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 被引量:126
1
作者 李恭笃 《考古》 1986年第6期497-510,578,共15页
一、遗址概况与地层堆积城子山遗址位于凌源县凌北乡三官甸子大队河下村的西山坡上。南距凌源8公里,地处建平与凌源两县的交界地带,东北行8公里即是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墓地(图一)。城子山高出现代河床约150米。
关键词 红山文化 城子山 夏家店下层文化 遗址 筒形器 出土器物 墓葬 牛河梁 建平县 甸子
原文传递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23
2
《文物》 1973年第11期8-20,81-84,共17页
43号汉墓位于定县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图一、八)。我馆从196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发掘和清理了这座汉墓,编号为43。从墓中出土遗物来看,当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一、墓室结构 43号汉墓,为砖室结构,规模宏... 43号汉墓位于定县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图一、八)。我馆从196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发掘和清理了这座汉墓,编号为43。从墓中出土遗物来看,当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一、墓室结构 43号汉墓,为砖室结构,规模宏大,由墓道、东耳室(图九)、西耳室、前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中室 饰片 后室 出土器物 定县 玉片 大理石 图版 河北
原文传递
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26
3
作者 刘俊喜 张志忠 +4 位作者 左雁 张庆捷 张海啸 高松 高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9-39,共21页
2000年4月发现于大同城东水泊寺乡曹夫楼村,是一处北魏墓葬群中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太和时期墓。石椁为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殿堂建筑,有前廊和后室,由数百块青石构件拼合组成。墓内出土170余件陶俑,包括镇墓兽、甲骑具... 2000年4月发现于大同城东水泊寺乡曹夫楼村,是一处北魏墓葬群中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太和时期墓。石椁为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殿堂建筑,有前廊和后室,由数百块青石构件拼合组成。墓内出土170余件陶俑,包括镇墓兽、甲骑具装俑、轻装骑兵俑、牛车以及步兵、侍仆、伎乐和动物、生活器具模型等。据所出铭记知此墓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市 北魏 宋绍祖墓 中国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葬具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 被引量:110
4
《考古》 1976年第4期246-258,228+281-284,共18页
1975年3月和6月,先后在北京北郊的昌平县东南八里的白浮村附近,发掘了三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西周木槨墓(图一)。墓地在龙山脚下,京密引水工程的北面,出土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十分罕见的西周带字甲骨残片。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新启示 中原文化 西周早期 长方形 图版 出土器物 随葬器物 青铜器 考古
原文传递
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 被引量:98
5
作者 何驽 严志斌 宋建忠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6,共4页
Tomb No.22 in Area Ⅱ of the Taosi walled-town, Xiangfen, Shanxi, was excavated in 2002. The tomb is 5m long, 3.65m wide and 7m deep. It is dated to the middle Taosi period (2100-2000BC), Although it was destroyed in ... Tomb No.22 in Area Ⅱ of the Taosi walled-town, Xiangfen, Shanxi, was excavated in 2002. The tomb is 5m long, 3.65m wide and 7m deep. It is dated to the middle Taosi period (2100-2000BC), Although it was destroyed in the late Taosi period, 72 funeral objects remain in the tomb pit and coves, including eight painted pottery vessels, 18 jades, 25 lacquered articles, eight groups of bone arrowheads, two baskets, ten pigs'skeletons, and one huge boar mandible. The discovery of this rich tomb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walled-town of the middle Taosi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城址 山西 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彩绘陶器
