-1.The adventitious roots of the cuttings mostly appeared in the callus tissue of the cuttings’ bottom sec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0.5 cm away from lower cut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浓度 生根
下载PDF
苯甲酸和肉桂酸对西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54
20
作者 王倩 李晓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用自毒物质肉桂酸、苯甲酸处理西瓜幼苗 ,表明 2种物质的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低浓度苯甲酸、肉桂酸 (0 .12 5mmol·L-1)可显著提高幼苗根系POD活性 ,降低枯萎病发病程度 ,而对幼苗生长、根活力无显著影响 ;随着处理浓度升高 ,其... 用自毒物质肉桂酸、苯甲酸处理西瓜幼苗 ,表明 2种物质的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低浓度苯甲酸、肉桂酸 (0 .12 5mmol·L-1)可显著提高幼苗根系POD活性 ,降低枯萎病发病程度 ,而对幼苗生长、根活力无显著影响 ;随着处理浓度升高 ,其促进作用消失 ,转为抑制作用 ,1.0mmol·L-1浓度处理可使西瓜幼苗根活力、生长量分别下降5 0 %~ 90 %和 30 %~ 5 0 % ,POD活性降至或低于对照水平 ,且枯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提高 30 %~ 5 0 %和 30 %~ 4 0 %。在根活力、幼苗生长量和POD活性及发病程度上 ,苯甲酸、肉桂酸对高抗枯萎病品种卡红的影响明显大于低抗品系京父。认为自毒物质是诱发西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肉桂酸 西瓜 幼苗 生长 枯萎病 作用 浓度 自毒物质 连作障碍 抗连作障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