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 cccDNA in patients' sera as an indicator for HBV reactivation and an early signal of liver damage 被引量:108
1
作者 Johnny Sz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AIM:To evaluate the 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 (cccDNA)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 patients' liver and sera. METHODS:HBV DNA wa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liver biopsies and sera.A sensitive real-time... AIM:To evaluate the 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 (cccDNA)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 patients' liver and sera. METHODS:HBV DNA wa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liver biopsies and sera.A sensitive real-time PCR method,which is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on of HBV viral genomic DNA and cccDNA,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total HBV cccDNA.The total HBV viral DNA was quantitated by real-time PCR using a HBV diagnostic kit (PG Biotech,LTD,Shenzhen,China) described previously. RESULTS:For the first time,we measured the level of HBV DNA and cccDNA isolated from ten HBV patients' liver biopsies and sera.In the liver biopsies,cccDNA was detected from all the biopsy samples.The copy number of cccDNA ranged from from 0.03 to 173.1 per cell,the copy number of total HBV DNA ranged from 0.08 to 3 717 per cell.The ratio of total HBV DNA to cccDNA ranged from 1 to 3 406.In the sera, cccDNA was only detected from six samples whereas HBV viral DNA was detected from all ten samples.The ratio of cccDNA to total HBV DNA ranged from 0 to 1.77%.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eason why cccDNA could only be detected in some patients' sera,we performed longitudinal studies.The cccDNA was detected from the patients' sera with HBV reactivation but not from the patients' sera without HBV reactivation.The level of cccDNA in the sera was correlated with ALT and viral load in the HBV reactivation patients. CONCLUSION:HBV cccDNA is actively transcribed and replicated in some patients' hepatoo/tes,which is reflected by a high ratio of HBV total DNA vs cccDNA.Detection of cccDNA in the liver biopsy will provide an end-point for the anti-HBV therapy.The occurrence of cccDNA in the sera is an early signal of liver damage,which may be another important clinical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nine Transaminase Biopsy DNA Circular DNA Viral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B Chronic HEPATOCYTES Humans Kinetics Liver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Viral Load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娟 姜平 +3 位作者 张常印 唐泰山 李永东 张治涛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5期530-533,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实时PCR方法,并用该法检测患病猪的肺脏等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 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实时PCR方法,并用该法检测患病猪的肺脏等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RRSV细胞培养物的检测下限为0.01TCID50,敏感性比常规RT-PCR高100倍;对10份PRRS疑似猪肺脏样品检测5份为阳性,与病毒分离的阳性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在PRRSV的早期检测、预防控制、进出口检疫及基础研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TAQMAN 实时pcr
下载PDF
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种群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洋 左剑恶 +3 位作者 全哲学 Lee Sung-taik 沈平 顾夏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克隆和实时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尽管2个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不同,但经过1年多的连续运行,二者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基本相同;Planctomyc...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克隆和实时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尽管2个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不同,但经过1年多的连续运行,二者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基本相同;Planctomycete克隆结果表明,相似的15个序列(〉99%)与已报道的3个属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序列均有较大距离(〈92%),而与具有厌氧氨氧化功能的KSU-1序列有97%的相似,amoA基因克隆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的部分好氧氨氧化菌属于β-Proteobacte,妇中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Nitrosomonas;实时PCR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占细菌总量的27%-29%,好氧氨氧化菌约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克隆 实时pcr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特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28
4
作者 胡慧 陈雅君 +5 位作者 段志刚 孟振北 彭新然 张龙现 崔保安 王亚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8-282,共5页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基因rfbE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重...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特异基因rfbE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实验,同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肠杆菌O157:H7,细菌纯培养物中其灵敏度可达2×101CFU/mL,临床模拟污染肉样中能最低能检测到1×102CFU/mL的大肠杆菌O157:H7。与常规PCR方法相比,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对临床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快速准确、特异、敏感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SYBR GreenⅠ 实时pcr
下载PDF
川芎嗪-黄芪甲苷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8
5
作者 朱振洪 万海同 李金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80,共9页
