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成文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医药的关注、战争及社会的需求、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术环境宽松、运气学说及理学的影响、《局方》盛行、开放式的医药交流等是促进中医学发展的因素 ,而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理学、运气学说、儒医、辨证论治...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医药的关注、战争及社会的需求、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术环境宽松、运气学说及理学的影响、《局方》盛行、开放式的医药交流等是促进中医学发展的因素 ,而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理学、运气学说、儒医、辨证论治、滥用香燥药与《局方》、战争等。此期是中医学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的发展与创新 ,对明、清医学的发展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时期 中医学 发展特点 后世影响 医学发展
下载PDF
吴有性“主客交”学说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茅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5-457,共3页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 “主客交”是明末医家吴有性温疫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主客交”学说的本义和后世影响展开研讨,并提出其学术内涵有狭义、广义之分。后世薛生白、吴鞠通、叶桂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各有创新。作者认为,吴氏此说和所创三甲散对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的证治均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主客交 吴有性 三甲散 温疫学说 后世影响 学术内涵 急性热病 薛生白 吴鞠通
下载PDF
三代时期出土柄形玉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楠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74,I0001-I0004,共38页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玉器风格也趋于一致并不断创新。制玉工艺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玉器制品的数量与质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玉器礼制也完备于这一时期。 柄形玉器是三代玉制品中...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玉器风格也趋于一致并不断创新。制玉工艺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玉器制品的数量与质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玉器礼制也完备于这一时期。 柄形玉器是三代玉制品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器形之一,大多呈扁平长条形,下端多有短而薄的榫,有的榫上有孔,由于用途不清楚,过去有人称之为“琴拨”、玉拨子。后来以其形似器柄而得名。实际上有的柄形玉器并不像器柄,但因为它们的形制相似,所以也归入柄形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玉器 三代时期 出土 成长阶段 西周时期 文化交流 后世影响 玉制品
原文传递
辽代进士题名录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子方 《北方文物》 1983年第4期24-34,共11页
在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起于隋大业中设进士科,“始试以策,唐初因之”,改变了魏晋以来重视门阀以九品中正选人的制度,而成为设科考试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选拔人才的领域有所开拓,打破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的垄断,... 在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起于隋大业中设进士科,“始试以策,唐初因之”,改变了魏晋以来重视门阀以九品中正选人的制度,而成为设科考试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选拔人才的领域有所开拓,打破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的垄断,这对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封建统治阶级甚重视科举,取士之科,在隋代基础上,经过“因时增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选拔人才 辽史 辽代 墓志 后世影响 统治阶级 乡贡 翰林学士 九品中正
原文传递
元剧三家风格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燕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8-44,共7页
元代的杂剧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这众多的作家作品当中,成就最高、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无过关汉卿、王实甫和马致远三家。关汉卿“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录鬼薄... 元代的杂剧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这众多的作家作品当中,成就最高、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无过关汉卿、王实甫和马致远三家。关汉卿“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录鬼薄》贾仲明[凌波仙]吊曲)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同上)马致远“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同上)他们以独特的风格和成就,被人们谈羡和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论 元剧 关汉卿 马致远 王实甫 杂剧创作 后世影响 贾仲明 录鬼薄 作家作品
下载PDF
改琦:来自红楼梦时代的图像——改琦《红楼梦图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静轩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292,共10页
自程甲本《红楼梦》问世之后,红楼梦插图随之不断推出,其中以改琦的《红楼梦图咏》最为贴近曹雪芹小说人物的气质神韵。后世画家对红楼人物的塑造均源自改琦的红楼人物造型,对《红楼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 改琦 《红楼梦图咏》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黄河河源考察和认识的历史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钮仲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4期39-49,共11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我国文化的发源地。黄河的源头在哪里?这一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曾进行过多次探讨和考察,留下了许多记述。这些记述不仅仅反映了当时对河源的地理认识,而且也为研究河源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我国文化的发源地。黄河的源头在哪里?这一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曾进行过多次探讨和考察,留下了许多记述。这些记述不仅仅反映了当时对河源的地理认识,而且也为研究河源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黄河河源考察和认识的历史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历史地理或地理学史来说,都是重要的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相信这一探讨有助于对河源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历史地理 历史研究 地理学史 十七年 后世影响 历史文献 南村辍耕录 旧唐书 山海经
原文传递
史料版1984年莫干山会议 被引量:7
8
作者 常修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3-74,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年代,在那个开启改革开放新纪元的年代,发生了若干流传后世的事件。1984年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年代,在那个开启改革开放新纪元的年代,发生了若干流传后世的事件。1984年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夜中国改革所处的关键时期,由中青年经济学者自己发起、自己组织召开的这次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中青年经济学者作为一个有时代责任感的群体的历史性崛起。这次会议,不仅为此后国家改革开放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咨议,更重要的是,会议所体现的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财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作者根据自己亲历和保存的历史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在其撰写的《新中国经济学史纲(1949-2011)》之第14章"1984年莫干山会议"的基础上,补充新的史料,进行了系统回顾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干山会议 中青年 经济改革 后世影响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今时代 被引量:7
9
作者 赖大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其文论同样如此。一方面,它是对当时社会和文艺现实问题的回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在其后世影响中,也总是不断启示和激发后人探索新的时代问题,显示出它穿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在当今时...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其文论同样如此。一方面,它是对当时社会和文艺现实问题的回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在其后世影响中,也总是不断启示和激发后人探索新的时代问题,显示出它穿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我们在这种思想智慧的启示和感召下,努力关注和回答当今社会现实与文艺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当代文论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区别于其他文论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关于文艺自身问题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社会现实 后世影响 时代问题 思想智慧 当代文论 时代化 文艺
