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41
篇文章
<
1
2
…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八二宪法”的精神
被引量:
23
1
作者
林来梵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2年第5期16-26,共11页
“宪法精神”在用语的意涵上具有多歧性,但从规范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应可理解为贯穿于宪法规范体系或其主要结构之中的核心价值取向,一般寄寓于实定宪法上的数个概括性条款之中,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八二宪法的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其所...
“宪法精神”在用语的意涵上具有多歧性,但从规范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应可理解为贯穿于宪法规范体系或其主要结构之中的核心价值取向,一般寄寓于实定宪法上的数个概括性条款之中,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八二宪法的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其所揭橥的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法治主义这三大基本原则之上。把握八二宪法的精神,需将这三大基本原则的规范分析作为学术上的要务。而时至今日,如何在宪法精神的基本构造中“安顿”国家主义的叠影,并妥切调处其与三大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则是我国立宪主义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二
宪法
宪法
精神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
法治
原文传递
论宪法精神的概念
被引量:
19
2
作者
范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6,共5页
宪政离不开宪法的实施 ,但并非所有宪法的实施都必定达到宪政 ,因为有时成文宪法典中规定的内容与宪法精神所追求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而宪法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宪法学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人本化的价值追求在宪法中的反映 ,它统率宪法...
宪政离不开宪法的实施 ,但并非所有宪法的实施都必定达到宪政 ,因为有时成文宪法典中规定的内容与宪法精神所追求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而宪法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宪法学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人本化的价值追求在宪法中的反映 ,它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 ,贯穿宪法的始终 ,并通过宪法原则、规范和规定集中表现出来 ,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人本化
价值追求
国家权力体制
宪法
原则
公民权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
被引量:
20
3
作者
焦洪昌
叶远涛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共3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案的公布,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机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要求。设立监察委员会,赋予其宪制上的国家监察权应符合坚...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案的公布,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机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要求。设立监察委员会,赋予其宪制上的国家监察权应符合坚持改革、精简高效、人民主权和法治等宪法精神和原则。本文通过分析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及地位、组成架构和主要职权从而论证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
改革试点
宪法
精神
宪法
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违宪主体
被引量:
14
4
作者
胡锦光
秦奥蕾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违宪主体是违宪构成的第一要件 ,研究和界定违宪主体意义重大。界定违宪主体应遵循这样几个角度 :考察并尊重宪法控制权力的基本功能、阐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宪法精神及是否具备宪法责任能力。国家机关及某些行使公权力的特定的...
违宪主体是违宪构成的第一要件 ,研究和界定违宪主体意义重大。界定违宪主体应遵循这样几个角度 :考察并尊重宪法控制权力的基本功能、阐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宪法精神及是否具备宪法责任能力。国家机关及某些行使公权力的特定的社会组织符合上述标准 ,应具有违宪主体资格。而公民个人不应成为违宪主体。慎重对待第三者效力理论之利弊 ,只能将其作为例外情形有限适用。并非违宪主体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必然导致合宪与否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主体
宪法
功能
宪法
精神
宪法
责任能力
合宪性审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宪法精神
被引量:
18
5
作者
韩大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0,共8页
民法典编纂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所有立法要符合宪法精神",即把宪法精神全面体现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之中,使民法典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建立在宪法精神之上,维护民法所赖以生存的...
民法典编纂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所有立法要符合宪法精神",即把宪法精神全面体现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之中,使民法典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建立在宪法精神之上,维护民法所赖以生存的宪法基础与"道德哲学的价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界需要构建以宪法精神为基础的民法体系,明确民法典编纂的宪法依据,使民法典编纂的内容符合宪法精神,使民法典编纂的程序符合宪法精神,并形成民法典编纂与宪法解释的有效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宪法
精神
宪法
依据
宪法
解释
原文传递
日本死刑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
12
6
作者
约阿希姆.赫尔曼
颜九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关键词
死刑制度
死刑执行制度
宪法
精神
日本
美国
死刑犯
原文传递
宪法精神应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
被引量:
16
7
作者
范进学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一 我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多重转型过程之中,从人治到法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价值一元到多元、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大变革的时期。在我国30...
