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9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技术研究进展(邀请论文) 被引量:82
1
作者 杨永强 王迪 吴伟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4,共11页
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进步,其研究热点转变到快速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方面,应用范围也拓展到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模具等领域。针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更适合精密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快速制造等特点,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在该技术方面的研... 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进步,其研究热点转变到快速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方面,应用范围也拓展到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模具等领域。针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更适合精密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快速制造等特点,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在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讨论了成型材料、成型工艺与过程控制、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等,并对SLM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快速制造 选区激光熔化 成型材料 工艺控制 精密零件
原文传递
酸奶发酵机理及后发酵控制措施 被引量:51
2
作者 郭清泉 张兰威 王艳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代谢乳糖的机理,及发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酸奶在储藏过程中,会发生后发酵。基于以上机理,重点介绍了防止酸奶后发酵的措施。
关键词 酸奶 后发酵 发酵机理 工艺控制 乳酸菌
下载PDF
发酵剂微生物及其代谢与发酵香肠的工艺控制 被引量:44
3
作者 罗欣 朱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71,共5页
综述了发酵香肠生产中应用发酵剂的目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并从工艺学的角度阐述了通过工艺参数如发酵温度、水分活度、配方等控制 ,调节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
关键词 发酵剂微生物 代谢 发酵香肠 工艺控制
下载PDF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 被引量:45
4
作者 吕凡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含水率 =4 5 %~ 5 5 % ,水淬碳氮比 (w(COD) /w(org .N)为 19∶1~ 2 2∶1;运行控制措施为风量和物料投加比 ,泔脚与厨余的投加混合比范围为 2∶1~ 10∶1(干基质量比 ) ;工艺最大处理负荷为 0 .10kg·kg-1·d-1(每日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 条件优化 餐厨垃圾 厨余 泔脚 水淬液 生活垃圾 工艺控制
下载PDF
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冒莉 郑启泰 吕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1-375,共5页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药物中普遍存在,多晶型是影响固体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固体药物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进行多晶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药物晶型研究进展,讨论了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意义、主要的技术手...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药物中普遍存在,多晶型是影响固体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固体药物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进行多晶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药物晶型研究进展,讨论了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意义、主要的技术手段、晶型药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晶型的工艺控制以及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药物 研究进展 多晶型现象 生物利用度 药物质量 开发阶段 早期研究 归纳总结 研究意义 技术手段 工艺控制
下载PDF
浅谈RTM工艺中对树脂流动性的控制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刚翼 沈玉考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论述了在RTM 工艺中影响树脂流动性的因素。
关键词 RTM 树脂流动性 工艺控制 树脂传递模塑 玻璃钢
下载PDF
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与工艺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树森 《公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在我国 ,级配碎石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 ,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要提高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均匀性 ,以确保在常规沥青层厚度下减缓反射裂缝、排水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除做好材料选择、级配设计及结构层组合外 ,关键在工艺控制。
关键词 级配碎石基层 材料组成设计 工艺控制 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
原文传递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盆式绝缘子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7
8
作者 崔博源 王宁华 +3 位作者 王承玉 彭宗仁 陈允 程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88-3894,共7页
为改进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盆式绝缘子,在充分考虑生产、运输、运行过程中绝缘子的各种工况及兼顾产品技术水平、综合性能和工艺稳定性考核的情况下,从型式试验、材料试验、工艺控制和出厂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 为改进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盆式绝缘子,在充分考虑生产、运输、运行过程中绝缘子的各种工况及兼顾产品技术水平、综合性能和工艺稳定性考核的情况下,从型式试验、材料试验、工艺控制和出厂检测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大量抽样试验结果表明,满足所提型式试验要求的绝缘子的水压破坏平均值在3.1~3.8 MPa之间,远高于标准要求的2.4 MPa;其标准偏差在0.32~0.65 MPa之间,因此提出的措施有效提高了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盆式绝缘子 质量控制 型式试验 材料试样 工艺控制
下载PDF
浅析白酒杂醇油的含量 被引量:33
9
作者 孙慧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白酒 杂醇油 形成 工艺控制
下载PDF
TRIP钢板的组织、性能与工艺控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康永林 王波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66,共5页
介绍了TRIP钢板的组织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性能以及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开发进展情况,为TRIP钢板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TRIP钢板 组织 性能 工艺控制 汽车
下载PDF
干腌火腿工艺过程蛋白质与脂质分解氧化及其对风味的贡献 被引量:27
11
作者 章建浩 黄明 +1 位作者 赵改名 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综述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干腌火腿工艺过程中蛋白质与脂质分解氧化及对干腌火腿风味形成的贡献,讨论了影响蛋白质与脂质分解及氧化的工艺因素及控制方法,旨在为我国金华火腿等的干腌火腿工艺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指导。
