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7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被引量:162
1
作者 李少昆 王克如 +2 位作者 冯聚凯 谢瑞芝 高世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3-465,i0004,共4页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归纳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秸秆或根茬物理阻碍、种子霉烂及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等5方面。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翻耕方式下(对照)依次是土壤水分不足...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可归纳为播种过浅、播种过深、秸秆或根茬物理阻碍、种子霉烂及土壤水分不足或干湿不均等5方面。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翻耕方式下(对照)依次是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根茬阻碍;在秸秆粉碎还田后翻耕播种方式下为土壤水分不足、秸秆阻碍、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方式下为秸秆阻碍、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浅;在秸秆粉碎还田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播种过深、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在秸秆立秆直播方式下为秸秆阻碍、种子霉烂、播种过浅、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深。在后两种种植方式下秸秆还田量与小麦出苗率可分别用y=402.67x-0.7192和y=509.4x-1.0597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冬小麦 出苗率 影响因素 耕作方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4种主要沙生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 被引量:62
2
作者 聂春雷 郑元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41,共10页
羊柴(Hedysarum leave)、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 ca)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由于飞播为鄂尔多斯高原植被恢复的 重要手段,而... 羊柴(Hedysarum leave)、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 ca)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由于飞播为鄂尔多斯高原植被恢复的 重要手段,而飞播后植物种子的出苗率与土壤水分及沙埋密切相关。因此,上述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 埋反应的研究对当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温室控制实验,对4种植物萌发特性及出苗与水分 和沙埋深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阐明了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水分条件和沙埋深度。结果表明,4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 最适宜的供水量都接近于当地种子萌发时期的平均降水量,最适宜的沙埋深度为0.5-1 cm,过多的水分和过深 的沙埋会降低种子萌发与出苗,反映了4种植物对沙区环境的生态适应。4种植物最适宜的供水量均为123 ml,羊 柴、柠条、籽蒿和油蒿的最适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0.5和0.5 cm。根据实验结果及当地气候特点,鄂尔多斯地 区的飞播时间应由6月初提前至5月中下旬,以提高飞播植物的出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 沙生植物 种子萌发 出苗率 土壤水分 沙埋 荒漠化 飞播技术 植被恢复 人工草地
下载PDF
残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3
作者 姜益娟 郑德明 朱朝阳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通过棉田土壤残膜状况调查及残膜田间微区试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残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残膜量与棉花出苗率、收获株数呈负相关( r=- 0.737,r=- 0.740),分别比无残膜污染的土壤低 9.9%— 19.1%、 ... 通过棉田土壤残膜状况调查及残膜田间微区试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残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残膜量与棉花出苗率、收获株数呈负相关( r=- 0.737,r=- 0.740),分别比无残膜污染的土壤低 9.9%— 19.1%、 7.3%— 16.5%,残膜使株铃数减少 0.8— 1.0个,导致棉花产量低 7.3%— 21.6%;残膜碎片在土壤中的状态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危害顺序为 180° >30° >60°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棉花 土壤 出苗率 产量 农用薄膜 地膜残留
下载PDF
中药渣基质对蔬菜育苗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4
作者 唐懋华 成维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2,共2页
将中药渣与辅料配制成蔬菜育苗基质,与其他有机材料--草炭、菇渣、木屑分别与辅料配制成的蔬菜育苗基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基质对蔬菜出苗率、幼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渣与辅料配制成的蔬菜育苗基质与其他供试基质相比,物理... 将中药渣与辅料配制成蔬菜育苗基质,与其他有机材料--草炭、菇渣、木屑分别与辅料配制成的蔬菜育苗基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基质对蔬菜出苗率、幼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渣与辅料配制成的蔬菜育苗基质与其他供试基质相比,物理性状优良,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高,能满足蔬菜苗期养分需求,不影响蔬菜种子发芽;能培育壮苗,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产量增幅在5.5%~30%,在茄果类、瓜类蔬菜上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蔬菜 出苗率 幼苗素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圃地崖柏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秦爱丽 郭泉水 +4 位作者 简尊吉 朱莉 裴顺祥 赵志禄 邢继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崖柏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崖柏种子繁殖和优质壮苗培育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圃,以森林腐殖土、耕作土、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原...