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 被引量:187
1
作者 钟华平 刘恒 +1 位作者 耿雷华 徐春晓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34,共5页
针对目前常用的水文指标法、水力学法、整体分析法和栖息地法,4大类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就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关评述。认为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已有资料条件和研究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计算... 针对目前常用的水文指标法、水力学法、整体分析法和栖息地法,4大类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就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关评述。认为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已有资料条件和研究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估算方法 河道内 栖息地
下载PDF
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0
2
作者 王强 吕宪国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74-281,共8页
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一方面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境,另一方面鸟类的分布、数量、繁殖、生理等特征对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有所响应。因而鸟类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从湿地植被、湿地水环境、湿地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一方面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境,另一方面鸟类的分布、数量、繁殖、生理等特征对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有所响应。因而鸟类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从湿地植被、湿地水环境、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几方面论述了鸟类作为指示生物的作用。鸟类是湿地中主要的顶级消费者,其生存与低营养级生物乃至无机环境密切相关,而且所处营养级与人类更接近,所以鸟类作为指示生物不仅适于快速的生态系统水平的评价,也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有参考价值。在未来的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繁殖分布范围大的鸟类、顶级肉食性鸟类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生物 水鸟 湿 生物多样性 生物放大 栖息地
下载PDF
城市鸟类对斑块状园林栖息地的选择性 被引量:112
3
作者 陈水华 丁平 +1 位作者 范忠勇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8,共8页
园林因在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而具有许多岛屿栖息地的特性 ,其内部结构和景观水平的结构同时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对杭州市 2 0个园林中鸟类物种的选择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重点探讨了鸟类物种与园林面积、内部结构、微栖息地类型的... 园林因在城市中呈斑块状分布而具有许多岛屿栖息地的特性 ,其内部结构和景观水平的结构同时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对杭州市 2 0个园林中鸟类物种的选择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重点探讨了鸟类物种与园林面积、内部结构、微栖息地类型的分布、景观水平的结构、人为干扰等栖息地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杭州城市鸟类对园林栖息地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这不仅与园林的面积有关 ,还与园林的形状、植被盖度、微栖息地类型、连通性、隔离度、周围用地以及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园林 栖息地 选择性 城市
下载PDF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展望 被引量:103
4
作者 陈水华 丁平 +1 位作者 郑光美 诸葛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城市化的后果和城市栖息地的特征已引起了部分生态学家的关注 ,同时也决定了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城市化对野生动物的泛化影响以及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潜在...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城市化的后果和城市栖息地的特征已引起了部分生态学家的关注 ,同时也决定了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城市化对野生动物的泛化影响以及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潜在理论价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和探讨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一些国外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此领域研究上的应用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城市化 栖息地 景观
下载PDF
国外河流健康评估技术 被引量:89
5
作者 董哲仁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9,共5页
河流健康评估方法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为主线,着眼于建立河流状况变化与生物过程的关系,建立一种兼顾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评估体系。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河流健康评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对于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 河流健康评估方法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为主线,着眼于建立河流状况变化与生物过程的关系,建立一种兼顾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评估体系。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河流健康评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对于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水文评估、生物评估的方法和要点分别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健康 评估 栖息地 水文 生物
下载PDF
鸟类群落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6
作者 崔鹏 邓文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鸟类群落的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群落的组成结构、集团结构、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动态与演替、群落与栖息地关系以及城市化对鸟类群落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动态与演替以及群落与栖息... 鸟类群落的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群落的组成结构、集团结构、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动态与演替、群落与栖息地关系以及城市化对鸟类群落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动态与演替以及群落与栖息地关系的研究是过去20年间的研究热点,但有关城市化对鸟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组成结构 集团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 栖息地 动态与演替 城市化
下载PDF
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 被引量:81
7
作者 段学花 王兆印 程东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64-1672,共9页
