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159
1
作者 刘志娟 杨晓光 +2 位作者 王文峰 李克南 张晓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99-2206,共8页
基于1961—2007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东北三省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年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 基于1961—2007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东北三省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年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8℃.10a-1;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同样呈上升趋势,且积温带逐渐北移东扩,全区高于3200℃.d积温带面积增加了2.2×104km2,2800~3200℃.d积温带北移0.85°、东移0.67°,2400~2800℃.d积温带北移1.1°;东北三省年日照时数显著下降,且以松嫩平原东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辽河平原西部的减少尤为明显,全区年日照时数高于2800h的区域面积由13.6×104km2缩小到4.1×104km2,2600~2800h的区域向西推进了1.5°;全区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平均为1174h,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高值区明显减少,日照时数1200~1400h的区域向西推进了0.9°;1961—2007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及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有所减小、东部山区呈增加趋势,辽宁省均呈减小趋势,与1961—1980年的年均值相比,1981—2007年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高于900mm区域向西推移了约1°;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绝大部分区域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逐年增加,而辽宁省绝大部分区域以小于14mm.10a-1的幅度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倾向率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Ⅸ.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2
2
作者 杨晓光 李勇 +2 位作者 代姝玮 刘志娟 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77-3188,共12页
利用中国558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和比较了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中国年均气温增加了0.6℃... 利用中国558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和比较了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中国年均气温增加了0.6℃,喜凉作物生长期内≥0℃积温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23.3和125.9℃.d;1961—2007年,年均气温增幅最大的区域是东北地区,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积温增幅最大的是华南地区.对全国而言,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分别减少了125.7、32.2和53.6h;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的减幅最多,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减少量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华北和华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中国的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华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的减幅均最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喜凉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研究期间,中国气候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总体表现为暖干趋势,其中,喜温作物生长期内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为暖干趋势,长江中下游、西北和华南地区为暖湿趋势,喜凉作物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为暖干趋势,西北地区为暖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农业气候资源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Ⅱ.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5
3
作者 代姝玮 杨晓光 +3 位作者 赵孟 李勇 王文峰 刘志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2-452,共11页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南地区88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结合统计方法和GIS软件,分析了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7年,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8℃.(10 a)-1;温度生长期内...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南地区88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结合统计方法和GIS软件,分析了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7年,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8℃.(10 a)-1;温度生长期内≥10℃和≥15℃积温均呈增加趋势,平均增速分别为55.3℃.d.(10 a)-1和37℃.d.(10a)-1.全区年日照时数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特征,且东部的减少趋势较西部更显著;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但空间差异较大.全区降水资源总体减少,年降水量和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的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10 mm.(10 a)-1和8 mm.(10 a)-1.全区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普遍降低,其减幅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约53%的站点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倾向率
原文传递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2
4
作者 纪瑞鹏 张玉书 +3 位作者 冯锐 陈鹏狮 张淑杰 武晋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82,共9页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省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2年发生突变,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欠缺。辽宁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秋季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最后简要讨论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给辽宁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突变 Mann-Kendall检测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Ⅰ.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7
5
作者 李勇 杨晓光 +1 位作者 王文峰 刘志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05-2614,共10页
基于华南地区1961—2007年66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华南地区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7年,华南地区年均气温以0.20℃.(10 a)-1的趋势上升,温度生长期内积温的气候倾向率[... 基于华南地区1961—2007年66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华南地区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07年,华南地区年均气温以0.20℃.(10 a)-1的趋势上升,温度生长期内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平均为98℃.d.(10 a)-1]由北向南递增;1981—2007年,6200~7500℃.d和7500~8000℃.d积温带面积分别较1961—1980年增加了1.5×104和4.7×104 km2.研究期间,华南地区全年和温度生长期日照时数分别以-57和-38 h.(10 a)-1的速率递减;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内≥1800 h日照时数的区域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全年和温度生长期降水量均呈略微增加趋势,但不同地区的增减幅度明显不同.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分别有62%和52%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气候倾向率为负值;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参考作物蒸散量均表现为高值区缩小、低值区扩大.全年湿润指数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01.(10 a)-1,70%站点的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湿润指数增加了0.02,53%站点的气候倾向率为正值.研究期间华南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表现为暖湿趋势,这将对该地区作物种植制度、作物产量和农业结构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汤绪 杨续超 +2 位作者 田展 Gnter Fischer 潘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2-1968,共7页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农业区域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在IPCC SRES A2和B2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年-2100年)的气候预估数据,利用农业生...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农业区域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在IPCC SRES A2和B2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年-2100年)的气候预估数据,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Argo-ecological Zones)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稳定≥10℃积温所反映的热量条件显著改善,由积温所反映出的种植制度也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植带界限明显北移。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参考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西北地区干旱状况有所改善,生长期延长。我国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区则由于降水过多而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中国区域 PRECIS AEZ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Ⅲ.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7
