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 被引量:63
1
作者 李则斌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9-61,104,共24页
1985年4月,江苏邗江县杨寿乡砖瓦厂在李岗村宝女墩取土,先后发现汉代木椁墓2座,编号为85Y BM104、105。M104棺木及部分椁板被当地农民取出,足厢、南边厢被扰乱。5月,扬州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联合对M104进行了清理。M105当时没有清理,后... 1985年4月,江苏邗江县杨寿乡砖瓦厂在李岗村宝女墩取土,先后发现汉代木椁墓2座,编号为85Y BM104、105。M104棺木及部分椁板被当地农民取出,足厢、南边厢被扰乱。5月,扬州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联合对M104进行了清理。M105当时没有清理,后于1986年12月被破坏。墩东北部还发现零散汉代铜器7件。现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莽墓 汉代 漆器 纹饰 对称 云纹 隶书 铜器 底径 服食
原文传递
试释唐代诸帝多饵丹药之谜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永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唐代诸帝迷恋服食丹药,古往今来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有趣的现象。清人赵翼曾有专门论述,今人也有不少很好的见解①。传统观点认为,唐代诸帝服食丹药的主要动因是迷信道教神仙之说,妄图祈求长生不死。但这种观点很难解释唐代诸帝明... 唐代诸帝迷恋服食丹药,古往今来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有趣的现象。清人赵翼曾有专门论述,今人也有不少很好的见解①。传统观点认为,唐代诸帝服食丹药的主要动因是迷信道教神仙之说,妄图祈求长生不死。但这种观点很难解释唐代诸帝明知神仙虚妄,却不吸取先辈教训,前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药 《通鉴》 风疾 太宗 服食 穆宗 养生 长生不死 武则天 金丹
原文传递
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 被引量:9
3
作者 温孟孚 关剑平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6-91,共6页
道教文化对唐代茶诗的影响是李白发其端,皎然为中继,到卢仝达到了顶峰,其间是道教文化所强调的服食作用被逐渐放大的过程。道教的丹道通过对茶道的影响也渗透到唐代茶诗的创作过程中,它对唐代茶诗的取材和造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卢仝... 道教文化对唐代茶诗的影响是李白发其端,皎然为中继,到卢仝达到了顶峰,其间是道教文化所强调的服食作用被逐渐放大的过程。道教的丹道通过对茶道的影响也渗透到唐代茶诗的创作过程中,它对唐代茶诗的取材和造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卢仝之后,道教文化对茶诗创作的影响逐渐减弱,这是道教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服食 茶道 茶诗
原文传递
服食金丹的起源及其在魏晋和唐代的盛行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一帆 刘小斌 《中医文献杂志》 2003年第2期7-9,共3页
服食金丹是道教继承中医和仙方道的服食思想及方法发展而来的修仙的主要方法之一,即服用某些金石类药物以求延生乃至长生不死的方术。此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并流传,在魏晋和唐代这两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二度掀起服食的高潮,从历史实... 服食金丹是道教继承中医和仙方道的服食思想及方法发展而来的修仙的主要方法之一,即服用某些金石类药物以求延生乃至长生不死的方术。此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并流传,在魏晋和唐代这两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二度掀起服食的高潮,从历史实际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炼制丹药对人的延年益寿是没有意义的,但客观上对中国古化学史和古医药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是我国制药化学的开端,在今天仍有其药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丹 起源 魏晋 唐代 盛行 服食 道家 先秦
下载PDF
论西汉的炼丹术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吉绍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以两汉之际为分界线,关于西汉炼丹活动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表明,炼丹术最初是用丹砂、水银等药物来炼制"黄金"的行为;第二类由于受还丹理论的影响,将早期方士的黄冶行为视为炼制还丹的活动。实际上,西汉炼制仙药的活... 以两汉之际为分界线,关于西汉炼丹活动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表明,炼丹术最初是用丹砂、水银等药物来炼制"黄金"的行为;第二类由于受还丹理论的影响,将早期方士的黄冶行为视为炼制还丹的活动。实际上,西汉炼制仙药的活动反映的主要是"由金而仙"思想。在实践中,方士们最终发展出还丹理论,真正意义上的炼丹术开始出现。这一过程是早期炼丹术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炼丹术 黄白 金丹 服食