一 我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多重转型过程之中,从人治到法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价值一元到多元、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大变革的时期。在我国30多年来的社会急剧变迁中,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的是多元化与碎片化,社会赖以有机团结的信仰、信念与价值理想的作用越来越弱,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凝聚价值信念的力量与能力,社会成员碎片化价值的背后是对私利的无穷追逐,甚至是良心的沦丧。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法律的底线与道德的底线皆无法约束住人的贪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
宪法
精神
社会成员
市场经济
现代文化
价值信念
社会转型期
社会价值观
原文传递
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阐释
被引量:
15
8
作者
刘国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5,共8页
从宪法视域来看,税收法定主义具有特殊的规范意涵,它是宪法价值在财税法中的具体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纳税人权利,既是宪法基本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税收秩序的宪法圭臬。税收法定主义蕴含着深刻的宪法精神,与现代宪法的民主理...
从宪法视域来看,税收法定主义具有特殊的规范意涵,它是宪法价值在财税法中的具体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纳税人权利,既是宪法基本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税收秩序的宪法圭臬。税收法定主义蕴含着深刻的宪法精神,与现代宪法的民主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关联,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法治精神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历程。在宪法文本上确立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渊源,并选择合理的税收法定主义模式,是构建税收法定主义必不可少的宪法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主义
宪法
精神
宪法
要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
被引量:
11
9
作者
谢维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14,31,共8页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政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因为:第一,该概念是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的产物,其实质是等级制和"人治"模式的反映,它与"依法治国"...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政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因为:第一,该概念是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的产物,其实质是等级制和"人治"模式的反映,它与"依法治国"的原则不相一致,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宪法精神;第二,该概念存在理论缺陷,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与自我矛盾性使这一概念缺乏自洽性与始终一贯性;第三,该概念在社会实践中已经失去其积极意义,从身份上界定人民与敌人的标准如家庭出身、思想意识、剥削与否已被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任何人违法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依法治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
精神
概念
制裁
健全
历史
反思
社会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宪法惯例
被引量:
8
10
作者
梁忠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8,共6页
作为法制体系的最高法,宪法确实需要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更大的稳定性,以奠定民主政治的根基并确立国家法制的最基本秩序。然而,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又需要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去求得动态地维持和保证。宪法必须积极作用于社会政治过程,调...
作为法制体系的最高法,宪法确实需要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更大的稳定性,以奠定民主政治的根基并确立国家法制的最基本秩序。然而,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又需要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去求得动态地维持和保证。宪法必须积极作用于社会政治过程,调整和规范国家生活中日常发生的多种政治关系,才能有效地确保自身的现实生命力,巩固和提高它的“根本法”地位。否则,宪法就无法发挥其在国家宪政实践中的操作应用功能。宪法制定后,如何将文字形态的宪法规范转换成在政治生活中起实际作用的“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惯例
宪法
典
合宪性
宪法
规范
不成文
宪法
宪法
精神
宪政体制
民主政治
政治行为
宪法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怎样发现宪法精神?
被引量:
10
11
作者
莫纪宏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明确提出“宪法精神”概念。宪法精神对当代中国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理论和实践中不宜泛化使用“宪法精神”概念,要在揭示宪法文本中宪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明确提出“宪法精神”概念。宪法精神对当代中国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理论和实践中不宜泛化使用“宪法精神”概念,要在揭示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宪法原则背后蕴涵的宪法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宪法解释的方法,通过明确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之间、宪法规定与宪法原则之间以及宪法原则与宪法原则之间的价值关系,来“发现”宪法精神。科学和有效地“发现”宪法精神,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的内涵,提升宪法作为立法依据和合宪性审查依据的确定性,推动宪法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宪法学概念体系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规定
宪法
原则
宪法
精神
合宪性审查
原文传递
论宪法渊源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锴
《法治社会》
2023年第4期42-63,共22页
宪法渊源的界定需要首先界定法的渊源,而法的渊源的界定又需要区分法的渊源与法、法的渊源与部门法的渊源,应当根据不同渊源在裁判中的作用,将法的渊源分为依据渊源和理由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部门的渊源,即宪法部门中调整宪法关系的...
