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E-SAFE/GC-MS/GC-O法分析德州扒鸡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30
1
作者 段艳 郑福平 +3 位作者 杨梦云 陈海涛 黄明泉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230,共9页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法提取德州扒鸡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双柱(RTX-5柱和DB-Wax柱)定性分析。共鉴定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5种、酮类8种、醇...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耦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法提取德州扒鸡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双柱(RTX-5柱和DB-Wax柱)定性分析。共鉴定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5种、酮类8种、醇类13种、酚类1种、酸类9种、内酯类3种、含硫类5种、含氮类6种、呋喃类2种、吡喃酮类2种、醚类3种、烃类6种。采用嗅闻频率检测法对鸡肉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GC-O)法分析,嗅闻频率≥5/10的化合物有2-戊基呋喃、壬醛、苯甲醛、里那醇、草蒿脑、α-松油醇、反,反-2,4-癸二烯醛、麦芽酚和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德州扒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风味化合物
原文传递
SPME-GC-MS法分析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条件优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学敬 李聪 +3 位作者 王玉峰 王赟 张万刚 徐宝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1,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柱DB-WAX进行双柱定性分析,确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加0.01 m L 2-辛醇(质量浓度为82.5μg·m L-1)作为内标,准确定量其风味成分。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风味强度计算,确定其对德州扒鸡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结果]SPME法分析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量3 g、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共检测出57种风味成分,包括12种烷烃、11种芳香烃、11种醇类、9种醛类、2种酸类、3种酚类、3种酮类、5种杂环类,2种色谱柱均可检测出的成分仅占15种。TR-5MS柱检出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风味成分有糠醇、蘑菇醇、芳樟醇、己醛、辛醛、壬醛、癸醛、丁香酚和2-戊基呋喃;DB-WAX柱分析结果中,主要风味成分有柠檬烯、茴香脑、糠醇、蘑菇醇、芳樟醇、辛醛、苯甲醛、壬醛、癸醛、庚醛、丁香酚、2-戊基呋喃和2,6-二甲基吡嗪。[结论]确定了8种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SPME)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德州扒鸡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强度(OAV)
下载PDF
德州扒鸡加工过程中基本营养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登勇 王南 +4 位作者 张庆永 徐幸莲 邓亚军 王赛赛 宋爱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通过对德州扒鸡及卤制老汤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基本营养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扒鸡的综合营养性及各营养指标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期对扒鸡产品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实验显示:扒鸡在加工过程中,肉中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上升(p〈0.05);pH... 通过对德州扒鸡及卤制老汤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基本营养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扒鸡的综合营养性及各营养指标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期对扒鸡产品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实验显示:扒鸡在加工过程中,肉中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上升(p〈0.05);pH在升温卤煮后最高,且变化幅度在0.29以内;水分含量虽逐渐降低,但总体流失较少;总糖含量自升温卤煮起逐渐降低;脂肪含量在升温卤煮阶段最高,而后降低,成品中含量为7.22%;蛋白质自高温焖煮阶段逐渐降解。各营养指标含量在降温焖煮后都趋于稳定。老汤中的营养成分丰富且稳定,并与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动力传质作用:其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分含量增加,范围在0.24%以内;pH的变化对汤的品质无较大影响;脂肪含量较低,约在0.16%-0.21%之间;糖与蛋白质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扒鸡成品的氯化钠与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卤制老汤营养成分丰富且稳定;升温卤煮阶段对各个营养指标的含量变化影响较大,降温焖煮后各个营养指标的变化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基本营养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包装材料阻隔性对德州扒鸡的品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路立立 胡宏海 +3 位作者 张春江 黄峰 张雪 张泓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4-200,共7页
为研究包装材料阻隔性对扒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德州扒鸡进行真空包装,并对扒鸡色差、TBA值、挥发性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普通材料包装组扒鸡在贮藏过程中L*值、a*值... 为研究包装材料阻隔性对扒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德州扒鸡进行真空包装,并对扒鸡色差、TBA值、挥发性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普通材料包装组扒鸡在贮藏过程中L*值、a*值快速下降,在第5 d即出现明显褐变(L*值由50.02降为46.34,a*值由16.33降为13.17),而两种高阻隔包装扒鸡贮藏过程中的L*值、a*值与初始值(L*值:50.02;a*值:16.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高阻隔包装组保存20 d后,TBA值分别为0.60 mg/kg和0.65 mg/kg,显著低于普通包装组(0.76 mg/kg)(P<0.05);电子鼻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高阻隔包装组保留了更多的含硫挥发性成分和香辛料挥发性成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通包装组出现哈喇味,而高阻隔包装组未出现。结论:高阻隔真空包装可有效保持扒鸡原有色泽,延缓脂肪氧化,并可较好地保持扒鸡的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包装材料阻隔性 品质 风味
