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缘村落的人情“内卷化”——基于冀北H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宏伟 王晓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地缘村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结构层面有着不同于血缘村落的运行逻辑,以维系熟人社会的人情互助关系。基于对冀北一个移民性地缘村落社区的田野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变动中的地缘村落人情关系,并以"内卷化"作为理解地缘村落人情的... 地缘村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结构层面有着不同于血缘村落的运行逻辑,以维系熟人社会的人情互助关系。基于对冀北一个移民性地缘村落社区的田野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变动中的地缘村落人情关系,并以"内卷化"作为理解地缘村落人情的视角来观察村落的人情互助机制。研究发现,地缘村落人情关系网的扩展呈现出一种没有实质性发展的"内卷型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村落 “内卷化” 人情 互助
下载PDF
地域文化与农村“当家权”流变——基于江汉平原桥村的文化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小 《人口与社会》 2014年第2期37-42,共6页
通过对江汉平原桥村的田野调查,呈现了一个地缘性村落当家权流变的概貌及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当家权掌控者的年轻化和女性化。调查发现,对于农村当家权流变而言,除国家权力介入、话语引导和被市场经济推行所重塑的家计文化奠定的基础性作... 通过对江汉平原桥村的田野调查,呈现了一个地缘性村落当家权流变的概貌及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当家权掌控者的年轻化和女性化。调查发现,对于农村当家权流变而言,除国家权力介入、话语引导和被市场经济推行所重塑的家计文化奠定的基础性作用之外,地缘性村落社区文化有着重要影响,使当地妇女当家成为普遍共识,同时妇女自身对小家庭经营的投入和责任担当同样为她们掌握当家权赢得了"道德"优势和资本。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在重塑当地农村社会新的当家权话语和"当家"文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家权 农村妇女 地缘村落 社区文化
下载PDF
主体性价值:地缘性村落农民的生活世界——基于鄂西花湾村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会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2期92-97,共6页
已有的关于农民价值世界的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代性冲击下,中国农民自我中心主义泛滥,本体性价值缺失,社会性价值异化,村庄乱象丛生,村落共同体趋于瓦解。传统的村落研究集中在血缘性村落,忽略了广泛存在的地缘性村落的特殊性,本文在对鄂... 已有的关于农民价值世界的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代性冲击下,中国农民自我中心主义泛滥,本体性价值缺失,社会性价值异化,村庄乱象丛生,村落共同体趋于瓦解。传统的村落研究集中在血缘性村落,忽略了广泛存在的地缘性村落的特殊性,本文在对鄂西一个地缘性村落的考察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谓之为主体性价值的价值类型,其与现代性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正是这种价值维持了地缘性村落的公共生活和基本秩序。这对理解农民的意义世界和重构新时期农民的价值世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价值 价值类型 地缘村落
下载PDF
农民的行动观念与村庄秩序——一个地缘性村落的考察
4
作者 陈靖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农民的价值观是解释村庄现象与治理秩序的重要途径,既有的农民价值观研究考察了作为农民终极意义的观念,而不是农民在具体实践中的行为指导。农民的主体行动观念和社会行动观念这对概念是农民自我生活和村庄交往的指导,在地缘性村落中... 农民的价值观是解释村庄现象与治理秩序的重要途径,既有的农民价值观研究考察了作为农民终极意义的观念,而不是农民在具体实践中的行为指导。农民的主体行动观念和社会行动观念这对概念是农民自我生活和村庄交往的指导,在地缘性村落中两种行动观念塑造了一种安逸的生活与和谐的村庄秩序。两种观念下的村庄秩序不再是乱象丛生的"问题化"治理后果,而是达到了一种均衡的、稳定的村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主体行动观念 社会行动观念 地缘村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