宪法渊源的界定需要首先界定法的渊源,而法的渊源的界定又需要区分法的渊源与法、法的渊源与部门法的渊源,应当根据不同渊源在裁判中的作用,将法的渊源分为依据渊源和理由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部门的渊源,即宪法部门中调整宪法关系的规范的表现形式,这些规范可以蕴含在宪法典中,也可以蕴含在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中。在合宪性审查中,宪法典主要是作为依据渊源,即在适用时不会质疑其内容的正确性;而其他的形式主要作为理由渊源,辅助宪法典的适用,尤其是在宪法典的内涵不明确的情况下,它们以其内容的正确性来对宪法典作为裁判依据进行外部证立,从而增强合宪性审查的说服力。我国的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合宪性审查成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渊源
法的渊源
依据渊源
理由渊源
宪法
原则
宪法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立法法视角下宪法保留原则的特征及其规范功能
被引量:
7
13
作者
莫纪宏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2,共10页
“宪法保留”原则在传统宪法学理论框架中没有成为显性概念,只有少数学者在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框架下探讨宪法保留的正当性和价值。“宪法保留”原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规范特性,可以有助于约束立法机关的立...
“宪法保留”原则在传统宪法学理论框架中没有成为显性概念,只有少数学者在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框架下探讨宪法保留的正当性和价值。“宪法保留”原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规范特性,可以有助于约束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明确合宪性与合法性的制度界限。2023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很多条款都隐含了“宪法保留”原则的价值要求,特别是将“宪法精神”作为立法的依据更是为“宪法保留”原则的存在和发挥自身的规范建构和解释功能提供了充足的规范性依据。因此,在法理上引入“宪法保留”原则的概念可以丰富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并在宪法实践中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有效地开展,使得宪法实施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保留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法治原则
默示性
宪法
规范
宪法
精神
原文传递
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精神
被引量:
4
14
作者
左亦鲁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1,共19页
宪法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上的一个正式概念和审查标准。对宪法精神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别是尊重宪法的意识、宪法的宗旨以及与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并列的宪法精神,其中只有第三种理解属于合宪性审查中具体、规范的宪法精神。全国人大及...
宪法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上的一个正式概念和审查标准。对宪法精神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别是尊重宪法的意识、宪法的宗旨以及与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并列的宪法精神,其中只有第三种理解属于合宪性审查中具体、规范的宪法精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目前主要是在“弘扬”“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受人民监督”等表述和语境中使用宪法精神,此外还曾在一些具体个案中间接处理宪法精神,这都为最终确定宪法精神的内容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实践中,适用宪法精神应注意平衡稳定性与开放性、确保体系性与序列性以及坚持唯一性与激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宪法
原则
合宪性审查
宪法
实施
原文传递
论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
8
15
作者
范毅
《求索》
CSSCI
2004年第8期57-58,共2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宪法的精神 ,搞好宪政建设。深刻认识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是贯彻和落实宪法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搞好宪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宪法精神的价值
被引量:
9
16
作者
范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7期62-67,共6页
宪法精神的价值是宪法精神对人的意义问题 ,其价值内涵是“以人为本”。宪法精神的价值内涵决定了宪法精神具有特殊性价值与普遍性价值相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汇的特征。宪法精神的价值功能则是宪法精神对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的...
宪法精神的价值是宪法精神对人的意义问题 ,其价值内涵是“以人为本”。宪法精神的价值内涵决定了宪法精神具有特殊性价值与普遍性价值相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汇的特征。宪法精神的价值功能则是宪法精神对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国家权力体制
人本化
价值追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合宪性审查依据的宪法精神——论《立法法》原第四条的修正
被引量:
8
17
作者
阎天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2,共7页
最新修正的《立法法》将宪法精神正式承认为合宪性审查的依据之一,迈出了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要一步。《立法法》上的宪法精神,主要是指用文义解释以外的方法解读出的现行宪法规范。宪法精神的提出,为建立包括文义、体系、历史和政...