原文传递
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89
6
作者 纪达凯 刘劲松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25,97-98+100+2,共26页
尹湾汉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所辖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2公里的高岭上。这里原是一处高出岭面的人工堆积土墩,面积约2500平方米。后因水土流失和人为因素逐渐削平,改为农田。温泉镇位于东海县城西北部,其北为羽山。羽山东西长1.5公里... 尹湾汉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所辖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2公里的高岭上。这里原是一处高出岭面的人工堆积土墩,面积约2500平方米。后因水土流失和人为因素逐渐削平,改为农田。温泉镇位于东海县城西北部,其北为羽山。羽山东西长1.5公里,海拔269.5米。汉墓所处位置就在羽山山脉的余尾,海拔高度54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墓 江苏东海 发掘简报 东海县 温泉镇 出土器物 东海郡 墓葬 江苏省连云港市 水土流失
原文传递
长沙浏城桥一号墓 被引量:86
7
《考古学报》 1972年第1期59-72,137-152,共30页
一九七一年二月,湖南省博物馆配合长沙市东区某工程,在浏城桥清理了一座较大而完整的楚墓。在清理工作中,得到了当地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现将该墓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图版 出土器物 长方形 随葬器物 墓葬形制 黑漆 镇墓兽 长沙市 丝织品 陶器
原文传递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89
8
作者 何双全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0,97+2+1,共20页
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西部的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为两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汉、晋、清三个时代的烽燧遗迹。汉代遗址由坞院.马厩、房屋及其附属建筑构成。发掘出土了大量生活、生产用具,有陶器残片、纸、皮革、丝... 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西部的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为两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汉、晋、清三个时代的烽燧遗迹。汉代遗址由坞院.马厩、房屋及其附属建筑构成。发掘出土了大量生活、生产用具,有陶器残片、纸、皮革、丝织品、漆木器、铁器,以及马、牛、鸡等家畜禽类的骨骼,特别是出土了数量很大的简牍,帛书、纸文书、墙壁题记也有发现。这一发现被评为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发掘简报 敦煌 汉代 文书 酒泉地区 甘肃省 丝织品 出土器物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临淄北朝崔氏墓 被引量:82
9
作者 苏玉琼 蒋英炬 《考古学报》 1984年第2期221-244,282-289,共32页
崔氏墓地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驻地辛店)大武公社窝托村南约400米,依黄山北麓,北濒乌河,距胶济铁路1.5公里,东北距辛店6公里(图一)。1973年冬,辛店电厂在施工过程中,于该厂东南部发现了墓葬。省文物主管部门获悉后,随即派人调查,并在工... 崔氏墓地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驻地辛店)大武公社窝托村南约400米,依黄山北麓,北濒乌河,距胶济铁路1.5公里,东北距辛店6公里(图一)。1973年冬,辛店电厂在施工过程中,于该厂东南部发现了墓葬。省文物主管部门获悉后,随即派人调查,并在工程指挥部的配合下,清理了十四座墓葬(工地编号 M1—14)。现把发掘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墓志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北朝 陶俑 文物考古 崔鸿 出土器物 生活用具
原文传递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 被引量:81
10
作者 印志华 李则斌 《文物》 1988年第2期19-43,101-104,共29页