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崖柏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为崖柏种子繁殖和优质壮苗培育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圃,以森林腐殖土、耕作土、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原料,按体积比配制成3种育苗基质分别为耕作土∶森林腐殖土(1∶1)(FS)、草炭土(GS)和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GPS),采用种子催芽后条播方式,按照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设计方法,布置育苗基质对崖柏种子育苗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GPS和GS比FS育苗基质的温度调节能力强,GPS能够在温度较低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高水平,GS能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将基质温度调节到较低水平;不同育苗基质土壤密度表现为FS>GS>GPS;土壤持水量(包括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密度的排序相反;不同基质的p H值差异显著,FS偏碱性,GS和GPS呈弱酸性;3种育苗基质都可满足崖柏幼苗对土壤肥力的基本需求,但含有草炭土的GPS和草炭土GS的土壤肥力较高;不同育苗基质的出苗率表现为GS>GPS>FS,GS和GPS的差异不显著;FS的出苗率仅为GS的23%,GPS的27%;在崖柏幼苗生长期间,对3次调查的平均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平均单株地上和地下干质量这7个形态质量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计算及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GPS育苗基质的苗木形态质量最优,其次是GS,FS最差。【结论】GS的质地疏松、保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是崖柏出苗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不同基质水、肥、气、热等因素上的差异,以及各因素的协调能力是导致崖柏幼苗形态质量出现基质差别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柏 种子育苗 育苗基质 出苗率 苗木质量
下载PDF
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原因及提高其田间出苗率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樊龙江 颜启传 +2 位作者 藏荣春 徐媛 阮松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试验以北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以普通杂交玉米(苏玉1号)为对照,测定了两者的某些结构、生理指标,设计了催芽(Priming)、包衣(Coating)和有机溶剂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3期进行田间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 试验以北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以普通杂交玉米(苏玉1号)为对照,测定了两者的某些结构、生理指标,设计了催芽(Priming)、包衣(Coating)和有机溶剂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3期进行田间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遗传原因造成的胚乳淀粉积累不足,同时试验表明,甜玉米种子的某些生理指标(如α、β淀粉酶活性)和胚的功能与普通杂交玉米差异不大.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著的效果,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30.7%;各种处理方法中以甘油或丙酮有机溶剂渗入、包衣等方法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易造成种皮损伤的特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于甜玉米种子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种子活力 出苗率 种子处理 玉米
下载PDF
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岳丽杰 文涛 +3 位作者 杨勤 李卓 李奇 刘永红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3,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四川省丘陵区8个玉米品种在7个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幼苗形态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深度增加玉米出苗率逐渐下降,出苗时间逐渐延后,其中,...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四川省丘陵区8个玉米品种在7个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幼苗形态特征以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深度增加玉米出苗率逐渐下降,出苗时间逐渐延后,其中,播种深度为3、6、9 cm处理平均出苗率分别为91.3%、89.4%和62.1%,在此范围内苗长和中胚轴长逐渐增加,主根长和幼苗整齐度逐渐减小,苗干重和中胚轴干重逐渐增加,根冠比逐渐减小,根干重差异不显著,与玉米出苗率关联度最大的是中胚轴长和中胚轴干重。不同玉米品种对播深的忍耐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中单808、成单30和川单418的耐深播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种深度 出苗率 幼苗形态特征
原文传递
^(60)Coγ辐射对野牛草干种子的刺激生长效应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文恩 张俊卫 包满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用不同剂量(25~300Gy)60Coγ射线辐射野牛草干种子,对辐射后干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性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观测,结果表明:辐射可促进干种子萌发,特别是100Gy辐射剂量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田间出苗率,幼苗的根长、高度而言,150Gy... 用不同剂量(25~300Gy)60Coγ射线辐射野牛草干种子,对辐射后干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性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观测,结果表明:辐射可促进干种子萌发,特别是100Gy辐射剂量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田间出苗率,幼苗的根长、高度而言,150Gy是其临界点;辐照剂量在100Gy以下对幼苗的茎叶和根系鲜重有促进作用;因而,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初步确定促进野牛草种子萌发适宜的辐射剂量为100~15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种子 野牛草 ^60CO 生长效应 Γ辐射 种子萌发 辐射剂量 γ射线辐射 田间观测 辐照剂量 幼苗 发芽 出苗率 临界点 根长 根系
下载PDF
悬铃木种子^(60)Coγ辐照及其苗期生物学性状调查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志能 刘国锋 包满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250Gy处理各组出真叶期比对照组依次推后2、5、9、14d。300~400Gy处理组虽有发芽,但幼芽严重扭曲,15d后逐渐死亡。通过对悬铃木辐射组与对照组成苗率和根长进行比较,初步推测悬铃木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辐照诱变的适宜剂量为50至25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 ^60Coγ射线 萌发 出苗率 成苗