最新修正的《立法法》将宪法精神正式承认为合宪性审查的依据之一,迈出了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要一步。《立法法》上的宪法精神,主要是指用文义解释以外的方法解读出的现行宪法规范。宪法精神的提出,为建立包括文义、体系、历史和政策等方法在内的宪法解释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提示探索确定宪法解释的立场,据此协调体系内部关系,树立和巩固合宪性审查的法律和政治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立法法
合宪性审查
原文传递
“入世”后中国构建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丛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5-29,共5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各国建立透明政府的过程与制度 ,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 ,建立透明、廉洁政府的世界发展必然趋势。然后指出“入世”对政府透明度的要求以及中国在加入WTO时所做出的承诺 ,说明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的紧迫性 。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透明政府
民主政治
宪法
精神
信息公开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对客观价值秩序说的澄清与辩护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杨登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5,191,共17页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之说的核心,不是如何建构与防御权不同的基本权利扩展面向的宪法教义学问题,而是作为教义学基础的宪法理论问题,涉及宪法解释方法、权利观、宪法观三个维度。该说主张非实证主义的解释方法,是基本权利防御面向与扩展面...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之说的核心,不是如何建构与防御权不同的基本权利扩展面向的宪法教义学问题,而是作为教义学基础的宪法理论问题,涉及宪法解释方法、权利观、宪法观三个维度。该说主张非实证主义的解释方法,是基本权利防御面向与扩展面向的共同根基。它摒弃经典自由主义权利观,秉持全面的、中道的权利观,以全面的、实际的、群己平衡的自由作为基本权利的价值内涵。它将宪法视为兼具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维度的共同体根本法,以回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自由平等保障需求的多样性。它将宪法视为整个法律秩序——包括法律解释适用——的最高原则。价值辐射的全面性不可被误解为全能,价值秩序宪法仍然可以是留给立法、行政、司法充分填充空间的框架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客观价值
宪法
解释方法
宪法
精神
根本法
原文传递
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邱远猷
王贵松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73,共10页
梁启超是一位法学家,更是一位宪法学家。他对宪法学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宪法的三大精神的把握、对国会制度、选举制度等的研究至为透彻精辟。他深悟宪法的精髓,倡导立宪政治,主张国体与政体无关,注重成文宪法、宪法观念与...
梁启超是一位法学家,更是一位宪法学家。他对宪法学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宪法的三大精神的把握、对国会制度、选举制度等的研究至为透彻精辟。他深悟宪法的精髓,倡导立宪政治,主张国体与政体无关,注重成文宪法、宪法观念与宪政现实之间的互动。他一生致力于追求宪政,对中国的宪政之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当然,他也不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宪法
学思想
宪政建设
宪法
精神
国体
政体
选举权
政党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八二宪法”的精神
被引量:
23
1
作者
林来梵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2年第5期16-26,共11页
文摘
“宪法精神”在用语的意涵上具有多歧性,但从规范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应可理解为贯穿于宪法规范体系或其主要结构之中的核心价值取向,一般寄寓于实定宪法上的数个概括性条款之中,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八二宪法的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其所揭橥的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法治主义这三大基本原则之上。把握八二宪法的精神,需将这三大基本原则的规范分析作为学术上的要务。而时至今日,如何在宪法精神的基本构造中“安顿”国家主义的叠影,并妥切调处其与三大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则是我国立宪主义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八二
宪法
宪法
精神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
法治
Keywords
Constitution of 1982
Essence of the Constitution
Socialism
Democracy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宪法精神的概念
被引量:
19
2
作者
范毅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摘
宪政离不开宪法的实施 ,但并非所有宪法的实施都必定达到宪政 ,因为有时成文宪法典中规定的内容与宪法精神所追求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而宪法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宪法学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人本化的价值追求在宪法中的反映 ,它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 ,贯穿宪法的始终 ,并通过宪法原则、规范和规定集中表现出来 ,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人本化
价值追求
国家权力体制
宪法
原则
公民权利
Keywords
the essence of constitution the state power system Humanization value purse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
被引量:
20
3
作者
焦洪昌
叶远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共3页
文摘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案的公布,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机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要求。设立监察委员会,赋予其宪制上的国家监察权应符合坚持改革、精简高效、人民主权和法治等宪法精神和原则。本文通过分析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及地位、组成架构和主要职权从而论证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
关键词
监察体制
改革试点
宪法
精神
宪法
原则
Keywords
Nationalsupervision system
Reform Pilot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titution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违宪主体
被引量:
14
4
作者
胡锦光
秦奥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文摘