本文旨在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IL-1β和Caspase-3基因绝对定量分析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ely大鼠被随机分成了5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川芎嗪-黄芪甲苷组、尼莫地... 本文旨在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IL-1β和Caspase-3基因绝对定量分析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ely大鼠被随机分成了5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川芎嗪-黄芪甲苷组、尼莫地平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脑I/R处理,然后通过腹膜内注射进行药物处理,时间为脑I/R后0h、12h、1d、2d直至7d。假手术组和I/R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5mL/kg),黄芪甲苷组中黄芪甲苷剂量为20mg/kg,川芎嗪-黄芪甲苷组中川芎嗪和黄芪甲苷剂量分别为10mg/kg和20mg/kg,而尼莫地平组中尼莫地平剂量为10mg/kg。通过常规RT-PCR克隆了大鼠的IL-1β和Caspase-3基因,运用TA克隆技术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TA2-IL1和pTA2-Casp3,重组质粒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比值,并计算拷贝数。以该质粒作为标准品,首先对实时荧光PCR反应的引物进行筛选和验证,然后进行反应退火温度的优化,最后定量检测各组损伤的脑组织中IL-1β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候选引物中各筛选到一对最佳引物,熔解度曲线分析显示单一峰,琼脂糖电泳表明反应产物与预计目标产物大小一致。梯度退火温度实验表明IL-1β和Caspase-3基因的最佳退火温度分别是59°C和61.2°C。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I/R模型组中的IL-1β和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和I/R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川芎嗪-黄芪甲苷组、尼莫地平组中IL-1β和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川芎嗪-黄芪甲苷组基因下调最显著。以上这些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中药处理I/R模型后IL-1β和Caspase-3基因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pcr IL-1Β CASPASE-3 基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21
6
作者 扈庆华 郑薇薇 +4 位作者 石晓路 李庆阁 王冰 庄志雄 刘小立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 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同时以 11种细菌作对照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 PCR反应体系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检测 12种细菌 ,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 ,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 ,DNA灵敏度为 16 6 .6 fg/ μl,菌液灵敏度为 6 9cfu/ ml或 6 cfu/ P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反应体系检测 4 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 ,无干扰。对 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 4 8份样品和 10 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 ,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 PCR阳性 ,其中 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 ,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 2 h。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信标 实时pcr 快速检测 副溶血弧菌 食物中毒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miR-125b in the new,highly invasive glioma stem cell and progenitor cell line SU3 被引量:25
7
作者 Yi Wan Xi-Feng Fei +5 位作者 Zhi-Min Wang Dong-Yi Jiang Han-Chun Chen Jian Yang Lei Shi Qiang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07-214,共8页
MicroRNA (miR)-125b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pot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ioma stem cells.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NA and glioma stem cells is still elusiv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lucidate th... MicroRNA (miR)-125b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pot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ioma stem cells.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NA and glioma stem cells is still elusiv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lucidate this potential relationship.We established a highly invasive glioma stem cell and progenitor (GSCP) cell line SU3.SU3 cell suspensions were injected into nude mice brains in situ,and the invasiveness of graft tumors was analyzed using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as well as immunohistochemistry.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125b in SU3 and other cells.In vitro,SU3 cells expressed CD133 and nestin as well as differentiation marker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nd β-tubulin III,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ioma stem cells.Scratch assays indicated that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SU3 cell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U251 stem cells (U251s).In vivo,SU3 cells invaded into each part of the mouse brain from the caudate nucleus in a diffuse pattern and highly expressed invasive and proliferative cell markers matrix metalloprotease 2 (MMP2),MMP9,and Ki-67.Real-time PC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levels of miR-125b and MMP9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U3 and SU2,also a highly invasive GSCP cell line we established before,than in U251s.High expression of miR-125b both in newly established GSCPs,SU3,and long-term cultured GSCPs,SU2 suggests that miR-125b exhibits oncogene-like behavior.This behavior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further studies of miR-125b in cancer stem cells.Furthermore,MMP9,which plays a role in cancer stem cell invasion,may be a target gene of miR-125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干细胞 细胞系 入侵性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实时pcr 基质金属蛋白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热应激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和bax-α基因表达 被引量:20
8