下载PDF
新疆棉田地膜覆盖耕层土壤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棉田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窄膜或宽膜覆盖分别较露地增产46.8%和51.3%,提高出苗率和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窄膜或宽膜覆盖分别使生育前期(4月下旬~6月底)棉田土壤积温增加105℃、和195℃,土壤温度提高0.7~3.2℃,但这种热效应随生育后... 棉田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窄膜或宽膜覆盖分别较露地增产46.8%和51.3%,提高出苗率和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窄膜或宽膜覆盖分别使生育前期(4月下旬~6月底)棉田土壤积温增加105℃、和195℃,土壤温度提高0.7~3.2℃,但这种热效应随生育后期的到来而减弱。地膜覆盖提高5~20 cm土层土壤温度,其增温效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地膜覆盖对生育前期日温差影响不明显,生育中后期(7月份始)棉田早晚土壤温差降低0.8~4.2℃,宽膜覆盖比窄膜覆盖增温效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田 地膜覆盖 耕层土壤 土壤温度 增温效应 出苗率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几种冷季型草坪草辐射敏感性及其辐射育种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被引量:42
11
作者 周小梅 赵运林 +1 位作者 蒋建雄 易自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几种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匍匐翦股颖、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共 10个品种 ,用60 Coγ射线照射干种子 ,测定出苗率 ,通过对辐射剂量与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相对出苗率与剂量之间呈负相关 ,出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 几种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匍匐翦股颖、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共 10个品种 ,用60 Coγ射线照射干种子 ,测定出苗率 ,通过对辐射剂量与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相对出苗率与剂量之间呈负相关 ,出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并计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剂量 ,由此划分草坪草品种的辐射敏感性 ,其中敏感型品种有 1个 ,迟钝型有 2个 ,中间型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苗率 半致死剂量 冷季型草坪草 品种 辐射育种 草地早熟禾 高羊茅 辐射敏感性 辐射剂量 ^60Coγ射线
下载PDF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种苗建植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黄双全 刘桂霞 韩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种内或种间比较,大种子相对于小种子具有以下优势:大种子具有相对较高的萌发率和出苗率;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种苗较大,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整个植物生长阶段中都表现出优势来。大种子存在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有:种子本身存储了较多的能量物质,种子的形态特征能够克服萌发、生长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等。同时也有观测显示大种子存在某些方面的劣势。对于任何一种植物种子来说,播种深度对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种子萌发具有最适的播种深度,超过这一深度或不足这样的深度都会给种子的萌发、出苗和种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播种深度 种苗建植 出苗率
下载PDF
赤霉素对苦瓜种子活力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万茜 胡志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采用赤霉素溶液对苦瓜种子进行播前处理 ,可增进种子活力 ,加快种子的萌发速度 ,提高出苗率。处理后种子有效贮存期可达 6~ 8个月 ,其活力不衰减。这种处理方法对于种子快捷整齐的萌发。
关键词 赤霉素 苦瓜 种子活力 种子处理 出苗率 有效贮存期
下载PDF
玉米苗期耐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晚忱 付凤玲 袁佐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在土壤含水量稍高于萎蔫系数的干旱条件下 ,以出苗率和生物学产量耐旱系数的乘积为指标 ,测定了 17个玉米自交系和 10个杂交种的苗期耐旱性 ,并与相同条件下的胚芽鞘长度、出苗率、根重、生物学产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叶片保水力的... 在土壤含水量稍高于萎蔫系数的干旱条件下 ,以出苗率和生物学产量耐旱系数的乘积为指标 ,测定了 17个玉米自交系和 10个杂交种的苗期耐旱性 ,并与相同条件下的胚芽鞘长度、出苗率、根重、生物学产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叶片保水力的耐旱系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胚芽鞘长度、脯氨酸含量和叶片保水力的耐旱系数与苗期耐旱性的回归关系不显著。不能作为玉米耐旱性鉴定的指标 ;根重和电导率的耐旱系数与苗期耐旱性的回归关系 ,在自交系和杂交种中的显著性不同 ,有待进一步研究 ;出苗率和生物学产量的耐旱系数及其乘积 ,是玉米苗期耐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鉴定 苗期鉴定 出苗率 生物学产量 耐旱系数 抗旱育种
下载PDF
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5 位作者 潘文亮 王亚欣 闫俊茹 代丽华 许桂明 高占林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6-1681,共6页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对出苗和成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吡虫啉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以有效成份420g/100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在剂型的选择...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对出苗和成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吡虫啉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以有效成份420g/100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在剂型的选择上,以高含量的拌种剂为宜,低含量的其他剂型则存在安全隐患;7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防治麦蚜,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出苗、成株期生长没有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该方法,在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麦蚜 拌种 出苗率 防治效果 残留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云南重楼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翠 杨丽云 +2 位作者 吕丽芬 赵琪 袁理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79-1983,共5页
