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被引量:514
1
作者 王明珂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历史学 人类学 三星堆文化
原文传递
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 被引量:161
2
作者 刘志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64,共11页
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与人类学对话的主要范畴 ,土地垦殖、宗族发展、神明崇拜、户籍制度的演变以及族群问题等 ,都展现了地域社会文化结构的动态过程。历史研究不仅要阐述人们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的能动性 ,也需要反省历史叙述本身如... 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与人类学对话的主要范畴 ,土地垦殖、宗族发展、神明崇拜、户籍制度的演变以及族群问题等 ,都展现了地域社会文化结构的动态过程。历史研究不仅要阐述人们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的能动性 ,也需要反省历史叙述本身如何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被结构化 ,而这种结构又如何推动和规限人们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人类学 地域社会 宗族 户籍 族群 经济 珠江三角洲 社会文化 文化权利格局 神明
原文传递
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 被引量:126
3
作者 滋贺秀三 《比较法研究》 1988年第3期18-26,共9页
被邀请参加“东西法文化”专题讨论会时,也得到了就中国的法思想谈些看法可能会很有意义那样的示意,但这不是我的专长。大凡讨论“思想”的问题,作为其基础,哲学的一般素养是必要的,笔者却缺乏这种素养。在历史学这块园地上耕耘的人,还... 被邀请参加“东西法文化”专题讨论会时,也得到了就中国的法思想谈些看法可能会很有意义那样的示意,但这不是我的专长。大凡讨论“思想”的问题,作为其基础,哲学的一般素养是必要的,笔者却缺乏这种素养。在历史学这块园地上耕耘的人,还是立足于某种社会的事实来讨论问题,也许多少能对哲学界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 历史学 诉讼 社会事实 专题讨论会 法思想 讨论问题 素养 哲学界 专长
原文传递
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 被引量:125
4
作者 顾颉刚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第1期117-152,共36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夏代以前,亚洲的东大陆上林立着不同种族、政治、社会组织和文化传衍的或有关联或无关联的无数部落,经过了夏、商、周三个大朝的一、二千年来的陶铸和经营,才把统一的中国逐步建立了起来,也把“华夏”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夏代以前,亚洲的东大陆上林立着不同种族、政治、社会组织和文化传衍的或有关联或无关联的无数部落,经过了夏、商、周三个大朝的一、二千年来的陶铸和经营,才把统一的中国逐步建立了起来,也把“华夏”的民族意识培养成功了。但那时“华夏,的固定疆域实在不大,就以处在晚期的周朝来说,黄河流域只有龙门以下的东边一段归属于它,待黄河流到荥阳之后,中国文化区就接上了济水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谷浑 西部民族 羌人 吐蕃 历史学 社会科学 后汉书 羌族 西南夷 匈奴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102
5
作者 王子今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9,共17页
气候变迁对于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国,无疑是可以导致历史文化环境显著变易的重要因素。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发现气候条件的变化确实曾对历史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对于秦汉时期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 气候变迁对于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国,无疑是可以导致历史文化环境显著变易的重要因素。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发现气候条件的变化确实曾对历史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对于秦汉时期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作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气候变迁 气候变化 气候条件 《四民月令》 后汉书 历史学 《汉书·武帝纪》 《汉书·五行志》 冬小麦
原文传递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84
6
作者 王学典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5-190,共26页
关键词 中国 历史学 史料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 历史主义
原文传递
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61
7
作者 包茂宏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0-82,共13页
Environmental history rose in the 1960 s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soon became one of the major new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udies.This article analyzes,in a global perspective,the causes of the rise of env... Environmental history rose in the 1960 s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soon became one of the major new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udies.This article analyzes,in a global perspective,the causes of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i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methodology.The article develop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tory will promote the transition of hu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towards a new one 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ree basic methods of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on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和发展 例外 法学 政治学 新领域 理论 全球视野 历史学 史学 国际史
全文增补中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67
8
作者 王晓如 贠大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传统专业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产生的社会问题背景下,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其颇为注目的问题域。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从第二课堂概...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传统专业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产生的社会问题背景下,当代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其颇为注目的问题域。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从第二课堂概念、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以及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的整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 历史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被引量:60