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长江、黄河、东江和拒马河等河流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河床底质组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河床底质组成中的底栖动物结构差别很大,不同地理位置而相... 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长江、黄河、东江和拒马河等河流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河床底质组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河床底质组成中的底栖动物结构差别很大,不同地理位置而相同底质条件和水力条件的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相似,说明河床底质是影响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受地理位置和大气候的影响不大;利用多项生物指标分析了不同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卵石河床且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河流底栖动物物种组成最丰富,大河中沙质河床不稳定,未采集到底栖动物;不同底质类型河床中的优势种群亦不同。并分析了采样所得底栖动物物种数与采样面积之间的关系,符合前者随后者呈幂指数增加的规律,当实测采样面积为1~2m^2时物种数变化不大,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小采样面积应为1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河床底质 栖息地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8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2 位作者 庄志猛 唐启升 苏永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52-3060,共9页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应用十分广泛,其在水域生态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同位素组成总是与其食物同位素组成相一致,能随食物的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是生物生存状况的理想指示物,为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应用十分广泛,其在水域生态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同位素组成总是与其食物同位素组成相一致,能随食物的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是生物生存状况的理想指示物,为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综评稳定同位素技术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对其应用于水域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进行了总结。该方法的应用以水域中生产者同位素组成差异为前提,主要涉及确定食物来源、食物的贡献比例、营养级的确定、食物网结构的构建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及迁移路线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与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我国此类研究的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营养富集度 食物网 食性 栖息地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粗死木质残体及其功能 被引量:72
9
作者 侯平 潘存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9-314,共6页
粗死木质残体 (CoarseWoodyDebris ,CWD)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 >2 .5cm的死木质物 .林分中CWD主要来源于个体的死亡和干扰所造成的死亡 ,在森林群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CWD的数量变化呈“U”型 .CWD的分解是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养... 粗死木质残体 (CoarseWoodyDebris ,CWD)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 >2 .5cm的死木质物 .林分中CWD主要来源于个体的死亡和干扰所造成的死亡 ,在森林群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CWD的数量变化呈“U”型 .CWD的分解是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养分、淋溶和自然破碎综合作用的结果 ,CWD的分解过程就是其发挥功能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各阶段都会有不同类型的生物群体利用其提供生境或食物 ;CWD具有吸收和释放养分的能力 ,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库 ,是森林树木更新的良好介质 ;CWD是许多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栖息地、避难所、哺育地、迁移通道等 ,在生物多样性保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CWD的形成过程产生了林窗斑块 ,推动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小循环 .因此 ,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 ,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完整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死木质残体 营养库 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 生态过程
下载PDF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8
10
作者 石建斌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5-283,共9页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野外直接观察等采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ioti)各季节栖息地及其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随...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野外直接观察等采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ioti)各季节栖息地及其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与取食活动密切相关;白颈长尾雉的食性随季节而变化;其对栖息地的利用不是均匀的,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鸡形目 白颈长尾雉 栖息地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惊飞距离——杭州常见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性 被引量:60
11
作者 王彦平 陈水华 丁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惊飞距离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 ,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1月 ,在杭州 6个区的调查中共见到 4 2种鸟类 ,以其中的 9种优势种兼广布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鸟类沿侵扰梯度惊飞距离的变... 惊飞距离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 ,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1月 ,在杭州 6个区的调查中共见到 4 2种鸟类 ,以其中的 9种优势种兼广布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鸟类沿侵扰梯度惊飞距离的变化及影响惊飞距离的主要因子。根据植被类型、建筑比例、干扰因素等差异 ,将栖息地分为 5类 :建筑区 ,城市园林 ,西部山区 ,水荡 ,农田。选取体重、活动高度、观测点可视度、引人注目程度、迁徙状态作为探讨惊飞距离的 5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 :①不同栖息地的人为侵扰程度有极显著差异 :建筑区的人为侵扰程度与城市园林有显著差异 ,西部山区、农田和水荡之间无显著差异。②在不同栖息地中 ,惊飞距离具有显著差异 ;随着人为侵扰程度的提高 ,同种鸟类在不同栖息地中的惊飞距离呈减小趋势。③鸟类对人为侵扰的惊飞距离与选取变量间的关系显著 :体形大小、观测点可视度与惊飞距离呈显著正相关 ,活动高度与惊飞距离呈显著负相关 ,而引人注目性与惊飞距离不相关。说明多数鸟类对人为侵扰已有了一定的适应性 ;体形较大、在植被稀疏的栖息地中以及靠近地面活动的鸟类惊飞距离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飞距离 杭州市 鸟类 人为侵扰 适应性 栖息地
下载PDF
围垦堤内迁徙鸻鹬群落的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48
12
作者 唐承佳 陆健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3,共7页
以群落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 ,研究景观特征及异质性变化导致鸟类群落的变化 ,重点探讨了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特征变化对迁徙鹬群落时空结构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改变是引起鹬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也是决定鹬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 以群落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 ,研究景观特征及异质性变化导致鸟类群落的变化 ,重点探讨了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特征变化对迁徙鹬群落时空结构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改变是引起鹬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也是决定鹬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围堤内湿地植被覆盖率大于 6 0 %或水面小于总湿地面积 2 0 %后 ,鹬基本不出现 ,必须含有水域、植被和裸地三种景观要素。植被覆盖率为 1 0 %~ 2 0 %时 ,鹬数量最多。鹬在围堤内滩涂的分布与底栖生物量无关。水深是影响鹬分布的重要因素 ,使鹬的空间生态位得到分离。科鸟类主要活动在裸地和浅水区 ,中小型鹬类主要在中水区 ,大中型鹬类在深水区。科学管理围堤封堵后滩涂 ,控制和改造湿地景观 ,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涂工程对鹬群落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 迁徒Xin鹬 生态学特性 景观特征 鸟类 群落结构 栖息地 长江口南岸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被引量:62
13
