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的中俄关系史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定天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中国的中俄关系史研究始于清末,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上半叶,中俄关系史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1949年后50年的发展过程大起大落,在50、60年代沉寂多时之后,于70年代成为一门显学,80... 中国的中俄关系史研究始于清末,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上半叶,中俄关系史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1949年后50年的发展过程大起大落,在50、60年代沉寂多时之后,于70年代成为一门显学,8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现将近百年来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史 沙皇俄国 中俄两国 二十世纪 沙俄侵略 松花江 中东铁路 平等条约 侵略扩张 中俄外交史
原文传递
论清代山西驼帮的对俄贸易 被引量:12
2
作者 庞义才 渠绍淼 《晋阳学刊》 1983年第4期12-21,共10页
历史上,山西的内外贸易很活跃。俟至清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时,巨商大贾辈出,商业资本雄厚,活动区域广阔,曾应时产生了两支势力颇大的商品转运集团,统称两大帮:一为载运各省货物至海口及日本贸易的“船帮”;一为懋迁各种货品至蒙... 历史上,山西的内外贸易很活跃。俟至清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时,巨商大贾辈出,商业资本雄厚,活动区域广阔,曾应时产生了两支势力颇大的商品转运集团,统称两大帮:一为载运各省货物至海口及日本贸易的“船帮”;一为懋迁各种货品至蒙古地区及对俄贸易的“驼帮”。其中尤以驼帮贸易为盛,其主力投入在恰克图的对俄贸易近两个世纪。本文仅就驼帮的对俄贸易史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克图 对俄贸易 山西商人 走私贸易 山西省 晋商 沙皇俄国 蒙古地区 茶叶 张家口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的外国移民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方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有许多国家的移民,特别是1904年日俄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把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海拉尔等地辟为国际性商埠,各国资本家纷纷来此投机牟利,使外国移民数量有了较... 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有许多国家的移民,特别是1904年日俄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把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海拉尔等地辟为国际性商埠,各国资本家纷纷来此投机牟利,使外国移民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在众多的外国移民中,以俄国、日本、朝鲜移民为最多,更因俄、日两国在黑龙江地区进行过殖民侵略活动,在其政府的庇护下,一些移民麜集在此长达五十年之久,充分地暴露出移民侵略的特色。本文试图对黑龙江地区外国移民的历史、发展及其侵略活动作一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农业移民 中东铁路 日本移民 朝鲜移民 哈尔滨 移民侵略 沙皇俄国 帝国主义列强 满洲里
下载PDF
乔治·凯南的外交思想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桂银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133,5,共24页
一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美国著名外交家、苏联问题专家、外交政策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凯南被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学界称为“遏制之父”,他的一生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设计、执行、批评和研究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战后美国... 一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美国著名外交家、苏联问题专家、外交政策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凯南被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学界称为“遏制之父”,他的一生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设计、执行、批评和研究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极大的影响。他因为发出了著名的长电报而跻身于美国外交的决策核心,因为设计了遏制政策而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政治 美国政府 共产主义 艾奇逊 苏联对外政策 势力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外交家 沙皇俄国 史学界
全文增补中
清代新疆卡伦述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福顺 《历史研究》 1979年第4期75-86,共12页
我国清朝政府在蒙古、东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山川隘口派驻一定数量的官兵,进行侦察了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人,防止入侵等任务的军事哨所,称之为卡伦。清代文献中,有"卡路"、"喀伦"、"喀龙"、"... 我国清朝政府在蒙古、东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山川隘口派驻一定数量的官兵,进行侦察了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人,防止入侵等任务的军事哨所,称之为卡伦。清代文献中,有"卡路"、"喀伦"、"喀龙"、"卡伦"等名称,都只是汉字译写的不同。卡伦的设置完全是中国清朝政府在本国领土上行使主权。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沙皇俄国政府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可是,苏联一些历史著作竟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伦 清代新疆 塔尔巴哈台 沙皇俄国 钦定新疆识略 清政府 清朝政府 苏联 六十年代 伊犁将军
原文传递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 被引量:9
6
