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化”一解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42,共2页
“政治文化”一解刘学军随着我国政治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政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政治文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颇有见地的探讨。这些探讨对人们认识和研究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启发,但同时又略存不足。这里... “政治文化”一解刘学军随着我国政治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政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政治文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颇有见地的探讨。这些探讨对人们认识和研究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启发,但同时又略存不足。这里,笔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综观我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文化概念 政治发展 政治思想 意义指向 西方文化思潮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社会主体 政治心理 社会公共权力
下载PDF
《宠儿》对《圣经》故事的仿写及其意义指向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两希文明的"对话"与"熔融",让《圣经》的智慧烛照西方文化的各个角落,它对文学、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领域的影响超过任何一本书。《宠儿》与《圣经》的"对话"来自于莫里森...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两希文明的"对话"与"熔融",让《圣经》的智慧烛照西方文化的各个角落,它对文学、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领域的影响超过任何一本书。《宠儿》与《圣经》的"对话"来自于莫里森对《圣经》故事的仿写。莫里森通过后现代叙事所重现的黑人历史,穿过基督教文明的厚幕,在仿写的催化下,构成了对《圣经》的戏谑与暗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宠儿》 仿写 对话 意义指向
原文传递
“气韵生动”的意义指向及阐释拓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楠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南齐谢赫所提"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命题,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就"气韵"而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有全面的论述,并且在绘画中有着深刻的表现,产生了新的问题视阈并完成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意义指向 气韵演变 绘画理论
下载PDF
价值的? 工具的?——仪式的意义指向 被引量:6
4
作者 薛亚利 《民俗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91-106,共16页
关于仪式的意义,对价值和工具指向的探讨,超越了仪式功能的简单判定;从仪式的多种分析单元,即符号、话语、事件和组织方式来看其意义指向,我们将更为明晰地看到"价值"和"工具"意义如何以复合的方式存于仪式之中;对... 关于仪式的意义,对价值和工具指向的探讨,超越了仪式功能的简单判定;从仪式的多种分析单元,即符号、话语、事件和组织方式来看其意义指向,我们将更为明晰地看到"价值"和"工具"意义如何以复合的方式存于仪式之中;对意义的探寻,导致对其意义的存留问题的追讨,现代社会为其提供的窘迫空间,明晰地呈现了意义存留的悖论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分析单元 意义指向 价值性 工具性
原文传递
乡村短视频的叙事逻辑与意义指向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琦 刘豫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4-93,共10页
“去文字化”的短视频不仅推动了表达的平民化与大众化,还开创了数字化生存的新实践。对于乡村民众而言,流览乡村短视频已成为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新方式。借助乡村短视频建构的日常生活空间,使得游弋在媒介社会边缘的乡民获得了自我言说... “去文字化”的短视频不仅推动了表达的平民化与大众化,还开创了数字化生存的新实践。对于乡村民众而言,流览乡村短视频已成为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新方式。借助乡村短视频建构的日常生活空间,使得游弋在媒介社会边缘的乡民获得了自我言说的可能,乡村故事的叙述样态逐渐变得多元、立体。从叙事逻辑上来看,乡村短视频的生产者坚守主位式话语,动用身体符号来推动叙事表达,更通过情感运作来强化叙事效果,使得长期处于“他视”境遇下的乡民得以完成自我呈现。从意义指向上来看,乡村短视频在对符号与情感双重消费的过程中,实现了群体身份的再生产;在记忆生产的权力变革的语境下,完成了乡村集体记忆的自我记录。“散步于乡村”的空间实践也召唤着新的审美体验的生成,乡村生活的审美价值得以被正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乡村 日常生活实践 叙事逻辑 意义指向
下载PDF
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5
6
作者 於可训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最近二十年,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让研究对象负载了过多的意义,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前后冲突的意义指向。这些数量庞大、身份沉重而又矛盾冲突着的意义压迫、肢解着我们的研究对象,最终也必然要导致它们因不堪重负而濒临死亡。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过度诠释 矛盾冲突 意义指向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本”与“该”:限定代词的意义指向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楚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汉语 限定代词 意义指向
下载PDF
“绘事后素”的意义指向及其在画论中的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雷恩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91,共7页
