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5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 被引量:404
1
作者 金懋林 陈强 +4 位作者 程凤歧 陈伟 陈黎 潘良熹 杨宇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 氟尿嘧啶 (OXA LV5FU2 )方案治疗进展及转移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奥沙利铂 (OXA) 10 0mg/m2 ,静脉滴注 2h ,第 1天 ;亚叶酸钙 (LV) 2 0 0mg/m2 ,静脉滴注 2h后推注 5 氟尿嘧啶 (5 Fu) 4 0 0...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 氟尿嘧啶 (OXA LV5FU2 )方案治疗进展及转移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奥沙利铂 (OXA) 10 0mg/m2 ,静脉滴注 2h ,第 1天 ;亚叶酸钙 (LV) 2 0 0mg/m2 ,静脉滴注 2h后推注 5 氟尿嘧啶 (5 Fu) 4 0 0mg/m2 ,后续 5 Fu 6 0 0mg/m2 ,静脉持续输注 2 2h ,第 1,2天。每 2周重复 ,行 4周期 (8周 )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入组观察 4 3例 ,其中行原发灶切除者 17例 ,未切除者 2 6例。可评价疗效者 4 0例 ,其中完全有效 (CR) 4例 (10 .0 % ) ,部分有效 (PR) 13例(32 .5 % ) ,稳定 (SD) 17例 (4 2 .5 % ) ,进展 (PD) 6例 (15 .0 % )。总有效率 (ORR) 4 2 .5 % (17/ 4 0 ) ,初治 (一线 )ORR 5 0 .0 % (14 / 2 8) ,复治 (二线以上 )ORR 2 5 .0 % (3/ 12 )。中位无进展期 (mTTP) 5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 (mOS) 8个月。 4 3例中不良反应为 3或 4度者 12例 ,其中白细胞减少 7例 (16 .3% ) ,血小板减少3例 (7.0 % ) ,恶心呕吐和转氨酶升高各 1例 (2 .3% )。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OXA LV5FU2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 ,不良反应轻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学疗法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5-氟尿嘧啶 OXA-LV5FU2方案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354
2
作者 秦叔逵 李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主要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主要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上市前的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客观有效性和明显的生存获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已于2014年10月17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批准作为国家1.1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阿帕替尼,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根据阿帕替尼上市前、后的国内用药情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共同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本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新进展 被引量:268
3
作者 秦叔逵 龚新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641-652,共12页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围手术期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性胃食管癌的比较 被引量:115
4
作者 Cunningham D. Allum W.H. +1 位作者 Stenning S.P. 程金湘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BACKGROUND:A regimen of epirubicin,cisplatin,and infused fluorouracil(ECF) improves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adenocarcinoma.We assessed whether the addition of a pe... BACKGROUND:A regimen of epirubicin,cisplatin,and infused fluorouracil(ECF) improves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adenocarcinoma.We assessed whether the addition of a perioperative regimen of ECF to surgery improves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potentially curable gastric cancer.METHODS:We randomly assigned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esophagogastric junction,or lower esophagus to either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surgery(250 patients) or surgery alone(253 patients) .Chemotherapy consisted of three preoperative and three postoperative cycles of intravenous epirubicin(50 mg per square meter of body-surface area) and cisplatin(60 mg per square meter) on day 1,and a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fluorouracil(200 mg per square meter per day) for 21 days.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overall survival.RESULTS:ECF-related adverse effec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previously reported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imilar in the perioperative-chemotherapy group and the surgery group(46 percent and 45 percent,respectively) ,as were the numbers of deaths within 30 days after surgery.The resected tumors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and less advanced in the perioperative-chemotherapy group.With a median follow-up of four years,149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chemotherapy group and 170 in the surgery group had died.As compared with the surgery group,the perioperative-chemotherapy group had a higher likelihood of overall survival(hazard ratio for death,0.75;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0.60 to 0.93;P = 0.009;five-year survival rate,36 percent vs.23 percent) and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hazard ratio for progression,0.66;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0.53 to 0.81;P < 0.001) .CONCLUSIONS: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gastric or lower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s,a perioperative regimen of ECF decreased tumor size and stag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除性 单纯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胃腺癌 晚期胃癌 单纯手术组 尿嘧啶 表柔吡星 治疗终点 肿瘤体积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与D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1
5
作者 陈敬华 申维玺 +3 位作者 夏俊贤 许瑞莲 朱美琴 徐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与D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2009-08-01—2011-06-15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DSOX组30例:多西他赛75mg/m^2,持... 目的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与D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2009-08-01—2011-06-15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DSOX组30例:多西他赛75mg/m^2,持续静脉滴入1h,d1;奥沙利铂130mg/m^2,持续静脉滴入3h,d1;替吉奥40mg/m^2,口服,2次/d,d1~d14。DCF组30例:多西他赛75mg/m^2,持续静脉滴入1h,d1;顺铂75mg/m^2,静脉滴入,d1;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入,d1~d5。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DSOX和DCF组的近期有效(CR+PR)率分别为53.3%(16/30)和46.7%(1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7,P=0.66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0和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P=0.52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和1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826。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OX组的骨髓抑制与胃肠道反应相对更轻。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一线治疗 多西他赛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原文传递
晚期胃癌化疗进展 被引量:98
6
作者 徐瑞华 滕开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8-1113,共6页