违宪主体是违宪构成的第一要件 ,研究和界定违宪主体意义重大。界定违宪主体应遵循这样几个角度 :考察并尊重宪法控制权力的基本功能、阐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宪法精神及是否具备宪法责任能力。国家机关及某些行使公权力的特定的社会组织符合上述标准 ,应具有违宪主体资格。而公民个人不应成为违宪主体。慎重对待第三者效力理论之利弊 ,只能将其作为例外情形有限适用。并非违宪主体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必然导致合宪与否的结论 。
关键词
违宪主体
宪法
功能
宪法
精神
宪法
责任能力
合宪性审查
Keywords
unconstitutional subject
constitutional function
constitutional spirit
ability of assuming constitutional responsibility
constitutional review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宪法精神
被引量:
18
5
作者
韩大元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0,共8页
文摘
民法典编纂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所有立法要符合宪法精神",即把宪法精神全面体现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之中,使民法典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建立在宪法精神之上,维护民法所赖以生存的宪法基础与"道德哲学的价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界需要构建以宪法精神为基础的民法体系,明确民法典编纂的宪法依据,使民法典编纂的内容符合宪法精神,使民法典编纂的程序符合宪法精神,并形成民法典编纂与宪法解释的有效互动机制。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宪法
精神
宪法
依据
宪法
解释
Keywords
Codification of Civil Code
Constitutional Spirit
Constitutional Bases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死刑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
12
6
作者
约阿希姆.赫尔曼
颜九红
机构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关键词
死刑制度
死刑执行制度
宪法
精神
日本
美国
死刑犯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宪法精神应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
被引量:
16
7
作者
范进学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文摘
一 我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多重转型过程之中,从人治到法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价值一元到多元、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大变革的时期。在我国30多年来的社会急剧变迁中,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的是多元化与碎片化,社会赖以有机团结的信仰、信念与价值理想的作用越来越弱,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凝聚价值信念的力量与能力,社会成员碎片化价值的背后是对私利的无穷追逐,甚至是良心的沦丧。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法律的底线与道德的底线皆无法约束住人的贪欲。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
宪法
精神
社会成员
市场经济
现代文化
价值信念
社会转型期
社会价值观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阐释
被引量:
15
8
作者
刘国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5,共8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释宪机制的完善研究"(项目号12YJA82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从宪法视域来看,税收法定主义具有特殊的规范意涵,它是宪法价值在财税法中的具体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纳税人权利,既是宪法基本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税收秩序的宪法圭臬。税收法定主义蕴含着深刻的宪法精神,与现代宪法的民主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关联,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法治精神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历程。在宪法文本上确立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渊源,并选择合理的税收法定主义模式,是构建税收法定主义必不可少的宪法要件。
关键词
税收法定主义
宪法
精神
宪法
要件
分类号
D922.22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
被引量:
11
9
作者
谢维营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14,31,共8页
文摘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政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因为:第一,该概念是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的产物,其实质是等级制和"人治"模式的反映,它与"依法治国"的原则不相一致,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宪法精神;第二,该概念存在理论缺陷,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与自我矛盾性使这一概念缺乏自洽性与始终一贯性;第三,该概念在社会实践中已经失去其积极意义,从身份上界定人民与敌人的标准如家庭出身、思想意识、剥削与否已被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任何人违法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
“依法治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
精神
概念
制裁
健全
历史
反思
社会实践
Keywords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e enemy
the class system
administer a country by law
constitutional spirit
the dividing criterion
reflection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宪法惯例
被引量:
8
10
作者
梁忠前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8,共6页
文摘
作为法制体系的最高法,宪法确实需要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更大的稳定性,以奠定民主政治的根基并确立国家法制的最基本秩序。然而,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又需要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去求得动态地维持和保证。宪法必须积极作用于社会政治过程,调整和规范国家生活中日常发生的多种政治关系,才能有效地确保自身的现实生命力,巩固和提高它的“根本法”地位。否则,宪法就无法发挥其在国家宪政实践中的操作应用功能。宪法制定后,如何将文字形态的宪法规范转换成在政治生活中起实际作用的“活”
关键词
宪法
惯例
宪法
典
合宪性
宪法
规范
不成文
宪法
宪法
精神
宪政体制
民主政治
政治行为
宪法
学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怎样发现宪法精神?