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一命题含有"后于素"与"达于素"的两种意义指向,并且在绘画理论中有着深刻的表现,产生了新的问题视阈并完成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绘事后寨 意义指向 绘画理论
下载PDF
依托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9
作者 蒲利彦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2期22-23,共2页
依托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方式应被提倡。因为项目式学习不仅仅是新中考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教师应引领学生经历“食笋去”的过程,通过精读、比读和读写联动,提升项目式学习的... 依托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方式应被提倡。因为项目式学习不仅仅是新中考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教师应引领学生经历“食笋去”的过程,通过精读、比读和读写联动,提升项目式学习的质量,力争让学生读出沉甸甸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项目式学习 意义指向 建构原则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求索秩序——新世纪二十年诗歌写作 被引量:4
10
作者 耿占春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1,共6页
如何描述近二十年诗歌,是会让人怀着一丝犹疑的,并非每一个时间单元都能清晰地构成一种历史叙述脉络。比起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来说,二十年时长不短,但我们谈论一段历史的时候,不只是划出一个外在区分性时段,而须指认一个时段内某种事态所... 如何描述近二十年诗歌,是会让人怀着一丝犹疑的,并非每一个时间单元都能清晰地构成一种历史叙述脉络。比起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来说,二十年时长不短,但我们谈论一段历史的时候,不只是划出一个外在区分性时段,而须指认一个时段内某种事态所产生的运动、变化与意义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诗歌写作 新世纪 意义指向 现代诗 区分性 时间单元 百年历史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故事诗学的现代重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轻鸿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5,共10页
中国传统故事诗学在现代以来看似被否定,实际上其中蕴含的民间性、劝诫性、口语化特征契合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促成了文学观念变革的学术增长点。现代以来,故事诗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嬗变,意义指向从关注"已经发生的事&... 中国传统故事诗学在现代以来看似被否定,实际上其中蕴含的民间性、劝诫性、口语化特征契合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促成了文学观念变革的学术增长点。现代以来,故事诗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嬗变,意义指向从关注"已经发生的事"的真实性转向了注重缀合性、奇幻性、悠远性、超越性,虚构意味更加突出,结构形态从关注故事的"穿插""连缀"等转向了注重故事"头""身""尾"的"完整",理性化色彩更加浓厚,从内容和形式层面重构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诗学话语体系。总体而言,这种重构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激活中国传统故事诗学的活力,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诗学 意义指向 结构形态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怎样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12
作者 谭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1,共5页
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事关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党... 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事关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决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近代历史演进的逻辑表明,引领中国社会从黑暗中走出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是中国共产党,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从历史实践中作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的意志、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优势、守住人心的意义指向、依靠人民的政治立场等理论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共产主义信仰 敢于斗争 意义指向 民主集中制 政治立场 根本性问题 理论素养
下载PDF
宗教同源性与政治同构性:论爱国宗教协会的行动结构与意义指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6-272,共7页
宗教组织,在政府宗教管理之中,既是宗教政策形成的影响因素,也是执行宗教政策的行动主体。该文借助"宗教同源性"与"政治同构性"这一对概念,运用历史社会学与宗教政治学的理论,通过中国的基层社会运作实践深入分析... 宗教组织,在政府宗教管理之中,既是宗教政策形成的影响因素,也是执行宗教政策的行动主体。该文借助"宗教同源性"与"政治同构性"这一对概念,运用历史社会学与宗教政治学的理论,通过中国的基层社会运作实践深入分析以地方佛教协会为代表的爱国宗教协会作为宗教组织的行动结构及其意义指向。文章指出,尽管爱国宗教协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但是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宗教参与社会的重要组织,也是影响宗教空间政治变迁的行动主体,还是促进信仰方式变革的最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同源性 政治同构性 行动结构 意义指向 爱国宗教协会
原文传递