作者 刘成林 谭胤静 +2 位作者 林联盛 陶海南 谭晦如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 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栖息地,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水位过程而变化.在分析认定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中水陆过渡带及其上下摆动区(稀疏草滩区和浅水区)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水位的遥感影像资料,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水陆过渡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分析不同水位条件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进而分析研究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地形水位过程候鸟栖息地变化及对候鸟越冬的影响,提出湖泊湿地候鸟栖息地(水陆过渡带)水位过程的自然变化,尤其是湖泊湿地微地形水位过程变化是保证候鸟(尤其是水禽)越冬的重要影响因素.枯水期鄱阳湖水位14.18m(星子站,黄海高程)以上时,水陆过渡带将缩小乃至消失,鄱阳湖湿地作为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功能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位过程 候鸟 栖息地
下载PDF
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 被引量:53
14
作者 张立 王宁 +1 位作者 王宇宁 马利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92,共8页
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 5头雌象 (3头成年体 ,1头亚成体 ,1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 4 5 7种 ,组成 ... 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 5头雌象 (3头成年体 ,1头亚成体 ,1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 4 5 7种 ,组成 5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 35 6 7km2 ,该活动区域中有 3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分别是 3 6 5km2 ,2 79km2 和 3 2 9km2 ,象群对此 3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 ;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 19种野生植物 ,其中主要取食的有 8种 ,还取食 7种农作物 ,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 ,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 18 4 2km2 ,该区域中只有 1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 9 0 8km2 。雨季亚洲象只取食 5种野生植物 ,另取食 5种农作物 ,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 ,思茅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 ,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 ,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 ,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思茅 亚洲象 栖息地 选择 活动区域 食性
下载PDF
中国保护区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王献溥 郭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9-53,共5页
保护区是一个泛称,由于其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所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以保护区管理的目标为原则划分第一级分类单位,共有5个类型,即:严格的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栖息地/... 保护区是一个泛称,由于其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所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以保护区管理的目标为原则划分第一级分类单位,共有5个类型,即:严格的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栖息地/物种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再以保护对象原则划分第二、三级分类单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以适应保护区事业日益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分类单位 保护区管理 国家公园 资源管理 保护对象 分类系统 类型 管理区 栖息地 划分
下载PDF
城市化和栖息地结构与鸟类群落特征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隋金玲 李凯 +1 位作者 胡德夫 李镇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7-152,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鸟类学家和城市自然保护人士的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对城市鸟类群落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鸟类学家和城市自然保护人士的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对城市鸟类群落的影响 ,以及栖息地结构与城市鸟类群落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城市鸟类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栖息地 鸟类 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浙江西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丁平 姜仕仁 诸葛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9,共5页
1994年 8~ 10月和 1995年 11~ 12月 ,采用直接测定法 ,对浙江西部开化县小北垅、水坞和严村山区的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ellioti)栖息地片断化现状进行调查 ,提出了片断化程度指数 (F)与运算公式 ,并采用该指数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 1994年 8~ 10月和 1995年 11~ 12月 ,采用直接测定法 ,对浙江西部开化县小北垅、水坞和严村山区的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ellioti)栖息地片断化现状进行调查 ,提出了片断化程度指数 (F)与运算公式 ,并采用该指数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程度进行测定与分析。栖息地的片断化与丧失将导致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颈长尾雉 栖息地 片断化 保护
下载PDF
高原鼢鼠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王权业 张堰铭 +1 位作者 魏万红 边疆晖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9,共7页
在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两种栖息地中捕获高原鼢鼠 1 44只 ,将 92只鼢鼠的胃内容物对照已知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栖息地之间的植被组成有极大的差异 ,但是高原鼢鼠的食物组成在两种栖息... 在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两种栖息地中捕获高原鼢鼠 1 44只 ,将 92只鼢鼠的胃内容物对照已知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栖息地之间的植被组成有极大的差异 ,但是高原鼢鼠的食物组成在两种栖息地之间和性别之间均无明显的不同 ,不同植物出现的频次却有明显的差异。禾本科植物在高原鼢鼠的胃内容物中基本没有发现 ,对莎草科植物也只取食两个物种 ,高原鼢鼠所取食的植物主要是杂类草。在两种栖息地中高原鼢鼠喜食度指数最高的 9种植物均为鹅绒委陵菜、直立梗唐松草、丽江风毛菊、雪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细叶亚菊、异叶米口袋、磨岭草和棘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食性 栖息地 食草动物
下载PDF
朱鹮(Nipponia nippon)栖息地质量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欣海 李典谟 +6 位作者 丁长青 曹永汉 卢西荣 傅文凯 马志军 路宝忠 翟天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朱(Nipponianippon)栖息地洋县的地形、植被、水域和人为干扰的地理特征,根据朱的喜好将这4种景观因子对朱的适宜度进行量化,并把这4个图层叠加,得到栖息地对朱的综合适宜度... 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朱(Nipponianippon)栖息地洋县的地形、植被、水域和人为干扰的地理特征,根据朱的喜好将这4种景观因子对朱的适宜度进行量化,并把这4个图层叠加,得到栖息地对朱的综合适宜度。对比朱的实际分布,发现朱集中分布在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内,由此证明这4种景观因子对朱的重要性。另外,在部分高适宜度区域内从未发现朱,所以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朱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栖息地 质量 理信息系统 保护生物学
下载PDF
丹顶鹤越冬栖息地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文军 王子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39-842,共4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卫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模拟及预测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的分布 .经验证 ,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 72 6 3 % ,认为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丹顶鹤栖息地的分布情况 .
关键词 栖息地 数学模型 丹顶鹤 越冬 分布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