作者 马汝珩 王思治 《社会科学战线》 1978年第3期169-189,共21页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土尔扈特蒙古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土尔扈特部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草原游牧,在寄居异乡约有一个半世纪之后,为了挣脱沙皇俄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土尔扈特蒙古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土尔扈特部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草原游牧,在寄居异乡约有一个半世纪之后,为了挣脱沙皇俄国的残暴统治,英勇战斗,不惜蒙受巨大的牺牲,历尽亘古以来少见的艰难困苦,行程万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尔加河 沙俄 清政府 沙皇俄国 祖国 十七世纪 厄鲁特蒙古 俄罗斯 蒙古人民 准噶尔部
原文传递
乾嘉时期清政府对哈萨克族之关系与政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希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5-35,共11页
乾隆、嘉庆时期的哈萨克族系指西起伏尔加河以东、里海东北岸,东达额尔齐斯河及伊犁河、楚河地区的辽阔大草原上游牧的哈萨克大、中、小三帐。1757年(乾隆22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西北边疆之际,大、中、小三帐先后臣属于清政府,成... 乾隆、嘉庆时期的哈萨克族系指西起伏尔加河以东、里海东北岸,东达额尔齐斯河及伊犁河、楚河地区的辽阔大草原上游牧的哈萨克大、中、小三帐。1757年(乾隆22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统一西北边疆之际,大、中、小三帐先后臣属于清政府,成为清政府的属国,其中有一部分于1766年(乾隆31年)重新回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原游牧区域,成为清政府的属民。本文试就乾隆22年以后至嘉庆年间清政府对哈萨克之政治、经济关系与政策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人 清政府 哈萨克族 准噶尔部 塔尔巴哈台 乾隆 乾嘉时期 边疆地区 西北边疆 沙皇俄国
下载PDF
沙俄在日本对华“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纪莲 《近代史研究》 1982年第1期243-250,共8页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把注意力集中到硝烟弥漫的西方战场,它们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乘机而来,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图谋一举独霸中国。日本...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把注意力集中到硝烟弥漫的西方战场,它们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乘机而来,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图谋一举独霸中国。日本帝国主义这一新的侵略行动,引起西方列强的密切注意。它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二十一条”作出了各不相同的反应。沙皇俄国在一九○五年败于日本以后,一贯奉行同日本合作侵华的方针,三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就是这一方针的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日本 沙皇俄国 西方列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帝国主义 对华 中日交涉 中国政府 沙皇政府 备忘录
原文传递
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 被引量:4
9
作者 关勋夏 万安中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9-104,共6页
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关勋夏,万安中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用其他什么办法呢?"①190... 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关勋夏,万安中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用其他什么办法呢?"①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便是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日本政府 沙皇俄国 清政府 中国东北 西伯利亚铁路 中东铁路 沙俄政府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军国主义
下载PDF
从俄文档案看辛亥革命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兼与俄罗斯学者E·别洛夫先生商榷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琪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在辛亥革命的鼓舞下 ,我国新疆各族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革命怒潮 ,反对吏治腐败 ,抵抗列强掠夺。沙皇俄国以护商保侨为名悍然出兵 ,入侵伊犁、喀什 ,其目的是在国际政治中以军事相威胁、企图混水摸鱼 ,在我国边疆地区谋取新的政治、经济... 在辛亥革命的鼓舞下 ,我国新疆各族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革命怒潮 ,反对吏治腐败 ,抵抗列强掠夺。沙皇俄国以护商保侨为名悍然出兵 ,入侵伊犁、喀什 ,其目的是在国际政治中以军事相威胁、企图混水摸鱼 ,在我国边疆地区谋取新的政治、经济权益。沙俄出兵过程中与英国联络 ,企图借新疆革命运动爆发之机 ,南北夹击 ,以达到瓜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沙皇俄国 出兵 边疆 国权
原文传递
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远东政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魁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6-33,共8页
近年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关系,先后发表了米庆余同志的《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以下简称米文)、王少普同志的《沙俄与中日甲午战争》(以下简称王文)。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沙俄在一定时期支持日本侵... 近年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与俄国的关系,先后发表了米庆余同志的《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以下简称米文)、王少普同志的《沙俄与中日甲午战争》(以下简称王文)。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沙俄在一定时期支持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米文说“沙皇俄国把日本作为工具,暗中赞助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王文说:“从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起,直到日本侵略军在东北辽东半岛登陆,沙俄对日本向朝鲜扩张和出兵持“表示支持”和“纵容态度”。战争爆发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政策 中日甲午战争 西伯利亚铁路 日本军国主义 沙皇俄国 日本侵略军 辽东半岛 侵略战争 中国领土 山县有朋