7
作者 徐超 杨晓光 +1 位作者 李勇 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3-772,共10页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北干旱区7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全年、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5℃.(10 a)-1;喜凉...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北干旱区7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全年、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5℃.(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积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7和50℃.d.(10 a)-1;研究区大部站点的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除新疆大部地区和宁夏平原以东的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降低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升高趋势;研究区大部地区的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而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则表现为研究区西部下降、东部上升.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大部地区全年及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增幅的空间变化趋势均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农业气候资源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7
8
作者 李勇 杨晓光 +1 位作者 代姝玮 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12-2921,共10页
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07年分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两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两个时段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气候倾向率平均... 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07年分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两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两个时段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气候倾向率平均为74℃·d·10a-1;时段Ⅱ≥10℃积温较时段Ⅰ平均增加了124℃·d;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双季稻的安全种植界限向北推移了0.79个纬度.196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降水量增加了1.6%,降水量≥767mm(双季稻正常生长的需水量)的面积增加了1.13×104km2.时段Ⅱ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较时段Ⅰ平均减少了8.1%;近47年中91.1%的气象站点日照时数表现为减少趋势.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呈略微减少趋势,其低值区扩大、高值区缩小.时段Ⅱ稳定通过10℃初日平均较时段Ⅰ提前了2d,而时段Ⅱ≥20℃终日平均较时段Ⅰ推迟了2d,两个时段≥22℃终日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曹倩 姚凤梅 +3 位作者 林而达 张佳华 王培娟 秦鹏程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在冬小麦主产区内选取113个气象站点的1961-2008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气候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50a冬小麦生育期内≥0℃积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P<... 在冬小麦主产区内选取113个气象站点的1961-2008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气候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50a冬小麦生育期内≥0℃积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P<0.01),90年代初期以来,≥0℃积温增加趋势更加显著(P<0.05);冬小麦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也不存在突变现象,但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冬小麦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80年代出现弱的减少趋势(P<0.1),90年代以后有弱的增加趋势(P<0.1);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初霜冻日期呈推迟趋势(P<0.01),终霜冻日期呈提前趋势(P<0.01),导致霜冻日长度呈减少趋势。21世纪初初霜冻日的推迟趋势、终霜冻日的提前趋势更加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孙杨 张雪芹 郑度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变化如何影响农业是该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论文根据西北干旱区1961—2007年77个气象站点均一化气温数据和日照时数数据,采用5 d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各农业气候指标...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变化如何影响农业是该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论文根据西北干旱区1961—2007年77个气象站点均一化气温数据和日照时数数据,采用5 d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各农业气候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霜冻日、暖日、生长期、无霜期、≥0℃与≥10℃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显著且区域特色鲜明。暖日、生长期、无霜期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多年平均值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征,而霜冻日则相反;≥0℃、≥10℃的活动积温亦呈明显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80℃.d/10 a、77℃.d/10 a),且可分为6个空间差异显著的活动积温特征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影响利弊各兼。一方面,干旱区热量资源得以改善,作物生育期延长,天然植被气候生产力显著增加[增长率为15.6g/(m2.10 a)];另一方面,干旱区热害与冷害等极端气温事件增加,光照资源显著减少,水资源严重缺乏和分布不均,这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极端气温 西北干旱区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下东北春玉米品种熟型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生产潜力 被引量:44
11
作者 袁彬 郭建平 +1 位作者 冶明珠 赵俊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52-1262,共11页
利用1971~2000年东北三省10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东北地区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结合东北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 利用1971~2000年东北三省10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东北地区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结合东北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气候变化下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玉米品种熟型布局、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播种期来寻求提高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农业气候资源要素包括:≥10℃初日、初霜日、生育期日数、≥10℃活动积温、生育期内总辐射及降水量.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使未来100年东北地区≥10℃初日逐渐提前、初霜日延后、生育期日数延长、≥10℃活动积温显著增多、生育期内总辐射有所增加、降水变化不明显.(2)气候变化使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熟型由早熟型向晚熟型过渡,不同品种的种植界限不断北移东扩.(3)气候变化使东北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高值区将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4)适当的调整播种期是一种提高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品种布局 气候生产潜力 调整播种期
原文传递
基于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气候资源网格点推算 被引量:34
12
作者 钱锦霞 张建新 +2 位作者 王果静 张玉香 王云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应用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偏关县温度、降水要素的小网格推算模型 ,运用这些模型计算了偏关县各网格点旬、月、年平均气温 ,以及月、年降水量的累年平均值和各级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间隔日数和积温 ,效果良好。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气候资源 小网格推算
下载PDF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陈家金 陈惠 +1 位作者 马治国 林晶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1期1-4,8,共5页
