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 被引量:159
1
作者 贾文波 《上海科技翻译》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汉英旅游文体在各自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均有所不同 ,这实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本文试图从旅游美学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实例 ,对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以阐明民族审美差异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旅游翻译 民族审美差异 旅游美学 审美情趣
原文传递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93
2
作者 樊祖荫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4,共4页
中国是一个有着 5 6个民族的国家 ,也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可是 ,在我们的各级学校中 ,至今仍很少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而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 ,不仅仅是极其不完... 中国是一个有着 5 6个民族的国家 ,也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可是 ,在我们的各级学校中 ,至今仍很少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而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 ,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 ,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 ,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时 ,首先必须加强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教学 ,使其融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 ,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音乐 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审美情趣 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90
3
作者 白忠明 潘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81-187,共7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列入其中,指出要从"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自...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列入其中,指出要从"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自觉主动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追求,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使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自身的活动,去建设美好的新生活和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
下载PDF
医院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被引量:66
4
作者 董日生 熊东亮 王燕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医院文化是其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医院在特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不断总结、训练、培育和提升的结果.作为医院特有的精神财富,医院文化的内涵包含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生活信念、审美情趣... 医院文化是其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医院在特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不断总结、训练、培育和提升的结果.作为医院特有的精神财富,医院文化的内涵包含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生活信念、审美情趣、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医院文化建设就是坚持人本理念这个基础,通过确立服务理念和诚信理念,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培育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协调和规范复杂的人际关系,以达到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软约束和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 路径 价值观念 行为规范 主人翁意识 管理活动 精神财富 生活信念 审美情趣 思想作风 思维方式 人本理念 诚信理念 服务理念 人际关系 自我发展 员工 创造力 软管理 培育
原文传递
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 被引量:39
5
作者 秦俊香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4,47,共5页
关键词 文学名著 影视改编 时代精神 审美情趣 价值属性
下载PDF
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4
6
作者 田亚茹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1,64,共4页
中国歌剧从1920年诞生至今,已有无数作品问世,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数《白毛女》《江姐》《原野》。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 《白... 中国歌剧从1920年诞生至今,已有无数作品问世,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数《白毛女》《江姐》《原野》。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 《白毛女》于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人共同创作完成。1948年5月首演于延安中央学校礼堂。该剧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选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的。 《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首次在北京上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剧本的主要素材来源于长篇小说《红岩》,这部小说曾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的情节、人物深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所以在这部小说基础上改编过来的歌剧,从剧本内容上本身是颇受欢迎的。《江姐》突破了《白毛女》"话剧加唱"的固有模式,在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并为以后民族歌剧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泛的道路。《原野》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根据我国剧作家曹禺名著改编创作而成。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较多地使用宣叙调的形式,较我国以往歌剧创作有所突破,作曲家采用多调性思维与旋律片段相结合的原则,使宣叙调在不同调性的游移中进行纵向的叠置和横向的延展,同时注意了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史 《白毛女》 《江姐》 《原野》 审美情趣 创作风格
原文传递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 被引量:34
7
作者 廖志勤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
现代社会,人们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往往要借助媒体手段。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倍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英文新闻标题的结构、时态、语态及其文体特点层面对英文新闻标题进行研究,认为英文新闻标题具有简洁... 现代社会,人们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往往要借助媒体手段。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倍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英文新闻标题的结构、时态、语态及其文体特点层面对英文新闻标题进行研究,认为英文新闻标题具有简洁精练、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句型结构较固定的特点,并提出对译、增译和省译三种翻译策略,旨在表明英文新闻标题汉译不仅需要译者的语言、文化、艺术的综合能力、文字搭配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更要考虑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翻译策略 综合能力 审美情趣 接受能力
下载PDF
论审美时尚的特性 被引量:39
8
作者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9-26,共8页
在现当代,审美时尚是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现象。科学的认识判断是正确评价的基础。本文拟对审美时尚的涵义、本质和特征进行深入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审美时尚 本质 特征 时尚 审美情趣
下载PDF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简波 戴珊珊 《南方建筑》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如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本...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如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规划设计理念及规划设计策略来对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 校园景观 学校历史 探析 理念 审美情趣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 成形
下载PDF
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35
10
作者 苏和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4-88,118,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为创造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为创造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美术 民族文化 艺术样式 审美情趣 民族特点 艺术特点
下载PDF
理解中的偏见与翻译的再创造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吕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前理解 再创造 解释哲学 加达默尔 文本 《圣经》 语言符号 译文 审美情趣 认识论哲学
下载PDF
解码丹·布朗创作的空前成功 被引量:26
12