在扬州市西北12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有一座海拔63米的土丘,名叫甘泉山,相传是西汉广陵国厉王刘胥的陵寝。近年来在甘泉山附近发现了较多的两汉墓葬。1984年冬,甘泉乡在挖水渠时,在甘泉山附近的姚庄村地段内,发现三座西汉木椁墓。其中一... 在扬州市西北12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有一座海拔63米的土丘,名叫甘泉山,相传是西汉广陵国厉王刘胥的陵寝。近年来在甘泉山附近发现了较多的两汉墓葬。1984年冬,甘泉乡在挖水渠时,在甘泉山附近的姚庄村地段内,发现三座西汉木椁墓。其中一座已遭破坏;一座压在邗江县工具二厂职工宿舍下,暂不能清理。还有一座位于水渠正中,1985年2月扬州博物馆发掘了这座墓葬,编号85HYM101(图一)。发掘工作自2月2日始,至10日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气纹 西汉墓 几何纹 木胎 纹饰 标本 针刻 长方形 出土器物 邗江
原文传递
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 被引量:79
11
作者 崔大庸 房道国 孙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6,F005-F010,i001,i002,共22页
1999~200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对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在墓室周围发现陪葬坑和祭祀坑共36座,出土各类遗物3000余件。这些陪葬坑和祭祀坑是分层挖掘的,这在汉墓诸侯王陵考古史上为首次发现。另外,出土的100余件铜器、14... 1999~200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对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在墓室周围发现陪葬坑和祭祀坑共36座,出土各类遗物3000余件。这些陪葬坑和祭祀坑是分层挖掘的,这在汉墓诸侯王陵考古史上为首次发现。另外,出土的100余件铜器、140余件乐器、3辆实用马车及40余件纯金马饰品,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洛庄汉墓 陪葬坑 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河北怀来甘子堡发现的春秋墓群 被引量:75
12
作者 贺勇 刘建中 《文物春秋》 1993年第2期23-40,75-99,共22页
1980年4月,著名的“孟姬(匚也)”出土地,河北省怀来县北辛堡乡甘子堡村西北2000米的黄土台地上,被当地村民挖掘春秋墓葬二十一座,出土各类器物1229件。我们闻讯后,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在原省文物管理处和县文物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已... 1980年4月,著名的“孟姬(匚也)”出土地,河北省怀来县北辛堡乡甘子堡村西北2000米的黄土台地上,被当地村民挖掘春秋墓葬二十一座,出土各类器物1229件。我们闻讯后,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在原省文物管理处和县文物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已将全部出土器物收归。我们把收归的这批出土器物进行了现场确认并归在各自的墓中,编号为81HGM1~21(这批墓葬材料基本上可靠,但也不排除个别器物有归错墓号的可能)。下面把现场调查和墓内出土器物的整理研究情况简报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群 出土器物 情况简报 剑格 北辛堡 铜带钩 底径 石串珠 铜泡 圈足
下载PDF
贵州清镇平壩汉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74
13
作者 陈默溪 牟应杭 陈恒安 《考古学报》 1959年第1期85-103,139-144,共25页
贵州地处西南边远地区,一般认为开发较迟,过去出土文物元代以前的未见。这次我们在清镇平壩两县地区内,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在贵州来说是一重要的发现。清镇、平壩两县在贵阳的南面,正当滇黔公路线上,羊昌河蜿蜒其间向东流入乌江。两县... 贵州地处西南边远地区,一般认为开发较迟,过去出土文物元代以前的未见。这次我们在清镇平壩两县地区内,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在贵州来说是一重要的发现。清镇、平壩两县在贵阳的南面,正当滇黔公路线上,羊昌河蜿蜒其间向东流入乌江。两县毗邻,境内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支流,形成大片的田野,其间露出不少的岩石和小台地,形成丘陵地区。丘陵的边缘,绵亘着无数山峰。古代墓葬,便在这些地方的平地上、台地上或者山麓。这里的土地肥沃,居住着苗、布依、(亻革)佬、汉等民族。 1954年,在兴修羊昌河的水利工程中,於金家太坪发现了铜、陶等器物两坑,认为是汉代遗物。年底,我们组织一个工作组前往调查,发现金家太坪及其周围的平庄、老鸡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品 贵州清镇 出土器物 古墓葬 贵州省 大泉五十 陶器 青州 形制 石室墓
原文传递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 被引量:74
14
作者 纪仲庆 《文物》 1981年第11期1-11,98-100,共14页