下载PDF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原因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海桢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章分析了清人及现代学者对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原因的误解,认为导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原因主要有 四个方面:即土尔扈特与厄鲁特其余诸部的联系是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共同信仰的藏传佛教起 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清政府对... 文章分析了清人及现代学者对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原因的误解,认为导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原因主要有 四个方面:即土尔扈特与厄鲁特其余诸部的联系是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共同信仰的藏传佛教起 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清政府对土尔扈特蒙古的关怀与施恩是促使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决定性原因;沙皇俄国对 土尔扈特的欺凌与压迫是促使土尔扈特回归的直接原因。对此,我们不能否认清王朝的民族政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 蒙古 清王朝 清政府 沙皇俄国 主要原因 决定性 藏传佛教 信仰
下载PDF
近代旅顺与大连城市发展状况管窥——以清末及俄治时期的城市建设为中心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珍仁 王劲松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9-14,共6页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注重海防建设,在旅顺兴建军港,旅顺"因港兴市"而初具近代城市雏形;大连作为近代城市走上历史舞台则是在沙俄强租旅大之后。客观而言,俄国人租借旅大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奠定了近代大连城市的发展格局,...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注重海防建设,在旅顺兴建军港,旅顺"因港兴市"而初具近代城市雏形;大连作为近代城市走上历史舞台则是在沙俄强租旅大之后。客观而言,俄国人租借旅大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奠定了近代大连城市的发展格局,自由港区的制定与建设,促进了大连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也促进了这一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但是,这毕竟是在沙俄帝国主义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对中国实施殖民扩张这一背景下所呈现的畸形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顺 大连 城市建设 清政府 沙皇俄国
下载PDF
中苏边界谈判的症结何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汇川 《国际问题研究》 1981年第1期11-18,27+19-20,共11页
中苏边界问题,是中苏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一向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人士所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早在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一开始,中国方面就郑重声明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去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意... 中苏边界问题,是中苏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一向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人士所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早在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一开始,中国方面就郑重声明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去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解决中苏边界问题。1969年重开中苏边界谈判时,中国政府又一再重申了这个立场。可是,中苏边界问题却至今也没有解决。这是为什么?苏联政府究竟还要求什么呢?这些年来,苏联方面在中苏边界谈判的会场外面相当繁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边界问题 边界谈判 苏联政府 不平等条约 中国政府 中国领土 沙皇俄国 尼布楚条约 中俄条约 基础解
下载PDF
中国俄罗斯族的民间音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亚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1-23,共3页
我国的俄罗斯族约有三千人,主要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伊黎、塔城一带。俄罗斯族是十八世纪以后陆续从沙皇俄国移居我国的,在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被称为“归化族”,解放后改称俄罗斯族。俄罗斯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俄... 我国的俄罗斯族约有三千人,主要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伊黎、塔城一带。俄罗斯族是十八世纪以后陆续从沙皇俄国移居我国的,在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被称为“归化族”,解放后改称俄罗斯族。俄罗斯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俄罗斯族人除会讲本民族语言之外,大部分会说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也有不少人兼通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族 民间音乐 沙皇俄国 十八世纪 生活习俗 多声部民歌 斯拉夫语族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 民族语言
下载PDF