作者 蔡亚非 李莲 +4 位作者 刘庆华 杜娟 徐世永 刘红林 王根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用流式细胞记录仪检测分析奶牛在夏季 (日平均气温为 37 5℃)、夏末 (日平均气温 26 5℃) 和冬季 (日平均气温 5 5℃) 时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含量, 统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上述时期外周血... 用流式细胞记录仪检测分析奶牛在夏季 (日平均气温为 37 5℃)、夏末 (日平均气温 26 5℃) 和冬季 (日平均气温 5 5℃) 时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含量, 统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上述时期外周血淋巴细胞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 (1) G2 /M期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随温度降低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5 5℃时比例最低, 相对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差异显著 (P<0 05); (2) 淋巴细胞凋亡率于 26 5℃达到最高峰 (10 60% ), 5 5℃下降至最低 (2 7% ), 差异显著 (P<0 05); (3) 在 26 5℃, 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 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相比该基因的丰度差异显著 (P<0 05); (4) 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明显的平行关系。提示bax基因可能参与热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bax-α基因 实时pcr
下载PDF
酵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21
9
作者 唐玲 刘平 +2 位作者 黄瑛 杨江科 闫云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87,共4页
酵母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但目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酵母的分类还存在着不同的分类体系。而准确快速的对酵母进行鉴定,既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化变质,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酵母的分类鉴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常... 酵母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但目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酵母的分类还存在着不同的分类体系。而准确快速的对酵母进行鉴定,既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化变质,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酵母的分类鉴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常用的核糖体DNA鉴定法、DNA指纹图谱鉴定、脉冲场电泳鉴定、实时PCR和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在酵母鉴定工作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DNA DNA指纹图谱 脉冲场凝胶电泳 实时pcr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19
10
作者 扈庆华 郑薇薇 +6 位作者 石晓路 李庆阁 王冰 庄志雄 刘小立 贺连华 吴平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pcr 副溶血弧菌 霍乱弧菌 同时检测 食物中毒 快速诊断 改良 分子信标 DNA 保守序列
原文传递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志贺菌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吴平芳 石晓路 +9 位作者 郑琳琳 扈庆华 李庆阁 张佳峰 庄志雄 刘小立 张顺祥 王冰 贺连华 林一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4-395,468,共3页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志贺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志贺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对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93 fgμ/l,菌液灵敏度为64 cfu/m l或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检测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657份样品进行志贺菌检测,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细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2 h^1 d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对于提高肠道门诊的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pcr 检测
下载PDF
松材线虫实时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吴小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根据松材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区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F11/R11与探针TaqMan-11,构成松材线虫实时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分离自枯死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和长尾属线虫进行检测。结... 根据松材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区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F11/R11与探针TaqMan-11,构成松材线虫实时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分离自枯死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和长尾属线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松材线虫株系都能够检测到荧光信号,而拟松材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长尾属线虫以及对照均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探针Taq-Man-11与引物组合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此外,利用检测方法,在10μL的反应体系中,最少可以检测到0.005pg的松材线虫DNA含量。实时PCR也可以成功地检测出单条松材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实时pcr 特异引物 探针 检测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振国 刘金华 +5 位作者 徐宝梁 赵贵明 陈颖 牟峻 罗雁菲 蔡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利用SYBRGreenⅠ染料能与双链DNA结合发出荧光的特点,建立一种用来检测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的实时PCR方法。方法: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ereolysinA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1对特异引物,通过对SYBRGreenⅠ实时... 目的:利用SYBRGreenⅠ染料能与双链DNA结合发出荧光的特点,建立一种用来检测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的实时PCR方法。方法: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ereolysinA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1对特异引物,通过对SYBRGreenⅠ实时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实现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能够对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有效检测,其最低检出限可达8CFU/mL。结论:利用该技术检测蜡样芽孢杆菌,较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且灵敏性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检测 实时pcr SYBR Green
下载PDF
分子信标PCR检测志贺菌ipaH基因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丽华 周勇 万成松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用分子信标探针PCR快速检测志贺菌属(Shigella)。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福氏志贺菌M32063株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以4种细菌进行对照,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建立Shigella的实时PCR技术快速检测,应用于食物中毒... 目的用分子信标探针PCR快速检测志贺菌属(Shigella)。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福氏志贺菌M32063株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以4种细菌进行对照,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建立Shigella的实时PCR技术快速检测,应用于食物中毒和食品检测。结果检测20个样本,Shigella呈阳性,其它呈阴性,时间约2h。结论Shigella分子信标探针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Shigella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GELLA 分子信标 实时pcr ipaH
下载PDF
实时PCR定量分析干旱胁迫下水稻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14
15