下载PDF
孙思邈与炼丹术和丹药服食养生及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程志立 顾漫 +1 位作者 国华 程志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9-1112,共4页
炼丹术和丹药服食是古代方技(中医)神仙家的重要学术范畴,并且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与演变,在养生保健与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虽然饱受诟病,但始终有所继承与发展。孙思邈对炼丹术与丹药服食有着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他不仅是... 炼丹术和丹药服食是古代方技(中医)神仙家的重要学术范畴,并且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与演变,在养生保健与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虽然饱受诟病,但始终有所继承与发展。孙思邈对炼丹术与丹药服食有着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他不仅是丹药服食从成仙到医疗、从金石到草木转型的开创者,而且对后世炼丹术和丹药服食学术的继承、实践与研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名医对炼丹术和丹药服食的重视与现代科技研究的的成果表明,炼丹术和丹药服食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内容,应当将之作为中医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孙思邈 炼丹术 丹药 服食
原文传递
《墨娥小录》辑录考略 被引量:8
7
作者 郭正谊 《文物》 1979年第8期65-67,共3页
解放后,在国内发现了明隆庆五年(1571年)吴氏聚好堂刻印的《墨娥小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明史·艺文志》卷三,都有"吴继《墨娥小录》四卷"的著录。如今我们看到原书,知道吴继并非作者而是刻印者,该书是十... 解放后,在国内发现了明隆庆五年(1571年)吴氏聚好堂刻印的《墨娥小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明史·艺文志》卷三,都有"吴继《墨娥小录》四卷"的著录。如今我们看到原书,知道吴继并非作者而是刻印者,该书是十四卷而并非四卷。《小录》分类辑录了造笺纸、染色布、制香料、作花炮、炼丹药、酿酒醋、种蔬果、栽花木等方法。正如吴继在引言中介绍:"自文艺、种植、服食、治生以至诸般怡玩,一切不废,如元凯武库,随取具足。"书中内容大多是辑录者亲身采访所得,实用者多,荒诞者少,对于研究我国化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宗仪 千顷堂书目 刻印 艺文志 染色布 明史 松江 成书年代 元末明初 服食
原文传递
唐代道教外丹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正耀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68,共16页
有唐一代是道教外丹术最为兴盛的历史时期。著名炼丹术士之众,保存下来的外丹经诀之多,炼丹术具体内容之丰,产生的社会影响之大,历代无出其右者。唐代堪称为道教外丹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得以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 有唐一代是道教外丹术最为兴盛的历史时期。著名炼丹术士之众,保存下来的外丹经诀之多,炼丹术具体内容之丰,产生的社会影响之大,历代无出其右者。唐代堪称为道教外丹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得以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丹术 唐代 道教 外丹术 周易参同契 丹道 服食 具体内容 炼丹家 丹砂
原文传递
敦煌古药方《神仙粥》剖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谭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1900年王圆禄道士打开神秘的藏经洞数万卷遗书中,有百余卷至今还没有被认识的敦煌医学遗卷。在藏经洞里沉睡了八百多年的《神仙粥》便是其一。神仙粥果真有神仙般药力吗?笔者拟就肤浅剖析。
关键词 敦煌遗书 道士 服食 藏经洞 神仙 北宋 功用 敦煌医学 山药粥 五谷
下载PDF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石散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松穆 廖培辰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4期273-274,共2页
追求延年益寿是服石的原因。古代道家将养生延命方术分为三大流派:服饵、房中、导引。其中房中与导引较服饵难度较大,不易操作。服饵相对所需的技术层面不高。如果有人愿意提供炼制所得的药饵,王公贵族、巨宅大户等都可能直接受益于... 追求延年益寿是服石的原因。古代道家将养生延命方术分为三大流派:服饵、房中、导引。其中房中与导引较服饵难度较大,不易操作。服饵相对所需的技术层面不高。如果有人愿意提供炼制所得的药饵,王公贵族、巨宅大户等都可能直接受益于服饵。由此简易养生延命术开始普及,服食现象相继出现。有服食草木的,如巨胜、黄精等;有服食金石矿物的,如云母、丹砂、石钟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石散 服食 毒性
下载PDF
明清商品经济与江南市民生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翔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97-103,140,共8页