作者 朱振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对经典文化的解构,是他对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关怀和对纠缠于当下人们心中的疑点的诠释,是其雅俗相融的创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旨归对... 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对经典文化的解构,是他对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关怀和对纠缠于当下人们心中的疑点的诠释,是其雅俗相融的创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旨归对接受群体的阅读期待的多重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布朗 解构 关怀 审美情趣 融通
下载PDF
城市文化定位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考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吴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树立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基础和核心。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积淀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城市文化定位要以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 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树立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基础和核心。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积淀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城市文化定位要以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为定位依据,城市文化定位对城市形象塑造产生巨大影响,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是继承城市形象;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是传播城市形象;整体规划城市文化是创新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魅力是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市文化定位塑造城市形象,必须通过城市文化定位,赋予城市形象美好的品质;树立城市形象给予城市形象深刻的内涵;传播城市形象予以城市形象无穷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文化定位 历史底蕴 审美情趣 历史文脉
下载PDF
悲喜相乘——中国古典悲、喜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季思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5-79,共5页
中国的戏曲,是在东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适应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它和西方戏剧在具体表现上存在差异,毫不足怪。西方的戏剧,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就总结了古希腊时期广场演出的情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 中国的戏曲,是在东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适应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它和西方戏剧在具体表现上存在差异,毫不足怪。西方的戏剧,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就总结了古希腊时期广场演出的情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悲、喜剧的审美观念,又指导着后来的戏剧创作和演出。中国的戏曲向来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也没有能够从美学上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总结,因而在理论上仍是一个未经开发的宝库,有待于我们的积极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 文化背景 西方戏剧 中国戏曲 悲喜剧 亚里斯多德 审美情趣 自然环境 艺术效果 具体表现
原文传递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刍议 被引量:25
15
作者 昂晴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5B期86-87,共2页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概述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概述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养教育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思想品位 道德水准 文化素养 审美情趣 理想追求
原文传递
从造办处档案看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 被引量:22
16
作者 林姝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119,共30页
  本文依据雍正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的相关内容,梳理出雍正帝对工艺品所倡导的“文雅”“精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并结合传世文物进行了论证,同时对雍正帝的兴趣爱好、鉴赏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通过相关历史文献探...   本文依据雍正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的相关内容,梳理出雍正帝对工艺品所倡导的“文雅”“精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并结合传世文物进行了论证,同时对雍正帝的兴趣爱好、鉴赏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通过相关历史文献探讨雍正帝审美情趣形成的缘由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趣 档案 兴趣爱好 鉴赏水平 要求 文物 内容 雍正帝 雍正皇帝 历史文献
原文传递
试论服饰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表现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邓伍英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服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的高低,而电影则传递着所演示的民族的穿衣文化,所以谈到电影我们当然应该谈谈服饰文化了。
关键词 服饰文化 视觉表现 影视作品 审美情趣 艺术形式 民族 电影
下载PDF
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贵龙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期36-37,共2页
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合作以及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小学合唱教学由于教师技能、教材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其仍然存在随意化,专业化的不足,美育功能得不到凸显,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人格... 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合作以及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小学合唱教学由于教师技能、教材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其仍然存在随意化,专业化的不足,美育功能得不到凸显,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人格养成无法提升。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然后就加强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再次探讨了加强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与途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为提高小学合唱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趣 小学合唱教学 学生素养
下载PDF
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云晓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 +1 位作者 郑新蓉 康丽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8,共7页
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中小学生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等方面现状如何?我们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最近,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从... 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中小学生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等方面现状如何?我们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最近,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从1998年10月开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10个省市10岁~18岁的中小学生及其父母为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共回收学生及其家长问卷各3737份,有效问卷各3371份,有效率达90.2%。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现将调查结果摘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高中生 中小学生 小学生家长 学习方式 体育锻炼 环保意识 审美情趣 中学生 锻炼时间
下载PDF
论宋代山水诗的绘画意趣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陶文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7-192,共16页
本文从宋代山水诗绘画意趣的角度,揭示和概括融画入诗的宋诗艺术特征和创作经验,并进而发掘这种诗画一体化所蕴含的时代心理与审美情趣。作者认为,山水诗和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初,已具备了某种同步同构的趋势,二者不仅在取材造境上有近... 本文从宋代山水诗绘画意趣的角度,揭示和概括融画入诗的宋诗艺术特征和创作经验,并进而发掘这种诗画一体化所蕴含的时代心理与审美情趣。作者认为,山水诗和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初,已具备了某种同步同构的趋势,二者不仅在取材造境上有近似之处,而且在观照方式和表达方式上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这就使得宋代山水诗在题材范围、社会内涵、篇幅格局、意境格调以及诗人的创作心态和美学追求诸方面,都与前代山水诗有了明显的区别,从而给宋诗赋予了“画趣”的艺术特征。宋代山水诗对水墨韵味和荒远清冷意境的追求,更反映了受禅宗影响的宋代画风以及“神清骨冷”的时代心理与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画 山水画 宋代诗人 水墨韵味 苏轼 王安石 人生哲学 审美情趣 士大夫文人 黄庭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