原文传递
德州扒鸡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晓莹 张庆永 +4 位作者 刘登勇 顾明月 王欢 马勇 薄存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4,共5页
对德州扒鸡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及鉴定。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仪对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计算各物质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 对德州扒鸡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及鉴定。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仪对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计算各物质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发现,德州扒鸡中含有芳香烃化合物和含氮含硫化合物;GC-MS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关键风味化合物(ROAV≥1)包括壬醛(100.00)、癸醛(81.67)、己醛(38.94)、辛醛(19.29)、庚醛(14.50)、柠檬烯(14.08)、1-辛烯-3-醇(11.50)、2-戊基呋喃(10.14)、桉树脑(9.71)、草蒿脑(5.69)、丁香酚(5.56)、芳樟醇(3.86)、α-蒎烯(3.08)和茴香脑(2.01);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烯烃类物质种类最多,关键风味化合物为醛类物质,肉香味、五香味和药材香为德州扒鸡的关键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德州扒鸡风味物质分析及保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毅峰 张秀梅 +2 位作者 赵倩 侯健宁 李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6-48,共3页
采用SPME-GC/MS分析了德州扒鸡中的风味物质,得到了包括烷烃、醇、酚、醛、酮、醚类及含硫化合物在内的2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化学防腐剂及中药复配防腐剂处理均延长了扒鸡的保质期,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与脂肪的氧化酸败,在(0±1)... 采用SPME-GC/MS分析了德州扒鸡中的风味物质,得到了包括烷烃、醇、酚、醛、酮、醚类及含硫化合物在内的2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化学防腐剂及中药复配防腐剂处理均延长了扒鸡的保质期,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与脂肪的氧化酸败,在(0±1)℃下保存14 d,其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与化学防腐剂相比,添加抗氧化性较强的丁香、肉桂后的中药复配防腐剂表现出了更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风味物质 保鲜技术
下载PDF
双元创新视角下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基于德州扒鸡的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志刚 刘金 +1 位作者 李兴旺 贾兆鑫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2-1523,共12页
选取中华老字号企业德州扒鸡公司为对象,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规律进行深度挖掘。在双元创新理论视角下,归纳得出老字号双元情境、发现传承价值、识别创新阻力、稳固传承基础、突破创新禁锢、实现完善型创新、实现开拓型创新和维持双... 选取中华老字号企业德州扒鸡公司为对象,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规律进行深度挖掘。在双元创新理论视角下,归纳得出老字号双元情境、发现传承价值、识别创新阻力、稳固传承基础、突破创新禁锢、实现完善型创新、实现开拓型创新和维持双元平衡8个理论维度,进而基于这些维度刻画了老字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阶段模型,系统总结了老字号企业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化解传承与创新悖论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中华老字号 德州扒鸡 案例研究
下载PDF
HS-SMPE-GC-MS分析不同烧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孔宇 李娜 +2 位作者 薛丽丽 李楠 刘常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4-168,共5页
以德州扒鸡、道口烧鸡及普通烧鸡三种不同类型的烧鸡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进行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45种物... 以德州扒鸡、道口烧鸡及普通烧鸡三种不同类型的烧鸡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进行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45种物质,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杂环化合物,烃类。3种烧鸡共同的香气成分有8种,这些香气中主要的特征性成分为顺式5-辛烯-1-醇、4-甲基环己醇、4-乙基环己醇、左旋樟脑、2-正戊基呋喃、2,4-二甲基己烷、己醛及苯甲醛。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略有不同,味道迥异主要来源于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MPE GC-MS 德州扒鸡 道口烧鸡 普通烧鸡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循环煮制对德州扒鸡香辛料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顾明月 盖圣美 +5 位作者 崔晓莹 王欢 吴金城 赵志南 张庆永 刘登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4905-4913,共9页
目的研究循环煮制对德州扒鸡香辛料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确定香辛料包最佳循环使用次数.方法采用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质谱联用仪(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别测定不... 目的研究循环煮制对德州扒鸡香辛料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确定香辛料包最佳循环使用次数.方法采用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质谱联用仪(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别测定不同循环煮制次数德州扒鸡香辛料包中的精油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并通过计算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其主体风味成分,分析香辛料包循环煮制对风味的影响.结果随着循环煮制次数增加,香辛料包中精油的含量逐渐降低,煮制1次后精油含量不再发生显著变化(P>0.05).香辛料包中共鉴定出8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香辛料包主体风味成分为丁香酚、茴香脑、α-蒎烯、D-柠檬烯和肉桂酸乙酯.相对含量占比较高的酚类、醚类、烃类均在煮制2次后不再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德州扒鸡香辛料包循环煮制2次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包 循环煮制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德州扒鸡