一股洪流,商品经济的洪流,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涌动奔泻。它无孔不入而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又所向披靡,给江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清晰地显示明清时期江南社会进步的轨迹。本文,就旨在对明清之际江南市民的衣食住... 一股洪流,商品经济的洪流,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涌动奔泻。它无孔不入而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又所向披靡,给江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清晰地显示明清时期江南社会进步的轨迹。本文,就旨在对明清之际江南市民的衣食住行状况作一个粗线条的描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明清商品经济 明清时期 明清之际 封建等级制度 苏州 农业社会 乾隆 会馆公所 服食
下载PDF
嵇阮的人生哲学与人生道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5-69,共5页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无疑是贯穿魏晋玄学的一条主线。但必须指出的是,它包含有关于社会组织的政治哲学和关于人格建构的人生哲学这么两个方面的内容。随着魏晋社会条件的变化,竹林时期玄学的主题已经由对自然之道与社会关系的探讨转换...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无疑是贯穿魏晋玄学的一条主线。但必须指出的是,它包含有关于社会组织的政治哲学和关于人格建构的人生哲学这么两个方面的内容。随着魏晋社会条件的变化,竹林时期玄学的主题已经由对自然之道与社会关系的探讨转换成对人格结构中情与礼关系的考察。学术界已有人注意到由社会向内心这种玄学方向的改变是由嵇康、阮籍完成并通过他们而体现出来,但是对于他们二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道时所建立的人生哲学进行深入比照分析的文章似乎还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集 阮籍 人生哲学 人生道路 无措 服食 道家 大人先生 自然之性 越名教而任自然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小桃 《农业考古》 1991年第2期201-202,195,共3页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玉! 饮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但上古却没有“茶”字。在先秦古籍中只能见到“荼”字,即使有“茶”字,那也属后人所改。“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唐以后。据后人考证,先秦古籍中的“荼”即指“茶”,如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茶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据陆羽《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说在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如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饮茶 先秦古籍 学术界 服食 茶经 陆羽 饮酒 药材 出现于
下载PDF
《三十六水法》新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吉绍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7-522,共16页
今《道藏》本《三十六水法》经两次增补而成。在古本基础上第一次增补时间在葛洪之后至《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出世(公元634—659年)以前,形成今本前半部分内容。第二次增补在唐宋时期,其内容即今本后半部分7种水。从水法制备所用容器、... 今《道藏》本《三十六水法》经两次增补而成。在古本基础上第一次增补时间在葛洪之后至《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出世(公元634—659年)以前,形成今本前半部分内容。第二次增补在唐宋时期,其内容即今本后半部分7种水。从水法制备所用容器、程序繁简程度、成水所需时间等角度,对第一次增补的15种水方一一考证,揭示出了《三十六水法》古本真貌。通过古本《三十六水法》与《抱朴子.内篇》以及《五十二病方》的比较,证明古本《三十六水法》为西汉古籍。经进一步分析认为,水法最初用于饮服成仙,用于炼丹是其后来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水法》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服食 炼丹术
下载PDF
服丹养生之流变——“丹”“药”融一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志立 柳惠武 +2 位作者 宋歌 周琦 柳长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42-3345,共4页
