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女性向·耽美”文化 |
郑熙青
肖映萱
林品
|
《天涯》
|
2016 |
15
|
|
2
|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 |
陈亚亚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3
|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简论 |
林树明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5 |
10
|
|
4
|
异性恋成年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 |
陈欢
高杨小慧
周菊燕
曹玉萍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5
|
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
盛英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6
|
|
6
|
我国女同性恋者的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
曾春娥
|
《中国性科学》
|
2004 |
8
|
|
7
|
当代中国女同性恋生存状态研究综述 |
陈伟
|
《当代社科视野》
|
2009 |
8
|
|
8
|
性别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
赵娜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8
|
|
9
|
强迫的异性恋和压抑的女同性恋——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 |
王小航
|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06 |
7
|
|
10
|
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 |
栗晓红
|
《中国性科学》
|
2007 |
5
|
|
11
|
“怪异论”理论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史安斌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2
|
同根不同果:《觉醒》与《紫颜色》 |
沈建青
叶琳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3
|
犹抱琵琶半遮面——李渔戏曲作品《怜香伴》解读 |
江丽陈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5
|
|
14
|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女性主义解读 |
张晓敏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5
|
女同性恋内化同性恋嫌恶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关系 |
俞倪蕊
夏思瑜
宋明华
刘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近10年来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述评 |
宗金莎
李雪平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4 |
4
|
|
17
|
论李渔“怜才”“劝妒”的思想——兼驳《怜香伴》传奇“女同性恋说” |
袁睿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8
|
性丑闻与市场时代 |
李维斯.H.拉帕姆
叶舒宪
|
《天涯》
|
1998 |
3
|
|
19
|
中国女同性恋人群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
王丽茵
丁昌棉
郭孟兰
魏礼清
肖琛嫦
燕虹
李十月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0
|
“累斯嫔”文学情结与男权文化——对陈染作品的一种解读 |
王璐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