下载PDF
冷藏过程中不同包装德州扒鸡的微生物及理化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汤敏 黄俊逸 +3 位作者 李聪 李新福 吴香 徐宝才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9,共8页
以气调包装(Q)、真空包装二次杀菌(S)和真空包装不杀菌(N)3种包装德州扒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冷藏期间3种包装德州扒鸡的优势腐败菌,并通过菌落选培计数与pH值、TVB-N值、TBARs值测定,研究不同包装条件下扒鸡的微生物与理化... 以气调包装(Q)、真空包装二次杀菌(S)和真空包装不杀菌(N)3种包装德州扒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冷藏期间3种包装德州扒鸡的优势腐败菌,并通过菌落选培计数与pH值、TVB-N值、TBARs值测定,研究不同包装条件下扒鸡的微生物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Q样品优势腐败菌为假单胞菌属(70.50%),N和S样品均为肠杆菌属(62.40%和57.80%);冷藏初期3种包装样品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冷藏期间均呈现pH值下降、TVB-N值显著升高、TBARS值波动上升的趋势,冷藏末期S样品pH值(6.12)、TVB-N值(10.05 mg/100 g)和TBARS值(0.06 mg/kg)波动趋势显著低于其他2种。各包装方式对微生物生长有不同抑制作用,微生物种类与数量对样品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真空包装后杀菌处理能更好地保持德州扒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菌群结构 选择性培养 优势腐败菌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乌鸡加工德州扒鸡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月 李加加 +3 位作者 王腾 王文武 张庆永 刘登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2,共7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乌鸡加工成德州扒鸡的适宜性,对比分析了泰和乌鸡、略阳乌鸡2个品种乌鸡加工成品扒鸡的品质及风味。结果表明,以泰和乌鸡为原料的扒鸡色泽亮度、剪切力、蒸煮损失、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略阳乌鸡组(P<0.05),... 为研究不同品种乌鸡加工成德州扒鸡的适宜性,对比分析了泰和乌鸡、略阳乌鸡2个品种乌鸡加工成品扒鸡的品质及风味。结果表明,以泰和乌鸡为原料的扒鸡色泽亮度、剪切力、蒸煮损失、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略阳乌鸡组(P<0.05),泰和乌鸡组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以略阳乌鸡为原料的扒鸡水分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泰和乌鸡组(P<0.05),2个品种鸡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相同,泰和乌鸡组中关键风味物质含量高于略阳乌鸡组。综上所述,略阳乌鸡加工的扒鸡品质在剪切力、蒸煮损失、水分含量等方面优于泰和乌鸡,研究结果为开发乌鸡类扒鸡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鸡 略阳乌鸡 德州扒鸡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德州扒鸡 香飘三百多年的非遗美食
12
作者 刘同畅 《旅游世界》 202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鸡”。传说清康熙皇帝沿运河南巡时,品尝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后龙颜大悦,当即御封为“神州一奇”,并将其钦定为贡品。
关键词 德州扒鸡 金丝枣 美食 品尝
下载PDF
德州扒鸡感官特征的确定与表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晓莹 顾明月 +4 位作者 王欢 张庆永 刘登勇 马勇 陈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311-3318,共8页
目的确定德州扒鸡的感官特征并进行表述。方法通过感官评价员的召集、培训,形成普通感官评价小组、初级感官评价小组和专业感官评价小组,由感官评价员品评得到感官描述词汇,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并结合M值、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德州扒鸡感官... 目的确定德州扒鸡的感官特征并进行表述。方法通过感官评价员的召集、培训,形成普通感官评价小组、初级感官评价小组和专业感官评价小组,由感官评价员品评得到感官描述词汇,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并结合M值、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德州扒鸡感官指标描述词进行筛选。结果得到扒鸡外观、气味、滋味、质地和余味属性的43个感官描述词汇,其中典型描述词汇有金黄色、光泽透亮、O酱香味、O油炸味、T咸味、T鲜味、T酱香味、细嫩多汁、无残渣颗粒感、撕而不断、烂而不散。结论最终德州扒鸡的典型感官特征可表述为金黄透亮、鲜香馥郁、咸淡适中、细嫩多汁、香软脱骨、撕而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感官特征 M值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小型白羽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形势展望
14
作者 雷秋霞 曹顶国 +1 位作者 刘杰 马灿峰 《中国禽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2023年是我国817肉鸡制种技术推广应用35周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于1988年8月17日建立的817肉鸡制种模式,解决了山东德州扒鸡加工鸡源不足难题,此后相继开发出白条鸡、西装鸡、调理鸡、烤鸡等数十个深加工产品,在物质条件极度... 2023年是我国817肉鸡制种技术推广应用35周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于1988年8月17日建立的817肉鸡制种模式,解决了山东德州扒鸡加工鸡源不足难题,此后相继开发出白条鸡、西装鸡、调理鸡、烤鸡等数十个深加工产品,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代,为解决人民的蛋白消费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研究所 白羽肉鸡 德州扒鸡 深加工产品 形势展望 白条鸡 消费需求 技术推广应用
下载PDF
德州扒鸡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秀梅 闫晓敏 +5 位作者 侯健宁 李军 田毅峰 晏锐锐 王洋 王爱芹 《肉类研究》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德州扒鸡加工及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确保扒鸡食品安全。
