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抗癌药物对肿瘤科护士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防护 |
张月英
李茂莲
田桂琴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
2006 |
14
|
|
2
|
急性脑梗塞外周血粒细胞CD_(11a)、CD_(11b)表达及其超微结构变化 |
周建美
周华东
吕受卿
|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
2002 |
5
|
|
3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机体炎症反应的变化与预后 |
罗经文
陈开林
古琳
刘志新
范文斌
|
《临床肺科杂志》
|
2014 |
5
|
|
4
|
阿的平对微波辐射小鼠血液系统炎症反应的影响 |
吴燕
苏振涛
周红梅
王飞
刘淑红
丁学锋
赵永岐
范明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11 |
3
|
|
5
|
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检测对Fabry病筛查和诊断的意义 |
常毅娜
鞠现霞
崔琴
王坤林
周红文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外周血粒细胞CD55、CD59检测在PNH诊断中的价值 |
郭冬芳
|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
2020 |
3
|
|
7
|
抗肿瘤药物对职业接触护士健康影响的研究及防护对策 |
张月英
李茂莲
田桂琴
|
《临床医药实践》
|
2005 |
3
|
|
8
|
直接沉降法同时检测外周血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 |
张立新
陈亚宝
叶军
栾正云
陆桃红
刘玲
李林
黄俊星
吴正东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FcγRⅡb和C1q抗体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
张海燕
张娟
|
《医学检验与临床》
|
2005 |
0 |
|
10
|
成人斯蒂尔病出院前护理指导 |
叶丽华
高利平
|
《护理研究(中旬版)》
|
2007 |
1
|
|
11
|
micro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曹锦霞
王浩
胡彬
易利平
王俊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2017 |
0 |
|
12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47) |
葛建国
|
《中国乡村医药》
|
2011 |
0 |
|
13
|
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
郭晓艳
康运凯
郭树霞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0
|
|
1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
黎东明
陈琼
何惠娟
蔡康荣
岑慧
|
《中国基层医药》
CAS
|
2005 |
16
|
|
15
|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
古德凤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7 |
22
|
|
16
|
外周血NLR或PLR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彭维忠
杨浩洁
张克兰
秧茂盛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7
|
外周血粒细胞CD64指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期与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效果 |
蒋远文
姚婉玉
唐秀生
唐俊
赵娜
李顺波
蓝艳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8
|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夏挺松
刘兵团
王芳军
仲芹芹
徐洪明
黄建明
刘鹏飞
|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9
|
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 |
陈志东
王锋
汪年松
沈炜明
|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2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的动态变化(英文) |
曹国强
钱桂生
刘韧
|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