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
李程伟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0
|
|
2
|
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 |
王浦劬
杨凤春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5
|
|
3
|
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 |
张涛甫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2
|
|
4
|
“福利模式”比较研究与福利改革实证分析——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
郑秉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5
|
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 |
叶舒宪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6
|
关于偃师商城的年代和性质问题 |
郑杰祥
|
《中原文物》
|
1984 |
29
|
|
7
|
中国茶艺的叙事方式及其学术意义 |
余悦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8
|
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 |
李春青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5
|
|
9
|
跨文化视野中的聘礼——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婚姻聘礼的比较研究 |
瞿明安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0
|
论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与学科范式的建构 |
丁华东
|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1
|
存世唐代告身及其相关研究述略 |
徐畅
|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
2012 |
20
|
|
12
|
栽培稻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资料和新进展 |
赵志军
|
《南方文物》
|
2009 |
18
|
|
13
|
壮族歌圩的源流 |
农学冠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4
|
|
14
|
徽式探索的学术意义——社会转型期档案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
裴友泉
马仁杰
裴斐
|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5
|
“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 |
倪祥保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6
|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瓶考 |
黄清华
黄薇
|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7
|
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刊序 |
王思斌
|
《中国社会工作》
|
2012 |
14
|
|
18
|
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 |
王小盾
李昌集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
19
|
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 |
郭树勇
|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20
|
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四种结构形态及周边问题 |
彭玉平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