作者 魏敏 熊建华 +1 位作者 李阳生 傅彬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7-571,共5页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水稻IR64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基因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叶片中GSK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各生育期干旱胁迫时诱导合成增加,尤其从分蘖期...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水稻IR64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基因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叶片中GSK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各生育期干旱胁迫时诱导合成增加,尤其从分蘖期到抽穗期表达更为显著,说明这段生长期叶片对水分缺乏最敏感;苗期根系处理后GSK表达明显下降,叶片处理前后GSK表达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GSK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的组织中呈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糖原合成酶激酶 干旱胁迫 实时pcr 相对定量分析
下载PDF
猴痘、天花病毒感染快速分子诊断荧光定量实时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为民 谭文杰 +3 位作者 郑楠 张陵林 王慧娟 阮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天花、猴痘可感染人并引起严重皮疹、发热等临床症状,均为烈性传染病,是潜在的生物恐怖因子,因此需要建立针对其感染的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分别设计正痘病毒属通用型、天花病毒特异、猴痘病毒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建立... 目的:天花、猴痘可感染人并引起严重皮疹、发热等临床症状,均为烈性传染病,是潜在的生物恐怖因子,因此需要建立针对其感染的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分别设计正痘病毒属通用型、天花病毒特异、猴痘病毒特异的引物与荧光标记探针,建立荧光定量实时PCR方法,对人工合成或模拟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可在4h内对天花或猴痘病毒感染进行特异性鉴别诊断,检测灵敏度可达100拷贝/25μL反应体积。结论:本方法可作为一种检疫与反恐应急储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痘病毒 天花病毒 猴痘病毒 实时pcr
下载PDF
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方法在细菌性痢疾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松梅 郝志勇 +2 位作者 马景臣 杜琳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69,775,共5页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7份腹泻标本中检测到ipa H基因212份,检出率为62.9%;而粪便培养阳性为39份,检出率为1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R检出的因素依次为细菌培养结果(OR=15.5;95%CI:2.0-119.0),具有发热症状(OR=2.8;95%CI:1.2-6.2),菌痢流行季节的腹泻(OR=2.4;95%CI:1.4-4.3)及女性病例(OR=1.8;95%CI:1.1-3.0)。结论与PCR检测相比,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使得菌痢的发病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志贺菌 实时pcr IPAH基因 粪便培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志新 姜平 +2 位作者 王先炜 李玉峰 许家荣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4期371-374,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特异性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PCV2的实时PCR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CV2DNA检测下限为1copy/μL,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6倍;分别用该法和普通... 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特异性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PCV2的实时PCR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CV2DNA检测下限为1copy/μL,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6倍;分别用该法和普通PCR方法对PMWS人工发病猪的10份组织及30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并可以对PMWS的早期检测、预防起到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TAQMAN 实时pcr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联合多标志物检测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菁 刘旭 +1 位作者 杨硕 罗光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p63、细胞角蛋白(CK) 5、CK7等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获得肺癌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实时PCR法检测TTF-1、p63、CK5、CK7等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p63、细胞角蛋白(CK) 5、CK7等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获得肺癌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实时PCR法检测TTF-1、p63、CK5、CK7等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肺腺癌相比,肺鳞状细胞癌中TTF-1 (P=0.006)、CK7 (P=0.01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63 (P=0.008)、CK5 (P=0.02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综合各指标建立综合评分诊断模型,计算综合评分(TS)。TS诊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型时,与各单个指标相比,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942)和特异度(0.841),诊断价值最佳。而与单因素指标相比,TS的腺癌检出率(P=0.040)、鳞状细胞癌检出率(P=0.013)及总检出率(P <0.001)均显著升高。结论利用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获取肺癌患者病理组织,并应用实时PCR法检测肺癌分型重要分子标志物TTF-1、p63、CK7、CK5等的表达水平,能够对肺癌病理分型进行诊断分析,且综合运用各分子标志物的TS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吸活检 实时pcr 肺癌分型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阴转和对CD25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健 项桂菊 +1 位作者 贾夫洋 宋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及对CD25的诱导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A(66例)、B(44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CD2...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及对CD25的诱导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A(66例)、B(44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CD25表达水平,实时(realtime)PCR法检测CD25mRNA含量,动态检测抗IFNIgG水平。结果IFNα2b治疗24、48周后,患者PBMC内、血清中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36%、39.39%、40.91%和42.42%、51.52%、53.03%,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干扰素治疗后,ALT、AST、ALT/AST水平分别为(33.4±12.6)U/ml、(34.3±10.7)U/ml、(0.9±0.2)U/ml,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均降低,干扰素治疗后,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显著升高,其CD25mRNA含量亦同步升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α2b治疗48周抗IFNIgG阳性率仅6.06%,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α2b对PBMC、血清HBVDNA和HBeAg均有较好阴转效果,阴转率明显高于常规疗法;IFNα2b可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达CD25,促进T细胞活化发挥抗病毒作用;IFNα2b自身免疫原性较弱,治疗过程中诱导机体产生低水平的抗IFNIgG,对IFNα2b的抑制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2B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HBV-DNA CD25 mRNA 实时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