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叙事是对生命和存在的超越 |
张学昕
格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2
|
“80后”的文学对话--霍艳访谈张悦然 |
张悦然
霍艳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3 |
9
|
|
3
|
倾听作家最后的诉说──大冈文学对话录 |
尚侠
徐冰
|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4
|
90年代以来的文学事变——兼说“60后”、“70后”、“80后”作家的写作 |
兴安
胡野秋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关于“新努斯的大自然”——残雪访谈录 |
卓今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3 |
6
|
|
6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通约 |
方汉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4
|
|
7
|
中国作家的“外语”和“母语” |
郜元宝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8
|
苏联回归文学的世纪末反思 |
吴泽霖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9
|
巴赫曼的文学对话 |
聂军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0
|
课堂内外的王安忆 |
张怡微
|
《教师博览(上旬刊)》
|
2024 |
0 |
|
11
|
文本译介与文学对话——从《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看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 |
宋宝平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与“新文学”的经典化 |
杨丹丹
|
《粤海风》
|
2020 |
3
|
|
13
|
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
王为群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4
|
一次触动历史的文学对话——关于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讨论 |
殷国明
范劲
刘晓丽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9 |
1
|
|
15
|
保持“浪漫”是人类对于成长悲剧的本能反抗——从“古船”到“高原”的文学对话 |
张炜
张丽军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6
|
论梁代皇族萧氏兄弟的文学对话 |
袁济喜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7
|
文学对话: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 |
张辉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8 |
0 |
|
18
|
舟子安在?——从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与俄语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对话”之旅谈起 |
张艺
|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对话——文学的存在方式 |
刘月新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20
|
对话:本土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汇流——《湖南20世纪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超越》简评 |
李丹
|
《东方丛刊》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