通过对近30~40a来福建省光温水资料的分析,阐述热量、水分、光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的热量条件总体趋好,但仍常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过程;降水资源丰富,但存在降水年际变化大、... 通过对近30~40a来福建省光温水资料的分析,阐述热量、水分、光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的热量条件总体趋好,但仍常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过程;降水资源丰富,但存在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常导致暴雨洪涝或干旱发生,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日照南多北少,并集中在作物生长季内,能满足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时空分布 农业生产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Ⅳ.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志娟 杨晓光 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5-912,共8页
基于中国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66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内1961—1980年和1981—2007年2个时段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长度以及温度生长期内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 基于中国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66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内1961—1980年和1981—2007年2个时段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长度以及温度生长期内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干燥度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与1961—1980年的平均状况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均呈延长趋势,分别延长了7.4和6.9 d;≥0℃和≥10℃积温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4.0~137.0和1.0~142.0℃.d.(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全区仅安徽省北部和河南省东南部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均呈减少趋势,且以河北省、山东省北部的减幅最明显;全区大部分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干燥度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黄淮海平原 气候倾向率
原文传递
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及小地形的气候效应 被引量:31
15
作者 卢其尧 傅抱璞 虞静明 《自然资源学报》 1988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本文提出了山区农业气候资源(温度、湿度、降水、风速等)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在山地气候研究中的开发应用,作者使推算模式函数化,便于用计算机绘制山区小网格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图。文中也提供了上述多项农业气候资... 本文提出了山区农业气候资源(温度、湿度、降水、风速等)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在山地气候研究中的开发应用,作者使推算模式函数化,便于用计算机绘制山区小网格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图。文中也提供了上述多项农业气候资源的小地形效应值。本文提出的推算方法在福建省沙溪流域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揭示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宏观与微观变化,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精度也是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算方法 农业气候资源 山区地形 福建省沙溪流域
下载PDF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田展 梁卓然 +2 位作者 史军 Gunter Fisher 顾婷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61-69,共9页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热量、水分条件以及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近50年中国雨养和灌溉小麦单产潜力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东北、华北和四川盆地,单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为西北和东南地区。中国冬小麦的适宜区域出现较明显的北扩南收态势,而雨养春小麦适宜面积在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带显著减少。全国雨养小麦总生产潜力减少5%,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变化不大。东北区域雨养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增加都最为明显,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中国小麦增产的重点区域。中国小麦生产需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优化布局,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AEZ模型 农业气候资源 小麦 生产潜力
下载PDF
农业气候资源理论及其充分利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继由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阐述了农业气候资源的理论和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方法。在农业气候资源理论部分,论述了农业气候资源的涵意、内容,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的区别;农业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农业气候资源特点等。在农业气候... 本文阐述了农业气候资源的理论和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方法。在农业气候资源理论部分,论述了农业气候资源的涵意、内容,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的区别;农业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农业气候资源特点等。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部分,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充分利用的3个方面:空间上的充分利用,时间上的充分利用和强度上的充分利用。论证了林果木、牧草在农业气候资源充分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资源利用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初征 郭建平 赵俊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8-1260,共13页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本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输出的东北地区IPCC AR5提出的低辐射和高辐射强迫RCP_4.5(低排放)、RCP_8.5(高排放)情景下2005-2099年气象资料,通过与东北地区1961-2010年91个气象站点观测...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本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输出的东北地区IPCC AR5提出的低辐射和高辐射强迫RCP_4.5(低排放)、RCP_8.5(高排放)情景下2005-2099年气象资料,通过与东北地区1961-2010年91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同化,分析了历史资料(Baseline)、RCP_4.5、RCP_8.5情景下东北地区农业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年均温度空间分布自南向北降低,未来各地区温度均有升高,RCP_8.5情景下升温更明显,Baseline情景年均温度为7.70℃,RCP_4.5和RCP_8.5年均温度分别为9.67℃、10.66℃;其他农业热量资源随温度变化一致,具体≥10℃初日提前3 d、4 d,初霜日推迟2 d、6 d,生长季日数延长4 d、10 d,积温增加400℃·d、700℃·d;水资源稍有增加,但不明显。(2)历史增温速率为0.35℃/10a,未来增温速率最快为RCP_8.5情景0.48℃/10a,高于RCP_4.5的0.19℃/10a。21世纪后期,RCP_8.5增温趋势明显快于RCP_4.5,北部地区增温更加速。其他农业热量资源随温度变化趋势相一致,但具体空间分布有所不同。生长季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年际间变化较大;东部地区降水增加,西部减少。未来东北地区总体向暖湿方向发展,热量资源整体增加,但与降水的不匹配可能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东北地区 数据同化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在广东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黄浩辉 刘锦銮 陈新光 《广东气象》 2001年第4期26-28,共3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广东省新 30年气候资料 ,制作了“广东省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层集” ,可实现对广东省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查询分析 。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气候资源 分析
下载PDF
近50年山东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20
作者 董旭光 李胜利 +1 位作者 石振彬 邱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9-277,共9页
利用山东省90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各项气温指标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冬小麦生长季升高趋... 利用山东省90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各项气温指标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冬小麦生长季升高趋势更明显;日照时数显著减少;降水量和干燥度无显著变化;夏玉米生长季蒸散量显著减少.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各农业气候资源呈大致的经向或纬向递增或递减的空间分布.不同区域各农业气候资源历年变化特征差异明显,鲁西地区各气温指标升高趋势较弱,鲁中和鲁西南地区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显著,鲁西地区蒸散量和干燥度减少趋势最显著,鲁中和鲁东南地区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增加趋势较明显,鲁中和鲁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降水量增加趋势较明显.山东省热量资源的增加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季各阶段的发育,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及农作物遭受高温热害的风险加大,日照时数减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期的光合作用,蒸散量减少则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