关键词 德州扒鸡 微生物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德州地区817肉鸡常见疾病的诊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辛清武 龚延长 《家禽科学》 2008年第12期26-28,共3页
817肉鸡是以种公鸡、AA^+、罗斯308、克宝、哈伯德等作为父本,海兰褐、罗曼、海赛克斯作为母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由于817肉鸡成鸡体型适中、肉质适宜,除供应各大城市居民及广大农村食用外,还非常适宜加工烧鸡、扒鸡等。因此,... 817肉鸡是以种公鸡、AA^+、罗斯308、克宝、哈伯德等作为父本,海兰褐、罗曼、海赛克斯作为母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由于817肉鸡成鸡体型适中、肉质适宜,除供应各大城市居民及广大农村食用外,还非常适宜加工烧鸡、扒鸡等。因此,作为号称“天下第一鸡”的德州扒鸡,相对来说对它的需求量特别的大。故817肉鸡在德州地区的养殖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本文主要是针对其饲养管理中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疾病 德州地区 肉鸡 诊治 德州扒鸡 杂交选育 城市居民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闻香法测定德州扒鸡风味成分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娜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162,共10页
建立了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同时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联用技术共同测定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方法。在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以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液体积3μL,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1... 建立了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同时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联用技术共同测定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方法。在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以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液体积3μL,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15min,搅拌速度1000r/min。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法定性了34种成分,固相微萃取法定性了28种成分,其中共同鉴定组分20种,溶剂棒液相微萃取法操作简单快速,实验结果好,重复性好,可用于德州扒鸡中风味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棒液相微萃取 风味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德州扒鸡 气相色谱嗅闻
下载PDF
冻藏及原料肉品种对不同包装扒鸡口感品质关键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登勇 董丽 +4 位作者 谭阳 张庆永 徐幸莲 王赛赛 宋爱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4,共5页
为研究鸡肉原料差异对不同包装(充气包装、真空包装)扒鸡口感品质的影响,实验选用经不同处理(冰鲜、冷冻)的不同品种(普通肉鸡、鉴别雏)原料鸡肉所制得的扒鸡,对每种产品的口感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充气包装组扒鸡,以冰鲜鸡(普通肉... 为研究鸡肉原料差异对不同包装(充气包装、真空包装)扒鸡口感品质的影响,实验选用经不同处理(冰鲜、冷冻)的不同品种(普通肉鸡、鉴别雏)原料鸡肉所制得的扒鸡,对每种产品的口感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充气包装组扒鸡,以冰鲜鸡(普通肉鸡、鉴别雏)为原料的剪切力值分别为28.21、27.37 N,显著(P<0.05)高于冻鸡,但冰鲜鸡与冻鸡的保水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鉴别雏为原料的扒鸡剪切力、保水性普遍高于普通肉鸡;真空包装组扒鸡,2种鸡种的剪切力值均为冰鲜鸡高于冻鸡,同时,以冻鉴别雏为原料的剪切力及保水性高于冻普通肉鸡,保水性结果均为鉴别雏高于普通肉鸡。综合而言,冰鲜鸡(普通肉鸡和鉴别雏)更适合充气包装,鉴别雏的冻鸡更适合真空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原料肉 包装方式 口感品质
下载PDF
基于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德州扒鸡优势腐败菌及相关抑菌剂价效评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丛筠格 梁杉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9-157,共9页
为分离鉴定充氮包装德州扒鸡低温贮藏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将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相结合,对充氮包装德州扒鸡贮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四种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OD、最小抑... 为分离鉴定充氮包装德州扒鸡低温贮藏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并选择出抑菌效果好的天然抑菌剂,将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培养技术相结合,对充氮包装德州扒鸡贮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进行鉴定,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四种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OD、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其对德州扒鸡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德州扒鸡优势腐败菌主要为广布肉杆菌(Carnobacterium divergens)、水域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undae)、血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anguinis)、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各受试菌的抑菌能力最强,MIC约为3.91~16000μg/mL。本研究为后续Nisin和ε-PL复配在德州扒鸡防腐保鲜上的应用并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高通量测序 菌株鉴定 优势腐败菌 乳酸链球菌素 Ε-聚赖氨酸
下载PDF
德州扒鸡 神州一奇 被引量:1
20
《农产品市场》 2004年第4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德州扒鸡 绿色养殖 驰名商标保护组织 农业产业化政策 集团有限公司 德州地区 质量体系 德州 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改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