目的:缩短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所需时间,提高其出苗率;提出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云南重楼种子有性繁殖育苗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地膜覆盖)等因素对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 目的:缩短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所需时间,提高其出苗率;提出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云南重楼种子有性繁殖育苗方法。方法: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地膜覆盖)等因素对云南重楼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云南重楼种子胚后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在18~20℃,在此温度下处理3~4个月以后,转至0~10℃低温处理2~4个月,可在翌年4月出苗;适宜的播种时间是4月份以前,育苗土覆盖厚度为1cm左右,播种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可提高出苗率。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云南重楼种子育苗提供操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子 发芽 出苗率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提取棉花苗情信息 被引量:39
17
作者 戴建国 薛金利 +4 位作者 赵庆展 王琼 陈兵 张国顺 蒋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1,共9页
为提高棉花苗情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可见光遥感影像的棉花苗情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自主搭建的低空无人机平台获取棉花3~4叶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颜色特征分析和Otsu自适应阈值法实现棉花目标的识别和分割。同时... 为提高棉花苗情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可见光遥感影像的棉花苗情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自主搭建的低空无人机平台获取棉花3~4叶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颜色特征分析和Otsu自适应阈值法实现棉花目标的识别和分割。同时,采用网格法去除杂草干扰后,提取棉花的形态特征构建基于SVM的棉株计数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取棉花出苗率、冠层覆盖度及棉花长势均匀性信息,并绘制棉花出苗率、冠层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模型的测试准确率为97.17%。将模型应用于整幅影像,计算的棉花出苗率为64.89%,与真实值误差仅为0.89%。同时基于冠层覆盖度、变异系数分析了棉花长势均匀情况。该文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大面积棉田苗情的快速监测,研究成果可为因苗管理的精细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棉田 出苗率 覆盖度 可见光
下载PDF
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史兰波 李云荫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89-93,共5页
本文研究了保水剂包膜涂岳对大豆、小麦、绿豆等作物种子萌发成苗及保水剂蘸根对葡萄苗、山茱萸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包膜涂层可促进大豆、绿豆等豆类种子出苗率,使其出苗早,苗齐苗壮,抗旱能力增强,而对小麦玉米等淀... 本文研究了保水剂包膜涂岳对大豆、小麦、绿豆等作物种子萌发成苗及保水剂蘸根对葡萄苗、山茱萸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包膜涂层可促进大豆、绿豆等豆类种子出苗率,使其出苗早,苗齐苗壮,抗旱能力增强,而对小麦玉米等淀粉种子的出苗无明显作用;低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增强抗旱能力,而高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则降低苗木成活率,生长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出苗率 成活 作物
下载PDF
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谭国波 边少锋 +5 位作者 马虹 李伟堂 方向前 赵宏祥 张丽华 孟祥盟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26-27,32,共3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土壤持水量在田间持水量45%以下时玉米种子不能出苗,而对照处理在土壤持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45%时能够保证100%的出苗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施用保水剂的...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土壤持水量在田间持水量45%以下时玉米种子不能出苗,而对照处理在土壤持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45%时能够保证100%的出苗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施用保水剂的处理在积蓄土壤水分,减轻表层土壤水分散失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雨后测量结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水剂 出苗率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南瓜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毛学文 张海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1,共2页
通过不同浓度的 Cd2 +对南瓜种子发芽和出苗影响的测试 ,结果表明 ,当 Cd2 +浓度为 0 5 mg/ L~ 1.0 mg/ L时 ,可以促进南瓜种子的萌发 ,提高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浓度高于 1.0 mg/ L 时 ,不利于南瓜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Cd2 +浓度... 通过不同浓度的 Cd2 +对南瓜种子发芽和出苗影响的测试 ,结果表明 ,当 Cd2 +浓度为 0 5 mg/ L~ 1.0 mg/ L时 ,可以促进南瓜种子的萌发 ,提高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浓度高于 1.0 mg/ L 时 ,不利于南瓜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Cd2 +浓度为0 .5 gm/ L ,能促进南瓜幼根的生长 ,但下胚轴伸长生长受抑。Cd2 +对南瓜种子胚的毒害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呈正相关效应。从实验数据方差分析得知 ,各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发芽 南瓜 出苗率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