服丹是服食养生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方法之一,早期主要是指以服食金石药物为主的养生方法,后期则演变为以金石药物烧炼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各类药物的服食养生方法。由于早期服丹的目的是追求长生成仙,后来则演变为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 服丹是服食养生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方法之一,早期主要是指以服食金石药物为主的养生方法,后期则演变为以金石药物烧炼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各类药物的服食养生方法。由于早期服丹的目的是追求长生成仙,后来则演变为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延年益寿,所以服丹养生经历了由热烈风行到冷落归隐的过程,从肯定追随到质疑存疑的过程,以及服丹与服药融合为一的过程。面对至今犹存的服丹养生现象,我们应当纠正对于丹药的迷信与偏见,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养生 服食 丹药 流变
原文传递
润肠通便胡麻仁膏
16
作者 胡献国 《蜜蜂杂志》 2024年第8期40-41,共2页
胡麻仁,又名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种子。胡麻仁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之功,对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服食以黑者尤良,胡地者尤妙”。
关键词 习惯性便秘 老年性便秘 胡麻仁 产后便秘 《本草纲目》 润肠通便 服食 李时珍
下载PDF
《却谷食气篇》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志超 沈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81年第3期13-18,共6页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篇文献的大意及其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一《却谷食气篇》原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的一篇.它是与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帛画《导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 导引图 导引行气 养生之道 服食 练气功 养生思想 养形 道家 马王堆汉墓
原文传递
宗教与中药:中古时期茯苓与宗教的互动
18
作者 郭幼为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中古时期茯苓的认识和利用呈现出药用、食用、仙用等三方面。药用方面,中古时期茯苓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赤、白茯苓以及茯神出现在药方之中,表明中古时期茯苓已经按部位入药。食用方面,魏晋时期服食风气益兴,道家饵食茯苓来养生修... 中古时期茯苓的认识和利用呈现出药用、食用、仙用等三方面。药用方面,中古时期茯苓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赤、白茯苓以及茯神出现在药方之中,表明中古时期茯苓已经按部位入药。食用方面,魏晋时期服食风气益兴,道家饵食茯苓来养生修身,进而认为可以得道升仙。仙用方面,茯苓成为仙药与道家服食有关,但茯苓成仙药的时期应该更早,或与松树有关,加之受巫思维的长期熏染,茯苓便被附着了通神致灵的仙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茯苓 茯神 服食 中古时期 认识和利用
原文传递
说《柳毅传》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天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一、龙的神话和唐代的现实《柳毅传》是唐代传奇中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篇章。在这篇传奇中,龙具有神奇的威力,可以兴风雨,发洪水,它指挥的下属“雨工”都是“矫顾怒步,饮龁甚异”的羊。龙的眷属们自成一个世界。他们有爱情,有家庭... 一、龙的神话和唐代的现实《柳毅传》是唐代传奇中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篇章。在这篇传奇中,龙具有神奇的威力,可以兴风雨,发洪水,它指挥的下属“雨工”都是“矫顾怒步,饮龁甚异”的羊。龙的眷属们自成一个世界。他们有爱情,有家庭,结婚生子,长生不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毅传》 龙女 钱塘君 卢氏 性格 赵翼 爱情 道士 服食 舅姑
下载PDF
《神仙服饵》与道医草木服食养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鹏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89,共3页
服食,又称服饵,指服食由金属、矿石等矿物质炼制的丹药或草木等植物性药物用以养生,是道文化影响中医学的独有产物。晋代葛洪《抱朴子·杂应》中谈,"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因此,预防治愈疾病,追求健康长... 服食,又称服饵,指服食由金属、矿石等矿物质炼制的丹药或草木等植物性药物用以养生,是道文化影响中医学的独有产物。晋代葛洪《抱朴子·杂应》中谈,"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因此,预防治愈疾病,追求健康长寿,是医家与道家的共同命题。道医也因之在养生领域建树独到。历史上,服食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迁。从最初侧重炼丹修仙的信仰情怀,到注重延龄驻颜的普世价值,其演变过程,在《神仙服饵》一书中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饵 抱朴子 丹药 健康长寿 中医学 服食 养生 普世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