“大我”、“小我”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剑敏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大我”与“小我”是一对相互关联、内涵又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概念。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讲,“大我”通常指向宏大叙事,常常与国家、民族、社会等意义指向相联系;而“小我”则成为个体、自我、个人等的代...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大我”与“小我”是一对相互关联、内涵又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概念。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讲,“大我”通常指向宏大叙事,常常与国家、民族、社会等意义指向相联系;而“小我”则成为个体、自我、个人等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我” “小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意义指向 宏大叙事 代名词
下载PDF
色彩设计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曼丽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72,共2页
色彩是有诱惑力影响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电视广告中色彩作为大众化最为敏感的媒介,具有普遍的意义指向和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色彩审美意识形态建构在电视广告中受广告诸多因素的制约(广告长短、节目时段等),作为视觉体验首要的信息,
关键词 电视广告 色彩设计 意识形态建构 意义指向 色彩审美 节目时段 视觉体验 诱惑力
原文传递
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欢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7期185-187,共3页
新世纪以来,方言元素在国产喜剧电影中的表现力非常引人注目。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大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喜剧电影实现其艺术追求的需要,当然也离不开成功影片的良性引导。方言元素在喜剧电影中有塑造人物形象、... 新世纪以来,方言元素在国产喜剧电影中的表现力非常引人注目。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大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喜剧电影实现其艺术追求的需要,当然也离不开成功影片的良性引导。方言元素在喜剧电影中有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氛围的作用,同时,方言的使用消解了权威意志,有助于观众观影快感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方言元素 意义指向
下载PDF
声景、听点与“无声”的情动机制——以《金属之声》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睿 韩沐笛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8,共9页
由亚马逊流媒体平台发行的影片《金属之声》(Sound of Metal,2019)讲述了摇滚乐手鲁宾意外失聪后重新寻回人生价值的故事。作为导演达赖厄斯·马德(Darius Marder)的银幕首秀,该片在2021年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两大... 由亚马逊流媒体平台发行的影片《金属之声》(Sound of Metal,2019)讲述了摇滚乐手鲁宾意外失聪后重新寻回人生价值的故事。作为导演达赖厄斯·马德(Darius Marder)的银幕首秀,该片在2021年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两大奖项。影片围绕听障/失聪者的听点建构出独特的声景,并运用"无声"的情动机制形成意义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点 声景 意义指向 人生价值 亚马逊 奥斯卡 情动
原文传递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伟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1,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探索过程。从功用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构建至少蕴含着三个方面的意义指向,即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探索过程。从功用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构建至少蕴含着三个方面的意义指向,即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努力丰富话语内涵,理顺话语逻辑,优化话语表述,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更加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 构建历程 意义指向 完善方向
下载PDF
三维目标的设置误区及导引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军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0年第3期16-18,共3页
新课程为课堂教学架构起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素养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它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让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意义指向了人,
关键词 三维 导引 误区 设置 标的 课堂教学 意义指向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想象的“温暖”与重构的“现实” 对《第三种温暖》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片名·结构 在《第三种温暖》这部分别由李欣执导的《彩虹》、吴天戈执导的《温暖》和毛小睿执导的《海阔天空》三个段落组合而成的影片中,尽管在第一、三个故事里都出现了与“三温暖”相关的桑拿/洗浴城意象,但其叙事/意义却... 片名·结构 在《第三种温暖》这部分别由李欣执导的《彩虹》、吴天戈执导的《温暖》和毛小睿执导的《海阔天空》三个段落组合而成的影片中,尽管在第一、三个故事里都出现了与“三温暖”相关的桑拿/洗浴城意象,但其叙事/意义却仅仅指向常规意义上的人际之间的“温暖”,即由片中人物直截了当地点题的“幸福”、“希望”等等。取名为《第三种温暖》,模糊了“三温暖”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暖昧色彩,却又使其意义指向变得有些单调直白。近年中国电影中指涉“温暖”的表达还存在于马俪文的《我们俩》、张杨的《落叶归根》等影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 解读 想象 意义指向 《彩虹》 “希望” 中国电影 影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