被引量:
10
11
作者
莫纪宏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资助项目(2023YZD021)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明确提出“宪法精神”概念。宪法精神对当代中国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理论和实践中不宜泛化使用“宪法精神”概念,要在揭示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宪法原则背后蕴涵的宪法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宪法解释的方法,通过明确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之间、宪法规定与宪法原则之间以及宪法原则与宪法原则之间的价值关系,来“发现”宪法精神。科学和有效地“发现”宪法精神,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的内涵,提升宪法作为立法依据和合宪性审查依据的确定性,推动宪法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宪法学概念体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宪法
规定
宪法
原则
宪法
精神
合宪性审查
Keywords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constitutional spirit
constitutional review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宪法渊源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锴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社会》
2023年第4期42-63,共2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法公众意见综合分析及法律条文智能审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1YFC3340300,2021YFC33403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宪法渊源的界定需要首先界定法的渊源,而法的渊源的界定又需要区分法的渊源与法、法的渊源与部门法的渊源,应当根据不同渊源在裁判中的作用,将法的渊源分为依据渊源和理由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部门的渊源,即宪法部门中调整宪法关系的规范的表现形式,这些规范可以蕴含在宪法典中,也可以蕴含在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中。在合宪性审查中,宪法典主要是作为依据渊源,即在适用时不会质疑其内容的正确性;而其他的形式主要作为理由渊源,辅助宪法典的适用,尤其是在宪法典的内涵不明确的情况下,它们以其内容的正确性来对宪法典作为裁判依据进行外部证立,从而增强合宪性审查的说服力。我国的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合宪性审查成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关键词
宪法
渊源
法的渊源
依据渊源
理由渊源
宪法
原则
宪法
精神
Keywords
Constitutional Sources
Source of Law
Source of Basis
Source of Reasons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Constitutional Spirit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立法法视角下宪法保留原则的特征及其规范功能
被引量:
7
13
作者
莫纪宏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2,共10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重大创新项目“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研究”(2023YZD02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宪法保留”原则在传统宪法学理论框架中没有成为显性概念,只有少数学者在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框架下探讨宪法保留的正当性和价值。“宪法保留”原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规范特性,可以有助于约束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明确合宪性与合法性的制度界限。2023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很多条款都隐含了“宪法保留”原则的价值要求,特别是将“宪法精神”作为立法的依据更是为“宪法保留”原则的存在和发挥自身的规范建构和解释功能提供了充足的规范性依据。因此,在法理上引入“宪法保留”原则的概念可以丰富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并在宪法实践中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有效地开展,使得宪法实施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
宪法
保留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法治原则
默示性
宪法
规范
宪法
精神
Keywords
Principle of Constitutional Reservation
Principle of Popular Sovereignty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Implicit Constitutional Norms
Constitutional Spirit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精神
被引量:
4
14
作者
左亦鲁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1,共19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19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宪法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上的一个正式概念和审查标准。对宪法精神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别是尊重宪法的意识、宪法的宗旨以及与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并列的宪法精神,其中只有第三种理解属于合宪性审查中具体、规范的宪法精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目前主要是在“弘扬”“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受人民监督”等表述和语境中使用宪法精神,此外还曾在一些具体个案中间接处理宪法精神,这都为最终确定宪法精神的内容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实践中,适用宪法精神应注意平衡稳定性与开放性、确保体系性与序列性以及坚持唯一性与激励性。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宪法
原则
合宪性审查
宪法
实施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
8
15
作者
范毅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8期57-58,共2页
文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宪法的精神 ,搞好宪政建设。深刻认识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是贯彻和落实宪法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搞好宪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宪法精神的价值
被引量:
9
16
作者
范毅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7期62-67,共6页
文摘