9
作者 赵世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1,共18页
关于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始终存在争论,主要的分歧在于,社会史是一门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或角度。本文指出,我们应把社会史理解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而不应理解为一个学科分支,这样才能避免社会史研究的庸俗化;... 关于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始终存在争论,主要的分歧在于,社会史是一门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或角度。本文指出,我们应把社会史理解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而不应理解为一个学科分支,这样才能避免社会史研究的庸俗化;社会史是一种整体研究,不应被误解为“通史”或“社会发展史”;把社会史视为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联姻,是尤需警惕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研究 社会学 历史学 政治史 总体史 历史研究》 “新史学 年鉴学派 经济史 《新史学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 被引量:50
10
作者 常建华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4-183,共20页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常建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分支或流派,如果以1986年10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首届研讨会为标志的话,至今已正式开展了10个年头。从首届研讨会学者们就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范畴、社会史与其它...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常建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分支或流派,如果以1986年10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首届研讨会为标志的话,至今已正式开展了10个年头。从首届研讨会学者们就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范畴、社会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开展社会史研究的意义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研究 社会学 社会生活 历史学 研究对象 区域社会史 社会文化史 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文化人类学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 被引量:58
11
作者 黄宗智 高原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79,7,共22页
本文首先论证人间世界和自然世界在本质上的不同。人间世界充满主观性、多元性和偶然性,需要通过主观与客观、多元与单元、偶然与规律间的互动来理解。虽然如此,科学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而揭示普适和确定性的规律——... 本文首先论证人间世界和自然世界在本质上的不同。人间世界充满主观性、多元性和偶然性,需要通过主观与客观、多元与单元、偶然与规律间的互动来理解。虽然如此,科学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而揭示普适和确定性的规律——影响仍然非常巨大,在经济学和法学的形式主义理论传统中尤其明显。它偏重演绎逻辑以及数学化的推演,并且效仿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结果是片面依赖于演绎而忽视归纳。如此的思维和研究进路其实违反了自然科学紧密、有机结合演绎和归纳的基本方法。本文论证社会科学应拒绝形式主义的方法,从立足于经验证据之上的归纳出发,然后应用演绎逻辑从中导出可靠的推断与假说,然后再返回到经验世界中去检验。这应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其目的是形成在特定的经验条件下和限定范围内适用的理论与洞见,而非去试图构建普适与绝对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理论 历史学 演绎和归纳 新制度经济学 有限理论
原文传递
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业新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95,共20页
本文从农事活动时节、物候和干湿状况三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气候情状进行了历史学的再考察。认为 :在冷暖变动方面 ,两汉时期的气温比其前的春秋时期气温要低 ;与今天相比较无大差异 ,仅有的区别在于具体的变动幅度上 ;前、后汉相比 ,西... 本文从农事活动时节、物候和干湿状况三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气候情状进行了历史学的再考察。认为 :在冷暖变动方面 ,两汉时期的气温比其前的春秋时期气温要低 ;与今天相比较无大差异 ,仅有的区别在于具体的变动幅度上 ;前、后汉相比 ,西汉略冷 ,东汉稍暖 ,但其间有多次波动 ,东汉末年 ,气候急剧转冷。在干湿状况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两汉时期 后汉 西汉 东汉 春秋时期 农事活动 状况 考察 变动
原文传递
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被引量:48
13
作者 朱凤瀚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2,共10页
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中国历史学与考古学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认为现代考古学虽日益发展为利用多学科方法与手段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而且在研究范围上渗入自然科学领域 ,但其主要与终极目的既仍在于研究人类古代社会 ,则从... 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中国历史学与考古学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认为现代考古学虽日益发展为利用多学科方法与手段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而且在研究范围上渗入自然科学领域 ,但其主要与终极目的既仍在于研究人类古代社会 ,则从学科分类角度仍宜归入广义历史学中 ;并通过讨论应如何科学地进行夏史与夏文化的探索等问题 ,说明中国原史、历史考古学与利用文献进行研究的狭义历史学间不应人为地相互封闭 ,而应建立一个科学的结合点 ;同时对于中国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间长时间存在的隔阂状态形成的原因与近年来二者交融深化的趋势做了评述 ,并论及今后兼有两种学科造诣的人才培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考古学 历史学 关系 文义历史学 狭义历史学 科学结合点
原文传递
口述史与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写作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量:44
14
作者 臧艺兵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2,共6页