邗江县甘泉镇位于扬州西北郊约十二公里。在镇的北偏西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东西相对的大型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双山"。1975年我院配合取土工程,清理了西边的一号墓,并发表了发掘简报。 1980年春,我院又清理了东边的二号墓。... 邗江县甘泉镇位于扬州西北郊约十二公里。在镇的北偏西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东西相对的大型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双山"。1975年我院配合取土工程,清理了西边的一号墓,并发表了发掘简报。 1980年春,我院又清理了东边的二号墓。从4月17日开始,到5月7日全部结束。现将清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化学成分 图版 玻璃片 江苏 出土器物 绿松石 清理 长方形 琉璃
原文传递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7
15
《文物》 1976年第4期34-56,97-103,共30页
宝鸡市益门公社茹家庄位于秦岭山麓川陕公路入山口,西濒清姜河,北临渭河,附近是一片肥沃的台地(图六○)。1974年12月下旬,茹家庄生产队贫下中农在庄东北冯家塬坡地上平整土地时发现了文物。
关键词 图版 宝鸡市 铭文 出土器物 二层台 奴隶社会 形制 周墓 口径 西周早期
原文传递
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 被引量:73
16
作者 戴应新 《考古》 1976年第1期31-38,67-70,共12页
岐山县贺家村西,北至董家村,是一片西周墓地,曾多次出土铜器,史(臣言)簋就出土在这里。1973年冬,我们配合当地平整土地工程,在贺家村西壕发掘清理周墓十座(图一),现选择其中没有盗扰或保存较好的四座简报于后:
关键词 西周墓葬 图版 出土器物 陕西 岐山 铜器 二层台 平整土地 长方形 铭文
原文传递
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 被引量:72
17
作者 袁进京 张先得 《文物》 1977年第11期1-8,96-99,共12页
1977年8月,北京市平谷县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社员在村外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和平谷县文教局文化组共同进行了勘查,通过现场观察及器物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商代中期的墓葬。
关键词 平谷县 北京市 墓葬 纹饰 图版 出土器物 弦纹 光谱定性分析 小方 器物分析
原文传递
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 被引量:66
18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0,1+1,共39页
本期发表了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的清理简报。牟托石棺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是岷江上游地区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出土文物中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现象,反映了当地同周边地区的密切交往。
关键词 陪葬坑 石棺墓 出土器物 青铜器 石棺葬 长方形 玉石器 茂县 上游地区 重大发现
原文传递
辽宁朝阳前窗户村辽墓 被引量:62
19
作者 靳枫毅 《文物》 1980年第12期17-29,99-100,共15页
1972年11月,朝阳县二十家子公社何家窝铺大队前窗户村社员因挖菜窖,发现辽代石板墓一座。朝阳地区博物馆闻讯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发掘。此墓座落在西距二十家子公社所在地约一公里的丘坡上,南边是冲积平原,小凌河自西而东蜿蜒流... 1972年11月,朝阳县二十家子公社何家窝铺大队前窗户村社员因挖菜窖,发现辽代石板墓一座。朝阳地区博物馆闻讯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发掘。此墓座落在西距二十家子公社所在地约一公里的丘坡上,南边是冲积平原,小凌河自西而东蜿蜒流过,北面是山陵。在附近的兴龙岗村也发现有这类石板墓(图一)。这座石板墓,保存完整,遗物丰富。现简报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壶 朝阳县 绿釉 辽墓 朝阳地区 石棺 契丹民族 出土器物 窗户 石板
原文传递
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 被引量:64
20
作者 陈晶 陈丽华 《考古》 1986年第3期247-260,268+295-296,共17页
《文物》1979年3期《记江苏武进新出土的南宋珍贵漆器》一文刊出后,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学者,对文中介绍的南宋墓葬出土的戗金、填漆及剔犀等品类漆工艺制作非常重视,并希望将出土漆器的村前南宋墓葬的情况作全面介绍。村前南宋墓葬除了... 《文物》1979年3期《记江苏武进新出土的南宋珍贵漆器》一文刊出后,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学者,对文中介绍的南宋墓葬出土的戗金、填漆及剔犀等品类漆工艺制作非常重视,并希望将出土漆器的村前南宋墓葬的情况作全面介绍。村前南宋墓葬除了出土珍贵漆器外,还有丝织品、瓷器、文具、装饰品及其它杂器,随葬品相当丰富。现将墓葬及随葬品介绍如下,同时本文还将对墓葬的年代及出土文物中有重要价值者略作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宽度 出土文物 丝织品 随葬品 江苏武进 墓葬 漆器 南宋 出土器物 图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