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
张新超
于学忠
陈凤英
朱华栋
|
《临床急诊杂志》
CAS
|
2019 |
237
|
|
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
无
|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
2016 |
219
|
|
3
|
“瘀毒致变”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假说的提出与临床意义 |
徐浩
史大卓
殷惠军
张京春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5
|
|
4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6个月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预测:前瞻性的多国观察性研究(GRACE) |
王小艳
|
《中国处方药》
|
2006 |
139
|
|
5
|
瘀毒病机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的理论思考 |
张京春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6
|
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假说临床研究 |
王显
胡大一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1
|
|
7
|
新型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 |
秦华
梁先明
|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6
|
|
8
|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沈杰
沈卫峰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2006 |
72
|
|
9
|
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形态学及发生机制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
韦立新
|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2003 |
56
|
|
10
|
2003:中国心肺复苏的关注问题 |
沈洪
王士雯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
2003 |
66
|
|
11
|
血浆炎症细胞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任广理
罗涛
侯伯轩
丁鹏
浦奎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2017 |
67
|
|
1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的效果对比 |
高远
关启刚
孙宇姣
李玉泽
张海山
田文
郭亮
贾大林
张月兰
孙英贤
齐国先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4
|
|
13
|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
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张曼
张真路
杨军
张李涛
高明
|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3
|
|
14
|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效率和效果的影响 |
张芹
邹利群
张伟
何亚荣
万智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0
|
|
15
|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的研究 |
蔡洪
尹莉莉
王翊
王玉荣
陈贇
刘芙蓉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2019 |
61
|
|
16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
高鹏
仲宁
畅君毅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2015 |
59
|
|
17
|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相关研究 |
张辉
张杨
杨蓉
李拥军
王梅
苗成龙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8
|
|
18
|
易栓症诊断与防治中国指南(2021年版)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胡豫
赵永强
唐亮
|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8
|
|
19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
杨胜利
何秉贤
何作云
张华
何学兰
张伟
|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9
|
|
20
|
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
赵阳
张文杰
梁仪
严金川
曹松梅
|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