音乐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要按照一般史学的基本原则建构自己的学科,要关注来自一般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观念层面,才能真正成为历史学的一部分,才能将音乐历史真正还原到整个人类生活历史中去,最终对已经发生的音乐现象作出相对完... 音乐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要按照一般史学的基本原则建构自己的学科,要关注来自一般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观念层面,才能真正成为历史学的一部分,才能将音乐历史真正还原到整个人类生活历史中去,最终对已经发生的音乐现象作出相对完满的解释。作为有着古老传统的口述史是围绕人民而建立起来的历史,它为历史本身带来活力,也拓宽了历史的范围。作为以声音为核心内容的专题音乐历史,口述史从观念和技术都拓展了音乐历史的发展空间。以往的中国音乐史从历史文献和政治角度着力较多,多有成绩,然而除此以外的其他视角则涉及不足。如若从口述历史学的视角书写音乐史,将意味着会在写作的材料的丰富性、理论方法的多样性、思想观念的深刻性等诸多方面,给中国音乐史发展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口述史 中国音乐史 历史学 音乐学 建构
原文传递
“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 被引量:34
15
作者 朱伦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9,共8页
汉语“民族”一词具有英语nation或nationality的部分含义。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因而“跨界民族”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将“民族”与英语中的ethnicgroup或people概念联系起... 汉语“民族”一词具有英语nation或nationality的部分含义。政治统一性与地域一体性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因而“跨界民族”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将“民族”与英语中的ethnicgroup或people概念联系起来,是产生“跨界民族”说的根源。ethnicgroup是文化人类学概念,people则是历史学概念,这两个概念不可等同于nation和nationality,因而不可译为“民族”,可考虑分别译为“族群”和“人民”;由此,“跨界民族”亦应改称为“跨界族群”和“跨界人民”。“跨界人民”是一种业已分化的“历史民族”,不再具有现时的民族同一性。现代泛民族主义者试图重建“跨界人民”的统一是不现实的和反历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民族主义 跨界民族 ethnicgroup “族群” 文化人类学 民族主义者 历史学 概念
原文传递
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被引量:30
16
作者 袁贵仁 《河北学刊》 1988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出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主体性倾向,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已经成了当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一个纲领或一个口号。无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等,都或先或后... 在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出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主体性倾向,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已经成了当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一个纲领或一个口号。无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等,都或先或后,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主体性问题。 这是偶然的吗?不! 这是现实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在发达国家,工业、农业的现代化带来了较高程度的物质文明,但这种社会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人的个性丧失、人格分裂、主体失落,使人成为片面的人、单面的人、畸形的人。“异化”被许多哲学流派看作当代西方人的基本特征,唤醒和恢复人的主体性,被看作摆脱现代西方文明困境的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资本主义 主体性原则 社会现代化 主体失落 基本特征 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 哲学流派 历史学
下载PDF
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S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广达 荣新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38,共13页
公元840年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灭亡后,西迁回鹘中的一支不久就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史称“西州回鹘”。对于早期西州回鹘的情况,中原流传下来的史籍除王延德《高昌行纪》外,只有零散的记载,主要是一些使者朝贡的记... 公元840年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灭亡后,西迁回鹘中的一支不久就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史称“西州回鹘”。对于早期西州回鹘的情况,中原流传下来的史籍除王延德《高昌行纪》外,只有零散的记载,主要是一些使者朝贡的记录;19世纪末叶以来,吐鲁番地区出上了多种文字所写的文献,但大多数是宗教的內容,有关世俗社会的文书并不多见。因此,目前人们对当时西州回鹘的一些內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州回鹘 敦煌变文 吐鲁番地区 蒙古高原 历史学 文书 归义军 回鹘汗国 高昌 行纪
原文传递
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构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陈新则指出,指明世界历史是由历史叙述建构而成,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世界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陈新则指出,指明世界历史是由历史叙述建构而成,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世界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客观化幻象,这是承认世界历史多元化的首要原则.在全球化时代,有多少个建构世界历史的心灵,就将出现多少种世界历史,它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历史学 西方文化 客观性
下载PDF
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桑兵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4,共16页
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近代中国学术转折的标志 ,主要针对前此占据学术主流的章太炎门生。傅氏虽然提出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之类的极端口号 ,但所主张的内容和路径与北京大学国学门的趋向一脉相承。其贡献在于 ,坐言之... 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近代中国学术转折的标志 ,主要针对前此占据学术主流的章太炎门生。傅氏虽然提出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之类的极端口号 ,但所主张的内容和路径与北京大学国学门的趋向一脉相承。其贡献在于 ,坐言之外迅速起行 ,以新机构聚集一批志同道合者 ,在考古等领域很快取得超越前人的成绩。不过 ,只找材料不读书的偏激 ,脱离学术正轨。受此影响 ,学术主流难免走上窄而偏的狭境 ,导致学术界长期陷入派分的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学 傅斯年 学术 历史学 考古 史料学 偏激 主流 转折
原文传递
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鲁西奇 王凌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46,共11页
关键词 哲学 直觉 思辩 主观 具体 伦理 层次 历史地理 人地关系 历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