随着细胞毒药物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晚期胃癌患者姑息化疗取得一定进展,患者中位生存期可接近1年。本文主要介绍新药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S1及靶向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局部晚期胃癌的化疗策... 随着细胞毒药物和分子靶点药物的研发,晚期胃癌患者姑息化疗取得一定进展,患者中位生存期可接近1年。本文主要介绍新药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S1及靶向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局部晚期胃癌的化疗策略,尤其重点介绍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新联合方案,如含多西他赛的DCF方案、含奥沙利铂的EOX和FLO方案、含卡培他滨的EOX和顺铂+希罗达方案、含伊立替康的ILF方案、含S1的S1+DDP方案,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新的参考方案。而靶向药物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结论尚不明确,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最终收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可作为局部晚期胃癌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学疗法
下载PDF
中国晚期胃癌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78
7
作者 郑潇豪 解亦斌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期13-19,48,共8页
胃癌是中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晚期胃癌的定义按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进一步细分,过去的统计资料已无法充分反映国内晚期胃癌的状况。为此,本文从定义变化、分期迁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类... 胃癌是中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晚期胃癌的定义按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进一步细分,过去的统计资料已无法充分反映国内晚期胃癌的状况。为此,本文从定义变化、分期迁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临床表型几个方面,重新整理及回顾了中国晚期胃癌的临床特征,并且总结了国内外治疗的研究进展。全身化疗仍然是中国晚期胃癌治疗的基石,但治疗模式早已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治疗转变。转化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中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治疗 化疗 转化治疗
下载PDF
金龙蛇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8
8
作者 李相勇 魏品康 《湖北中医杂志》 2001年第11期3-5,共3页
金龙蛇口服液是魏品康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验研制而成的肿瘤阻断剂.自1993年2月~1999年12月,我院采用金龙蛇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104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严格系统地观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中医药疗法 金龙蛇口服液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或瘦弱患者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74
9
作者 高金平 韩涛 +4 位作者 朴瑛 季发和 谢晓冬 谭林深 郑振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与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或体型瘦弱患者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或体型瘦弱的晚期胃癌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者设为...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与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或体型瘦弱患者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或体型瘦弱的晚期胃癌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者设为A组(n=16);采用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者设为B组(n=15)。B组给予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根据体表面积给药,体表面积<1.25 m^2者,剂量为40 mg/次;体表面积1.25~1.50 m^2者,剂量为早40 mg/次、晚60 mg/次;体表面积>1.50 m^2者,剂量为60 mg/次。患者于早、晚餐后各1次口服,连服14 d,停药14 d,28 d为1个周期。A组口服替吉奥胶囊给药剂量同B组,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给药,起始剂量500 mg/次,耐受良好者逐渐增加剂量至850 mg/次。1次/d口服,28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与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8%与2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3%与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乏力、血液毒性及消化道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43.7%)高于B组(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或体弱患者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老年 阿帕替尼片 替吉奥胶囊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1
10
作者 郎丰平 赵毓毅 范鹏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6期996-99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均为85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采用RECIST、NCI以及CTC标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PR、SD、PD、RR以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OS和PFS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FP阳性胃癌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AFP阴性胃癌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6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多为Ⅰ~Ⅱ级,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9
11
作者 吴福道 张小静 +2 位作者 蔡辉 宋红梅 伍显庭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用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对照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化疗,所有病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用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对照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化疗,所有病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缓解(CR)1例(4.3%),部分缓解(PR)10例(43.5%),稳定(SD)7例(30.4%),进展(PD)5例(21.7%),有效率(RR)为47.8%,疾病控制率(DCR)为78.2%;对照组CR 2例(8.7%),PR 8例(34.8%),SD 7例(30.4%),PD 6例(26.1%),RR为43.5%,DCR为73.9%。两组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肝功能异常、手足综合征、脉管炎,不良反应以Ⅰ~Ⅱ度多见。对照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及脉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化疗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0
12
作者 钱军 秦叔逵 +3 位作者 梅静峰 陈映霞 邵志坚 何泽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既往曾经应用不同方案多次化疗的2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LX方案,即奥沙利铂85mg/m2,iv,d1、d15;卡培他滨1250mg/m2,分2次口服,d1~14;28d为1个化疗周期,连用2个...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既往曾经应用不同方案多次化疗的2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LX方案,即奥沙利铂85mg/m2,iv,d1、d15;卡培他滨1250mg/m2,分2次口服,d1~14;28d为1个化疗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按照WHO实体肿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24例均可评价疗效。每例进行2~6个周期的治疗,共完成92个周期。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0例,进展7例,客观有效率为29.2%。疾病进展时间2~1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缓解期4~14个月,中位缓解期8个月。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均为可逆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治疗 晚期胃癌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60
13
作者 王博 宋丽杰 +3 位作者 牛鹏云 李晚露 刘清存 樊青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59-764,共6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10/2015-08曾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给予阿帕替尼口服850m g/d,直至疾病进展,...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用于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10/2015-08曾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给予阿帕替尼口服850m 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全部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占0%(0/6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占3.33%(2/60),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占38.33%(23/6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58.33%(35/60).客观缓解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38.33%(23/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6 mo.甲胎蛋白(a-f e t o p r o t e i n,A F P)阳性胃癌患者的疾病控制以及生存受益优于AFP阴性患者.高血压、骨髓抑制是影响阿帕替尼治疗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比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14
