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与货币错配 |
裴平
孙兆斌
|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7
|
|
2
|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 |
唐建伟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3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国的参与 |
张明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6
|
|
4
|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解析与政策调整 |
黄瑞玲
黄忠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1
|
|
5
|
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
许少强
焦武
|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6
|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专辑——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及变化趋势 |
姚枝仲
齐俊妍
|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7
|
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 |
张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8
|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 |
姚枝仲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9
|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张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10
|
如何界定和保持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11
|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中国视角 |
余永定
Midsuhiro Fukao
Dennis Snower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2
|
国际收支失衡、经济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
李娟伟
任保平
|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3
|
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争论与现实冲击 |
白晓燕
|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4
|
企业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
财政部国际司课题组
|
《中国财政》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5
|
解决国际收支失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访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 |
林铁钢
|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6
|
论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
沈晖
|
《经济论坛》
|
2006 |
6
|
|
17
|
从打造贸易强国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 |
王松奇
|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8
|
出口退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何晴
张斌
|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9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地位 |
裴长洪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20
|
金融体系差异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
唐朱昌
丁骋骋
|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