土尔扈特东归与《万法归一图》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家鹏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6-92,57+99,共9页
公元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我国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为反抗沙皇俄国的统治,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历尽艰难险阻,从伏尔加河畔回到祖国。为实现重归祖国的愿望,土尔扈特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从出发时的17万之众,到达伊犁只剩下7万人... 公元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我国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为反抗沙皇俄国的统治,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历尽艰难险阻,从伏尔加河畔回到祖国。为实现重归祖国的愿望,土尔扈特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从出发时的17万之众,到达伊犁只剩下7万人。可歌可泣的东归壮举,在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万法归一图》正是有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宝贵文物。此图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164.5、横114.5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土尔扈特 少数民族 重大历史事件 故宫博物院 哲布尊丹巴 伏尔加河 首领 卫拉特 沙皇俄国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国栋 《历史教学问题》 2003年第4期50-53,72,共5页
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区危机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危机的过程 ;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和少数蒙古王公喇嘛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 ,进行了英勇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和蒙... 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区危机产生的原因 ,阐述了危机的过程 ;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和少数蒙古王公喇嘛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蒙古地区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 ,进行了英勇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和蒙古封建的反动统治 ,为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地区 边疆危机 清朝 沙皇俄国 傀儡政权 外蒙古 呼伦贝尔 乌泰叛乱
原文传递
揭开华俄道胜银行的内幕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世铸 《历史研究》 1977年第6期100-112,共13页
沙皇俄国对外侵略扩张,是以极端残暴、野蛮而又阴险、狡诈而著称于世的。它为了吞并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剥削中国人民,以同清政府合办为幌子,在中国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这个银行,实际上是沙皇俄国的侵华机构。它无恶不作,行径卑劣可... 沙皇俄国对外侵略扩张,是以极端残暴、野蛮而又阴险、狡诈而著称于世的。它为了吞并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剥削中国人民,以同清政府合办为幌子,在中国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这个银行,实际上是沙皇俄国的侵华机构。它无恶不作,行径卑劣可耻,手段凶险毒辣,十分集中地反映了沙皇俄国对外侵略扩张的罪恶本质。因而,揭开华俄道胜银行的内幕,把它的侵略行径公布于众,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皇俄国 中东铁路 中国人民 银行 道胜 清政府 李鸿章 铁路沿线 沙皇政府 控制中国
原文传递
斯托雷平改革时期俄国东部移民运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菊 《西伯利亚研究》 1999年第3期46-51,共6页
移民是边疆开发的必要条件,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是边疆史的主要内容,也是边疆所属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帝国边疆之辽阔在世界首屈一指,其边疆移民问题意义尤为重大。在沙皇俄国的历史上,移民前前后后延续数百年,至... 移民是边疆开发的必要条件,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是边疆史的主要内容,也是边疆所属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帝国边疆之辽阔在世界首屈一指,其边疆移民问题意义尤为重大。在沙皇俄国的历史上,移民前前后后延续数百年,至1908—1909年达到最高潮,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托雷平改革 西伯利亚 俄国东部 移民工作 移民政策 沙皇政府 沙皇俄国 移民运动 土地规划 移民过程
下载PDF
犹太人移居哈尔滨的历史及其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岩 戴伟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0-93,共4页
犹太人原居住在中东地区,公元前63年被罗马人征服,遭到残酷杀戮,公元1~2世纪,幸存的犹太人开始流徙异域,散居于世界各地。约在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图开封定居。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 犹太人原居住在中东地区,公元前63年被罗马人征服,遭到残酷杀戮,公元1~2世纪,幸存的犹太人开始流徙异域,散居于世界各地。约在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图开封定居。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铁路起,就有许多居住在俄国南部的犹太人,随着铁路的建设来到了哈尔滨。这也是沙俄政府利用犹太人开发满洲政策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1881年俄国沙皇被暗杀,犹太人被怀疑为凶手而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幸存者约有200万人逃往美国和其它国家,留下的犹太人惶惶不安,对前途感到绝望。因此,当他们发现这里没有歧视他们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沙皇俄国 犹太人 满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 幸存者 政府 哈尔滨 印度 苏维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