作者 樊卫飞 王峻 +3 位作者 孟丽娟 刘福银 蒲骁麟 杨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SOX)与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SP)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SOX组(n=30)和SP组(n=26)。SOX组: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d1;替吉奥40~60mg/次口服,每天2次,d...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SOX)与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SP)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SOX组(n=30)和SP组(n=26)。SOX组: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d1;替吉奥40~60mg/次口服,每天2次,d1~d14,21天为1周期。SP组:顺铂25mg/m2静滴,d1~d3;替吉奥用法同SOX组,21天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SOX组和S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38.5%(P=0.59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76.9%(P=1.0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0个月和5.6个月(P=0.831),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3个月和11.5个月(P=0.401)。SOX组和SP组的毒副反应均以血液学毒性为主,3~4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液学毒性两组均为1~2级,SOX组以周围神经炎为主,SP组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肾功能异常。SOX组和SP组的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83.3%和46.2%(P=0.027),FACT-G评分提高率分别为76.7%和38.5%(P=0.006)。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或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中获益,但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的毒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奥沙利铂 顺铂 晚期胃癌 老年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晚期胃癌治疗中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李鹏 李成浩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923-1926,共4页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晚期胃癌的7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5例,比较组采用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和口服...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晚期胃癌的7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5例,比较组采用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和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口服阿帕替尼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期身体状况。结果:经持续2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组病情总缓解率为11.4%,病情总控制率为37.1%,研究组病情总缓解率为25.7%,病情总控制率为71.4%,研究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组与研究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4.3%、17.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6%、11.4%,腹泻的发生率均为2.9%,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8%、8.6%,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1.4%、14.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2.9%、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疼痛及情绪指数等身体状况指标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能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安全性高,改善了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片 奥沙利铂注射液 替吉奥胶囊
下载PDF
复发胃癌及晚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舒宝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87-588,共2页
关键词 复发胃癌 晚期胃癌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DOS)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4
17
作者 彭小波 颜芳 +1 位作者 王斌 傅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DOS)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方案分为DOS组(36例)和SOX组(35例)。DOS组:多西他赛60mg/m2静...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DOS)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方案分为DOS组(36例)和SOX组(35例)。DOS组: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1h,第1天;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替吉奥胶囊(S-1)3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SOX组: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替吉奥4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每个周期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估疗效,DOS组CR 1例(2.8%),PR16例(44.4%),SD 10例(27.8%),有效率(RR)为47.2%,疾病控制率(DCR)为7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4个月。SOX组CR患者0例,PR 15例(42.9%),SD 13例(37.1%),有效率为42.9%,疾病控制率为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0个月。两组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病变。其中,脱发发生率DOS组显著高于SOX组(P<0.001);I/II级周围神经毒性,SOX组发生率显著高于DOS组(P=0.005)。结论:DOS和S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替吉奥
下载PDF
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4
18
作者 张星霖 贾伟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每天40mg/m2,连续服用4周,休息2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全组45例客观...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每天40mg/m2,连续服用4周,休息2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全组45例客观疗效为,CR 0例,PR 12例、SD 14例、PD 19例。有效率(CR+PR)26.7%,肿瘤控制率为(CR+PR+SD)5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色素沉着等。结论:替吉奥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替吉奥胶囊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3
19
作者 郑积华 周娟 +4 位作者 谢波 徐志勇 文英娟 林金容 张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86-2087,共2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利沙伯、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FOLFOX6)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的疗效。结果 :通过化疗,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乏力虚弱、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的SOX和对照组的FOLFOX6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时疗效相当,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方案 老年患者 比较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在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吴芳 张弘纲 《癌症进展》 2007年第3期276-281,289,共7页
在恶性肿瘤化学治疗领域中,晚期胃癌化疗处于相对落后状况,至今还没有规范标准化疗方案。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大量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研究显示,多西紫杉醇单药初治和复治晚期胃癌均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为17%~24%,... 在恶性肿瘤化学治疗领域中,晚期胃癌化疗处于相对落后状况,至今还没有规范标准化疗方案。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大量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研究显示,多西紫杉醇单药初治和复治晚期胃癌均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为17%~24%,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而多西紫杉醇的两药或三药联合方案用于晚期胃癌,疗效达25%~60%。本文回顾了这些临床试验,展望了未来胃癌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晚期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