关键词 干腌火腿 蛋白质 脂质分解 氧化 风味形成 工艺控制
下载PDF
如何限制油脂反式脂肪酸含量和摄入量 被引量:29
12
作者 左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7-70,共4页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如引发冠心病、导致乳腺癌、影响必需脂肪酸的消化吸收等。反式脂肪酸存在于精炼油脂和氢化油脂中 ,为了减少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应采用合适的设备、并控制油脂精炼过程中的脱臭条件 ,对于氢化...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如引发冠心病、导致乳腺癌、影响必需脂肪酸的消化吸收等。反式脂肪酸存在于精炼油脂和氢化油脂中 ,为了减少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应采用合适的设备、并控制油脂精炼过程中的脱臭条件 ,对于氢化油脂还需要控制氢化条件、选择合适的氢化油原料。通过低温、短时间的脱臭可以使精炼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降到最低。另外 ,建议我国有关食品立法部门规定对反式脂肪酸加以标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反式脂肪酸 摄入量 产品标识 工艺控制
下载PDF
塑性加工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士宏 许沂 王忠堂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61,共4页
介绍了 2 0 0 0年美国国际机械工程大会 (IMECE)的概况。介绍了该会议与塑性加工相关的 3个主题研讨会 (金属成形进展、材料热加工和快速成形技术 )的论文内容 ,讨论了塑性加工工艺控制与优化、板材加工、管材成形、材料数值模拟方法和... 介绍了 2 0 0 0年美国国际机械工程大会 (IMECE)的概况。介绍了该会议与塑性加工相关的 3个主题研讨会 (金属成形进展、材料热加工和快速成形技术 )的论文内容 ,讨论了塑性加工工艺控制与优化、板材加工、管材成形、材料数值模拟方法和计算模型方面的发展现状 ,介绍了液压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加工 数值模拟 工艺控制 材料模型 管材成形 板材成形
下载PDF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颜志新 《湖南交通科技》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从沥青路面的选材工艺控制,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工艺等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工艺控制 配合比设计 施工质量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东洁 《合成纤维》 CAS 2000年第6期17-19,28,共4页
聚酰亚胺纤维以耐辐射性、耐高温性、高强度等优异的性能成为当前高技术纤维的主要品种之一。本文着重介绍聚酰亚胺纤维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工艺控制以及产品应用。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耐辐射 耐高温 高强度 工艺控制
下载PDF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中石膏质量的工艺控制因素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守信 胡玉亭 纪立国 《电力环境保护》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介绍了燃煤电厂在湿式石灰石 (石灰 ) -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石膏质量控制。从化学机理方面讨论了石膏的结晶过程 ;从石膏的过饱和度、浆液的pH值、结晶温度、氧化空气用量、机械力以及石膏脱水等方面 ,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脱硫石... 介绍了燃煤电厂在湿式石灰石 (石灰 ) -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石膏质量控制。从化学机理方面讨论了石膏的结晶过程 ;从石膏的过饱和度、浆液的pH值、结晶温度、氧化空气用量、机械力以及石膏脱水等方面 ,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脱硫石膏质量的工艺因素 ,提出了控制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石膏 烟气脱硫 工艺控制 过饱和度
下载PDF
饮用水处理中藻毒素污染及其工艺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余国忠 王占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8,共4页
有毒藻类在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大量繁殖形成极富危害的藻毒素污染。藻毒素在水环境的迁移转化受光照、温度、有机物、水生生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好氧条件下 ,已驯化的微生物对水中藻毒素的降解较为迅速。水处理的单元工艺 (混凝、沉淀、... 有毒藻类在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大量繁殖形成极富危害的藻毒素污染。藻毒素在水环境的迁移转化受光照、温度、有机物、水生生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好氧条件下 ,已驯化的微生物对水中藻毒素的降解较为迅速。水处理的单元工艺 (混凝、沉淀、砂滤、加氯等 )及其组合的常规工艺对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 ,而常规工艺 +活性炭过滤、臭氧 +常规工艺两种工艺能 10 0 %地去除水中的藻毒素。不破坏藻细胞而能够大量降低其数量的预处理 +臭氧 +常规工艺 +活性炭工艺应能够取得最佳的解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灌毒素 工艺控制 水环境 有机物
下载PDF
反浮选—冷结晶生产氯化钾工艺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汪贵元 《海湖盐与化工》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主要钾肥生产基地—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现状 。
关键词 光卤石 氯化钾 反浮选-冷结晶 工艺控制
下载PDF
六神曲发酵过程中5种消化酶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徐云 郑璐 +2 位作者 相宏宇 朱洪亮 谢秋宏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0期43-45,共3页
该文主要通过对六神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5种消化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确定了六神曲的最佳成熟时间。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产生的5种消化酶存在规律性变化:糖化酶活力在发酵第3d时达到高峰,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在发酵4d时... 该文主要通过对六神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5种消化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确定了六神曲的最佳成熟时间。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产生的5种消化酶存在规律性变化:糖化酶活力在发酵第3d时达到高峰,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在发酵4d时达到高峰,之后4种酶活力均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蛋白酶活力在发酵前4d变化不大,之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活力显著增加。最终确定六神曲发酵的成熟时间为4d~6d,为六神曲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消化酶的活力变化可以作为控制六神曲发酵工艺及质量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消化酶 动态分析 工艺控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反应过程分析及稳定控制工艺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淑琴 陈峰 +2 位作者 庞旭林 杜铭华 张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28,9,共5页
对煤炭地下气化反应过程的认识是制定稳定控制工艺的理论基础,与地面移动床气化相比,煤炭地下气化表现为煤层固定,而反应区移动,反应过程受限于气化通道两侧煤层的热剥落与热破碎,其实质为不同尺度煤块、煤层夹矸、顶板垮落岩石混杂的... 对煤炭地下气化反应过程的认识是制定稳定控制工艺的理论基础,与地面移动床气化相比,煤炭地下气化表现为煤层固定,而反应区移动,反应过程受限于气化通道两侧煤层的热剥落与热破碎,其实质为不同尺度煤块、煤层夹矸、顶板垮落岩石混杂的渗滤通道反应。煤炭地下气化的析气过程可分解为沿气化通道径向煤壁内的煤气析出过程、沿气化通道轴向的煤气化过程、通道有氧区可燃组分的二次燃烧以及气流通道中的水煤气变换反应4个过程。对于单个反应周期,随煤的消耗、气化通道的扩展,二次燃烧加剧,煤气质量下降,稳定周期结束。采用控制工艺,如注入点后退气化,可通过参数调节控制单个周期煤气组分的波动范围,并实现多个生产周期的接续,从而实现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析气过程 工艺控制 移动床气化 化学采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