宪法精神的价值是宪法精神对人的意义问题 ,其价值内涵是“以人为本”。宪法精神的价值内涵决定了宪法精神具有特殊性价值与普遍性价值相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汇的特征。宪法精神的价值功能则是宪法精神对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的指导性。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国家权力体制
人本化
价值追求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合宪性审查依据的宪法精神——论《立法法》原第四条的修正
被引量:
8
17
作者
阎天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2,共7页
文摘
最新修正的《立法法》将宪法精神正式承认为合宪性审查的依据之一,迈出了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要一步。《立法法》上的宪法精神,主要是指用文义解释以外的方法解读出的现行宪法规范。宪法精神的提出,为建立包括文义、体系、历史和政策等方法在内的宪法解释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提示探索确定宪法解释的立场,据此协调体系内部关系,树立和巩固合宪性审查的法律和政治权威。
关键词
宪法
精神
立法法
合宪性审查
Keywords
constitutional spirit
the Legislation Law
constitutional examination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入世”后中国构建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丛虎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5-29,共5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 (0 1BJBFX0 0 9)
文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各国建立透明政府的过程与制度 ,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 ,建立透明、廉洁政府的世界发展必然趋势。然后指出“入世”对政府透明度的要求以及中国在加入WTO时所做出的承诺 ,说明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的紧迫性 。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透明政府
民主政治
宪法
精神
信息公开法
Keywords
join to WTO
transparency government
stratagem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对客观价值秩序说的澄清与辩护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杨登杰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5,191,共17页
文摘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之说的核心,不是如何建构与防御权不同的基本权利扩展面向的宪法教义学问题,而是作为教义学基础的宪法理论问题,涉及宪法解释方法、权利观、宪法观三个维度。该说主张非实证主义的解释方法,是基本权利防御面向与扩展面向的共同根基。它摒弃经典自由主义权利观,秉持全面的、中道的权利观,以全面的、实际的、群己平衡的自由作为基本权利的价值内涵。它将宪法视为兼具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维度的共同体根本法,以回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自由平等保障需求的多样性。它将宪法视为整个法律秩序——包括法律解释适用——的最高原则。价值辐射的全面性不可被误解为全能,价值秩序宪法仍然可以是留给立法、行政、司法充分填充空间的框架秩序。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客观价值
宪法
解释方法
宪法
精神
根本法
Keywords
Constitutional Rights
Objective Values
Methodology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Constitutional Spirit
Fundamental Law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邱远猷
王贵松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73,共10页
文摘
梁启超是一位法学家,更是一位宪法学家。他对宪法学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宪法的三大精神的把握、对国会制度、选举制度等的研究至为透彻精辟。他深悟宪法的精髓,倡导立宪政治,主张国体与政体无关,注重成文宪法、宪法观念与宪政现实之间的互动。他一生致力于追求宪政,对中国的宪政之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当然,他也不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
梁启超
宪法
学思想
宪政建设
宪法
精神
国体
政体
选举权
政党制度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八二宪法”的精神
林来梵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2
23
原文传递
2
论宪法精神的概念
范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定位
焦洪昌
叶远涛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违宪主体
胡锦光
秦奥蕾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宪法精神
韩大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8
原文传递
6
日本死刑若干问题思考
约阿希姆.赫尔曼
颜九红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12
原文传递
7
宪法精神应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
范进学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6
原文传递
8
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阐释
刘国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
谢维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宪法惯例
梁忠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怎样发现宪法精神?
莫纪宏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原文传递
12
论宪法渊源
王锴
《法治社会》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立法法视角下宪法保留原则的特征及其规范功能
莫纪宏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原文传递
14
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精神
左亦鲁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原文传递
15
论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范毅
《求索》
CSSCI
200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宪法精神的价值
范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作为合宪性审查依据的宪法精神——论《立法法》原第四条的修正
阎天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8
原文传递
18
“入世”后中国构建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
王丛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本权利作为价值——对客观价值秩序说的澄清与辩护
杨登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原文传递
20
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
邱远猷
王贵松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3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