原文传递
《封神演义》中几个与印度有关的人物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鼎汉 《南亚研究》 CSSCI 1993年第3期52-59,3,共9页
《封神演义》(以下简称《封神》)是我国明代著名神怪小说。它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很多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封神》的成书年代约在明隆庆至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年)。
关键词 佛教 印度教 封神演义 名字 观音 西游记 梵文 道教人物 后世影响 汉语
原文传递
仲景将息法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7-580,共4页
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蕴涵了大量将息法的内容。文章从药物煎煮、药物服用、服药后调养、养生等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其将息法、择时服药、养生护理等对后世医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张仲景 将息法 后世影响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古琴传承与保护的考察——以虞山琴派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诸炜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3-55,共3页
前言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江苏常熟、太仓以严澂(号天池)、徐上演(号青山)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琴派。该派倡导‘清、微、淡、远’的琴风。对当时琴界影响之广及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均为琴派中罕见。"被琴... 前言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江苏常熟、太仓以严澂(号天池)、徐上演(号青山)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琴派。该派倡导‘清、微、淡、远’的琴风。对当时琴界影响之广及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均为琴派中罕见。"被琴界奉为正宗。在清初时,虞山琴派在江苏常熟、苏州一带流传,门人弟子甚多。所谓:"人人自诩虞山,家家源说琴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与保护 琴派 古琴 语境 万历年间 明清之际 后世影响 常熟
原文传递
《伤寒论》火热证治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温雅 丁元庆 张思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46-3948,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的应用状况,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火热证治与经典方剂,对隋唐、金元、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伤寒论》火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承于隋唐年间,彰于金元时期,盛于明清时代,至今... 文章通过梳理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的应用状况,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火热证治与经典方剂,对隋唐、金元、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伤寒论》火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承于隋唐年间,彰于金元时期,盛于明清时代,至今研究方兴未艾。《伤寒论》创制的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诸多方剂,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与发扬,因其疗效稳定而可靠,迄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火热证治 后世影响 温病
原文传递
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玉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8-82,共5页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生死观的基本倾向是重生轻死,主张积极入世,是一种乐生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首先是信其有,提倡要敬鬼神,重祭祀;但他又不过于迷信鬼神,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反映了孔子...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生死观的基本倾向是重生轻死,主张积极入世,是一种乐生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首先是信其有,提倡要敬鬼神,重祭祀;但他又不过于迷信鬼神,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与人事相比,孔子认为鬼神之事居其次,而且敬鬼神往往是为了重人事。《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著作,本文试就该书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浅析如下,请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生死观 鬼神观 积极入世 重人事 矛盾性 乐生 后世影响 基本倾向 儒家学说
下载PDF
从《富春山居图》谈黄公望山水画风格之成因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传席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2,共3页
黄公望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晚年所做的一幅长卷《富春山居图》。他在图中自题:“至正七年,仆归富舂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叠叠,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 黄公望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晚年所做的一幅长卷《富春山居图》。他在图中自题:“至正七年,仆归富舂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叠叠,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黄公望 山居 成因 风格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大华 《哲学研究》 1986年第1期30-35,共6页
一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思想是一个思维开阔、意境宽广、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体系。庄子思想在很多地方表述了可能是属于多数人的那种情境,所以它已不属于他个人和他的那个阶级,而是以构成其思想特质的三个方面——个人从自然。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中国文化 庄子思想 思想特质 先秦思想 后世影响 三个方面 意境 多数人 思维
原文传递
剂量心悟 被引量:5
17
作者 仝小林 吴义春 +1 位作者 赵林华 姬航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22,共2页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q...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伤寒论 大剂量 药味 临床疗效 后世影响 度量衡 用药剂量 组方法度 药物剂量
原文传递
王羲之书法作品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18
作者 高昂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王羲之作为魏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立足于主流书坛,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王羲之利用其独特的笔墨语言,诠释着自身的精神态度和美学思想,使其书法作品达到艺术最高境界,成为人们推崇的书法大家。对此,本文具体分析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作为魏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立足于主流书坛,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王羲之利用其独特的笔墨语言,诠释着自身的精神态度和美学思想,使其书法作品达到艺术最高境界,成为人们推崇的书法大家。对此,本文具体分析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便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书法 书法艺术风格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的“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琳 《图书情报工作》 1987年第1期37-40,共4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流传已广,对后世影响甚大。但是,早于“总目提要”的另外两种《四库全书》的提要即:“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近两百年来却鲜为人知。如果在研究“总目提要”的同时,对“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能够有所了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流传已广,对后世影响甚大。但是,早于“总目提要”的另外两种《四库全书》的提要即:“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近两百年来却鲜为人知。如果在研究“总目提要”的同时,对“分纂提要”和“原本提要”能够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领略到清代乾嘉时期诸儒的不同学术风格和其专精所在;对比这三种提要,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在校勘学上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提要稿 邵晋涵 著录 文渊阁 永乐大典本 乾隆 翁方纲 学术风格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宋徽宗、院体画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乔阳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2-43,共2页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皇帝,大都对国家的政事漠不关心,却在文化艺术上把自己的性情尽兴发挥。由于皇帝的偏好。一些臣子也随声附和,以至宋朝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到了当时的顶峰。
关键词 后世影响 宋徽宗 院体画 中国绘画史 中国历史 文化艺术 绘画艺术 皇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